![](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1/iHinGhdW5Do9TXkMxqZWwp.webp)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用不著教?!边@就要求廣大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體驗快樂,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么,如何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從而煥發(fā)出數學課堂的活力呢?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大膽質疑。下面,就此談一些粗淺的體會。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情趣——引發(fā)探究欲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币虼耍處煈M量從生活實際或社會熱點的事例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事例的新鮮、有趣、真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fā)探究欲望。如在教學“比的意義”一課時,教師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媽媽早晨準備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掛圖呈現:
師:2杯果汁和3杯牛奶,一看就知道誰少了,“少了多少”怎樣比較?(提出問題)
生1:相差關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2:倍數關系: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三分之二,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二分之三。
師:兩位同學說得都很正確,除了用相差關系和倍數關系表示外,還可以怎樣比較數量間的關系?
生3:2÷3=2/3,表示果汁的杯數是牛奶的2/3;3÷2=3/2,表示牛奶的杯數是果汁的2/3。
師(小結):可以用除法和分數表示2與3之間的倍數關系,像這樣用除法比較得到的關系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表示——比。
這里創(chuàng)設了媽媽準備早晨的生活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的激情,讓學生不由自主地融入情境中,參與到相應的學習活動中,從而使有效課堂真正得以體現。
二、優(yōu)化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習情感——營造探究意識
有效的數學課堂學習是師生、生生之間感情與思想交流碰撞的過程?!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教師的思想感情對學生的實際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愛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是學生主動探究的前提條件。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則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教師提供給學生圓片、線、尺等一些學具,引導學生開動腦筋。
師(用鐵絲和直尺演示):圓的周長如果用直尺去直接測量方便嗎?為什么?
生1:不方便。因為直尺是直的,而圓的周長卻是曲的。
師:有沒有辦法把這條曲線變直呢?
生2:有,只要把它截斷拉直就行了,這樣就會是一條線段,這條線段就是圓的周長,我們就可以用直尺去測量了。
師:對,圓的周長雖然不能用直尺把它直接測量出來,但是我們可以用展開的方法,通過“化曲為直”,只要測量出這條線段的長,就可以知道這個圓的周長。大家能不能利用手中的學具想辦法測量出圓的周長?
生3:用線去繞。
師:怎么繞?可以繞給同學們看看嗎?(師生合作用繞線的方法去測量圓的周長)
師:除此以外,還有什么別的方法也能測量出圓的周長嗎?
生4: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在圓上作個記號就行了。
接著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圓的周長,交流學習后發(fā)現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稱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留給學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間,使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在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得到發(fā)展。
三、挖掘生活資源,激發(fā)學習熱情——開展探究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蔽覀冊诮虒W中要充分挖掘數學生活化資源,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拓展學生探究的空間。如在學習“找規(guī)律”后,筆者進行了一節(jié)探究學習課。
師(伸出一只手):大家請看,這是一只手,它有——
生:五個手指。
師:這小小五個手指可藏著數學知識呢!如果以相鄰的兩個手指為一組,看看有這樣的幾組?
生1:四組。
生2:五組。
師:誰愿意來掰掰看?(指名學生演示)今天來上課的有40個同學,那共有幾個手指?
生3:200個。
生4:400個。
師:如果也以相鄰的兩個手指為一組,共有幾組?(生思考)
生5:不知道?。
生6:很多。
師:要不要把400個手指并排在一起像這樣兩個兩個掰?
生:不要,那樣太麻煩了
師:對,說明這里面有一定的——
生:規(guī)律。
師:說得好!學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就知道了。(揭示課題:找規(guī)律)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興趣濃,樂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并讓學生帶著懸念進入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動機。
有人說,新課程背景下有效教學最核心的內涵就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自主探索數學知識。學生是否積極探索、主動參與,是評價一堂課的最根本出發(fā)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不斷深入學習“有效課堂”,讓小學數學課堂越來越扎實、有效,這樣學生才能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犹剿鳌?br/> ?。ㄘ熅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