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當今的一部分中學生雖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與雨露,卻在肆意破壞著朝夕相處的環(huán)境;雖面對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贍養(yǎng)觀念卻大打折扣,甚至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在處理人際關系中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與人為善,只知被愛,不知回報。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報恩”。實質是感恩意識在逐漸淡化,極端利己主義、個人主義思想乘虛而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中學生失去了感恩之心呢?家庭、社會、學校都難辭其咎。
?。ㄒ唬┯绊懜卸饕庾R缺失的家庭因素。
現(xiàn)在的中學生都是“90后”獨生子女,從小生活條件優(yōu)越,被父母百般呵護,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獨尊”的自私心理。在他們的人生觀里,“我”永遠是第一位的,其他人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于是便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社會的財富、他人的關愛,對他人的感受,表現(xiàn)出來的只有冷漠。家長忽略了對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記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堂堂正正、知恩圖報的人,長此以往,孩子認為父母奉獻、自生索取乃理所當然,絲毫沒有內(nèi)疚之感,覺得別人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shù)?,根本沒有感恩之類的情感意識和體驗。
?。ǘ┯绊懜卸饕庾R缺失的教育因素
現(xiàn)在學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承受著高考指揮棒和社會就業(yè)的壓力,在“上學就是為了考大學”、“考大學就是為了好就業(yè)”的功利心態(tài)的驅使下,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過多看重學業(yè)成績,忽視學生品德教育。在這種極端功利心態(tài)左右下,形成了“智”和“德”脫離,“人”和“才”脫節(jié),中學生對身邊的生活與小事情缺乏感受,體驗不到“感恩”的情緒。這樣長大的孩子,沒有機會學會為他人著想、關心他人,也就不具備感恩之心。
?。ㄈе碌赖氯笔У纳鐣蛩?br/> 當今社會處于轉型時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到挑戰(zhàn)。人們普遍太關心自我,不在意與別人的關系,也不在意社會的發(fā)展,因此一些不良現(xiàn)象、無德行為對中學生起著無形的浸染作用,久而久之使之人格素質降低,感恩意識喪失。各種媒體、網(wǎng)絡給中學生提供的思考問題的參照與過去大不相同,于是他們覺得“優(yōu)秀傳統(tǒng)是老古董了,無價值了”。同時,社會上各種腐敗之風、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思潮,不斷侵襲著學生稚嫩的心靈,使他們的辨別能力受到極大影響。
二
感恩并非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育的行為,特別是學校應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線,大力開展“弘揚中華民族美德,開展校園感恩文化教育活動”。中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矯正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一)從認識方面培養(yǎng)學生感恩于心
感恩意識的前提是要讓學生了解“恩”,體會“恩”,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所獲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然的。大而言之,是大自然的給予、社會的氛圍、祖國的培養(yǎng);小而言之,是父母的養(yǎng)育、師長的教導、朋友的幫助和付出,點點滴滴都是毫無功利的給予。教師可以發(fā)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蘊含的感恩思想,利用傳統(tǒng)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課堂中去,點撥引導學生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例如:我校舉行的以班級為主體形式多樣的感恩教育主題班會。諸如舉辦感恩詩歌朗誦會、感恩文化故事會,觀看有關感恩的電影、電視,邀請家長召開別開生面的“家長會”等,以激發(fā)學生的感恩之心。
?。ǘ那楦蟹矫嫣找睂W生感恩于情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實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梢酝ㄟ^開展發(fā)表感恩宣言、寫感恩家書、感恩征文、制作感恩卡等一系列活動,引發(fā)學生的認同共鳴,培養(yǎng)感恩意識,激發(fā)感恩情感。例如:在學校舉辦家長會上,我們組織學生大膽表白感恩之情,營造濃厚的感恩氛圍。在校學生會的倡議下,要求同學們發(fā)揮聰明才智,利用課余時間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感恩卡,寫感恩信等:感謝老師、感謝班主任、感謝學校領導、感謝同學、感謝食堂的師傅、感謝公寓管理員、感謝校園清潔工。整個校園充滿濃濃的感恩之情,師生之情在此時得到了升華。封封載滿了感恩之心的感恩信,迅速得到了來自各方的強烈反響。不少家長給學校打電話或者親自寫信,感謝老師對孩子的辛勤教育,感謝學校開展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有位家長這樣說:“在通訊發(fā)達的今天,書信這種傳遞愛的方式已經(jīng)很少了,我十多年都沒收到書信,今天收到了兒子的信,真的太激動了?!边€有一個家長拿著信到學校,激動地說:“我的孩子好長時間都不跟我們說話,前幾天收到孩子的信,看了之后感觸很多,孩子在信中對我們的教育方法、處事做人等提出質疑,我們終于明白孩子為什么和我們有抵觸情緒,也認真地給孩子寫了回信,現(xiàn)在我們溝通得非常好,衷心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樣的交流平臺。”
?。ㄈ膶嵺`方面引導學生感恩于行
實施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感恩的道德意識,讓學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要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去報恩,不能超過社會道德和法律許可的范圍,既要知恩圖報,又要施恩不圖報。教師要注意言傳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響學生?!爸切兄迹惺侵伞?。教師要積極引導,教育學生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首先,學校開展的感恩活動進家庭、進校園。其次,號召學生主動將這種感恩之情化成日常行動。倡議“四個一”:每周主動打掃一次家里的衛(wèi)生;洗一次碗筷;洗一次衣服;發(fā)一個信息等,來表達對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感謝。通過這些活動,一個個感恩至深的場景,一句句動人心弦的話語,一個個真誠會心的微笑,都成為“感恩”這首主題歌中最有力的音符。最后,學校還應成立環(huán)?;顒有〗M,深入社會,廣泛宣傳環(huán)保,在校園積極開展“愛護自然愛護環(huán)境”活動,謳歌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之情。
綜上所述,感恩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社會工程,它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全力構建。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來感悟生活,感激父母、感激朋友、感謝祖國、感謝人民,感慨人生、感慨人類,收獲一個個美麗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