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挺龐聲航梁瓊評王小平楊東愛何興能曾翠瓊劉國君
(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江濱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21;2.廣西金秀縣瑤醫(yī)醫(yī)院,廣西 金秀545700;3.廣西民族醫(yī)藥研究院,廣西 南寧 530000)
瑤族為我國南方古老民族之一,是馳名中外的山地民族。瑤族主要居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及其周邊地區(qū),在全世界有256.9萬人,在國內(nèi)有213.7萬人,其中廣西有152.8萬人(2007年),占廣西全區(qū)總人口的3.06%,占全國瑤族人口的62%?,幾逑让窬幼〉貐^(qū)山嶺、河流、平原、溪岸縱橫交錯,氣候濕熱,雨量充沛,植被寬廣,物產(chǎn)豐富,不但供給人們的吃、穿、用、住的物質(zhì)資源,同時,還孕育著豐富而多樣性動植物資源,可謂得天獨厚。古籍中記載瑤人“依深山而居,以砂仁、芋、楠、漆、皮、藤為利”,“善識草藥,取以療疾,輒效”[1]。為保護廣西瑤藥資源,發(fā)掘出具有顯著民族特點、地域特點和生存環(huán)境特點的瑤醫(yī)藥,筆者通過實地走訪和調(diào)查、文獻檢索和資料考證等對廣西瑤藥資源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和分析,為廣西瑤藥資源的狀況及其合理開發(fā)利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瑤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國南方山區(qū),該地區(qū)屬亞熱帶或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21.1℃,年平均降雨量1835毫米,氣溫高,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地形多為山地。復雜而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了瑤族地區(qū)種類繁多、產(chǎn)量豐富的天然藥材資源,包括動物、植物、礦物藥材資源。
據(jù)80年代初對廣西大瑤山自然資源的綜合考察報告顯示,其區(qū)系植物約有2335種,其中藥用植物1392種,隸屬于198科716屬,有藥用真菌28種;有動物43種(隸屬27目32科),稀有科類很多,不少被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物種,如桫欏、銀杉、大鯢、鱷蜥等。廣西成為我國僅次于云南西雙版納的第二大物種基因庫,是一個藥用植物種質(zhì)資源的天然植物園[2]。后經(jīng)廣西瑤族醫(yī)藥工作者通過鑒定并結合以往的資料考證及整理,歸結出廣西瑤醫(yī)用藥種類1392種,其中植物藥1336種,隸屬198科716屬;動物藥43種,隸屬32科37屬;礦物藥4種;其他類9種。應用較多的藥用植物有水龍骨科、蓼科、薔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葫蘆科、百合科、蘭科等科種類[3]。
2.1 植物藥:在廣西瑤醫(yī)用植物藥中,有藻菌、苔蘚植物8種(5科7屬)、蕨類植物63種(26科43屬),裸子植物9種(7科8屬),雙子葉植物1099種(136科557屬),單子葉植物157種(24科101屬),約占廣西藥用植物種類的30%[1]。將植物作為藥物使用,就包括在大多數(shù)瑤家用藥實踐中廣為流傳的“五虎”、“九?!?、“十八鉆”、“七十二風”等104種藥物(又稱老班藥即前輩祖?zhèn)髦猓?,主要的用藥部位包括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皮、全草等。應用較多的藥用植物有水龍骨科、桑科、蓼科、薔薇科、豆科、唇形科、菊科、葫蘆科、百合科、蘭科等科的種類。在植物藥中10種以上的五味子科等36科,其中藤本植物約占20%以上。應用較多的有桫楞(龍骨風)、小葉買麻藤(麻骨風),異型南五味子(大紅鉆)、榼藤(扭骨風)、褐毛黎豆(鴨仔風)、假木通(十全大補)及山姜(來角風)等。在進行瑤藥品種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金秀、恭城等縣瑤醫(yī)應用??浦参镝t(yī)治疾病和康復保健較為普遍。??浦参镌谖覈?6屬150余種,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區(qū),其中廣西有10屬60余種,資源豐富,多數(shù)具有藥用價值[4],國家藥典(1990版)收載只有2屬2種(桑、構)5個藥材。
2.2 動物藥:可入藥的動物主要包括蛇類、蟲類、飛禽類、魚類和貝類等。如地鱉強、汪泵、千足蟲、奴轉(zhuǎn)滯、假背、瓊葵等。用藥部位包括動物的全體、角、皮、骨、肉、血、內(nèi)臟,以及蜂類的巢和動物的糞便、結石等。
2.3 礦物藥:以含有金屬的礦石、金屬、泥土、燃燒后的煙灰等作為藥物使用,稱為礦物藥。如水銀、色朱砂、雄黃、硝球等。
3.1 起源古老的孑遺植物種類較多:瑤醫(yī)用植物藥有1200余種,應用較多的(10種以上)達36科。有起源古老的孑遺植物的種類,如蕨類馬尾千斤草及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植物“活化石”——桫欏等;被子植物中有木蘭科、五味子科、大血藤科、金縷梅科等。
3.2 應用地區(qū)特有種較多:如瑤山金耳環(huán)、山慈菇、瑤山甜茶、瑤山香白芷、鴨腳木、禿葉黃皮樹(熊膽木)、樹參(陰陽木)、金縷半楓荷(半荷風)、千年健(一包針)等。
3.3 應用藤本植物多:有五味子科(2屬10種)、防己科(8屬11種)、蘿藦科(14屬21科)、葡萄科(5屬15種)、茜草科(20屬45種)、蝶形花科(25屬55種)等,約有24科200余種,占瑤藥種子植物的20%以上。
3.4 中醫(yī)及其他民族醫(yī)少用或不用的種類多:在瑤醫(yī)常用的513種藥物中,與《中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為同一來源的有94種(占瑤藥品種的16%),其中有34中藥用部位不同,功用亦不完全一致。如海金沙,中醫(yī)用孢子,瑤醫(yī)用全草;山雞椒、樟樹、巴豆、金櫻子、梔子、蒼耳、陽春砂、薏苡等,中醫(yī)用果實或種仁,瑤醫(yī)則用根或全草;鉤藤除用帶鉤莖枝(鷹爪風)外,還用根(雙鉤鉆),瑤醫(yī)認為“鷹爪風”鎮(zhèn)驚熄風效果好,“雙鉤鉆”的降壓效果強。月季花(月月紅)、羊躑躅(毛老虎)、凌霄(白狗腸)等,中醫(yī)用花,瑤醫(yī)除用花外,主要用根,功效雖相似,但擴大了藥用部位。
4.1 合理綜合開發(fā)利用瑤藥資源:瑤藥單方及驗方經(jīng)過上百年的流傳應用及人群藥理學驗證,多數(shù)為療效確鑿而毒副作用小,應對其有效物質(zhì)(活性成分)進行研究,進行新藥合理的綜合開發(fā)。①天然有效成分的提取。從藥用植物中直接提取有效成分作為制藥原料,如金不換,為防己科植物廣西地不容(Stephaniakwangsiensis)、瑤醫(yī)亦稱“山烏龜”,用于治療腸炎、痢疾所致胃脘痛。從中分離出鎮(zhèn)痛活性成分L-四氫巴馬汀(Ltetrahy-dropalmatine,3),亦稱羅通定(Rotumdium),已載于藥典[4]。②藥用部位的綜合開發(fā)。瑤藥中許多藥物,與《中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為同一來源,但藥用部位不同,功用亦不完全一致,這為研究一些藥用動物或植物的非藥用部位打開了新的思路。③藥用成分的綜合開發(fā)。如買麻藤(抗風濕藥),為買麻藤科小葉買麻藤(Gaetum parvifolium)的藤莖?,庒t(yī)稱“麻骨風”,用于風濕骨痛、支氣管炎及外傷感染。其水溶性生物堿有平喘、抗炎、抗菌及抗蛇毒作用,從中可分離出去甲基烏藥堿(Dl–demthylcodaurine,8)及買麻藤甲素(gnetifolin A,9)等多種成分。如絞股藍(抗衰老藥),為葫蘆科植物絞股藍的全草,瑤語稱“失腩膽”或“盤王茶”。用于慢性氣管炎、肝炎及作抗疲勞的保健茶。藥理作用顯示有鎮(zhèn)靜、抗炎、抑菌、抗疲勞、抗衰老、抗癌、降血脂及護肝等多種活性。從中分離出50余種皂甙成分。其中有與人參皂甙Rb1、Rb3、Rd、F2相同的4種成分 (Ⅲ,Ⅳ,Ⅷ,Ⅻ,10)及11種相似成分,被譽為“南方人參”,已開發(fā)出絞膠蘭皂甙片,用于臨床。金秀“圣塘山絞股蘭茶”行銷全國及東南亞地區(qū),成為人們健身防病延年益壽的保健品[4]。對瑤藥資源品種綜合的合理開發(fā)并加以利用,使之服務于更多的人群,這對促進民族醫(yī)藥的進步具有廣闊的前景。
4.2 加強瑤藥資源的就地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對藥用植物資源實施就地保護。對藥用植物資源最好的保護,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保證藥用植物種類的總數(shù)持續(xù)增長,并在自然生存環(huán)境下得以進化。廣西批準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qū)56個,總面積為17886.4 km2,約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7.53%。為加強民族醫(yī)藥的基礎性建設,以大瑤山和金秀瑤族自治縣為中心,建立瑤族醫(yī)藥開發(fā)基地;如桂中的大瑤山自然保護區(qū) (縣級,1982),占地面積2022km2,保護的藥用植物品種有黃柏、天花粉、千年健、瑤山金耳環(huán)、馬尾千斤草、羅漢果等1351種。已經(jīng)建立的自然保護區(qū)對藥用植物資源的就地保護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4.3 建立瑤藥植物栽培基地:瑤族聚集地氣候溫潤,雨水充足,非常有利于各科類植物的生長,可將當?shù)氐默幩庂Y源潛在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做大做強瑤藥的種植產(chǎn)業(yè),逐步建立瑤藥規(guī)范化種植基地,使有限的瑤藥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使當?shù)氐默幩幉纳a(chǎn)加工規(guī)?;?、特色化,為當?shù)氐慕?jīng)濟增長形成新的亮點。
[1]李彤,唐農(nóng),秦勝軍,等.實用瑤醫(yī)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5:3-4.
[2]廣西大瑤山綜合考察隊.廣西大瑤山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報告-資源植物[R].廣西大瑤山綜合考察隊,1982.
[3]龐聲航.實用瑤藥學[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3.
[4]廣西中藥資源普查辦公室.廣西中藥資源名錄5[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139.
[5]戴斌,丘翠嫦.瑤藥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03,(65):3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