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天月 (江蘇省灌南縣實驗中學)
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早就告誡同行“一定要把學生教活”,語言學家呂叔湘也撰文《關鍵在于一個“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惫P者以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應該飛揚著激情、燃燒著思想、閃爍著智慧、充滿著朝氣。在語文學習中,學生要登堂入室、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提自己心中疑惑,言自己獨特想法,悟人生哲理情趣,抒心靈率真情感。那么怎樣教活語文課,使之達到此境界呢?
新課程理念是:師生共學,教學相長,改變教師唱主角的局面,讓學生唱主角,變講堂為學堂,把課堂還給學生。筆者在教學中,注意先讓學生進行自讀、鉆研、交流看法,然后教師加以點撥。學生剛開始覺得無從下手,幾節(jié)課之后逐漸適應,而且積極性越來越高,思維十分活躍,一節(jié)課能提出許多問題,涉及字、詞、句、標題、內容、結構、主題、表達方式、作者觀點等多個方面。有些問題淺顯,學生提出之后互相之間合作就能解決;有的問題有深度,很有探究價值,教師適時引導啟發(fā)學生研討,學生在探討中非常興奮、各抒己見,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活了學生思維,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覺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大膽探討的精神。
教學中,我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學生自己讀書,讓學生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默讀中思考、在自由討論中放飛思想、在回答問題中鍛煉口才,讓學生自己學習,教師只是適時點撥、激疑導趣。這樣,學生既獲得了在學習中發(fā)現問題的成功感,又能體會到與同學合作、探討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樂趣。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深受學生歡迎。
要把語文課教活,不落俗套,語文教師自身要有豐富的知識和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無論從學生角度,還是從教師自身來看,語文教師都要不斷地學習,以更新知識、適應時代。本人認為,作為語文教師要廣泛涉獵文學書籍,如唐詩宋詞、古今中外名著。特別是閱讀與節(jié)選課文有關的原著,以豐富語文教學。還要多閱讀語文教學理論書籍,特別是近期報刊上關于語文教改的文章,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信息。同時還要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掌握現代教學手段。此外,語文教師還要認真閱讀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改變依教參畫瓢的教法。如閱讀《西游記》之后,在執(zhí)教《美猴王》一文時,筆者旁征博引,結合小說的有關內容分析美猴王的形象,既使學生對美猴王有了深刻的了解,又豐富了學生的視野。跟那些緊扣教材、照本宣科地分析美猴王來歷的課堂教學相比,不是靈活多了嗎?
葉老先生認為:語文教科書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養(yǎng)成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的一種“憑借”。如何借用教材豐富課堂呢?
1.巧設新課導語激發(fā)情趣。上課伊始,教師采取幽默、輕松的導語,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景。如用意蘊深刻的民間趣話,用富有哲理或富有詩意的導語,或用抑揚頓挫的詩歌朗誦起句,或用課件配合音樂渲染氣氛等,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fā)興趣。導語要新穎、簡練、精彩。如講授《長城》專題時,我先為學生放映萬里長城的畫面,再配上解說詞,學生邊聽邊看,興趣極濃。
2.開展語文活動激活課堂。語文教學最具實踐性,課內課外,聽說讀寫,從各個方面都可以使學生活動起來。筆者在教學中經常開展各種形式的語文活動,在活躍課堂的同時激勵了學生。如課前三分鐘演講、名句欣賞、故事會、辯論會、學當記者、學做主持人、詩歌朗誦等,很受學生歡迎。實踐證明:這些活動激發(fā)了活力,挖掘了潛力,培養(yǎng)了能力。教師在活動中指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練,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全方位激活了課堂,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3.把生活材料引入課堂。處處留心皆語文,老舍不正是在與勞苦人民的交往中不斷積累,最終寫成名作《駱駝祥子》的嗎?我們應啟發(fā)學生樹立“交往就是學習”的觀點,自覺將自己與人交往的過程轉化為學習語文的過程,學會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材料,并將之引入課堂,給課堂注入鮮活的內容。如教授《幼時記趣》一文時,先讓學生課余時間走進自然、觀察自然,然后把課余所得帶進課堂進行交流。學完課文后,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練習寫作。這樣,把教材與生活聯系起來,把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既理解了課文,還寫出了具有真實感受的文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猶如一曲優(yōu)美和諧的動人樂章,給人以美的享受。對教者而言,教態(tài)自然瀟灑,板書美觀巧妙,語言幽默詼諧,內容韻味無窮是美;對學生而言,閱讀可感受美、領略美,論辯可賞析美、想象美,作文可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教師要努力使雙邊活動配合默契,引人入勝,主旋律扣人心弦,曲終余興未盡。讓學生在語文課堂這個既狹小又廣闊的王國里自由馳騁,充分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這就是“活”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