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亞軍
摘要: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關于榮辱觀的理論和實踐,有著豐富的思想資源。中國古代學者,特別是儒家思想家認為,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即所謂“知恥”,無論是對治國還是育人,無論是對改善社會風氣還是培養(yǎng)人的優(yōu)良品格,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特別在“立人”、“治教”與“治世”方面發(fā)揮著“大節(jié)”、“大端”的作用。認真分析中國傳統(tǒng)榮辱觀,可以為今天的道德教育和社會治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榮辱觀價值意蘊
在長期受儒家文化浸潤、熏陶和影響的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榮辱觀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榮辱觀是中國古代哲人對于社會和人生的一種反思,具有深刻而豐富的道德和倫理價值,在他們看來,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即所謂“知恥”,無論是對治國還是育人,無論是對改善社會風氣還是培養(yǎng)人的優(yōu)良品格,都有著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立人之大節(jié)
人類的榮辱觀可以說是一種歷久而彌新的生命的或心靈的體驗,它屬于人類情感和理性的一個基本方面。這種生命的體驗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幾乎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變異性。中國古代學者認為,榮辱觀的核心是“知恥”,而“知恥”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甚至可以說是做人的根本。所謂知恥,就是指每個人的內心都應該有辨別善惡、榮辱的正確標準,對什么是榮譽,什么是恥辱,都有著很明確的概念。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边@就是說,每個正常的人都應該有“羞惡之心”,有沒有“羞惡之心”,是不是“知恥”,這是人與禽獸的本質區(qū)別。孟子指出:“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朱熹說:“恥者,吾所固有羞惡之心也。存之則進于賢,失之則入于禽獸,故所系為甚大?!薄叭擞袗u,則能有所不為。”顯然,在儒家看來,人不能無恥,無恥即無人的本質,無成人之希望與可能。如果一個人沒有羞惡之心,寡廉鮮恥,那他就不能稱之為人;一個人如果喪失羞惡之心,那也就喪失做人的資格。儒家的這一觀點,極其深刻地揭示了知恥的實質及其道德價值。
知恥或羞惡之心、廉恥之心是基礎性的道德原則。所以傳統(tǒng)榮辱觀以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自覺——知恥或羞惡之心、廉恥之心——為基礎和前提,鼓勵追求更高的道德價值——求榮或取義成仁。
二、治教之大端
傳統(tǒng)榮辱觀的旨意并不局限于個體人格的養(yǎng)成,其更為宏遠的旨意在于“治國”、“平天下”。儒家認為,“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齊家”,而“修身”、“齊家”的起點是“誠意”、“正心”。通過道德教育來培養(yǎng)君子和賢人,進而依靠君子和賢人來“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以德治國”論的必然邏輯。進而,他們認為,進行正確的榮辱觀教育,培養(yǎng)人們的知恥心,用知恥心來約束人們的言行,比單純的行政、刑罰手段的作用要大得多??鬃诱f:“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康有為說:“人之有所不為,皆賴有恥心。如無恥心,則無事不可為矣。風俗之美,在養(yǎng)民知恥。恥者,治教之大端?!彼裕囵B(yǎng)人的知恥心,是“治教之大端”。這就是說,培養(yǎng)人們具有正確的榮辱觀念,有知恥之心,這是教育最重要的事情。
為什么必須把知恥作為治教之大端呢?儒家認為:首先,知恥或羞惡之心、廉恥之心是各種道德素質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質。因此,道德教育必須從培養(yǎng)知恥或羞惡之心、廉恥之心入手。顧炎武認為禮義廉恥“四者之中,恥尤為要”。如前所述,知恥或羞惡之心、廉恥之心乃是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自覺,有之則可以辨善惡,進而可以從善避惡;無之則不辨善惡,進而為非作歹而不自覺。其次,知恥或羞惡之心、廉恥之心是促成道德行為的心理動力,也是形成道德意志的認識基礎和情感因素。一方面,求榮避辱常常要歷盡艱辛和苦難,而羞惡之心、廉恥之心正可以促成面對艱辛和苦難的勇氣。另一方面,做人難免出錯?!奥勥^則喜”,“知錯必改”,也是需要勇氣的。而羞惡之心、廉恥之心正可以促成“知錯必改”的勇氣。最后,培養(yǎng)辨別榮辱的“羞惡之心”和“知恥”之心,也是人們進行自我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羞恥之心是發(fā)自內心的感情,所以,人有恥就能有所不為。同時,知恥是由內心所生,所以,人要知恥,便能知過必改。對此,顧炎武論證說:“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禮犯義,其原皆生于無恥也。”康有為則認為:“人必有恥而后能向上,故設勝不勝以致其爭心?!Y者,御侮圖存,尚恥求勝?!边@就是說,知恥心是一個人向上求勝的一種動力。而且,一個人如果有了正確的榮辱觀,即“知恥”,他就能夠自覺地從事那些有利于社會的事情。
三、治世之大端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就整個社會和國家來講,教民知恥不僅可以美化風俗,而且可以作為維系整個社會和國家安定秩序的精神支柱之一,即培養(yǎng)人們正確的榮辱觀是“治世之大端”。所謂“治世之大端”,即管理社會、治理國家的辦法中最重要的辦法、最重要的“項目”,或者說是一個“綱”。正如管子所強調的:“守國之度,在飾四維。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砂惨?,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jié),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jié)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边@里所說的國之“維”者,治國之綱也,固國之根本也。在《管子》一書的作者看來,“四維”是立國、治國的四項基本道德原則,《管子》將“恥”提高到“國之四維”之一,即四個最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之一的高度;在“國之四維”中,恥是最重要的,“恥”既是底線,又是社會秩序和國家安危的最后一道道德防線,這個底線如果守不住,國家的命運便不是“傾,”或“危”,乃至不是“覆”,而是“滅”,從此國家民族便萬劫不復,“滅不可復錯也”;“恥”的核心是“不從枉”,即不做不符合道德的事,知恥、遠恥便可“邪事不生”,即不會倫理失序,道德失范。在此,“恥”不僅具有個體德性的道德意義,而且被抬高到國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倫理地位。
正因為中國古代學者把“知恥”說成是治國、治民最重要的“綱”,提高到國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倫理地位。所以,他們在其治國的主張中,非常強調統(tǒng)治階級的上層人士要保持廉潔之風,而這里的一個關鍵是掌權的士大夫階層有沒有正確的榮辱觀,有沒有“知恥”之心。對此,明清之際的顧炎武和清代的龔自珍還明確提出了士大夫和士人的知恥問題。顧炎武強調指出:“廉恥者,士人之美節(jié);風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在他看來,士大夫的無恥不像一般人的不知恥僅限于個人的品德問題,而是關乎整個社會風俗之所向,導致傷風敗俗、誤國禍民的問題,其為害甚大,“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這就是說,上層官僚如果是一些無恥之徒,那么,這就是國家的恥辱。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思想家關于榮辱觀的這些論述,內容豐富、境界高尚、旨意宏遠,包含著很深刻的思想,其中有許多值得借鑒的智慧結晶,通過批判改造,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可以成為當代道德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