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飛
摘要: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開啟閱讀教學的一把金鑰匙,讓多元的信息與語文的人文性相碰撞,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又以其聲、文、像、圖一體的優(yōu)勢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迸發(fā)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火花,從而加深了閱讀感受,拓寬了閱讀內(nèi)容,促進自主合作學習。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閱讀教學 整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閱讀教學應注重整體感悟,更應突出廣泛自主的大量閱讀,突出全方位的閱讀技巧和能力的指導與訓練,以多種渠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突出文化背景的熏陶和積淀,突出語文教育的人文性。這些僅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講、說、寫,一本書,一張嘴,一根粉筆是遠遠不能滿足語文閱讀教學要求的。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成為開啟閱讀教學的一把金鑰匙,讓多元的信息與語文的人文性相碰撞,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又以其聲、文、像、圖一體的優(yōu)勢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迸發(fā)了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火花,從而加深了閱讀感受,拓寬了閱讀內(nèi)容,促進自主合作學習。
一、信息技術使閱讀課教學情景趣味盎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色彩、動畫及表現(xiàn)手段上比其他教學手段更加形象、生動,立體感強,特別是聲音、圖像給人以極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例如執(zhí)教課文《長征》一文時,我使用信息技術設計課件,在學生面前展示紅軍戰(zhàn)士爬雪山、過草地的畫面,連綿的五嶺、氣勢磅礴的烏蒙山使“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不難懂。又如在教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時我鏈接相關的視頻,加以文字說明,一“寒”一“暖”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巧渡金沙江的喜悅和飛奪瀘定橋的悲壯,配上雄壯的音樂、有感情的朗誦,圖文并茂,給學生帶來了一種心靈的震撼,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還使學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紅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英雄主義形象深深印在了學生心中,且學唱《長征》掀起了教學高潮,教學效果甚佳。生、像、樂的綜合應用所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生動直觀,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理想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極大地增強了學習效果。
二、信息技術加深了學生的閱讀感受與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庇捎谛畔⒓夹g的參與,學生對需要閱讀的文字理解更加深刻,同時也豐富了頭腦中的表象,拓寬了思維空間。
教學課文時我適機出示相關的視頻和文字資料:
枯竭前: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jīng)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1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響還清晰可聞。
枯竭后: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發(fā)電,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凱達斯的大瀑布的水源大減。而且周圍的許多工廠用水毫無節(jié)制,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沿河兩岸的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減少。
幾年過去,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逐漸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見不到昔日雄奇的氣勢。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許多慕名而來的游人,見此情景,無不惆悵滿懷,失望而去。
這些網(wǎng)絡視頻的鏈接使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猶如身臨其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三、信息技術拓寬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渠道
語文課程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教學中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xiàn)代媒體的交互性特點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解放心靈、發(fā)展個性的舞臺,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討論、主動探究。
因此,我在平時經(jīng)常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找資料,補充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教學冀教版第八冊語文第六單元解讀冰心時,僅僅依靠課本的介紹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鼓勵學生課下自己上網(wǎng)查找關于冰心的資料和作品,并制作手抄報開展作品朗誦比賽。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上網(wǎng)學習拓寬了學習領域,更大地滿足了學習欲望。每個同學都有選擇的權利,是為自己而學習,是內(nèi)心的需求,學習起來就特別帶勁,學習是主動的,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四、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了開放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
課改中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就是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平時的閱讀只限于書本,有時到圖書室去查找資料,但是僅憑這些,不但閱讀面狹窄,而且難于提高閱讀效率,閱讀的量也達不到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提出的要求。然而整個網(wǎng)絡世界的信息存儲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的存儲量還大,也就是說,利用計算機能增加很大的閱讀量,使學生獲取大量的、豐富的知識,這樣學生的閱讀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我在教學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文學qq交流群,加入了很多學生,平時隨時向學生推薦網(wǎng)上好的文章和指導學生作文,從而既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語文閱讀教學的路上每一位執(zhí)教者都在積極地探索,執(zhí)著地追求,信息技術在語文閱讀中的運用也并不是強調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jù)教學需求,不一味地為了應用信息技術而教學,這樣會使課堂教學失去主體,而應該是為了教學而應用信息技術,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只要巧妙運用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的音、像、聲、光和文字的優(yōu)勢把學生帶入趣味學習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化學生觀察、想象、審美情感,思維多方面的能力,就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的話,那么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望廣大的同行積極探討如何把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為一體,讓內(nèi)容豐富的語文課堂作為信息技術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的一種嶄新的支撐,從而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學習工具,提高教學效率,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探索一條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學與教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