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熊
摘 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材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道德要求具體分為三個層次,但其實各個層次的“公”與“私”概念內(nèi)涵不同:第一層次的“公”與“私”是指兩種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精神境界,第二、三層次上的“公”與“私”是經(jīng)濟利益序列的范疇,指經(jīng)濟利益、物質(zhì)利益上的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它們分別反映著不同意義上的公私關系。
關鍵詞:集體主義 道德要求 層次 公與私
中圖分類號:D648.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8-008-02
在“05方案”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的課程設置的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也被列為全國統(tǒng)一使用教材。這兩項舉措,對增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實效性、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對教材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還存在一個把握和理解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材在論述集體主義問題時有這樣一段話: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條件下,依據(jù)我國經(jīng)濟生活和人們的思想道德狀況的實際,可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道德要求具體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無私奉獻,一心為公。這是集體主義的最高層次,是共產(chǎn)黨員、先進分子應努力達到的道德目標。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這是已經(jīng)具有較高的社會主義道德覺悟的人們能夠達到的道德目標。三是公私兼顧,不損公肥私。這是對我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實際上,這里并列一起的三個層次的“公”與“私”是具有不同內(nèi)涵的概念,因而三個層次的劃分很難說是科學的。下面具體談以下自己的理解。
一
就第一層次言,“公”與“私”的概念只能是指兩種對立的思想意識和精神境界。這里的“公”,就是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私”就是私字當頭,目中無公,唯利是圖,自私自利的思想觀念。作為與“公”相對的概念,它強調(diào)個人利益的至上性,為了個人利益可以損害他人與集體的利益。無私奉獻,一心為公,就是廣大黨員、先進分子,尤其是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對社會主義事業(yè)表現(xiàn)出一定的犧牲精神、工作熱忱和高度的責任心。這里私與公兩種精神境界相互對立、相互排斥,有公就不能有私,有私就必然會影響到公。二者不能“并存”、“兼顧”、“結(jié)合”。就像毛澤東說的為人民服務要全心全意,而不是夾雜私利觀念的“半心半意或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這樣的境界,從一定意義上說,當然是只有共產(chǎn)黨員、先進分子經(jīng)過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不能成為對廣大群眾的普遍要求。如在現(xiàn)實中,掌握權(quán)力的領導干部所想的應該是權(quán)為民用而不是以權(quán)謀私,提拔任用干部,應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公檢法辦案,是秉公執(zhí)法而不是徇私枉法,廣大黨員、先進分子把工作崗位當作是發(fā)揮個人能力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和奉獻社會的平臺,因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現(xiàn)出以不計較個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積極為國家和集體事業(yè)作貢獻的無私奉獻,一心為公的精神。相反,如果領導干部在思想上“公私兼顧”,甚至只想到自己的私利,在實際工作中就會出現(xiàn)以權(quán)謀私,就會影響權(quán)為民用、利為民謀,任用干部就可能是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唯賢,公檢法辦案就可能會徇私枉法。在這里,有私必然會影響公。一個人如果從自私的目的出發(fā),一切以是否對自己有利為轉(zhuǎn)移,就會損公肥私,損害國家、集體利益。極端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思想泛濫,就會嚴重危害社會主義事業(yè)。
二
第二、三層次上的“公”與“私”,是經(jīng)濟利益序列的范疇,是經(jīng)濟利益、物質(zhì)利益上的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與第一層次比,是兩個不同序列的概念,反映著不同意義上的公私關系。在思想意識和精神境界層面,公和私是不能“并存”、“兼顧”的。說有自私自利的動機的人,又無私奉獻,一心為公,顯然是矛盾的。無私奉獻的“私”不是否定個人正當利益的私,而是否定基于“私字當頭”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思想支配而排斥、損害、干擾公的私,這種無私正是一心為公的另一種表達。但在經(jīng)濟利益關系層面,卻必須做到“先公后私”、“公私兼顧”,但任何人,即使是先進人物,也不可能做到不要個人利益的無私奉獻。在與“先公后私”、“公私兼顧”一致的意義上使用和理解無私奉獻,一心為公中的“公”、“私”兩個概念,把“無私”理解為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不要個人利益,甚至“不要工資,不吃飯”,是荒謬的。
在勞動還是謀生手段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包括共產(chǎn)黨員、先進分子在內(nèi)的任何人都需要通過從事生產(chǎn)勞動,從事一定工作來獲得收入,解決個人與家庭成員的生存、發(fā)展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需要問題,因而就應當有得到社會承認的、正當?shù)?、合理的個人利益。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jīng)濟占主體地位的條件下,處理公與私的關系,處理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的關系,必須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更好地實現(xiàn)個人自身利益與他人、集體、國家利益的結(jié)合,這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客觀必然要求。
毛澤東在談到社會主義的物質(zhì)利益原則時說:“公和私是對立的統(tǒng)一,不能有公無私,也不能有私無公。我們歷來講公私兼顧,……又說過先公后私?!鄙鐣髁x國家的公民,應該能夠著眼于集體和社會未來發(fā)展來看待個人需要和個人利益,把國家和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個人利益放在服從的地位上,做到先公后私?!拔覀円逃嗣?,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集體,為了后代,為了社會前途而努力奮斗。要使人民有這樣的覺悟。”教育廣大人民群眾有這樣的覺悟,是實踐社會主義道德的一項重要任務。
可見,“先公后私”、“公私兼顧”的“私”,不是從倫理道德上說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的思想和行為,“無私奉獻”的“私”也不應被理解為正當?shù)膫€人物質(zhì)利益。“先公后私”、“公私兼顧”和“無私”為公,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向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提出的要求。兩種意義上的“公”與“私”內(nèi)涵不同,不能簡單地相互替代。
三
先公后私、公私兼顧是人們在經(jīng)濟利益關系問題上對待公私關系問題應有的正確的做法和態(tài)度。但又很難講它們是屬于不同的層次。從經(jīng)濟利益視角,可將集體主義原則簡單概括為兩點:(1)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2)個人的求利行為要符合維護和發(fā)展集體利益的要求。據(jù)此,個人利益可能會出現(xiàn)幾種情況:因與集體利益一致而得到較好的滿足;因與集體利益不一致,眼前的暫時的利益利益會受到限制,不能得到較好的滿足;因與集體利益沖突而可能被犧牲。
在認識和處理個人與集體經(jīng)濟利益關系,特別是當二者發(fā)生沖突而需要個人作出犧牲時,亦應從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角度考慮問題,將個人的動機、目的、得失、行為效果以及當時的具體情境等納入考慮范圍,來衡量犧牲個人利益是否必要、有價值以及價值的大小,是否值得。應當承認,利己是人們的普遍心理。只要不是那種利益熏心、目中無公的自私自利,就應得到認可。對于個人利益任何無謂的壓抑和限制也是不符合集體主義道德的。這樣,從個人視角看的公私兼顧,先公后私原則就合理地有四種具體表現(xiàn):利己不損它、己它兩利、利它不損己、利它略損己。
利己不損他就是個人以追求自身利益為出發(fā)點,但能夠以利他為導向,以“不損它”為前提約束、限制自己的行為。這種超出了自私范圍的利己,表現(xiàn)出了對集體利益的最起碼的尊重和維護,符合“不損害集體利益”這一集體主義的基本要求;己它兩利是個人在致思趨向上把集體利益和個人自身利益同時納入思考范圍,由于二者的一致性,自身利益的實現(xiàn)和發(fā)展也促進了集體利益的發(fā)展,所有個人利益的發(fā)展,使集體利益得到不斷發(fā)展、壯大。這種意義上的公私兼顧,不僅從當前、局部,而且從長遠、全局來看,都是集體主義精神的表現(xiàn);利它不損己是個人在思想上能夠以集體利益為重,以利于維護和發(fā)展集體利益為出發(fā)點,但又強調(diào)以“不損己”為界限。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不發(fā)生沖突的大部分情況下,這種思想認識的合理性應予充分肯定。雖未達到無私、忘私的較高境界,但無疑也是先公后私的一種有生命力的表現(xiàn)形式;利它略損己是個人面對因與集體利益沖突,個人利益會被削弱,或無法得到完全的滿足,或需要有所犧牲的情況,在權(quán)衡利弊基礎上,能夠以集體利益為重,以自己較小的利益損失保全集體較大的利益。
馬克思說:“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上述選擇,都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道德自律,是個人將集體主義外在的道德要求內(nèi)化為自己行為準則的重要結(jié)果。這些對行為者本身有利,對集體也有利,起碼無害的利它選擇能夠長久地持續(xù)下去,因而都應肯定,它們代表了集體主義一系列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
以往的集體主義宣傳教育突出強調(diào)個人自我犧牲的無私性、崇高性是對的。但沒有意識到,這實際上已是集體主義的較高要求了。當二者發(fā)生沖突時,道德與否,僅看個人是否服從集體利益,個人只有無條件地做出自我犧牲一種選擇,這實際上否定了利己不損它、己它兩利、利它不損己的合理性,在集體主義的一系列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中僅承認較高層次要求并將其上升為一種絕對的強制性原則要求,等同于集體主義的全部內(nèi)容,這在很多時候造成了對于個人利益的無謂的壓抑、限制和傷害,在長期實踐中很難變成人們自主的道德實踐。面對二者沖突,如果集體利益的獲得遠遠小于個人為之付出的沉重代價尤其是生命,就應反過來思考問題,考慮犧牲集體的微小利益來保全個人利益乃至生命。這就辯證地體現(xiàn)了集體對于個人生存發(fā)展利益的尊重、保護、保障。著眼于集體主義原則的現(xiàn)實生命力,有論者提出的這一思路值得我們重視:在遇到?jīng)_突,必須犧牲個人利益以滿足集體利益時,合理的解決方法應該是通過協(xié)商,有條件地犧牲個人利益,即通過集體與當事人個人平等協(xié)商、由集體合理補償其利益損失的方法進行。這樣,既保證集體利益不受任何阻礙地得到發(fā)展,也最大限度地保障個人利益,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真正達到和諧統(tǒng)一。
在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時,利他實際上是對個人與集體的雙向要求。對個人來講,在二者發(fā)生沖突不能兩全時,以集體利益為重的利它,可能會損害自己的利益甚至犧牲生命,但犧牲“小我”以保全“大我”,其實也是個人利益的升華和更高層次的實現(xiàn),犧牲生命的行為體現(xiàn)了“舍生取義”這種最高道德境界。對集體來講,利他可能會損己,但尊重和滿足個人“小我”的當前需要、眼前利益,其實也是實現(xiàn)“大我”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的前提和條件,只有尊重、保障和促進所有個人利益的發(fā)展,集體利益才能發(fā)展、壯大。以利他為價值導向,就是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社會群體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導向。
參考文獻:
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耿步健.關于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歷史考察與再認識.[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7(5)
(作者單位:廣東女子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貿(mào)系 廣東廣州 511450)(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