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菊
摘要: 語法是構成語言的諸要素之一。在具體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盡管各種教學模式對內容的取舍各不相同,但英語語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學習英語語法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句型結構,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英語語法教學應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關鍵詞: 大學英語語法課英語語法知識必要性
一、引言
不少文章一提到英語語法,甚至是任何與它相關的東西,都唯恐避之而不及,簡直是“談語法色變”,將英語語法說成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東西:說英語語法害人不淺,說它讓學生只會在提及英語語法時頭頭是道,卻不會用它進行交際,傳遞信息。
但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的嗎?恐怕不盡如此。在所任教過的兩所綜合性大學內,我也已經教過10屆學生了,他們絕大多數入學時寫不出一篇通順、連貫、語法正確的作文,更談不上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了。為什么呢?是因為英語語法學得太多嗎?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英語書面語不像口頭語那樣自由,它應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這樣才正式,能為大多數人所理解。讀文章時并不是搞不懂單詞,有時所有的單詞全明白了,但作者的意思仍不明白,為什么呢?因為理不清句中各個成分之間的修飾關系。聽材料的時候,也是這樣。有時候每個單詞都聽清了,卻不明白說話人的真正意圖是什么。其實有時只需理解關鍵的短語或成分就全明白了。說的時候真的就不需要語法了嗎?非也。
二、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的必要性
1.語法能力是語言交際能力的一部分,也是語言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法能力的培養(yǎng)不應該與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對立起來。
交際能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學家Dell Hymes在1972年發(fā)表的《論交際能力》一文中提出的。交際能力由以下4個參數組成:(1)語法性,某種說法是否正確及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可能;(2)適合性,某種說法是否及在多在程度上可行;(3)得體性,某種說法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得體;(4)現實性,某種說法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實際出現了。
Canale(1980,1981)提出了交際能力理論的建構模式。交際能力由4個子能力組成:(1)語法能力,即語音、詞匯和語法等知識;(2)語篇能力,即組句成篇的能力;(3)社會語言能力,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社會情景下得體地使用語言的能力;(4)策略能力,也叫補償能力,是一種運用語言或非語言手段達到交際目的的策略(Brown)(1984)。
Bachman把交際能力改稱為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認為它由兩大子能力組成:(1)語言的組織能力,包括語法能力和語篇能力;(2)語用能力,包括言外行為能力和社會語言能力。
2.語法是溝通概念與語境之間的橋梁。人們認識到正確使用語法規(guī)則在特定環(huán)境下進行語言交流的重要性。在進行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強調了這些規(guī)則的運用,也重視了使用這些規(guī)則的語言環(huán)境。
3.語法教學可以幫助學習者深入獲得信息,滿足達到較高外語水平的需求。英語學習者掌握了語法規(guī)則后,他們能夠使用這些規(guī)則對不太熟悉的語言現象進行解碼,分析和理解無數的陌生語言現象,可以幫助學習者在一定的時間內提高閱讀能力,較準確地獲取書面信息。
三、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的意義
1.英語語法體系的完整性和整體性有利于學習者較好、較快地掌握目的語的整個結構。
2.英語語法體系有利于英語學習者認識目的語的形式、不同的詞類、句子組合等。它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并順應了人們認識和學習目的語的客觀規(guī)律,有利于學習者掌握好這一體系。
3.英語語法重視詞法和句法,有利于學習者語言知識的鞏固,有利于打好語言基礎,人們將語法規(guī)則比喻成房子的結構,詞匯間蓋房的磚,只要將兩者融合,就掌握了該語言。
4.精細的英語語法規(guī)則和廣泛的詞匯知識使得語言輸入更易于理解。能夠使學習者所接觸到的各種語言現象系統化,由淺入深地將語言分級處理。
四、實例
每次開大學英語語法選修課時,學生都踴躍選課,但無奈因為班級人數限制,好多學生因選不上課而遺憾、后悔,表示下次要繼續(xù)選。選上課的同學,80%都感到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有所提高,英語成績也有大幅度上升,學習英語的興趣也逐漸地增強了,信心也更足了。原因是什么呢?因為英語語法課為他們理清了英語學習的頭緒,讓他們明白了自己首先該學什么,接著學什么。
學習英語語法就是要把握英語句子的規(guī)律,破解英語的特殊用法,逐漸把英語變成一種習慣。英語語法課完全擯棄傳統、枯燥、落后的教學法,根據英語語法規(guī)則使用的頻率,積極有效地讓學生看清“英語語法的真面目”,帶學生走進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讓英語語法與語言融為一體。
1.科學性:突破傳統英語語法學習思維模式,根據英語專家長期教學經驗,以語法規(guī)則使用頻率為劃分原則,以適合中國學生學習和運用,從而達到掌握英語語法知識的目的。
2.生動性:以貼切、生動的例子“激活”語言的法則,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運用語法,輕而易舉地使語法成為學習者語言的一部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實戰(zhàn)性:配以經典練習,讓學生在“身經百戰(zhàn)”后,無論在寫作、交談或是考試中,都對語法點點滴滴的運用“永世難忘”。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一個教學理念,即通過有趣的、貼切的講解,讓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過程不再枯燥。
五、結語
學英語難,主要難在英語語法上。學習英語語法的過程是一個真正理解并掌握英語語言的過程,也是全面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過程。掌握語法不僅需要超凡的毅力,還需要不斷地總結、積累與全方位地聯想記憶,否則你只能鉆進語法中而出不來,不能做到活學活用。
參考文獻: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Longman Inc,2000.
[2]Canale,M.and M.Swain.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桂詩春.應用語言學[M].湖南出版社,1988.
[5]陳昌義.Hymes交際能力理論的反思[J].外語學刊,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