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
1985年,澳大利亞柳存仁教授在香港《明報》月刊第233期—237期上撰文指出,《西游記》中所引用的一些韻文,出自道數(shù)典籍,并進而提出“在百回本《西游記》之前……也許還有一個現(xiàn)在已經(jīng)散佚或失落了的全真教本子的小說《西游記》存在的可能”(《全真教和小說〈西游記〉》)。
柳存仁先生所指小說《西游記》引用的韻文,如第八回引首詞《蘇武慢》、第五十回引首詞《南柯子》、第九十一回引首詞《瑞鷓鴣》、第七十八回比丘國道士國丈夸稱的尊道韻語等,據(jù)查,確是出自道教典籍《鳴鶴余音》等。柳存仁認為,這顯然是道教文化的痕跡,并由此可以推測,在百回本《西游記》之前有一種全真本《西游記》,而前者正是在后者基礎(chǔ)上改造加工的,但卻未能完全剔除掉全真教的氣息。柳存仁指出,百回本《西游記》對全真本《西游記》保存得較多的一段有“二百幾十個字”:
那是第三十六回下半《劈破傍門見月明》的部分。這回文字,似乎沒什么“劈破傍門”的敘述,也許已經(jīng)刪割掉了。但是下面的引文,非道教中人恐怕還是寫不出來的。這里的前文敘唐僧師徒當夜住在寶林寺,唐僧因感月色清光皎潔,對月思歸,就口占了一首長篇古風?!L老聞得,亦開茅塞。正是:理明一竅通千竅,說破無生即是仙。
此外,柳存仁還指出,在百回本《西游記》第四十四回中,還保留有全真本《西游記》的另一“原裝貨”:
行者搖身一變成了個游方的云水全真。他在城門口和出來查點拽車的和尚們勤惰的兩名道士相別之后,就“徑往沙灘之上,過了雙關(guān),轉(zhuǎn)下夾脊”,去找做長工的五百名和尚談話。后來他用鐵棒把那兩名道士打死,又率領(lǐng)僧眾,“徑至沙灘上,使個神通,將車兒拽過兩關(guān),穿過夾脊,提起來摔得粉碎。把那些磚瓦木植盡拋下坡坂”。
柳存仁認為,“雙關(guān)”、“夾脊”等乃道教術(shù)語,上述部分源出全真教典籍《重陽真人金關(guān)玉鎖訣》。柳存仁最后說:
如果題虞集撰的《西游證道書序》證明是可靠的,那么《序》里所說的紫瓊道人張模就很有可能是依托了丘處機撰寫這個全真本子的,而汪憺漪、黃笑蒼夸示的他們根據(jù)古本或大略堂本《釋厄傳》應(yīng)該就是全真的那個本子。
在百回本《西游記》之前真有一個全真教的《西游記》么?這百回本果真是自全真本脫胎而出的么?為此,杭州大學中文系徐朔方教授在《文學遺產(chǎn)》1993年第6期上發(fā)表了《評〈全真教和小說西游記〉》一文,指出:
第一,柳存仁所稱的百回本《西游記》那些出自道教典籍的韻文固然屬實,但是,柳存仁卻忘記了:小說成書時,正是三教合一盛行之際。那時,在宋元明士大夫中間難得找到一個不受對方影響的儒者、道人或居士。當時只有三教合一而以儒為主的儒者,或三教合一而以道教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而以佛為主的和尚或居士。正因為如此,以佛教為主的《西游記》才會引用全真教尊師的詩文,而這些詩文本來就采用佛家的一些詞匯和表達方式。純而又純的全真教典籍可說并不存在。正因為如此,唐僧的那篇尊佛韻語(指第三十六回),一方面對道家某些手段加以批評:“若云采陰補陽,誠為謬語,服餌長壽,實乃虛詞”,另一方面卻引《莊子》為同調(diào):“大智閑閑,澹泊在不生之內(nèi);真機默默,逍遙于寂滅之中”。這是宋元明時代中國思想界的實際情況。
第二,關(guān)于《西游記》第四十四回中“雙關(guān)”、“夾脊”的道教術(shù)語,其實那時修煉金丹的知識在文人士大夫中間流行,即使不是信徒,也對它的一些術(shù)語耳熟能詳?!都t樓夢》所描寫的賈敬服用金丹致死的描寫只是這種習氣的一點殘留而已。柳存仁雖是正確地指出了第四十四回的這一部分源出全真教典籍《重陽真人金關(guān)玉鎖訣》,但卻半途而廢,沒有尋根究底。實際上《西游記》這一回某些描寫固然源出于全真教經(jīng)典,可是全真教經(jīng)典卻又源出于佛典。這是因為當時三教互相滲透、互為影響的。這就是我們可以從中引申出的結(jié)論。而在百回本之前,根本就沒有一個全真本《西游記》,那只能是柳先生子虛烏有的主觀臆測。
對于徐朔方與柳存仁的討論,筆者以為,柳先生所提出的猜測未必沒有可能。但是,柳先生關(guān)于百回本《西游記》因為帶有全真道的痕跡,所以就必脫胎于全真本的觀點,有著一個致命傷,這就是沒有說明全真道本身就是一個主張道、釋、儒三教合一的一個道教流派。正如《全真教祖碑》言:“先生勸人誦《道德清靜經(jīng)》、《般若心經(jīng)》、《孝經(jīng)》,方可以修證。”倘沿著這條思路提出全真本《西游記》的假說,其論證便會稍微豐滿些。而徐朔方抓住宋元明時期三教圓融混一這一特征反駁柳存仁,似也對全真教主張三教合一(且系主動)這一關(guān)鍵點視而不見。假使柳先生再順勢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既然百回本《西游記》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歷史潮流,而全真教也正是主張三教合一的,那么,百回本《西游記》不正是源自全真本《西游記》么——徐先生還能回答么?自然,筆者這里并非有意詰難,而只是想說:雙方提出看法時都當留有余地,不必把話說死。再說,雙方都僅憑百回本《西游記》的某些語言氛圍就輕率地提出或否定一個假說,頗使人有隔靴搔癢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