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波
在對《藝術與視知覺》理解上,大多數(shù)學者主要注視視知覺的“完形”傾向,而沒有對視知覺形式動力進行深入研究。阿恩海姆在1947年再版《藝術與視知覺》中用“動力”代替“張力”,他的視知覺“完形傾向”理論,“視覺思維”理論以及藝術表現(xiàn)理論等主要理論都是建構在“力”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力”這一理論核心貫穿于他美學思想的始終。阿恩海姆認為一幅畫一幅作品在客觀中是靜止不動,但觀看者用自己以往的經驗去觀看時它是動的。阿恩海姆認為形式結構中原本存在看一種客觀的張力的觀點,未解釋這種現(xiàn)象。他指出:“只有當視覺經驗到張力之后,才會有這種運動的感覺?!边@種張力存在于觀者的大腦皮層,作品樣式能過人視覺來刺激大腦,大腦又進行對該刺激組織,在這組織活動過程中,大腦產生于一種生理活動,這種生理又反映于心理,被感受為刺激物—作品樣式的力的運動。而這種“張力”取決于藝術家對其作品所賦予的結構特征。由此看來,藝術是建立在知覺基礎上的,知覺又存在看“知覺力”和對于“力”的結構的組織,構建,因此,力的樣式和結構對于藝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阿恩海姆在對“力”的概念有其四種:
(一)由視覺對象的形狀和構型所生成的力。
(二)“力”——“張力”指物體間或物體各部分之間的聚合力,如:“三角形”給人一堅韌穩(wěn)定感,有強度但又沒有方向。
(三)動力,是指在視覺對象中知覺到的有方向性的張力。它的載體是矢量,在物理學科中常見。有方向性的張力,就是我們討論視覺動力時所要討論的東西,它是形狀,顏色和運動中的固有屬性,不是通過觀賞者憑借自己記憶中的想象加給知覺對象的東西。
(四)力量,指視覺式樣本身及其組合形成的視覺沖擊力。
當然阿恩海姆所提出的“力”的四個概念,在他自己“力”的美學思想發(fā)展,前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阿恩海姆側重于探討藝術形式與視知覺的關系,通過揭示視知覺的簡化傾向和組織本能來揭示“完形”性質。在《藝術與視知覺》中寫到“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們要求人們首先要記:每一個視覺式樣都是一個力的式樣,如一個有機體不可以用來描述一個死的解剖體的方式去描述一樣,視覺經驗的本質也不能僅僅通過距離、大小、角度、尺寸、色彩的波長等去描述。這樣一些靜止的尺度,只能對外部“刺激物”(即外部物理世界送到眼睛中的信息)加以界定,至于知覺對象的生命——它的表現(xiàn)和意義完全是通過我們所描述過的這種力的活動來確定的?!?/p>
所以“力”具有重要意義:每一個視覺式樣都是一個“力的式樣”這意味著“力的式樣”是視覺形式的基本性質;只有在“力的式樣”情況下,形式才是“活”的式樣,此意味著“力”的概念與“活的”有關,與“死的”“靜止的”對立;更為重要的是“力”的概念與知覺對象的生命與情感表現(xiàn)和意義有關,因為“知覺對象的生命”即情感表現(xiàn)和意義是“力”的活動所確定的。正于這種思想阿恩海姆構建他的藝術理論。
第二階段:側重于揭示視知覺的思維性質,也即著重探討是否存在知覺層面上的思維問題。從而視知覺中“力”的作用和功能也就與視知覺層面的思維關聯(lián)在一起。
第三階段:側重力探討和知覺動力在具體藝術中的體現(xiàn)和表現(xiàn)。此時不再更多考慮知覺與藝術問題,而是對知覺動力在具體藝術中的表現(xiàn)做更多地思考。
在1974年《藝術與知覺》修訂版中,阿恩海姆表述。“非常明顯,如果對我們所見的東西僅從尺寸大小,形狀、波長以及速度來描述,就不會公正地對待我們的所見。形狀、顏色,以及事件等的動力屬性已經被證明是一切視覺經驗不可分離的方面。如果承認這樣的動力是直接及普遍地存在,我們不僅可以把自然物體及人工制品描述得更為完善,而且我們也明確地得到通向探詢“表現(xiàn)”之路”。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阿恩海姆美學思想的三個階段在揭示視知覺完形式的建構過程中,都是以“力”為核心?!傲Α背蔀榘⒍骱D吠晷涡问嚼碚摶?。
那么為什么阿恩海姆這么強調“動力”呢?因為“動力”的深刻意義,關系視覺藝術生命形式的生成。關于視覺藝術生命形式的生成條件。蘇珊朗格,有精彩論述:“總之,要想成為一種形式成為一種生命形式,必須具備如下條件:第一它必須是一種動力形式。有持續(xù)穩(wěn)定的式樣必須是一種變化的式樣。第二它的結構必須是一種有機的結構,它的構成成分并不是互不相干,而是通過一個中心互相聯(lián)系和互相依存……”在阿恩海姆看來,朗格的四個關于形式成為生命形式的條件都是“有方向性的張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也就是阿恩海姆在視知覺中的“動力”。實際上是確立一種視知覺形式建構的動力機制,以便藝術的“有意味”的形式能夠在(視知覺內部)來完成或生成?!霸谝患囆g品中,不僅包含著動力關系,而且在這樣一種關系中在靜止和運動之間建立起一種特殊的平衡。這種特殊的平衡,被人們起初認為是一幅畫的內容或主題看待,而我卻認為只有意識到這些視覺力的式樣是如何反映內容的,才有助于評價一幅繪畫的卓越藝術性?!笨梢娭挥小坝蟹较蛐缘膹埩Α毕嗷プ饔没蚧顒蛹磩恿Α2拍苁挂曈X藝術成為生命形式,藝術的形式才能成為有意味的形式。
視知覺形式動力的本質是“完形力”或“格式塔力”但阿恩海姆沒有強調動力而放棄“完形”,在他的觀點中,動力與完形存著相互闡釋的意味。
“動力”是“完形”的內在生成機制,“完形”是“動力”所成就的形式,也就是視知覺形式動力,一方面是視知覺形式生成的動力機制;別一方面又體現(xiàn)其達成的形式,即“力”的式樣,同時在視知覺形式動力作用下,意義,表現(xiàn)等在形式創(chuàng)造中所必須具備的東西。阿根海姆的“完形傾向”應該為視知覺形式動力,這使我們對此又有一個全新的理解。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