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虹
〔關鍵詞〕 幼兒教育;區(qū)域活動;區(qū)域設置;材料投放;
教師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7—0072—01
區(qū)域活動,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以及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興趣,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境,投放相應的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要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如何更好地滿足幼兒活動和游戲的需要,更好地促進幼兒自由、快樂、健康地成長,實現“玩中學”、“做中學”就成為幼兒教師不懈的探究和追求。下面,我就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談我在小班開放式區(qū)域活動建設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實踐中的體會。
一、開放的區(qū)域設置
瑞吉歐認為,開放的環(huán)境是幼兒園的第三位教師。因此,應該變封閉式的區(qū)域設置為開放式,強化教育環(huán)境設計中能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探索的重要方面,增強幼兒自主游戲的意識。
1.氣氛上必須是開放的、非正式的、結構松弛的。教室不能成為講堂,而是能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由游戲的場所。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區(qū)域的范圍、布局和功用。開放的區(qū)域能使幼兒在游戲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膽、積極主動,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
2.區(qū)角活動的設置應是自由的、開放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區(qū)角進行活動,在沒有任何約束和負擔的情況下,自由交往,還可以進行自我調節(jié)需求。
二、開放的材料投放
區(qū)域活動的材料是操作的工具、探索的學具,幼兒學習、游戲的物質基礎。因此,在幼兒自由探索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探索情況及時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提供相關材料,并考慮怎樣合理利用材料。材料直接影響幼兒的活動質量,關系到幼兒發(fā)展的速度和方向,在區(qū)域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豐富的、有層次的材料。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具有不穩(wěn)定性,過多過雜的材料投放容易讓幼兒玩得分心,玩得花眼。因而,在投放材料時,應考慮材料與活動目標的關系,加強材料投放的針對性、目的性和科學性,并依據對幼兒活動的觀察,進行定期更換與補充。
2.有價值、可操作的材料。幼兒的認識和能力都是在操作和活動過程中建構的,通過探索、探究,幼兒自己尋找操作材料的方法、步驟來歸納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3. 需要合作游戲的材料。小班幼兒個人意識較強,多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合作意識,常常會發(fā)生爭搶玩具的現象。所以對幼兒進行協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兒園的集體教育中,教師雖然比較注重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yǎng),但針對性不強,而區(qū)域活動的特殊性恰恰彌補了集體教育的不足。
三、開放中的教師指導
《綱要》中特別強調:“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庇纱丝梢?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教師的指導是幼兒能否在區(qū)域活動中得到較好發(fā)展的關鍵。
1.改變提問方式,變“封閉式”提問為“開放式”提問。在區(qū)角活動中,游戲前的導入部分和游戲后的講評過程兩者都很重要,并且應該有各自的側重點。在這兩部分里,教師應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幼兒,讓他們來說、來介紹。
如,“昨天我們玩了什么游戲?”“游戲中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做游戲的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什么問題?”“有沒有什么問題需要大家?guī)椭?”等等,孩子有一百種語言,我們的提問就給他們機會來詮釋。
2.改變引導方式,變“單向”引導為“多角度互動”?;顒又械幕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皫熒印斌w現在教師的反饋和組織引導中。我們通過材料的出示、話語的引導,讓孩子們在預設和生成中得到平衡的發(fā)展。 “生生互動”是需要依靠教師來引發(fā)的。如,教師在介紹瓶蓋畫制作時,有幼兒不明白瓶蓋作何用,教師沒有給他答案,而是把問題拋給了其他的孩子,讓同伴來告訴他怎么辦。隨后在幼兒玩游戲之前,教師提示孩子“如果你會玩,你可以告訴你的好朋友你是怎么做的”。教師可通過“有什么感覺,發(fā)現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問題,想出了何種方法,是怎么做的,需要什么幫助”等引導語,喚起幼兒對探索過程的回憶和體驗,并借此引發(fā)生生互動。在這樣的互動中,幼兒不僅有了相互學習的機會,推廣了好的經驗,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