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明 馬粉蘭
摘要:綜合布線課程是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為學生將來從事網絡工程、網絡管理的工作奠定基礎。該文針對目前綜合布線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體現(xiàn)工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的新模式,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介紹了一體化教學的實施情況。
關鍵詞:綜合布線;項目教學法;理實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18-4477-02
網絡綜合布線是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課程,它涉及眾多理論和工程技術問題,在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該課程涉及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控制技術與建筑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隨著計算機網絡的逐步成熟和多媒體、智能化系統(tǒng)應用的不斷豐富,傳統(tǒng)的布線和施工技術不再適應新的發(fā)展,綜合布線技術逐漸成為主流。
1課程的內容和特點
網絡綜合布線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網絡施工技術和技能,還要具備工程規(guī)劃設計、組織管理、系統(tǒng)調試的能力,在整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嚴格遵循工程標準。綜合布線課程一般包括綜合布線系統(tǒng)概論、網絡傳輸介質、布線器材與布線工具、綜合布線系統(tǒng)設計、綜合布線工程施工技術、項目管理與工程監(jiān)理、綜合布線系統(tǒng)測試、系統(tǒng)的驗收與鑒定等主要內容。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一線所需要的專業(yè)技術和技能,畢業(yè)后可以直接從事網絡布線工程師、布線測試工程師、項目經理等專業(yè)工作。
該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涵蓋內容廣泛與工程實際結合緊密,專業(yè)技術性強,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多,一般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現(xiàn)階段存在的局限
2.1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授課內容亟待整合
綜合布線系統(tǒng)概論、常用標準、系統(tǒng)設計等理論內容涉及面廣,與實踐結合緊密,網絡傳輸介質、布線器材與布線工具、工程施工技術等實踐性較強的內容也需要扎實的理論指導,把他們孤立的講授很難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有的教師為了避免麻煩常常分階段講授理論和實踐,通常先把理論知識集中在一起在教室講授,然后再到實踐場所進行集中實踐,這樣的授課方式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大多數(shù)教材的編寫采取的也是理論指導實踐的模式,通常先介紹理論然后講授實踐技能造成教材內容空泛,與實際應用脫節(jié)。
這些都影響了教學效果,好的作法是根據(jù)工程實際以工程項目來組織教學,把理論教學寓于實踐中,或是在實踐體會中總結理論對授課內容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效的整合,提升教學效果。
2.2授課方法不科學,缺乏有效性
該課程實踐項目多,需要掌握的操作、施工技能密集,與理論結合緊密,是一門專業(yè)特點明顯的課程。如果強化實踐忽略理論就會造成只掌握施工技巧而不能進行項目規(guī)劃設計,只能成為普通技術工人,阻礙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如果重理論輕實踐就會造成實踐技能掌握不夠,不能適應社會需求,達不到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在現(xiàn)有的教學中一般采用“先理論再實踐”的方法,將理論和實踐生硬的切割開,削弱了他們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使得學生缺乏感性認識,重復性的無效講授較多,缺乏有效性。該課程宜采用項目組織教學內容,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緊密結合工程實際,營造與實際工作相接近的學習環(huán)境來進行教學。
2.3實踐方式匱乏,無法接軌實際需要
現(xiàn)有的綜合布線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存在以下主要的問題:
1)沒有完善配套的實踐場地和設施。該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眾多,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實踐場地和設施,配備完整的專用工具和足夠的工位。有些學校不具備應有的條件,工具不全,工位不夠,在實踐中等的時間多練的時間少效率低下,使得實踐的效果大打折扣。
2)現(xiàn)有的實踐局限于實驗室或仿真設備,缺乏實際工程項目的實踐體驗。實驗室或仿真設備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能,但不會使學生獲得一線的施工經驗和施工技能,導致學生的技能經驗不符合社會的要求,不利于學生快速的融入社會真實崗位。
3)隨意精簡實踐實訓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很差。實踐課程準備工作復雜,實訓開銷大,加之有些院校不夠重視實踐課,使得實驗開出率偏低,學生實踐能力得不到全面系統(tǒng)的鍛煉,無法勝任社會的崗位,影響了其工作和就業(yè)。
3基于項目的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
為了培養(yǎng)出社會上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需要結合課程特點分析現(xiàn)有問題來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
在實踐中,秉持“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yè)為導向,以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改革思想,構建符合課程特點的基于項目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和技能。
基于項目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是通過整合基礎理論和實踐環(huán)節(jié),以培養(yǎng)技能尤其是動手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強化實際應用,引入實際的工程項目組織課程教學,把理論、實驗、實訓融為一體,形成體現(xiàn)工學結合特色的教學模式。
3.1靈活選擇教學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觀規(guī)律和原則的反映和具體體現(xiàn),正確地運用各種教育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jù)具體內容和要求,靈活的選擇教學方法。1)創(chuàng)設情境法。對于工程項目的招投標、項目需求分析等內容,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來組織教學,使學生能獲得較為真實的體驗。2)項目教學法。對于較為復雜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等內容采用項目式方法來進行教學,理論與實踐有機整合這也是理實一體化模式中最常采用的教學法。學習后期在學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可以用真實的項目來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實踐的效果。3)參觀見習法。有的內容如工程管理、施工總結、工程階段反饋等在教室授課往往效果較差,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為了進行有效教學,可以與校外合作單位或實訓基地聯(lián)系,到現(xiàn)場進行參觀和見習,不斷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技能。
3.2科學整合課程內容
教材的編寫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內容和順序上可能不利于技能的掌握,這就需要結合實際工程的實施過程,科學整合課程內容。實踐中以項目的方法理實一體化的模式將課程內容整合為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有條件的可以與合作單位合作直接以實際工程來組織教學,將課程設計成若干子項目,將課程內容重新組織,理論和實踐分別蘊含于不同的子項目中,提升教學效果。
3.3合理構建評價體系
課程的合理評價對授課者和聽課者都很重要,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能合理反映教學的效果和不足為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提供有效的依據(jù),進一步縮小企業(yè)、社會要求與學校標準的差異,有效推進校企合作,深化教學改革。
1)誰來評價?
評價的主體包含團隊評價、教師評價和專家評價,不同的評價項目不同的評價主體有不同的權重比,這樣能更合理、科學的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
2)怎樣評價?
一張試卷定優(yōu)劣的評價方式肯定不適合網絡布線課程,可以采取過程式評價方法,對整個教學過程、內容進行評價。評價可以是子項目評價,階段性評價、測驗性評價、綜合實踐評價等,對于整個課程的評價應該由不同階段的評價綜合而成。
4有待改進的環(huán)節(jié)
當然,在綜合布線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譬如,把實際工程項目作為實訓時,如何保證工程的進度與質量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大部分學生缺乏參與實際布線工程的經驗,實訓的時間一般較短。又如,在實際工程中,管槽系統(tǒng)的安裝、水平和垂直路由的打通、網線和光纖的敷設往往需要花費學生大量的時間,有時候配線架的端接、光纖的熔接以及認證測試不得不推遲到實訓安排的時間之外由小部分學生來承擔,給學生造成“虎頭蛇尾”的感覺,因此在實際項目中如何保障好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布線實訓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需要規(guī)范的問題。再者,實際工程進行的場所范圍一般比較大,指導老師常常要在幾個大樓房里來回巡視,并且要對每個學生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能掌握情況給出評分,這些都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情況有很大差別,也是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的問題。學生的施工安全問題也是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關注的問題,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體系,解除各方的后顧之憂。
參考文獻:
[1]姜大源.關于職業(yè)教育課程體系的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5).
[2]劉省賢.綜合布線技術教程與實訓[M].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余明輝.工程項目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