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潮陽
〔關鍵詞〕 學校;家長工作;方法;作用
〔中圖分類號〕 G4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10—0016—0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生活方式、語言習慣、行為、思想、作風、道德品質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最早、最直接的影響。也就是說,家長的言行就是對孩子施教的教材,這就要求家長必須把教育子女看成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切實加強自身知識、品德、性格、情趣上的修養(yǎng),在家庭這所學校里做一名合格的老師。
一、學校做好家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長最自然的環(huán)境,與父母共同生活快樂而自在,孩子的成長不能缺少家庭和樂的生活氛圍。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學校教育無法替代的。有心理學家研究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給兒童以后對社會、對他人的態(tài)度奠定了基礎。孩子入學以前在家庭里的生活經歷、積累的經驗、形成的行為習慣、獲得的能力等都對學校教育有重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孩子入校以后的教育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由此可見,做好家長工作會對學校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有必要幫助家長更新觀念,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共同培養(yǎng)孩子成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幫助家長轉變急功近利的生存意識,讓孩子學會關心、學會負責,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幫助家長改變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生活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家長應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
孩子上了小學,生活就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時,孩子必須學會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不僅要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還要學習不感興趣、但又必須學會的知識。孩子年幼無知,自制力差,但可塑性較強,在小學階段形成的各種習慣和態(tài)度,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父母一定要關心孩子,并與學校密切配合,共同擔負起培養(yǎng)孩子的重任。具體來講,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
1.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使孩子具備較強的責任感。
2.關心孩子的學習,經常注意孩子在學什么,有沒有進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見解,刺激孩子的學習欲望,不放過教給孩子知識的機會。
3.給孩子建立家庭學習規(guī)矩,如完成作業(yè)后才能玩耍、看電視等,即使孩子不肯執(zhí)行,家長也應堅持,這樣才能慢慢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4.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實際行動比語言更有教育力量,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5.多表揚,少批評。要善于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孩子有了進步,即使是細微的進步,家長也應及時給予表揚。
教師與家長統(tǒng)一思想,共設教育目標,共創(chuàng)最佳教育環(huán)境,共同制訂有效措施,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才能促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為孩子提供一個可以健康成長的大環(huán)境。
三、學校做好家長工作的主要作用
首先,學校開展家長工作,可使家長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教學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目標,讓家長知道并思考學校教育在家庭環(huán)境中如何延伸和鞏固。其次,做好家長工作可以充分調動和利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積極性和具大潛力,為學校教育提供更為有利的基礎和條件,并利用家長的知識、能力、經驗來為學校教育出謀劃策,促進學校教育的發(fā)展。最后,學校開展家長工作可以使家長掌握較為正確、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從而使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
教師是孩子美好心靈的塑造者,是主角,但決不能離開家長這個配角。孩子接受的教育,首先是從父母那里學習語言、學習認識周圍的事物、學習生活習慣,其次才是接受學校的教育。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如果在家庭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在學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較順利,而且各方面都會比較優(yōu)秀;如果學生在家庭中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影響,從小就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的習慣,那么進入學校后,教師就要耗費很多的精力來矯正學生的缺點,因為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印象是最深刻、最牢固的。教師愛學生,家長愛子女,愛是一條紐帶,可以把教師和家長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努力。
編輯:沈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