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
(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北京100070)
一般認為,哈賓森和梅耶斯(Harbison和Myers,1959)的《工業(yè)世界管理:國際分析》的問世標志著比較管理研究的開始。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比較管理理論叢林”(Schollhammer,1969)到80年代以美、日比較管理研究為主題的“管 理 新 潮 流 四 重 奏”(Ouchi,1981;Pascale 和Athos,1981;Deal和 Kennedy,1982和2000;Peters和Waterman,1982),再到90年代后歷史制度主義(青木昌彥,1990和2001)進入比較管理研究領域的近40年時間里,比較管理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經(jīng)歷了由法默—里奇曼范式(Farmer和Richman,1964,1965)到尼根?!K顾曳妒剑∟eganhdi和 Estafen,1965;Negandhi和 Prasad,1971;Negandhi,1975),再到孔茨范式(Kootz,1969和1984)和麥肯錫7S模型的研究范式演進。這四個研究范式在一定意義上搭建了比較管理的研究框架,但都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具體而言,就是對研究對象缺乏統(tǒng)一的界定;強調比較管理的解釋性特點有余而關注管理移植問題不足;管理情境分析流于片面,沒有深入探討研究范式的具體應用問題。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研究范式的缺失,導致了從90年代后期至今比較管理研究逐漸趨于沉寂,甚至被邊緣化。因此,有必要對經(jīng)典的比較管理研究范式的適用范疇、運作流程、貢獻和局限性等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據(jù)此提出系統(tǒng)整合的新研究范式,以推動比較管理研究的深入開展。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尤其在90年代以前,國外學者從不同視角、運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了不少比較管理研究范式,極大地推動了比較管理研究的開展,涌現(xiàn)出不少值得關注的研究成果。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國內學者也對比較管理研究范式進行了相應的研究,但主要是對國外研究成果進行評介、改進或修正,在研究視角與方法、研究對象界定、管理情境分析、運作流程等方面并沒有獲得突破性的進展。綜觀現(xiàn)有比較管理研究范式,最具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并為學界認可和采用的研究范式主要有四種,下面分別予以介紹。
1.法默(Farmer)—里奇曼(Richman)范式。1964年,比較管理研究先驅法默和里奇曼通過分析不同國家的管理現(xiàn)象,在《加利福尼亞管理評論》上發(fā)表了《比較管理模式》一文,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了第一個比較管理理論框架。如圖1所示,該框架對外部環(huán)境制約因素、管理過程諸要素和管理效果進行了區(qū)分,指出了三者之間的遞進影響關系,即外界環(huán)境影響管理過程諸要素,進而影響管理效果;而管理效果又決定企業(yè)效率,進而決定一國經(jīng)濟的效率。
圖1 法默—里奇曼范式
2.尼根希(Negandhi)—埃斯塔芬(Estafen)范式。尼根希和埃斯塔芬(1965)在法默—里奇曼研究范式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比較管理研究范式。尼根希—埃斯塔芬研究范式除了考慮環(huán)境約束以外,還引入了管理理念這個變量。如圖2所示,尼根希和埃斯塔芬認為,管理理念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影響并決定管理實踐(即各項管理職能活動的開展);而環(huán)境因素又直接影響管理效果和企業(yè)效果;同時,管理實踐也會影響管理效果,管理效果最終決定企業(yè)效果。
圖2 尼根?!K顾曳妒?/p>
3.孔茨(Koontz)范式??状挠?969年在《管理學會學報》上發(fā)表了《管理普遍性和可移植性分析》一文,提出了自己的比較管理研究范式,并在他1984出版的《管理學》第八版中以法國、原聯(lián)邦德國、日本和美國為例進行了闡述。如圖3所示,孔茨對比較管理研究進行了以下區(qū)分:管理科學與管理實踐,一般管理科學與企業(yè)職能科學,管理實踐與非管理實踐,外部環(huán)境因素和企業(yè)的人力、物力資源等因素??状恼J為,企業(yè)的兩類實踐活動相互影響和制約;同時,兩者又受一般管理科學、企業(yè)職能科學、人力和物力資源以及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在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兩者交織在一起直接影響企業(yè)效果。
圖3 孔茨范式
4.麥肯錫咨詢公司7S模型。麥肯錫咨詢公司研究中心設計的企業(yè)組織七要素(簡稱“7S模型”),反映了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必須全面考慮的各方面問題,包括結構(structure)、制度(system)、風格(style)、員工(staff)、技能(skill)、戰(zhàn)略(strategy)、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7S模型不僅能系統(tǒng)解釋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模式的形成、特征及演進,而且能很好地解釋不同國家或地區(qū)間企業(yè)管理模式的差異以及造成差異的原因,因此為管理學者和管理實踐者所廣泛采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湯姆·彼得斯和羅伯特·沃特曼運用7S模型總結了美國43家卓越企業(yè)的共同特點,并且出版了堪稱比較管理經(jīng)典之作的《追求卓越——美國企業(yè)成功的秘訣》一書。
圖4 麥肯錫咨詢公司7S模型
上述四種研究范式在研究對象界定、管理情境因素分析、運作流程等方面雖然存在差異,但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自然科學是“求真”的科學,研究范式是替代性的;而人文科學是“求優(yōu)”的科學,研究范式是累積性的,不存在絕對的對與錯。因此,有必要對四種范式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為比較管理研究范式的整合提供思路。
首先,從研究對象看,范式構建的首要任務是界定比較管理的研究對象。由圖1至圖4可知,四種經(jīng)典比較管理研究范式在研究對象的界定和表述上并不一致,法默—里奇曼范式將研究對象界定為管理過程諸要素,尼根?!K顾曳妒胶涂状姆妒街苯又赶蚬芾韺嵺`,而7S模型則選擇企業(yè)的商業(yè)模式作為研究對象。但四種范式都將研究對象集中指向管理實踐比較,而不是管理理論比較,這表明學者們對比較管理研究對象的認識趨于一致。
其次,從管理情境因素看,法默—里奇曼范式強調外部環(huán)境因素,尼根?!K顾曳妒皆谕獠凯h(huán)境的基礎上引入管理理念變量,而7S模型則更加注重內部環(huán)境因素分析。孔茨范式的分析最為深入,它綜合考慮了管理科學、企業(yè)職能科學、人力和物力資源以及外部環(huán)境對管理活動的影響,因而更值得關注。
第三,從范式的運作流程看,由于研究對象和管理情境因素有所不同,這四個范式不僅在變量選擇與表述方面存在差異,而且都從不同的路徑對不同變量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法默—里奇曼范式遵從外部環(huán)境制約因素、管理過程諸要素和管理效果三者之間的遞進影響關系的分析路徑。尼根希—埃斯塔芬范式強調多個分析路線,并且認為:管理理念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影響各項管理職能的執(zhí)行,進而影響管理效果;環(huán)境因素直接影響管理效果與企業(yè)效果;管理效果最終決定企業(yè)效果??状膱猿终J為企業(yè)內外的環(huán)境因素共同影響和制約管理實踐和非管理實踐,而管理實踐和非管理實踐的相互影響共同決定企業(yè)效果。7S模型更加關注變量要素的提取、歸類以及對要素間相互關系的系統(tǒng)分析,在分析路徑上也更加多樣化。盡管運作流程和變量關系分析各有不同,但四種范式都遵從“自變量—中介變量—因變量”的分析框架,都從“到底是什么導致了不同管理情境下企業(yè)管理模式、方式和行為等的差異”和“到底是什么影響了企業(yè)管理的有效性”這兩個比較管理的基本問題入手,這為比較管理研究范式的整合提供了基本的技術路線。
第四,從范式的貢獻來看,每種范式都對比較管理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法默—里奇曼范式可以說是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構建了第一個比較管理研究概念體系;尼根?!K顾曳妒揭肓斯芾砝砟钸@個變量,并肯定了管理理念的可移植性;孔茨范式把環(huán)境因素與管理基本原理區(qū)別開來,引入了內部環(huán)境因素變量(人力和物力資源);而7S模型則把商業(yè)模式評價細化為七類指標,提高了研究范式的可操作性。
最后,每個范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集中體現(xiàn)在管理情境分析和對管理移植關注不夠兩個方面。在管理情境分析方面,法默—里奇曼范式和尼根希—埃斯塔芬范式過分強調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但卻忽視了企業(yè)內部和行業(yè)環(huán)境對企業(yè)管理活動的影響;孔茨范式對管理情境的分析最為深入,但沒有考慮行業(yè)環(huán)境對管理活動的影響;7S模型十分關注內部環(huán)境的影響,但卻忽視了行業(y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對企業(yè)管理活動的影響。四種范式都過于強調比較管理的解釋性特點,而忽略或相對忽略了比較管理研究的另一核心問題,即管理的可移植性問題,由這個問題又會派生出管理移植的影響因素、移植什么和如何移植等問題,從而導致管理移植研究相對滯后,這也是研究范式整合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表1按照研究對象、管理情境、運作流程、貢獻和局限性五個維度,對以上比較分析進行了歸納。
表1 四種經(jīng)典比較管理研究范式比較
這四個范式都對比較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各國管理實踐不斷出現(xiàn)新變化和新趨勢,各范式固有的局限性已成為深化比較管理研究的羈絆,這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比較管理研究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的重要原因之一。假設對于社會科學研究十分重要,只有通過檢驗證實的假設才有可能發(fā)展成為一門學科的“范式”。因此,應該從修正比較管理的基本假設入手來克服已有范式的局限性,并且通過吸取經(jīng)典研究范式的合理成分來對現(xiàn)有比較管理研究范式進行整合,以推動比較管理研究的深入發(fā)展。
構建一門學科的研究范式,首先需要明確該學科的研究目的,并以此確定基本研究問題。高闖和關鑫(2010)為比較管理所下的定義對比較管理研究目的進行了高度概括,他們認為:“比較管理是從比較分析的視角研究不同環(huán)境系統(tǒng)(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環(huán)境)中企業(yè)的管理模式、運行機制及其內在規(guī)律性,揭示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與演進機理,破解其一般演化規(guī)律,探尋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與經(jīng)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為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的相互借鑒與移植提供可能性論證和理論依據(jù)?!睘閷崿F(xiàn)比較管理研究目的,我們必須解決三方面的基本問題,即到底哪些因素會導致企業(yè)的管理模式、方式和行為等在不同管理情境下出現(xiàn)差異,到底哪些因素會影響企業(yè)的管理有效性,管理實踐的可移植性以及移植的影響因素、移植內容、移植方式和移植效果三方面的問題。前兩方面的問題是一些解釋性問題,需要我們采用適當?shù)姆治龉ぞ吆头椒ㄈプ繁舅菰?,去還原事物的本質;第三方面的問題屬于對策性問題,要求我們運用關于前兩方面問題的解釋性研究成果,結合企業(yè)管理實際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進而提升企業(yè)的管理有效性和水平。比較管理研究是一種典型的解釋性研究,學者們已對此達成共識,并且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這并不能成為忽視比較管理對策研究的理由。比較管理研究范式只有在強調解釋性研究的同時兼顧對策性研究,才能彰顯比較管理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和吸引力,進而形成科學、完整的比較管理研究體系。
關于比較管理研究的對象,以上四個經(jīng)典比較管理研究范式都將研究對象界定在實踐層面。受它們的影響和啟發(fā),國內學者對比較管理研究對象的認識和詮釋有所延伸,提出了管理現(xiàn)象說(楊海濤,1988)、管理方式說①(黃群慧,1991)、管理思想與實踐說(曹德駿,2010)等觀點。我們不能忽視和否認這些觀點在實際研究中的價值,因為比較管理研究關注的正是不同情境中的管理實踐活動,上述認識能夠幫助研究者迅速找到研究的切入點。然而,科學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解釋或解決表面問題或現(xiàn)象,而是關注隱藏在現(xiàn)象背后的結構、機理和趨勢。比較管理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在于管理實踐,因此支配管理實踐的機制更應成為比較管理研究的研究對象。我們可以運用批判實在論對此加以闡釋。批判實在論認為,世界有三個層次不同的現(xiàn)實構成:最基本的是“經(jīng)驗層”,包括經(jīng)驗和印象;二是“實際層”,包括事件和事態(tài);三是“真實層”,包括結構、機制和趨勢。而且,三層現(xiàn)實之間存在異相或不同步的關系。管理現(xiàn)象說所關注的現(xiàn)實可歸入“經(jīng)驗層”,管理思想與實踐說以及管理方式說所關注的現(xiàn)實更多屬于“實際層”,而管理機制則對應于真實層。
“機制”一詞源于希臘文,最早出現(xiàn)在機械學中,原指機器的構造和運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內在作用方式,包括有關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以及各種變化的相互聯(lián)系。生物學和醫(yī)學通過類比借用此詞,指稱生物機體結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及其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應激性反應?;诖?,我們將管理機制定義為“管理系統(tǒng)內在的運行方式,包括各要素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作用機理以及系統(tǒng)對外部環(huán)境變化的響應”。按此定義,管理機制研究可能是回答“到底是什么影響管理有效性”這個比較管理研究基本問題的最佳方法。因此,將管理機制作為比較管理研究的對象,更能體現(xiàn)比較管理研究作為解釋性學科的本質,也更能實現(xiàn)比較管理研究的目的。
要進行比較,或者要使比較具有學理意義,一定要對兩個或兩個以上處于不同情境的主題進行對比考察,跨越性是比較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曹德俊,2010)。比較管理的跨越性主要表現(xiàn)為時間跨越和空間跨越,比較管理研究范式主要通過提煉和分析影響管理活動的情境因素來體現(xiàn)時間和空間的雙重跨越性。上述四種比較管理研究范式都把管理情境作為自變量,但對情境因素的選取和分析普遍流于片面,如法默—里奇曼范式只考慮外部環(huán)境因素,而7S模型則側重于內部環(huán)境分析,四種研究范式都沒有專門分析行業(yè)環(huán)境對企業(yè)管理活動的影響。
所謂管理情境是指影響組織管理活動的內外因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而管理環(huán)境是指所有潛在影響管理活動和組織績效的因素或力量。從內涵、表現(xiàn)形式、變化程度等方面看,管理情境要比管理環(huán)境豐富、復雜許多。因此,本文把管理環(huán)境作為管理情境的組成部分,并采用現(xiàn)代管理學的環(huán)境分類法,把企業(yè)所處的管理環(huán)境分為宏觀、中觀(行業(yè))和微觀(企業(yè)內部)三大活動域②。之所以把行業(yè)環(huán)境獨立出來加以分析,是因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企業(yè)的管理模式、方式或活動往往具有鮮明的行業(yè)特征,如福特制、豐田制植根于制造業(yè),而硅谷模式則適用于高技術行業(yè)。在三個層次的管理環(huán)境中,宏觀、中觀和微觀環(huán)境之間存在遞進影響關系;同時,微觀、中觀和宏觀環(huán)境之間也存在弱遞進反饋關系,三個層次的環(huán)境在相互作用中對企業(yè)管理活動產(chǎn)生直接影響,同時也影響企業(yè)的效率和效益。
此外,本文還把“管理思想與理論”作為管理情境的另一構成要素。之所以要把“管理思想與理論”從管理環(huán)境中獨立出來,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一國或地區(qū)占主導地位的管理思想與理論會對企業(yè)管理活動產(chǎn)生直接、重要的影響,同時管理思想與理論也是可能的管理移植對象;另一方面,三層次管理環(huán)境分析往往會忽視對“管理思想與理論”因素的提煉和歸納,從而降低研究成果的解釋力。
學者們普遍認可在比較管理研究范式中把管理有效性作為因變量的做法,但在管理有效性衡量指標的選取和使用方面存在一些爭議。法默—里奇曼范式采用管理效率,尼根?!K顾曳妒胶涂状姆妒竭x用管理效果作為判斷標準,而7S模型則主要采用財務指標。采用管理效率或效果雖然容易為學者們認可和接受,但因過于寬泛而導致可操作性不強;采用財務指標容易衡量,可操作性強,但指標選取的全面性往往得不到保證,同時各指標之間相互關系也頗為復雜。在《追求卓越》一書中,彼得斯和沃特曼選用獲利能力和成長速度這兩個指標來衡量有效性。這兩個指標由于可以量化,相關數(shù)據(jù)又容易獲取、整理和分析,因此,可操作性較強,但因忽視了管理有效性的其他方面而缺乏包容性,也無法保證分析的準確性。在《追求卓越》中,彼得斯和沃特曼根據(jù)獲利能力和成長速度兩個指標選取了43家美國公司作為卓越公司的代表。但是,另有學者(如Colliins和Porras,1994)從其他方面衡量了這43家美國公司,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公司非但達不到卓越公司的標準,而且連優(yōu)秀也算不上。
基于此,本文認為可以用效益來衡量管理的有效性。效率是指產(chǎn)出與投入之間的比例關系,而效益則是指有效產(chǎn)出與投入之間的比例關系。高效率是實現(xiàn)高效益的前提條件,但高效率并不一定能產(chǎn)生高效益:總產(chǎn)出中的無效產(chǎn)出過大,效率越高,效益反而越低。因此,效益能更全面、真實地反映管理的有效性。由于管理在企業(yè)價值體系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因此,管理效益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yè)的效益。為提高比較管理研究范式的可操作性,有必要采用一些價值判斷工具來衡量管理效益和企業(yè)效益,同時又要注意所用指標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
如前所述,比較管理是典型的解釋性研究,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認對策性研究對于比較管理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比較管理研究中,對策性研究是對解釋性研究的應用和檢驗研究,科學的對策性研究不僅能夠產(chǎn)生現(xiàn)實的生產(chǎn)力,而且還有助于發(fā)現(xiàn)更多有待解釋的問題,從而推進解釋性研究的開展。因此,即便在比較管理研究中,對策性研究與解釋性研究在研究邏輯上是不可能完全割裂開來的,兩者應該是相互推動、促進的關系。對策性研究主要應該解決比較管理研究中的管理可移植性、移植影響因素、移植內容、移植方式、移植效果等問題。根據(jù)對為數(shù)不多的管理移植研究文獻的梳理,本文選取“管理情境差異程度”和“移植能力”作為管理移植研究的兩個重要變量。
根據(jù)以上對四個經(jīng)典比較管理研究范式以及比較管理研究基本假設的分析,本文構建了一個比較管理研究范式整合框架(參見圖5)。
如圖5所示,該整合框架圍繞比較管理研究的三方面基本問題,將解釋性研究和對策性研究緊密結合起來。解釋性研究應該更多地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去揭示一國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模式的特征、生成和演化規(guī)律,而對策性研究則應該運用比較研究方法和規(guī)范研究方法去論證企業(yè)管理實踐在不同國家或地區(qū)間的可移植性,可移植內容以及移植路徑、方式和策略等問題。對于解釋性研究(圖5中的實線框),整合范式仍采用“自變量—中介變量—因變量”的運作流程,假設管理情境因素(三個不同層次的環(huán)境因素以及管理思想與理論)通過影響企業(yè)管理機制的運行,進而影響企業(yè)的管理效益,最終決定企業(yè)效益;同時,管理情境因素會直接影響管理效益,而管理情境中的三層次環(huán)境因素也會直接影響企業(yè)效益。關于對策性研究(圖5中的虛線框),整合范式認為,通過比較分析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企業(yè)管理情境因素,可以得到管理情境差異程度;通過比較分析移植主、客體企業(yè)間的管理效益和企業(yè)效益,可以判斷移植主體的移植能力。當管理情境差異過大或者企業(yè)移植能力過弱時,管理移植往往不可行。即使強行移植,過大的管理情境差異和過弱的移植能力也會影響移植的具體內容、路徑、方式與策略。
圖5 比較管理研究范式整合框架
本文通過構建比較管理研究范式整合框架、厘清了比較管理研究中管理情境、研究對象、管理有效性、解釋性研究和對策性研究的邏輯關系等比較管理研究的關鍵問題,從運作流程的角度對已有范式進行了完善,但在具體應用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是研究切入點問題。雖然范式的構建和整合遵循“自變量—中介變量—因變量”的分析邏輯,但在實際應用中并不必然嚴格按照范式的運作流程開展相關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整合范式把比較管理研究的對象界定為管理機制,但在實際研究中往往把經(jīng)驗層的某些管理現(xiàn)象,或者實際層的管理模式等作為研究的切入點,通過比較分析不同情境下的企業(yè)管理實踐,逐步把研究視角深入到真實層的管理機制。正是由于對管理有效性的關注,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xiàn)了研究日本企業(yè)管理模式、運行機制及其內在規(guī)律的熱潮,從而產(chǎn)生了《Z理論》、《日本的管理藝術》、《企業(yè)文化》等比較管理經(jīng)典著作。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日益成功,中國企業(yè)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與演進問題也將成為比較管理研究的焦點和熱點,符合中國國情、有中國特色的企業(yè)管理理論也將逐步形成。而為了揭示造成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模式差異的根本原因,我們必須在揭示不同管理模式之間差異的基礎上,從比較分析管理情境入手,深入挖掘決定一國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模式的情境因素。雖然解釋性研究與對策性研究在學理上不可分割,但在實際研究中,我們可以運用既有的解釋性研究成果直接開展管理移植可行性研究。
其次是范式的可操作化問題??刹僮骰卜Q具體化或分解化,是指在社會調查研究中把抽象的概念和命題逐步分解為可測量的指標與可被實際調查資料檢驗的命題的過程(Babbie,2009)。雖然構建范式的目的是為研究者提供應共同遵循的模式與框架,但范式必須具備可操作性,否則將成為一堆抽象的概念而無法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具體指導。比較管理研究范式整合框架中的概念和變量看似抽象、復雜,但每個概念和變量都可以分解為可測量的指標,并可借助一定的分析工具加以衡量。
對于管理情境中的宏觀環(huán)境可以運用經(jīng)典的PEST分析方法,對于中觀環(huán)境可以采用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Porter,1979和1980),對企業(yè)內部環(huán)境可以借鑒7S模型提供的分析框架;更進一步,可以把環(huán)境變量分解成二級指標來測量,如宏觀環(huán)境可分解成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因素,文化因素可以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Hofstede,1980和2001;Adler,1984)、沙因的睡蓮模型(Schein,1992)等來分析?!肮芾硭枷肱c理論”也可分解為管理思想的產(chǎn)生時間、傳播速度與范圍,本國管理理論流派數(shù)量與影響力,對管理理論的引入程度,管理教育發(fā)達程度,從事管理研究的人員數(shù)量、素質等指標。
對于管理效益和企業(yè)效益,可以用為數(shù)眾多的財務指標和財務分析工具來進行量化處理,還可用近年來廣泛采用的平衡計分卡方法(Kaplan和Norton,1992和1996)。平衡計分卡方法由于綜合考慮了財務、客戶、內部運營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的指標,不僅把復雜、籠統(tǒng)的概念轉化為精確的指標,而且能更加全面地反映企業(yè)績效。
對于管理機制,可以從不同的層面進行分解,如基于管理過程將其分解為決策機制、營運機制、領導機制、控制機制、創(chuàng)新機制;基于演化經(jīng)濟學視角將其分解為管理遺傳機制、變異機制和選擇機制等。對于管理機制,可以借用道格拉斯·諾斯提出的適應性效率指標來衡量。對于“管理情境差異程度”和“移植能力”,也可以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多種定性和量化分析工具來衡量。
最后是學科融合問題。有必要對作為邊緣學科的比較管理學進行多學科交叉融合。一方面,比較管理學需要借鑒其他成熟比較學科,如比較生物學、比較文學、比較歷史學、比較政治學的研究方法、概念體系和分析工具;另一方面,雖然整合范式仍指向管理學領域,但在應用中應加強對其他學科,如經(jīng)濟學、文化學、生物學等理論和方法的引入與整合。文化學尤其是跨文化管理研究的興起,為管理情境因素分析以及對策性比較管理研究提供了可操作化的工具和方法。建立在達爾文進化論、批判實在論基礎上的制度與演化經(jīng)濟學(Scott,1995;Hodgson,1998;Witt,1998;Nelson和Winter,2002)對建立在牛頓力學基礎上的新古典經(jīng)濟學的主流地位提出了挑戰(zhàn),形成了老制度經(jīng)濟學派、法國中介學派、奧地利學派、新熊彼特學派等流派,這些學派都取得了極其豐碩的研究成果。制度與演化經(jīng)濟學強調新穎性、異質性和動態(tài)性,倡導總體思維(population thinking)方式,注重生物學隱喻、累積因果、路徑依賴、能動性和結構轉換,主張超越“存在”而深入“過程”去研究隱藏在事物演化背后的遺傳機制、變異機制和選擇機制??梢姡柚@些理論觀點和分析方法能更好地解釋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與演進問題,并揭示其一般規(guī)律。
本文通過對四種經(jīng)典比較管理研究范式的對比分析,理清了比較管理研究的發(fā)展脈絡,同時也發(fā)現(xiàn)已有研究范式普遍存在如下問題:研究對象缺乏統(tǒng)一的界定,強調比較管理的解釋性有余而對管理移植問題關注不足,管理情境分析流于片面,沒有深入探討范式的具體應用問題。這些問題是導致比較管理研究由曾經(jīng)的輝煌到逐漸歸于沉寂的重要原因?;诖?,筆者嘗試從比較管理研究的目的和基本問題入手,對比較管理的研究對象、管理情境、管理有效性、對策性研究在比較管理研究中的地位等關鍵問題進行了重新闡釋,進而提出了比較管理研究范式的整合框架,并詳細討論了整合范式的應用問題。通過本研究可得到如下重要認識:(1)比較管理研究的對象具有層次性特點,管理現(xiàn)象、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等都可以成為比較管理研究的對象,但將管理機制作為比較管理研究對象,更能體現(xiàn)比較管理研究的解釋性特點。(2)比較管理情境分析,除了企業(yè)管理活動的三大活動域以外,還應該考慮“管理思想與理論”這一變量。(3)采用管理效益和企業(yè)效益能更好地反映管理有效性。(4)比較管理研究是一種典型的解釋性研究,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對策性研究對于比較管理研究的重要性。
比較管理學是一門“求優(yōu)”的人文科學,不同的研究范式之間不應是革命性的更替,而應該是累積和整合。本文提出的整合范式對一些問題的分析和論證往往淺嘗輒止,甚至存在諸多疏漏與偏誤。為進一步“激活”比較管理研究,未來研究還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化:
第一,情境化的企業(yè)管理模式特征、生成和演化規(guī)律研究。比較管理研究應該關注處于實踐層面的管理活動,而且是在具體的不同情境下開展的管理活動,而管理模式是由異質性個體組成的企業(yè)在一個較長時期內表現(xiàn)出來的相對穩(wěn)定的一般行為特征。因此,加強對具體情境下或者情境化的企業(yè)管理模式特征、生成及演化規(guī)律的研究,是開展不同情境企業(yè)管理模式比較研究的前提和基礎,也可以對文中提出的比較管理的研究對象、管理情境、管理有效性等關鍵假設進行驗證,從而檢驗范式的科學性和適用性。
第二,不同情境下的管理移植研究。比較管理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為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企業(yè)管理的相互借鑒與移植提供可能性論證、理論依據(jù)及對策指導,但從筆者掌握的文獻資料來看,現(xiàn)有的管理移植研究文獻多為描述性分析和探索性理論探討,沒有結合具體管理實踐(如“豐田制”、“硅谷模式”等)在不同情境下的可移植性、可移植內容以及移植方式、路徑、策略等進行系統(tǒng)研究。因此,唯有加強對管理移植的理論研究,尤其是系統(tǒng)的案例研究,才能增強比較管理研究的吸引力,“激活”比較管理學。
第三,不同情境下的具體管理職能比較研究。管理模式是企業(yè)在履行其各項管理職能時表現(xiàn)出來的整體性行為特征,管理模式的生成與演化受到諸多內外因素的影響。因此,深入研究不同情境下的管理模式之異同,完成如威廉·大內(Ouchi,1981)《Z理論》那樣的經(jīng)典著作,是非常艱巨的任務。不過,從某一管理職能入手,如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開展比較管理研究,進而開展企業(yè)管理模式比較研究,應當成為未來比較管理研究的一個方向。
限于篇幅,本文沒有系統(tǒng)闡述管理情境因素分析,適應性效率評價以及文化學、制度與演化經(jīng)濟學方法在比較管理研究中的應用問題,但這不會影響本文的結構框架和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在后續(xù)研究中,未來可對本文未展開討論的問題進行深入而系統(tǒng)的研究,以期為比較管理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注釋:
①這里的管理方式是指在某種特定的環(huán)境和組織內部條件下,組織管理部門和人員履行管理職能的方式,也可以理解為管理系統(tǒng)的運行方式,包括執(zhí)行管理職能的觀念、價值標準、方法、分析技術等內容。
②“活動域”是指微觀環(huán)境、中觀環(huán)境和宏觀環(huán)境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形式限定了企業(yè)內外部的各種活動,即約定了企業(yè)的活動邊界。
[1]Adler N.Understanding the ways of understanding: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methodology reviewed[J].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management,1984,(4/1):31-67.
[2]Babbie E.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M].(12th Ed.).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2009:231.
[3]Deal T E and Kennedy A A.Corporate cultures:The rites and rituals of corporate life[M].New Jersey:Addison-Wesley,1982.
[4]Deal T E and Kennedy A A.Corporate cultur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0.
[5]Farmer R N and Richman B M.A model for research in comparative managemen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64,7(2):55-68.
[6]Farmer R N and Richman B M.Comparative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progress[M].Homewood:Richard D.Irwin,1965.
[7]Harbison F and Myers C A.Management in the industrial world: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M].New York:McGraw-Hill,1959.
[8]Hodgson G.Evolutionary and competence-based theories of the firm[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1998,25(1):25-26.
[9]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behaviors,institution,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M].London:Sage Publication,1980:24-31.
[10]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70(1):69-97.
[11]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1):75-86.
[12]Koontz H.A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universality and transferability of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9,12(4):415-429
[13]Koontz H,et al.Management[M].(8th Ed.).Auckland:McGraw-Hill,1984:15-35.
[14]Kuhn T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43-51.
[15]Masahiko Aoki.Toward an economic model of the Japanese firm[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0,28(1):1-27.
[16]Masahiko Aoki.Toward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M].Massachusetts:MIT Press,2001.
[17]Negandhi A R and Estafen B S.A research model to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American management know-h(huán)ow in differing cultures and/or environme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5,8(4):309-318.
[18]Negandhi A R and Prasad B S.Comparative management[M].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71:7-25.
[19]Negandhi A R.Comparativ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theory:A marriage needed[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5,18(2):334-344.
[20]Nelson R R and Winter S G.Evolutionary theorizing in economic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2,16(2):23-46.
[21]Ouchi W G.Theory Z:How American business can meet the Japanese challeng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1:71-230.
[21]Pascale R T and Athos A G.The art of Japanese management:Applications for American executives[M].New York:Warner Books,1981:1-363.
[22]Peters T J and Waterman R H.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M].New York:Warner Books,1982.
[23]Porter M E.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9,57(2):87-97.
[24]Porter M E.Competitive strategy[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0:4.
[25]Schein E H.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2:189-202.
[26]Schollhammer H.The comparativ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69,12(1):81-97.
[27]Scott R W.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M].Thousand Okks:Sage Publications,1995.
[28]Witt U.Imagination and Leadership:The neglected dimension of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98,35(1):161-177.
[29]曹德駿.比較管理學科的發(fā)展問題[J].比較管理,2010,(2):12-22.
[30]高闖,關鑫.比較管理的研究對象與邊界[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10,(12):138-148.
[31]黃群慧.比較管理學的理論模式研究[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1991,(1):31-35.
[32]楊海濤.比較管理學導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