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詠梅
(江蘇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徐州221116)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翻譯研究打破了單一的語言學研究模式,文學、心理學、信息科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理論應用到翻譯研究中,形成了多個翻譯流派。隨著翻譯研究視域的不斷拓寬,實證方法逐步受到重視。描寫翻譯理論和語料庫語言學的結合形成了語料庫翻譯研究的新方法。本文試圖對語料庫語言學的方法論基礎、應用范圍、以及局限與前景做一探討,以期為語料庫翻譯研究方法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借鑒。
語料庫語言學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期發(fā)展起來的研究方法,它憑借電子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和相關語料庫軟件,對所收的集語料進行賦碼和標注等技術處理,實現(xiàn)了語料的自動存儲、自動檢索和自動統(tǒng)計。這不僅為語言研究提供了空前廣泛的言語素材,而且使傳統(tǒng)語言研究由通過內(nèi)省、自造例證或誘導詢問的取樣方法轉(zhuǎn)變?yōu)檎{(diào)查取樣,研究變得客觀真實。
1993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Mona Baker教授發(fā)表題為“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的論文,詳細闡述語料庫在譯學研究中的應用及意義。1995年,Mona Baker及其團隊開始建設世界上第一個翻譯語料庫即翻譯英語語料庫(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簡稱為TEC)并應用該語料庫開展一系列語料庫翻譯學課題的研究頁。目前歐美等國已建成的譯學研究語料庫約一百多個,如《圣經(jīng)》多語平行語料庫、英語—挪威語平行語料庫、翻譯芬蘭語語料庫等。這些語料庫的建成為語料庫翻譯學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zhì)基礎。1999年,國內(nèi)第一篇語料庫翻譯學文章問世。作者利用Bank of English語料庫,分析與漢語詞匯“副”對應的英語詞匯“deputy”,“associate”,“assistant”和“vice”的常見搭配[1]。目前,國內(nèi)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譯學研究語料庫為數(shù)不多,目前只有“北外通用漢英對應語料庫”、《紅樓夢》中英文平行語料庫等。
語料庫翻譯學借鑒語料庫語言學的基本方法,如語料的整理、標注、檢索、統(tǒng)計等,同時也有獨特之處。語料庫翻譯學的探究對象是兩種語言及其轉(zhuǎn)換的過程、特征和規(guī)律,一般要依靠雙語語料庫,主要是平行語料庫、多語語料庫和可比語料庫。在標注上需要對兩種語料作句子或某種層級上的對齊處理,還需要對文體、主題、作者等要素加以信息標注[2]。建立雙語平行語料庫既要充分利用其原語語料,又要充分利用其譯語語料,將原型理論運用到翻譯研究中,可以較好地保證收集到的語料具有代表性,從而使研究結論更具普遍性。
傳統(tǒng)的翻譯研究是以原語文本為參照,以忠實程度為取向,主要探討譯文與原文之間的對應關系[3]。無論是泰特勒的“翻譯三原則”,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以及紐馬克的“語義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還是中國的信、達、雅,都是通過提出一些翻譯的原則和標準來指導翻譯實踐。中西方翻譯研究的總體特征都呈現(xiàn)出“規(guī)約性”特點。然而隨著翻譯研究的發(fā)展,規(guī)范的方法很難對一些普遍存在的翻譯現(xiàn)象如變譯、刪譯等做出解釋。于是描寫翻譯理論便應運而生。
相對于規(guī)約性翻譯研究,描述性翻譯研究表現(xiàn)出更大的寬容性和客觀性。描寫翻譯學派認為:對同一部作品常有不同讀法,因此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不同翻譯,應該對實際存在的譯文進行描寫與分析,闡述譯者的翻譯行為[4]。描寫性翻譯研究將翻譯過程、產(chǎn)物以及功等放在時代中研究,從政治、意識形態(tài)、經(jīng)濟、文化等宏觀角度解釋翻譯現(xiàn)象,同時描述翻譯中存在的概然性法則。描寫性翻譯研究認為翻譯學的主要任務在于描寫我們經(jīng)驗的世界所存在的翻譯現(xiàn)象,并建立可以解釋和預測這些現(xiàn)象的普遍原則。描述性翻譯研究方法和理論的確立與完善,為建立語料庫翻譯研究打下了方法論基礎。
翻譯共性(translation universal)是指翻譯語言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語言變體,相對于源語語言或目標語原創(chuàng)語言在整體上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規(guī)律性語言特征[5]。1993年,Baker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翻譯共性的假設。她認為利用可比語料庫,可以發(fā)現(xiàn)翻譯本身固有的某些共性。Baker(1993、1998)和 Laviosa(1998、2002)等指出,通過分析語料庫翻譯文本中大量的翻譯現(xiàn)象,可揭示并驗證翻譯中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如句子結構“簡略化(simplification)”、語義連貫“明晰化(explicitation)”、譴詞造句“規(guī)范化(normalization)”以及意思清晰“純凈化(sanitaration)”等特征。這些共性假設所描述的翻譯語言總體特征是:與原創(chuàng)文本相比,翻譯文本更簡單、可讀性更強;歧義更少、表達更清楚;更符合譯入語傳統(tǒng),獨創(chuàng)性更低。隨后,眾多研究者利用語料庫對上述假設進行了驗證,發(fā)現(xiàn)了支持共性假設的證據(jù)。
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語料庫研究給出了與部分共性相矛盾的證據(jù)。如芬蘭Joensuu大學Sonja Tirkkonen-Condit博士基于影視字幕翻譯語料庫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芬蘭語翻譯文本中,一些芬蘭語連接詞使用頻率要低于芬蘭語原創(chuàng)文本。她對范化這一翻譯共性假設提出了質(zhì)疑[6]。新的共性假設被不斷提出。如Toury(1995)提出“干擾法則”,認為原語會對翻譯語言產(chǎn)生干擾(或遷移),使得在譯本中出現(xiàn)移植原文關系的趨勢[7]。Mauranen(2000)提出異常搭配,認為翻譯文本比原創(chuàng)文本存在更多在譯入語系統(tǒng)看來非典型的詞語搭配形式[8]。
而對于翻譯共性的分類,Chesterman(2004)將翻譯共性劃分為源語型共性(S-universals)和目標語型共性(T-universals)兩大類,前者是基于源語文本與譯文之間的語際對比關系,關注譯者對源語文本的處理方式;后者是關于目標語中翻譯文本與非翻譯文本之間的語內(nèi)類比關系,重點放在譯者對目標語語言的處理方式上。
目前的翻譯共性研究仍然處于發(fā)展階段,如翻譯普遍性特征主要以目標語為英語的翻譯文本為研究對象,這些特征在其他語言的翻譯文本中是否仍然成立?是否還有其他普遍性特征值得挖掘?而且目前研究還主要限于對翻譯語言特征的描述,尚未擴展到對翻譯認知層面和社會層面的深入研究。
Venuti(1995)提出譯者隱身(invisibility)的說法。他認為譯者有時一味采取歸化式的“流暢”譯法,使譯文呈現(xiàn)“透明”狀態(tài)。實際上,譯者聲音一直存在于譯文敘事結構中,“有時隱藏在敘事者背后不易覺察,有時會沖出文本層面以自己的名義為自己說話”[9]。如旁注、腳注、括號說明以及序言等準文本形式都屬于“翻譯敘事話語”,因此譯作是具有多重、分散、混雜和復調(diào)性質(zhì)的雙重文本。
Baker提出了譯者文體(the translator’s style)這一概念,指出譯者文體風格“如同人的指紋一樣,是語言的或非語言的個性特征”[10],認為研究譯者文體應該聚焦譯者典型的、偏愛的語言表達方式,把握某個譯者不同于其他譯者的獨特語言習慣。Baker率先提出用語料庫的實證描寫方法來研究譯者文體。她運用TEC中語料,從類符/形符比、平均句子長度、敘事結構等三個方面來考察英國文學翻譯者Peter Bush和Peter Clark的語言偏好。結果表明Bush的風格適應范圍更寬泛,風格更靈活。而Clark風格適應范圍相對較窄,風格穩(wěn)定性更強。所以,Clark的譯文更為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Baker的研究為譯者文體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研究者既可以將不同譯者對同一原作的譯文進行比較,以有效揭示每位譯者的敘事方式、語言使用習慣、甚至標點符號的使用特點等。也可以根據(jù)需要考察某個原作在不同時期的多個譯本的文體風格,從而了解該作品的翻譯流變過程。影響譯者文體的因素有很多,用語料庫翻譯研究方法研究譯者文體,以大量的真實語料為基礎,以科學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相對科學客觀。
翻譯是社會性活動?!白g者在特定時間、特定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下會所作出一些規(guī)律性和習慣性選擇。[11]”這就是Baker所謂的翻譯規(guī)范(norms of translation)或Toury所說的操作規(guī)范(operational norms)。研究翻譯規(guī)范,可以深入理解對翻譯行為施加影響的各種社會文化因素,闡明翻譯與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
傳統(tǒng)研究對翻譯規(guī)范的認識主要集中于對翻譯作品規(guī)范的討論,而語料庫翻譯研究利用語料庫和計算機,以大量文本語料為基礎,對影響譯文的各種規(guī)范因素進行描寫和分析。如Baker在分析當代非文學英語作品的翻譯時發(fā)現(xiàn),在法語、阿拉伯語和日語三種文本的翻譯中,日語文本對翻譯中外來詞匯的容忍程度遠遠高于法語和阿拉伯語。所以,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翻譯行為規(guī)范也會隨之不同。胡顯耀(2006)將翻譯規(guī)范分為內(nèi)部規(guī)范和外部規(guī)范,并自建當代漢語翻譯語料庫,對現(xiàn)代漢語長篇翻譯小說進行量化分析。他通過漢語翻譯小說與非翻譯小說在詞匯和句法特征方面的對比來再現(xiàn)控制和影響小說翻譯的規(guī)范,為翻譯規(guī)范的描寫性研究提供了模式。
語料庫翻譯學以大量翻譯文本的分析為基礎,對影響翻譯行為的各種規(guī)范進行描寫和分析,從而揭示翻譯的社會性本質(zhì)。當前關于翻譯規(guī)范的研究中,還有不少問題需深入探究,如哪類規(guī)范占主導地位,翻譯規(guī)范是否與譯者的個性和性別有關等。
語料庫可用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文化意識,為譯員和翻譯專業(yè)的學生提供一個工作平臺和參考工具。Bowker(1998)發(fā)現(xiàn),“在對專業(yè)領域的理解、術語的準確選用以及習慣表達等方面,借助語料庫所完成的譯文比僅用傳統(tǒng)資源(如詞典等參考工具書)所完成的譯文質(zhì)量更高”[12]。
國外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近年來取得長足發(fā)展。如Lynne Bowker創(chuàng)建的“學生翻譯文檔庫”以及“翻譯跟蹤調(diào)查系統(tǒng)”,有助于教師深入分析學生在翻譯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jù)不同翻譯培訓目的提取各類語料庫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近年來,國內(nèi)已有研究關注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于連江(2004)闡述了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及具體路徑。王克非(2004)認為利用平行語料庫,可以檢索豐富的詞語或常用結構的翻譯實例,提供可隨機提取的一本多譯的樣例。黎士旺(2007)認為翻譯教學的語料庫模式具有文本電子化、數(shù)據(jù)直觀化、分析多元化、結論科學化和成果有機化等優(yōu)勢。語料庫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輔相成,獲得嶄新的教學平臺。
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時空觀念與束縛,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局限。如語料庫翻譯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和具體步驟是什么?語料庫在翻譯教材編寫中的具體層面是什么?在這些問題都需進一步研究。
20世紀中葉,英、美等國學者開始利用語料庫編纂英語詞典,相繼推出了朗文、牛津等頗受用戶歡迎的英語學習詞典。20世紀90年代,Wolfgang Teubert詳細分析了平行語料庫在翻譯和多語詞典學中的具體作用,指出平行語料庫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雙語詞典的質(zhì)量。李德俊(2006)認為平行語料庫蘊藏著大量的雙語對等翻譯,能夠為英漢雙語詞典對等翻譯系統(tǒng)的建立提供很大的幫助。此外,“雙語語料庫在義項分析和排序、雙語詞典的配例、新詞新義、詞典立目、文化局限詞的處理與搭配研究等方面也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3]。
20世紀80年代末,基于語料庫研究方法的第三代機器翻譯方法出現(xiàn),機器翻譯研究進入了一個新時期?;谡Z料庫的機器翻譯包括基于統(tǒng)計方法的機譯和基于實例方法的機兩種系統(tǒng),都以大規(guī)模加工真實文本為基礎。統(tǒng)計型機譯一般需要句子級雙語對齊的語料庫,實例型機譯則需要更加細致的譯例對齊和標注。實例型機譯所提供的實例庫在各種具備“翻譯記憶功能”的機器翻譯系統(tǒng)中得到充分利用?;诮y(tǒng)計方法的機譯和基于實例方法的機譯都是以平行語料庫為基礎的??梢哉f雙語平行語料庫的建立必定會極大地強化機器翻譯的自動化處理能力。
口譯研究發(fā)軔于上世紀50年代,集中研究口譯過程、口譯技能和口譯制約因素??谧g研究主要為定性研究,在分析少量典型的語料基礎上,闡述口譯本質(zhì)和口譯過程等理論問題,表現(xiàn)出主觀性和片面性等缺陷。
語料庫的口譯研究始于1998年,Mariam Shelesinger在國際譯學期刊Meta上發(fā)表題為“Corpus-based Interpreting Studies as an offshoot of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他認為可比語料庫、平行語料庫和單語語料庫均可作為口譯研究的重要平臺。2008年,他運用語料庫方法,比較了同一源語文本的筆譯語料庫和口譯語料的形符/類符比、詞匯和句法特征,初步分析了口譯語言特征??谡Z料庫及其研究成果對于口譯語言特征、口譯規(guī)范、口譯策略和方法、口譯理論的建構等發(fā)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基于語料庫的口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該領域的研究范圍僅局限于翻譯語言特征和翻譯規(guī)范研究,關于口譯語言搭配、口譯風格、口譯策略和口譯教學等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見[14]。
語料庫翻譯學在汲取語料庫語言學、描寫性譯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營養(yǎng)的同時,不斷豐富和發(fā)展自己的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fā)展。雖然語料庫翻譯學研究在技術層面、研究方法、研究廣度等方面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局限,但該領域融入語料庫研究方法,將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方法有機結合,相信在未來不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語料庫翻譯學必將發(fā)展成為學科體系完善、研究成果迭出的翻譯學分支學科。
[1] 馮躍進,陳偉.漢語“副職”英譯的語料庫調(diào)查研究[J].外國語,1999(2):43-49.
[2][3] 王克非.語料庫翻譯學——新研究范式[J].中國外語2006(3):8-9.
[4] 金隄.論等效翻譯[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6(4):21.
[5] 王克非.語料庫:翻譯研究新途徑[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9):23.
[6] 胡開寶,吳勇,陶慶.語料庫與譯學研究:趨勢與問題—2007語料庫與譯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外國語2007(5):64-69.
[7] 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5.
[8] Mauranen,A.Strange strings in translated language:A study on corpora[C] //M· Olohan.Intercultural Faultlines.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1:Textual and Cognitive Aspects.Manchester:St.Jerome,2000:119-141.
[9] Hermans,T.The translator’s voice in translated narrative [J].Target,1996:8(1):23-48.
[10] Baker,M..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2000(12)2:241-266.
[11] 廖七一語料庫與翻譯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5):382-384.
[12] Bowker,Lynne.Using Specialized Native-language Corpora as a Translation Resource:A Pilot Study[J].Meta,1998(43)4.
[13] 李德俊基于英漢平行語料庫的詞典編寫系統(tǒng)CpsDict的研制[J].現(xiàn)代外語,2006(4):371-382.
[14] 胡開寶 語料庫翻譯學概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