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 沈強 連芬南
(1.吉林農業(yè)大學 吉林長春 130000;2.長春市103中學教師 吉林長春 130000)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黃慧1沈強1連芬南2
(1.吉林農業(yè)大學 吉林長春 130000;2.長春市103中學教師 吉林長春 130000)
本文針對大學生特殊群體的特殊思想特征,以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為指導,從大學生的實際“需要”著手,闡述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的內容和啟示點逐一作了詳解,力求為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科學有力的價值參考。
思想政治教育;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大學生;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群體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對于社會今后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基于大學生具體實際情況而言,該群體處于生理心理急劇發(fā)生變化﹑生長發(fā)育迅速成熟的時期,所以人生觀,價值觀雖然初現但是不夠穩(wěn)定也伴隨著一定的偏差,因此做好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1943年,馬斯洛在《人類動機理論》一文中首次提到“層次理論”,假定人的價值體系中存在五種基本需要為:
是人類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呼吸、水、食物、睡眠等保證人基本生存的需要。缺乏以上生理需要,人的機體就無法正常運轉,人類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因此滿足生理需要就當之無愧的成為了人類各種行為的首要驅動力、激勵因素。當這種激勵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后就不再成為其人體行為的主要激勵因素,雖不會完全消失,但激勵程度會相對下降。
安全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和財產的所有性、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等的需要。當生理需要達到維持機體生存所必須的程度后,安全需要就成為新的激勵因素,也是此時居于主導地位的需要。
包括對友情、愛情、親情的需要,此時個體希望得到群體內他人的關心和照顧,也樂于施予他人關心和照顧。實質上是人對友情、信任、溫暖與愛的需要,是對社交欲、歸屬感得到滿足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致,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文化程度、成長經歷、宗教信仰有直接關系。
這個是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較高層次的需要,是人得到自身價值承認和認可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是人們追求實現自己能力或潛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此層次表現出人們希望自己可以勝任某種職務,并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贊賞和好評,內在而言顯現出個體有能力,有力量;外在而言顯現出個體獲得一定的名譽和社會地位。自尊需要的滿足促使個體相信自己的力量與價值,進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事情自信富有創(chuàng)造力。反之則會使個體在處理各種問題時對自己失去信心,充分懷疑自己的能力,產生虛弱感、自卑感、無力感,造成的后果是對外界事物漠不關心,缺少興趣。嚴重的會形成處理事情的自我否定。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fā)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表現出對事業(yè)忘我的獻身精神。高層次的自我實現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在馬斯洛看來,人在自我實現的創(chuàng)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于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tài),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癡的感覺。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從人的需要出發(fā),探索人的激勵因素和行為的驅動力。五個層次像階梯一樣由低層次向高層次不斷發(fā)展,其排列順序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當低層次的發(fā)展得到滿足后就會向高層次的需要發(fā)展,高層次的需要便成為人行為的主導激勵因素,但此時低層次的需要不會消失,只是激勵程度相對下降而已。再者,人對各層次的需要在不同時期是不一樣的,可能只有一種需要,也可能同時擁有多種需要。而且對于各層次的需要也并非完全是上一層級接下一層級發(fā)展的,可以彼此依賴、交替、重疊、跳躍等,無絕對固定。
需要層次理論對教育者如何有效地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教育者要了解大學生的需要,給學生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并幫助個體達到需要發(fā)展的頂峰——自我實現的需要,從而調動起學生學習、工作、生活的積極性,實現組織自我發(fā)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為研究對象,塑造大學生靈魂的綜合性系統(tǒng)工程。但是從大學生群體的實際特征出發(fā),會發(fā)現該群體的思想、行為鑒于成熟與不成熟之間,動態(tài)情況難以掌握,且該群體有一定的知識積淀,思考、解決問題時會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不易被改變和說服。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介入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新的思想理念。
筆者認為,大學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兩層含義,即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和“性意識”的成熟。
1.飲食保障。針對大學生群體還處于長身體時期且大部分學生都是離家遠獨自生活的情況,學校食堂應該有針對性的提高飲食質量,注意營養(yǎng)的均衡搭配。
2.價格保障。大學生群體絕大部分還需要家長供養(yǎng),無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校園內的經營場所不同校外,在定價標準上要多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反饋,采納合理建議,適當改善后勤管理模式,找準價格定位。對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入學時就應該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足夠重視,了解其真實的家庭經濟條件,時刻掌握第一手資料,積極落實相關幫困助學政策并配以正確的思想引導,解決貧困生的實際問題,去除貧困生的生活之憂,其效果必定會充實貧困生的信心,其深遠意義不可小視。
3.住宿保障。整潔的寢室,清新的寢室樓體環(huán)境,時刻保持衛(wèi)生清潔,給學生以溫馨的住宿環(huán)境。以上問題的解決保證了物質生活條件的滿足,而“性意識”是大學校園內較為隱晦但是卻不得不提的問題。大學生群體的年齡段決定了其存在的必然。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適時適當地加以引導,組織學生看一些相關的教育片,開設一些生理課,在正確的思想引導下把這個問題擺在明面上,撥開其神秘面紗后學生們在心理上也就能正確面對這個問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性意識”觀,在生理上、心理上和道德意識上建立起“共通體”,形成一個全面、完善的思想認識。了解自己和異性,排除可能存在的“性”矛盾,從而徹底滿足生理需要。
對待這個問題要把大學生群體分為兩個群體來看即高年級和低年級。對于低年級的大學生來說其主要的安全問題是適應問題。大學生強調學生的自主管理,自主規(guī)劃,自主學習,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我國的中學教育習慣于老師和家長的長期包辦代替,并沒有培養(yǎng)起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和意識,缺乏過渡和銜接,直接從一個被管教的環(huán)境,沒有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到高校卻立即“被放羊”,進入一個完全沒有引導的環(huán)境。據新聞報道,2011年 9月 15日北京某大學數學科學院大一新生在宿舍上吊自殺獲救。究其原因復雜多樣。但依筆者看,主要是心理承受壓力能力不強,適應性差,這是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國大學近年來也開始重視大學新生這一問題,因此在大學新生入學后往往會進行心理測試并存檔備案,同時會有一些入校講座。但是總體來說,現在高校輔導員人數少,專業(yè)出身的少,心理輔導業(yè)務水平參差不齊;大學生心理、思想發(fā)展變化速度快、無規(guī)律,而校方進行心理測試和建檔的周期長,不能適應時刻變化的大學生的心理上的和思想上的動態(tài)。而對這種動態(tài)要時刻跟蹤了解,才能較為準確掌握其時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應適時地有一定時間間隔地開設一些新生關心的教育課,內容有:校況介紹,專業(yè)情況介紹,校內一日游,英語四六級學習問題,和專業(yè)有關的資格證考備問題,如何學習防止掛科等,由此讓新生盡快進入大學校園的生活氛圍,轉換角色,及早適應大學生活。吉林農業(yè)大學在新生開學初便選出心理委員及時向輔導員報備班級同學的一些生活和思想動態(tài),再由輔導員向校方匯總,逐級上報,跟蹤掌握,這一方法為學校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而針對高年級主要存在的安全需求,主要是能否順利畢業(yè),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問題。教育者應分清就業(yè)形勢,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劣勢,給自身以正確的定位,鼓勵學生提升自己的素質與能力,積累資本,以積極正確心態(tài)面對畢業(yè)后的工作。
進入大學后,大學生會建立起一個新的生活圈子,從這個圈子中找到依附感和被關愛感對于他們來說便是一種滿足,所以人際交往的需要成為了滿足歸屬和愛的需要的主要方面。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途徑主要是班級、宿舍、社團。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以這幾個場所為著力點開展形式各異的活動,搭建起學生交往的平臺,增多學生間的交往與溝通。開班會,大家在一起暢所欲言,排解心中的不悅,解決一些學習中鉆牛角尖的問題,教育者可以在一起分析、一起解決、團結、向上、好學的氛圍下引導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班風班貌。宿舍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陣地,因此寢室同學間的感情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者應該多對寢室進行走訪,了解學生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圍繞寢室這個載體開展寢室文化節(jié),以寢室為單位進行評比,讓同寢室的室友們在共同目標下加深了解,加強合作,團結互助,增加凝聚力。社團可以提供給大學生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一臺社團晚會的成功演出凝練的是幾十個人的努力,在社團活動中,編排、舞臺背景設計、燈光、服裝、演出設備等步驟都由學生獨立完成,這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學會“戰(zhàn)友”間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共同協(xié)作,拓寬人際圈,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還可以通過學生們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開展一些形象與禮儀方面的課程,讓學生掌握與人交往的技巧;推薦一些書籍和影片,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交友觀、戀愛觀,排除可能的負面情緒隱患;當學生們真的遇到思想問題時要有渠道、有時效地去接受引導。
隨著大學生年齡的增長,整個身心都在趨于成熟,他們渴望被認可,被信任,成為群體中的佼佼者,團體中的主角。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轉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為切入點,充分激發(fā)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調動大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進一步為滿足大學生尊重的需要做好前期準備。
1.大學生群體入學后習慣于獨立生活,開始蛻變?yōu)樯鐣腥?,不再愿意只作為單一的受體,而是追求平等的人格對話,不喜歡再被視為孩子,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但是還不夠成熟,所以一味的表揚或者批評會導致人格的不自信或膨脹,不利于大學生這一群體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要善于維護大學生的自尊,巧妙運用激勵方法。
2.大學生正處于青春飛揚、朝氣蓬勃的時期,多可以自行支配時間與精力,有朝氣,有干勁,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他們渴望釋放這些熱情,展現自己的青春。教育者可以巧妙運用這股力量,讓大學生成為教育主體,自主管理,自主規(guī)劃,自主服務,發(fā)揮他們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從而完成由他律變?yōu)樽月伞?/p>
3.做事要講求方式方法和“度”的節(jié)制,要有禮有節(jié)地與他人交往,始終相信尊重是相互的,當大學生自尊受挫時要教會他們客觀評價自己的行為,而后做出正確歸因,以“自助”方式重新建立信心,從而真正走向成熟。
當今社會是經濟、文化高速發(fā)展且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學生普遍較早地接觸多元的文化觸角,他們更多的是尋求學習機會,追求自己今后的發(fā)展前景和成長空間,更注重精神層面的價值。在父母和老師的教導下已有初步的求成動機,明確價值的存在。大學生們所能感受到的自我實現價值主要表現在學習成績上——獎學金的獲得,職務擔當上——成功的領導他人完成一學期的學生會工作并得到老師和同學贊許和認可,課外活動上——興趣被激發(fā),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主體性,業(yè)余生活不感到孤單寂寞,有所追求。如此他們才會感到被重視,感覺人生變得有了價值。教育者可以利用這些方面正確引導大學生的人生方向,告訴他們付出的意義,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大學生明白: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的過程,只有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得來的成功才會讓人欣喜若狂。
隨著社會多元的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極大的壓力與挑戰(zhàn),如何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對高校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已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馬斯洛需要層次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開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格局,拓寬了教育者的視野,同時更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激情,注入了活力,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更上一個臺階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1]羅洪鐵.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M].人民出版社,2005.
[2]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1.
[3]徐國華,趙平.管理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黃慧(1985-),女,吉林長春人,吉林農業(yè)大學研究生學院2009級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沈強,教授,吉林農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連芬南,長春市 103中學教師。
201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