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中學外語教學目前面臨的問題
(一)來自傳統(tǒng)觀念的誤導
在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中,我們一直存在著“向上看”和“向外看”的通病?!跋蛏峡础?,指看紅頭文件、看考綱、看教本、看教參?!跋蛲饪础保敢脟獾慕虒W理論。其實,“向上看”并不錯,但因此束縛自己,唯命是從,這就有問題了。同樣,借鑒國外科研成果和經(jīng)驗也無可厚非,但無條件地全盤吸收,并試圖在教學中證明它們的絕對正確性、先進性,這也不是正確的態(tài)度。
新中國成立以來,以對我國中學外語教學產生的影響為準,按時間的發(fā)展為序,大致有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認知法和交際法五種主要教學法被引進到我國。在唯上觀、唯洋觀的指導思想之下,我們往往習慣于機械執(zhí)行上面的要求,每當推行一種新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時,我們會把這一階段以某一語言為母語的人提出來的某種理論和方法奉若神靈,而忽視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幅員廣闊、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國度里進行外語教學的實際狀況及復雜特點,不顧眼前師資、設施、環(huán)境和條件是否允許,喜歡轟轟烈烈,一哄而上,而后又冷冷清清,一哄而下。這種不講實際,盲目尊崇和食洋不化的積弊,勢必對當前我們正在貫徹實施的外語教學新大綱和新教材產生如下消極影響:(1)對新大綱、新教材的貫徹實施往往帶有盲目性和片面性,易走極端,喜歡唯新是舉,以新貶舊,對以往的教學工作持否定態(tài)度。(2)不顧客觀實際,盲目尊崇國外的教學理論,一味追求教學過程的交際化。強調功能、意念而忽視語法教學。(3)在訓練中存在一邊倒、一刀切。重聽說、輕讀寫,重模仿類推、輕系統(tǒng)知識傳授。上述這些由傳統(tǒng)觀念而導致的教法上的失誤,必然會對我國的外語教學工作造成損害。
?。ǘ﹣碜越浑H教學法的困惑
長期以來,以語法為綱的教學思想在外語教學中占統(tǒng)治地位,繁瑣的語法講解和操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學外語教學的質量。新教材打破了以語法為綱的模式,強調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轉變符合我國目前形勢下對外語人才的要求。然而,交際教學法并非完美無缺,包治百病。這是因為它打破了語法教學的系統(tǒng)性,不利于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語法知識是語言交際能力的一個基本方面,只有較為熟練地駕馭一種語言的語法體系,才能真正獲得使用這種語言的交際能力。但是由于交際教學法的教學內容往往不是語言功能與其語言表達手段的對應物,這就造成功能與功能,單元與單元之間缺乏語法的系統(tǒng)性與邏輯性。這種雜亂接觸語法的方式會嚴重影響學習的效果,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ㄈ﹣碜耘囵B(yǎng)目標上的誤差
外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為交際而使用外語的能力,這無疑是正確的。新大綱和新教材將其作為外語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試圖改變以往不重視交際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培養(yǎng)的弊端也是無可非議的。然而問題在于在我們努力加大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力度的同時,教學中卻出現(xiàn)了另外一種不良傾向,即忽視中學外語教學目的多元性的特征。以聽說來代替讀寫,以能力來取代知識,并把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與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完全割裂開來,這就造成了對新大綱、新教材培養(yǎng)目標的理解、實施上的偏差。
實際上,能力的培養(yǎng)應有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要求。就交際能力而言,有書面的也有口頭的。書面語言的交際能力側重于讀寫方面,口頭表達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聽說方面。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是重要的,欠缺哪一方面都不能算是真正具備了交際能力。除了語言能力外,交際能力還應包括社會文化能力。因為在交際中,我們不僅要注意對該語言、語法、詞匯等要素的理解,而且要知道這句話應該在什么場合使用。不了解社會文化背景,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終究只具備“純語言能力”而缺乏“交際能力”,這種能力是不足以保證人們在現(xiàn)實情景中用外語進行有效交際的。另外,不同的學校和地區(qū)的培養(yǎng)目標是不同的。例如培養(yǎng)外語專門人才的大專院校和普通中學就應該有所不同。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與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在外語人才的要求上就應有不同的區(qū)別。忽視這種差異,在外語能力培養(yǎng)目標上采用一刀割的辦法,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二、我國中學外語教學的對策
(一)妥善處理好各教學法流派之間的關系。
自1862年京師同文館開設至今,我國外語教學的方法歷經(jīng)一個多世紀的滄桑演變,目前主要有五種流派。各種教學方法都是順應國際教學法潮流,在特定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制約下產生的,都是在不同的語言理論指導下各自進行的教學實踐。無論是上世紀4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以句型為綱,主張就句型本身進行反復機械訓練的結構法,還是80年代開始在英國占主導地位、注重過程、強調目的語的“終極目的”交際法,皆各有千秋。從縱向看,它們之間是繼承、發(fā)展和不斷改進的關系。從橫向看,他們之間又有彼此否定的關系。如直接法是對翻譯法的否定,自覺對比法又是對直接法的否定。但仔細研究我們可發(fā)現(xiàn),這些流派一種是從語言知識人手,強調理解。另一種是從語言應用入手,強調表達。它們實際上只不過是在相互滲透之中各有所側重而已。如交際法并不一概排斥語法教學,認知法也不一概排斥語言的實踐訓練。既然各流派之間不是絕對相互排斥的,我們在教學中就應克服片面性,博采眾家之長為己所用,不能單一地使用任一種教學法,只有這樣才能拓寬外語教學的路子,使學生在聽、說、讀、寫幾個方面都得到發(fā)展,為他們今后運用外語奠定堅實的基礎。
?。ǘ┩咨铺幚砗弥R與能力的關系。
語言知識指語言結構,主要是語法和詞匯。語言運用能力則主要指聽說讀寫等言語能力。新大綱要求外語教學要從教知識逐漸朝著培養(yǎng)能力的方向轉變,由此而引起國內同行的結構與功能之爭也并不奇怪。有些教師認為,新教材打破了傳統(tǒng)教材中以語法為線索的編排體系,而以交際功能為主線編排語言材料,這就意味著在新教材的應用中就應該“淡化”語法知識的教學。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因為新教材是在運用操練中歸納式地學習語言知識,并非不要語法,不過是在語法講解中側重于歸納和演繹而已。正確的態(tài)度是既不要談結構而色變,又不要脫離能力的培養(yǎng)而津津樂道于語法知識的講授,以知識為立足點,進行模擬交際性的操練,聽說先行,全面訓練,有所側重。這樣,我們就能從獨立理解語言能力的觀點轉變過來,走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路子,這是符合世界外語教學法發(fā)展趨勢的。
?。ㄈ┩咨铺幚砗媒膛c學的關系。
長期以來,我們在教與學方面,存在著教師塑造學法和學定于教的觀點。盡管新大綱已明確提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觀點,甚至把五步教學中教師在各步中應發(fā)揮什么角色的作用都一一標了出來,但從總體看,教師應怎樣指導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仍然不是太明確的。我認為,學生主體應存在于整個外語教學活動之中,從制訂教學方案到課堂內外的活動,都應為學生著想,方便學生學習。掌握外語,就教師而言,從選用教材到運用教學技巧都要從學生的需要與可能出發(fā),應在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的指導下實現(xiàn)教師的指導。指導的中心內容應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以及激發(fā)和保持他們的學習動力。新教材側重在語境交流中學習語言的運用,在課時少、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提高教師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廣大外語教師樹立目標意識,規(guī)范課堂教學管理,結合學生實際妥善處理教材內容,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努力做到課堂交際化,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借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xiàn)新大綱提出的為交際而使用外語的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