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何健 衛(wèi)旭東
·病例報告·
頸部胸鎖乳突肌肌間血管脂肪瘤1例
陳靜 何健 衛(wèi)旭東
資料患者男性,40歲。因發(fā)現右頸部腫塊1月余于2012年3月30日以頸部腫物收住入院?;颊?個月前無意中發(fā)現右頸部包塊,生長緩慢,曾就診當地醫(yī)院,B超提示右側耳后腮腺下方包塊(性質待定),未作特殊治療。自發(fā)病以來,患者無咳嗽、咳痰及聲音嘶啞,無面癱,體質量增減不明顯。本次就診時,門診頸部彩超顯示:右側胸鎖乳突肌乳突端內橢圓形、不均勻回聲區(qū),范圍為2.7 cm×1.2 cm,邊界欠清,周邊未見明顯血流信號,內部可見穿入血流。入院體格檢查:右側胸鎖乳突肌上緣近腮腺下極有一大小為3.0 cm×2.0 cm包塊,質軟、活動度可,邊界清,與周圍組織無粘連,表面皮膚無發(fā)紅,觸之微痛。頸部增強CT:胸鎖乳突肌乳突端內腫物,界限欠清,可見強化(圖1)。術前常規(guī)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在靜脈復合麻醉下行右頸部腫物切除術。術中見腫物包裹于胸鎖乳突肌乳突端內,與肌肉邊界欠清,包膜不完整,完整切除腫物,為3.0 cm×2.5 cm×1.5 cm大小,實性、質軟。術后病理:送檢組織中,瘤組織主要由簇狀分布的毛細血管構成,部分毛細血管管腔開放,管腔內見少量紅細胞,部分毛細血管管腔閉鎖,內皮細胞增生,毛細血管簇間見數量豐富、發(fā)育成熟的脂肪細胞,脂肪細胞形態(tài)未見明顯異常,瘤組織與周圍橫紋肌組織界限不清(圖2)。診斷為胸鎖乳突肌肌間血管脂肪瘤。術后予抗感染、止血及支持治療,患者恢復良好出院。
圖1. 頸部增強CT示胸鎖乳突肌乳突端內腫物,界限欠清,可見強化
討論血管脂肪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腫瘤[1],生長緩慢,預后良好。作為一種病理實體,它是由成熟的脂肪組織和畸形的血管混合形成特殊類型的脂肪瘤。臨床上青少年多發(fā),偶爾也發(fā)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見[2]。血管脂肪瘤有如下病理特征:①大部分腫瘤均存在完整包膜;②顯微鏡下觀察,至少50%的血管脂肪瘤存在成熟的脂肪細胞;③腫瘤內部存在血管瘤性增殖。腫瘤內部增生扭曲的毛細血管和形成的纖維蛋白血栓是
圖2. 送檢組織橫紋肌肌束間可見血管彌漫浸潤及脂肪細胞,以毛細血管為主,并可見少許薄壁靜脈血管,組織形態(tài)無異常,組織分化成熟
其病理學診斷特點[3]。血管脂肪瘤大部分發(fā)生在軀干和上肢的皮下[4]。國內外有關血管脂肪瘤的報道很多,但發(fā)生在胸鎖乳突肌肌間的血管脂肪瘤罕見。本例患者40歲,首發(fā)癥狀為頸部腫塊,術后病理見橫紋肌肌束間可見血管彌漫浸潤及脂肪細胞,以毛細血管為主,并可見少許薄壁靜脈血管,組織形態(tài)無異常,組織分化成熟,符合肌間血管脂肪瘤的病理學特點。血管脂肪瘤需要與脂肪瘤相鑒別,脂肪瘤患者皮損一般不會出現壓痛,顯微鏡下主要為成熟的脂肪細胞,瘤內血管不多,很少有內皮增生,可與該病鑒別。治療上由于血管脂肪瘤與周圍組織無粘連,故可以完全切除,且術后無復發(fā)傾向,預后良好[5]。本例患者以頸部腫物就診,體格檢查見右側胸鎖乳突肌上緣大小為3.0 cm×2.0 cm包塊,活動度可,術中見腫瘤位于胸鎖乳突肌肌間內,邊界欠清。手術完整切除,術后病理示肌間血管脂肪瘤。術后患者恢復滿意。
[1]Dogan S,Arslan E,Sahin S,et al.Lumbar spinal extradural angiolipomas:two case reports[J].Neurol Med Chir(Tokyo),2006,46(3):157-160.
[2]Howard WR,Helwig EB.Angiolipoma[J].Arch Dermatol,1960,82:924-931.
[3]Chen YY,Soon MS.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colonic angiolipoma:a case report[J].World JGastroenterol,2005,11(32):5087-5089.
[4]YU K,Van Dellen J,Idaewor P,et al.Intraosseous angiolipoma of the cranium:case report[J].Neurosurgery,2009,64(1):189-190.
[5]do Souto AA,Domingues FS,Chimelli L,et al.Lumbosacral angiolipoma:case report[J].Arq Neuropsiquiatr,2003,61(2A):269-273.
2012-12-14)
(本文編輯 楊美琴)
寧夏醫(yī)科大學附屬甘肅省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 甘肅 730000
何?。‥mail:h8281956@163.com)
現為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