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凱
(天水市衛(wèi)生學校,甘肅 天水 741000)
提問是教師通過提出問題來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復習、鞏固并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教學行為。教師若能進行恰當有效的提問,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語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行為,它是及時獲得教學效果反饋信息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常常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給出最初的反應和回答,再通過相應的對話和交流,引出教師希望得到的答案,并對學生回答予以分析和評價。教師通過提問可以檢驗是否達到教學目的,學生通過回答可以了解自己是否掌握所學內(nèi)容。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可掌握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準確,句子是否完整、通順,是否符合英語習慣,語法是否正確,答案是否正確。然后教師根據(jù)課堂提問所獲得的反饋信息,調(diào)整教學進度,針對每位學生和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切實提高教學質(zhì)量。
疑問是思維的第一步,沒有疑問,就不會思考,就沒有智力的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沒有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朱熹曾說:“讀書無疑者需教有疑?!庇行睦韺W家證明,制約學生發(fā)言的心理情緒主要與他人和自己的情緒有關(guān),特別是教師提問時對學生的表情、目光、動作、語言等,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緒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地運用提問藝術(shù),在恰當?shù)臅r間進行提問,并要求學生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很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也會因此而變得活躍起來。
英語教學的具體實施主要在課堂。課堂提問對語言習得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能創(chuàng)設(shè)和營造出一種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與自由交流的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交流的熱情與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基于課文內(nèi)容的提問,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講授內(nèi)容上,同時學生也可以將課文中相關(guān)的詞匯、內(nèi)容應用在自己的表述中。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當堂掌握新知識的效率,又使學生走出無話可說的窘境,積極參與到討論中。
傳統(tǒng)教學是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什么,“授業(yè)”成分較大,“傳道解惑”成分少,“情感、價值觀”則不予考慮。中職英語課堂提問則強調(diào)“以生為本”,知識、技能都要通過主體參與教學活動來主動獲得,教師通過恰當?shù)恼n堂提問,一方面可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等進行積極的分析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活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加強了師生交流與溝通,達到了構(gòu)建和諧課堂、實現(xiàn)教學雙贏的目的。教師每進行一次提問,就如同架起一條師生之間交流的橋梁,營造出快樂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幸福指數(shù)。
教師脫離實際,過高地估計學生的能力,設(shè)計的問題偏難,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水平產(chǎn)生懷疑,不僅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了教學進程,還破壞了教學氛圍,不利于后續(xù)教學。
學習好的學生回答得多,成績中下等的學生回答得少;一問一答的多,獨立思考的少;直接或間接給出答案的多,分析論證過程少。致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思維不活躍,不敢主動發(fā)問。這樣的課堂提問既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yǎng)其交際能力。
有的教師把課堂提問當做處罰學生的一種手段,在學生聽課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小動作時,通過提出一些難題來刁難學生,讓學生當眾難堪,以達到教育學生改正錯誤的目的。頻繁使用提問的方式來約束學生遵守紀律,會削弱提問的原有功能。
盲目的提問無助于教學,只會分散學生注意力,浪費時間。因此,教師備課時要明確提問的目的,是課堂教學的定向性提問,還是了解學情、復習舊課的摸底性提問,還是學習方法的指導性提問,或是知識理解的啟發(fā)性提問等,要避免課堂提問一個接一個的“狂轟亂炸”。有的問題一位學生回答不出來,教師不是啟發(fā),而是讓另一位學生代答,常常是“一長串”學生才能解決一個問題。這樣的提問,既不能活躍課堂氣氛,也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重、難點,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學生;防止課堂提問偏難、過易、空泛瑣碎,既不能讓學生答不出,也不能簡單地答“是”與“不是”,要使學生體驗到“跳一跳、夠得著”的成就感。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當教學內(nèi)容引起學生興趣時,學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對語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記憶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較牢固的知識與技能。因此,提問內(nèi)容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思索答案時的趣味,愉快地接受知識。教師要根據(jù)英語課程的特點,巧妙利用教材,尋找合適的切入點,促使學生在生疑、解疑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并因此體驗到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歡樂、滿足,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習潛能,提高學習質(zhì)量。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使全體學生獲得知識和學習方法,因此,提問要面向全班學生。對教師來說,教室里不應該出現(xiàn)“被遺忘的角落”,每位學生都應得到教師的提問。教師要按學生英語水平的程度分層設(shè)計問題。稍難的問題讓較優(yōu)秀和自信的學生回答,稍容易的問題留給缺乏自信、需要鼓勵和幫助的學生回答。這樣,優(yōu)等生會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學習積極性會更高,認為還有很多知識要學習;“學困生”會對英語的學習越來越有信心,會提高努力程度。若對不舉手的學生不提問,那么,表面上看起來課堂上有問有答,熱熱鬧鬧,而實際上存在死角,不能完全達到提問的目的。提問時做到先提問后叫人,這樣使每一個問題都能產(chǎn)生群體效應。切忌先叫人后提問,這樣會使未叫到名字的學生放松注意力,起不到讓全體學生思考的作用。
為順利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提問時總希望學生一次性回答正確。但實際情況并不全是這樣,即使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回答教師的提問也有出錯的時候。這時,教師要有耐心,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羅杰斯曾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guān)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痹谟⒄Z課堂提問中,教師不能居高臨下,要以和藹的態(tài)度提問,以尊重的姿態(tài)評判學生的回答,只有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使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具有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他們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適當?shù)臐u進啟發(fā)、使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也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增加積極的情感因素。在提問時,可盡 量使用像 “Can you try?”“Don’t beafraid.”“Would you please tell us......”“Would you like to…...”“May I ask you......”等句式。講話不能總是一個聲調(diào)、速度,要有停頓和節(jié)奏(停頓的目的是給學生以回味、思考的時間)。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給予及時、明確、有效的評價,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問題時的“閃光點”。當學生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回答時,教師要給予肯定、贊揚,特別是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讓其感到自己有進步,體驗到回答問題的成就感,這對增強學困生答題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非常有益。學生對問題做出錯誤的回答,教師應立即糾正,糾正速度越快越有效。學生做出的回答不完善時,教師可啟發(fā)學生答題,也可以讓其他學生補充。對回答得好的學生,可以用“Well done.”“Very good.”“You did agood job.”等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對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的學生,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Just hav eatry.”等消除學生的自卑和恐懼心理,使學生樹立起信心。
總之,英語課堂提問,要求教師心中有學生、有目標、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學生,才能營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只有心中有目標,才能“粗中有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長袖善舞”,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