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東芹
(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福建廈門361021)
在海外華人社會中,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以其人口多、規(guī)模大、經(jīng)濟實力強、政治參與度高而頗引人注目,有關馬來西亞華人問題的研究一直以來也是華僑華人研究領域中的一個重點。其中,有關馬華文學尤其是馬華文學發(fā)展史的研究,近些年也是學界熱議的話題,包括中國大陸學者在內(nèi)的各地學者積極參與,成果不少,多以專題論文形式呈現(xiàn)。但總的來看,馬來西亞本地的華人學者,以其生活閱歷、教育和學術背景與當?shù)刭N近,加之資料搜集的便利,在研究上還是顯勝一籌。馬華資深報人暨時政評論家謝詩堅先生的《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左翼文學》就是一部值得關注的著作。
該書圍繞中國文學與馬華文學的相互關系這一線索,對馬華文學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緣起與流變展開了深入探析,厘清了馬華文學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緣起,并系統(tǒng)梳理出了馬華左翼文學從萌芽到形成、發(fā)展以及衰退的歷史脈絡,是近年來有關馬華文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在筆者看來,該書體現(xiàn)出以下四個主要特點:
一、視角獨特,在學術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在該書之前,也有一些研究探討馬華文學的淵源,并將之與中國文學聯(lián)系起來,探究二者的關系,但總的來說,相關研究大都局限于某些具體的作家、作品或某一時間段,研究還不夠系統(tǒng)深入,至于從“中國革命文學的影響”的角度來研究馬華文學的成果,還暫付闕如。正如謝先生的博士導師、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春時先生為該書所做的序中所言—— “關于馬華文學的研究,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熱了,有眾多著作出版。但是,從中國革命文學的影響角度研究馬華左翼文學,似乎還是一個空白。而謝詩堅先生的研究填補了這個空白,從而為馬華文學的研究做出了一份寶貴的貢獻?!保?]馬華文學自1920年代受中國左翼文學影響誕生以來,以現(xiàn)實主義為主要特征的左翼文學一直在馬華文學界占據(jù)主流,直到1960年代伴隨馬來西亞國內(nèi)外環(huán)境的變化,才面臨來自現(xiàn)代主義等文學流派的挑戰(zhàn),并于1970年代末淡出歷史舞臺。因此,迄今為止,就馬華文學發(fā)展史而言,其中,左翼文學 (即以現(xiàn)實主義為主要特征的文學)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1980年代前的馬華文學發(fā)展史中,左翼文學應該占有大部分篇幅,該書將馬華左翼文學的發(fā)展史作為主題,即可看作是作者對左翼文學在馬華文學中所居重要地位的認同與回應。左翼文學是有關馬華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作者從“中國革命文學的影響”的角度來展開研究,又是之前學人未涉足的角度,可謂另辟蹊徑,填補了學術史相關研究的空白,更為其研究加分。
二、內(nèi)容豐富,分析系統(tǒng)深入,在學術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該書約三十萬言,共分五章,以時間脈絡為經(jīng),以1926-1976年間中國革命文學對馬華左翼文學的影響為緯,將馬華左翼文學的發(fā)展史分為五個階段詳加探討,即:1926-1936年,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新興文學;1937-1945年,中國抗日文學影響下的馬華統(tǒng)戰(zhàn)文學;1946-1957年,中國建國文學影響下的馬華民族文學;1958-1965年,中國“兩結合”文學影響下的馬華愛國主義文學;1966-1976年,中國“文革”文學影響下的馬華革命文學。書中對各個時期中國文學的發(fā)展、中國文學對馬華文學的影響及馬華文學的回應都有細致的分析,清晰地勾勒出了馬華左翼文學從萌芽到形成、發(fā)展以及衰退的歷史線索。而就該書的內(nèi)容來看,除了有大量篇幅著墨于馬華左翼文學的發(fā)展史外,作者在每章都有至少一節(jié)的內(nèi)容專門論及中國革命文學的發(fā)展,因為本研究是從“中國革命文學的影響”的角度來考察馬華左翼文學的發(fā)展脈絡,因此,對中國革命文學自身發(fā)展史的探討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安排在每章的開始部分作為歷史背景的鋪陳,來解析中國革命文學與馬華左翼文學之間的密切的淵源關系 (作者在書中稱之為“父子關系”),與此同時,這部分內(nèi)容也勾勒出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革命文學發(fā)展的軌跡。也就是說,該書實際上包含兩條平行的線索,一是現(xiàn)代中國革命文學的發(fā)展線索,一是馬華左翼文學的發(fā)展線索。有關中國革命文學的內(nèi)容串連起來,可以構成一部現(xiàn)代中國革命文學的發(fā)展簡史,時間跨度逾半個世紀,始于五四運動,終于“文革”結束,追溯了五四運動以后中國左翼團體引進蘇聯(lián)的革命文學理論、抗戰(zhàn)時期蘇聯(lián)革命文學理論在中國的本土化即毛澤東文藝理論的形成,以及之后伴隨新中國的成立相繼展開的社會主義改造與整風運動、“大躍進”“反右”及“文革”,中國革命文學不斷向左轉、走向極端的歷程。因此,對于那些本意在于通過該書了解馬華左翼文學發(fā)展歷史的讀者來說,同樣能夠通過該書得到現(xiàn)代中國革命文學發(fā)展史的相關知識,也是一大收獲。尤其對大陸的讀者而言,由于其中論及中國革命文學的“政治化”、“左傾化”的有些議題還比較敏感,如書中提到的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后,毛澤東文藝理論成為中國革命文學的旗幟,也加重了中國文學的“政治化”色彩;在中國革命文學“左傾化”的過程中,毛澤東文藝理論所起的作用及中國文藝界的理論旗手周揚所扮演的角色;中國革命文學為什么要將早已逝去的左翼文化領袖魯迅樹為標桿和形象代言人?諸如此類的種種問題,由于涉及到某些具體的個人及具體歷史事件的評價,因此,在中國大陸相關的討論還不是很多,作者的相關論述則為大陸讀者提供了海外學者的一種解讀。
三、觀點新穎,體現(xiàn)了作者對一些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普世性問題的關注與思考。該書雖然是部關乎文學史的論著,以談史為主,但并不僅僅停留在就史論史,而是以歷史觀照現(xiàn)實,觸及了一些具有普世性意義的問題:如如何處理文學與政治之間的關系的問題、移民文學的民族化與本土化的問題等。三十萬言的著作,份量是沉甸甸的,值得關注的是,其所探討的主題同樣也是沉重而發(fā)人深省的。在書中,作者除了對馬華左翼文學的發(fā)展史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外,同樣也對馬華左翼文學由興至衰的歷史展開了反思。作者指出,馬華文學的發(fā)展有兩條主線:一是政治與文學的關系,二是中國文學源頭與馬華民族文學的關系,亦即有關馬華文學研究中學者們熱議的馬華文學的“中國化”與“本土化”問題。而在作者看來,顯然在歷史上這兩個問題都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最終造成了馬華左翼文學在1970年代末黯然退出歷史舞臺??梢灾v,對文學自身的發(fā)展而言,這兩個問題都是具有普世性價值的話題。就前者而言,好的文學本身應該是文學性(超越性、審美性價值)與現(xiàn)實性 (革命性、工具性價值)的結合,“可是左翼文學強調(diào)文學為政治服務,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輕視文學的審美品格,無形中馬華左翼文學在極度發(fā)揮政治上功能的同時,忽視了其文學性的價值,幾乎沒有產(chǎn)生經(jīng)典性的成果。與中國一樣,馬華文學為革命做出了犧牲?!保?]13對政治的追風,使得左翼文學喪失了自我和文學的本真,成為時代政治思潮的副本,如何處理好文學與政治的關系,在今天這個意識形態(tài)尚未退潮的時代里,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而就后者而言,這是諸多移民文學都無法回避的話題。移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本身具有多重身份和多重認同,然而在移民后的歷史進程中,如何在由落葉歸根的僑民過渡為落地生根的居民的過程中調(diào)適與定位自身,而避免自我身份認同的困惑和迷失,是一個復雜而微妙的問題。移民文學也是如此,是堅持“原鄉(xiāng)情結”,固守“僑民文學”本色,還是立足移民現(xiàn)實,逐漸“本土化”,都是很現(xiàn)實的問題。而正如后殖民批評家斯皮瓦克所言:每個人都有無數(shù)個根,離散族裔尤其如此,這種復數(shù)的原鄉(xiāng)的概念正是離散族裔的文化優(yōu)勢,認可與發(fā)揮這種優(yōu)勢,離散族裔才可能在文化上獲得更加寬闊開放的發(fā)展空間。[2]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移民文學如能平衡這諸多文化背景(“根”)之間的關系,才能有好的發(fā)展前景。而在學者們對馬華文學發(fā)展史的反思中,“中國化”、“本土化”與 “現(xiàn)代化”的糾結也一直是激烈爭議的話題[3][4][5][6]。而就馬華左翼文學來說,尤其是該書中重點論及的較激進的左翼文學,就是在這諸多“根”中游移不定,形成了與中國文學“既分又合的微妙關系”[1]14,最終,犯了偏執(zhí)的毛病,只認同一個“根”,而這種認同與其說是緣于“原鄉(xiāng)情結”,倒不如說是緣于雙方政治理念的同一,是文學對政治的妥協(xié)。結果,馬華左翼文學忽視了“本土性”,亦步亦趨地追隨中國革命文學,脫離實際,喪失了華族文學的生命力,最終,“馬華左翼文學因為‘文革’的終結而走向盡頭,失去了導航方向和理論依據(jù),迷失在十字路口,不得不在1980年代退出文學陣地。”[1]內(nèi)容摘要而這一結果對今天的馬華文學乃至其他移民文學來說,仍然具有發(fā)人深省的參考意義。正如作者所言,他做此研究的目的在于“讓這一代人對上一代的文學和政治掛鉤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而珍惜文學本身有其獨立性和自主地位。”[1]博士論文答辯會陳述
四、資料豐富,論證嚴密,邏輯性強;文風樸實流暢,具有可讀性。作為一部史論性著作,該書有史有論,做到了史論結合、論從史出,邏輯性較強,因此,得出的結論也有較強的說服力。書中呈現(xiàn)了大量史料,尤其是第三章以后對馬華左翼文學作品的大量引用不僅佐證了作者關于馬華文學在中國文學影響下日趨“左傾”的論點,而且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去感受那些血與火的文字,仿佛能觸及那個時代的脈搏。而就該書的文風而言,可以“樸實”二字概括之??赡苁歉髡唛L期從事報業(yè)有關,全書語言平實,行文流暢,尤其一些夾敘夾議的文字頗為生動和吸引人,把道理剖析得清晰而明了,絲毫不晦澀難懂,具有可讀性,即使是一般的讀者也能接受并投入,對于一部學術性著作來說,能做到這點是難能可貴的。
作為一部具有新視角、新內(nèi)容、新觀點的研究成果,該書補白了學術史上相關研究的不足,其在學術上的價值尤其值得留意:不僅對馬華文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對海外其他區(qū)域的華人文學研究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然而,掩卷之余,仍有些問題回旋于腦際,揮之不去,覺得該書的論述似乎還有言而未盡之處,均涉及馬華文學發(fā)展背景的鋪陳,期待作者在將來若再版時能進一步豐富之。
其一、關于馬華左翼文學生發(fā)的背景,尤其是二戰(zhàn)之后及1957年馬來西亞建國之后各個時期馬華左翼文學生存發(fā)展的背景,包括時局及政策的變化,尤其是當局 (英殖民當局及之后的馬來西亞政府)的文化政策、對華僑華人的政策、對左翼力量的政策等方面的內(nèi)容,應該多加一些歷史背景的陳述,因為馬華文學乃至馬華左翼文學的發(fā)展與這幾方面的因素有著直接的相關性,可以說,直接受這幾方面政策的制約和影響,才有了戰(zhàn)后馬華左翼文學運動的沉寂與高漲。實際上,作者在各章也有相應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對時局、當局對馬共及左翼文學的政策的介紹,而當局總體的文化政策、對華僑華人的政策較少涉及,所以,總的感覺是背景的介紹還是稍顯單薄,有種直入主題的感覺,即直奔馬華左翼文學這個主題。而背景陳述的不足,也難以讓讀者對馬華左翼文學在馬華文學乃至整個馬來西亞文學中所占有的地位和份量有個大致的估計。當然,該書的立論基礎之一是:從1920年代馬華文學誕生到1980年代,左翼文學一直是馬華文學的主流。從文中提供的史料看來,這一點在戰(zhàn)前是毫無疑義的,當時的馬華文學無論是從內(nèi)容、形式、寫作手法都是“中國化”的,甚至作者也大都是南渡的文人,因此,學界也有不少人認同當時的馬華文學就是中國文學在海外的一個分支,是典型的“僑民文學”,也帶有當時中國革命文學極強的現(xiàn)實主義特征。[4][5][6]但在戰(zhàn)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一是戰(zhàn)后冷戰(zhàn)格局中,無論是之前的馬來亞還是之后的馬來西亞都在西方陣營中,左翼力量及左翼文學無疑是受到打壓的,缺乏戰(zhàn)前的有利環(huán)境;二是馬來西亞的民族政策明顯偏向原住民,華僑華人受到壓抑,包括華文教育受到限制都會直接影響馬華文學的發(fā)展;三是戰(zhàn)后尤其是馬來西亞建國后,華僑面臨著轉化為華人、認同變化的現(xiàn)實,身份與認同的變化無疑也會對華人文學的走向產(chǎn)生影響,并波及人們對左翼文學的看法。因此,如果能進一步豐富相關背景內(nèi)容,那么,則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馬來亞/馬來西亞“此時此地”的時局與馬華左翼文學逐漸邁向狂飆突進之間的邏輯關系。正如書中提及的臺灣文學評論家陳映真的話—— “馬華文學是在一個充滿矛盾的、作為殖民地的馬來亞的社會里被激發(fā)起來的一種文學文化。這個傳統(tǒng)極為主要,如果我們要認識馬華文學,它的根,就是從這個時代發(fā)展出來的?!保?]432
其二、與前一個問題相關,感覺書中對馬來西亞建國后馬華文壇的整體情況、對其他流派的文學的介紹似乎稍顯不夠,這會影響讀者對左翼文學在馬華文學中所處地位進行把握和判斷。當然,作者立論的基礎是左翼文學在馬華文學中長期占主流,因此,書中大部分內(nèi)容都圍繞左翼文學這一主題展開,對馬華文學的總體情況包括其他非左翼文學的介紹較少,當然,文中也有涉及,如“批判右派刊物《蕉風》”、“狠批馬華文藝‘黑幫’”、關于馬華左翼文學評論家方修的評介以及書末的結語中都有關于非左翼文學的內(nèi)容。從這些部分我們可以看出,非左翼文學中,有的是有臺灣支持背景的偏右翼的,有的則是沒有政治背景的純文學,基本都屬于源自西方的現(xiàn)代主義流派,因為主題“脫離現(xiàn)實”,不具有革命性,因此,統(tǒng)統(tǒng)被左翼文學打入對立面。書中專門評介的馬華左翼文學評論家方修便是持這樣的觀點,以是否具有現(xiàn)實主義特質(zhì)來審視作家和作品,正因為如此,1950年代末出現(xiàn)、1960年代風行的現(xiàn)代主義流派的作家和作品都被排除在他編纂的《馬華文學新文學大系》之外。如果以這種評價標準來考量,那么,1980年代前左翼文學在馬華文學居主流的結論自然成立,但目前看來,盡管學界大多數(shù)人認可1980年代以前現(xiàn)實主義流派主導了馬華文學的看法,但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其中主要就涉及如何評價現(xiàn)代主義流派在馬華文學史上的地位的問題。有鑒于此,把更多相關的史料擺出來就顯得更為必要。而這部分相關內(nèi)容的補充,也有利于向讀者勾畫出現(xiàn)代主義流派在馬華文壇的發(fā)展軌跡,以與書中“現(xiàn)代主義文學在1980年代以后取代左翼文學成為主流”的結論相銜接,而不至于顯得突兀。此外,關于左翼陣營和左翼作家,書中也有內(nèi)容提及“1980年代左翼陣營分化”、“激進的”的左翼作家、“極左的猛將”等,由此讓人不禁想到1960年代以來不斷向左的馬華左翼文學是否一直鐵板一塊,是否也有“激進派”和“溫和派”之分,如果有的話,作者書中描述的追隨“文革”起舞的左翼文學自然是歸屬“激進派”的,那么,“溫和派”又是怎樣的觀點和表現(xiàn)呢?如果能有這部分的表述,則內(nèi)容及體系會更加完整。
[1] [馬]謝詩堅.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左翼文學 [M].馬來西亞檳城:韓江學院,2009.
[2] 劉小新.當代馬華文學思潮與“承認的政治”[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3] [馬]許文榮.馬華文學中的三江并流:論中國性、本土性與現(xiàn)代性的微妙同構[J].華文文學,2010,(1).
[4] 周 寧.僑民文學馬華文學新華文學——試論新加坡華文文學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1).
[5] [馬]潘碧華.疏離與沿襲:馬華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關系研究 [J].外國文學研究,2010,(2).
[6] [馬]胡月霞.中國影響論的影響——馬華文學的中國情結 [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