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
摘 要:隨著新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課也應該緊隨其后進行改革,這就要求老師更加注重在課堂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從數學的三大特點入手探究了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興趣的措施,希望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開展課外活動
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師在積累、吸取豐富教學經驗的前提下,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方法下自然地培養(yǎng)數學興趣。
一、數學的三大特點
數學的三大特點是嚴謹性、抽象性、廣泛的應用性。所謂數學的嚴謹性,指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較高的精通性,一般以公理化體系來體現。數學的抽象性表現在對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這一特性的抽象。它在抽象過程中拋開較多事物的具體特性,因而具有十分抽象的形式。它表現為高度的概括性,并將具體過程符號化,當然,抽象必須要以具體為基礎。至于數學的廣泛的應用性,更是盡人皆知的。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現代教育學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基礎上,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首先要求教師自己做學生情感的楷模。在平常做到積極進取、治學嚴謹、態(tài)度認真、和藹可親,才能在學生中樹立較高威信,才能有較高的感召力,才能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其次,對學生給予。從心理學角度講,教師的愛是激發(fā)學生奮發(fā)成才的巨大教育力量,是溝通是師生關系的重要紐帶。
2.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對點、線、面、體的教學,要求學生舉出一些熟悉的立體圖形,然后再讓學生拿出各自準備的幾何形體,對照教師出示的問題觀察思考。
你知道這些幾何形體是由什么圍成的嗎?它們有什么不同?面與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呢?線與線相交之處又得到了什么?這幾個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師抓住時機,讓學生再分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待學生完成上述問題后,換個角度讓學生結合實際思考。接著出示問題:筆尖可以看作是一個點,這個點在紙上運動時形成了什么?通過上述運動,你得出什么結論?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進一步說明這一結論嗎?汽車雨刷可以看作是一條線,它在擋風玻璃上運動時,有什么現象?通過上述現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首先,在對數學內容的教學中,介紹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歷史故事,還可以介紹數學在現代化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的發(fā)展過程有所了解,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適當地開展課外活動。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組織課外教學活動,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學習熱情。
總之,在初中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也是影響數學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責任。鑒于培養(yǎng)數學學習興趣對于初中教學效果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這個課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陳朝云.新課標下關于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5).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zhèn)江市外國語學校)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