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一小時的故事》是19世紀美國女作家凱特·肖邦的經(jīng)典之作。小說篇幅短小,卻戲劇性地展現(xiàn)了女主人公內(nèi)心深處自由意識的覺醒以及短暫亢奮之后生命消亡的過程。微觀文本敘事框架下無不流露出作者反諷的寫作技巧,使得該小說在刻畫人物、凸顯主題等方面散發(fā)著不朽的藝術(shù)魅力。
關(guān)鍵詞:肖邦;《一小時的故事》;反諷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7-0205-03
一、引言
凱特·肖邦(Kate Chopin, 1851-1904),美國著名女作家,尤其以描寫美國婦女對精神自由、情感獨立的追求而聞名。她的作品人物形象鮮明,心理描寫優(yōu)美細膩,故事結(jié)構(gòu)雖簡約但不乏敏銳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她的大部分作品意在表現(xiàn)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婦女在男性主宰的社會里貧瘠的精神生活和壓抑的生活狀態(tài),控訴男權(quán)至上的社會對女性的迫害。現(xiàn)代的批評家稱她為美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先鋒”。并且,肖邦也被譽為“美國女權(quán)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的先驅(qū)之一”?!兑恍r的故事》是凱特·肖邦在1894年發(fā)表的一部短篇小說,被譽為她最好的短篇小說,也被稱為“最令人震驚的女性自我宣言”的短篇小說經(jīng)典。肖邦在不到兩千字的篇幅里,通過集中、戲劇化的情節(jié),高超的寫作技巧,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深受社會和家庭禁錮的婦女在聽到丈夫死于車禍之后跌宕起伏的情感反應和心靈歷程。她悲痛欲絕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她內(nèi)心深處奔騰的獲得自由后的酣暢淋漓。當然這種自由是短暫的,她丈夫的歸來讓她的自由夢和意志力瞬間瓦解,正是這種瞬間的崩潰與絕望讓她走上了死亡之路。小說短小精悍,卻無不流露出作者的智慧與幽默,尤其是精美的語言特色與反諷技巧的使用更是凸顯了作者高超的創(chuàng)作手法與小說的藝術(shù)魅力。
二、反諷的藝術(shù)特色
反諷是文學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通過所言非所指的方式突出文學色彩,增強文章的效果。根據(jù)它在文章中的作用,反諷可以分為言語反諷、情景反諷和戲劇反諷。言語反諷是最常見的,它的表現(xiàn)形式往往是正話反說。情景反諷指作品中故事情節(jié)或結(jié)尾完全出乎人的意料,或者和讀者所想的正好相反。戲劇反諷是指在故事中同樣的事情對讀者和書中人物有不同的含義,書中人物不了解的真實情況讀者卻很清楚。“《一小時的故事》最大特色是敘事手法上的多重反諷。作者言此意彼,采用暗含嘲諷、揭蔽性質(zhì)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對照性的描寫和敘述及邏輯和常理的故意違反造成強烈的反諷效果,使文本能指和所指之間構(gòu)成某種張力關(guān)系,從而閱讀時往往需要從反向整體把握理解小說的主題意義。此外,象征手法的應用、敘述中虛幻空靈的色彩、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都有助于小說主題的深邃性、復雜性和戲劇性。
小說描寫了女主人公馬拉德夫人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nèi)所經(jīng)歷的悲傷——歡愉——絕望的情感反應和心路歷程。從開頭到結(jié)尾都充滿了辛辣的諷刺。首先,故事的標題就是一個諷刺。讀者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可以讀完《一小時的故事》,馬拉德夫人卻在這短短的一個小時內(nèi)經(jīng)歷了悲——喜——悲戲劇性的情感變化,最終步入死亡的境地。這一個小時濃縮了馬拉德夫人的一生。時間運動的軌跡預示著馬拉德夫人追求自由的夢想注定破滅的結(jié)局。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隨故事發(fā)生的場景而展開,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小說的開頭到馬拉德夫人聽到丈夫在車禍中喪生后進入自己的臥室之前,即馬拉德家的客廳里(場景一);第二部分是小說的主體部分,該部分主要通過大量的描述性語言揭示了馬拉德夫人在進入自己的臥室后所經(jīng)歷的復雜的思想斗爭與情感沖突,即馬拉德夫人的臥室(場景二);第三部分是小說的結(jié)尾部分,該部分主要講述了馬拉德夫人在激烈的情感斗爭后走出臥室,下了樓梯,又一次來到客廳里(場景三)。在故事發(fā)生的三個不同場景中,對不同人物的語言刻畫和描寫與故事的場景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的合力使小說的反諷效果逐漸增強。小說的主要人物是馬拉德夫人,次要人物包括馬拉德夫人的姐姐約瑟芬、馬拉德先生的朋友理查德、馬拉德先生及醫(yī)生。在故事的第一個場景,即小說的背景鋪墊階段,作者主要通過對馬拉德夫人的姐姐與朋友理查德的描寫來突出反諷效果;在小說的第二個場景,即小說的主體部分,作者主要集中描寫了主人公馬拉德夫人的心理和行為特征來突出反諷效果;而在小說的最后一個場景,即小說的結(jié)尾部分,所有的次要人物共同參與其中與主要人物馬拉德夫人形成反差,從而將小說的反諷效果推向高潮,發(fā)出了反諷的最強音。
(一)反諷之一:馬拉德夫人的姐姐與理查德
小說的第一個場景講述的是馬拉德先生的朋友理查德在車禍的名單中發(fā)現(xiàn)了馬拉德先生的名字后,由于知道馬拉德夫人的心臟有毛病,“以防任何不太小心、不太體貼的朋友會先他一步”,所以“把情況弄確實了,就匆匆趕來報告噩耗”,并由馬拉德夫人的姐姐告知。在這一部分,作者對理查德的描述主要集中在“他匆忙、搶先把消息帶回來”,以及表現(xiàn)在告知馬拉德夫人該噩耗時馬拉德夫人姐姐的小心與謹慎。作者分別運用了“小心翼翼”(great care)、“極為注意方式方法”(as gently as possible)、“話都沒說成句”(in broken sentences)、“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著”(veiled hints that revealed in half concealing)等。這些詞匯的使用想要體現(xiàn)出的是當事人害怕馬拉德先生去世的噩耗太突然,以致于馬拉德夫人會傷心過度而要了她的命。殊不知,馬拉德夫人的姐姐與理查德這兩個“好心”的“局外人”在不經(jīng)意間導演了馬拉德夫人人生悲喜劇的轉(zhuǎn)變,消息的誤傳間接導致了馬夫人的最終死亡。此部分對馬拉德夫人的姐姐與理查德的描寫與小說的結(jié)尾相呼應,小說一開始就奠定了反諷的基調(diào)。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在小說的第二部分,當讀者了解到馬拉德夫人因為丈夫的愛而備受束縛,長期承受自我意識被壓抑的痛苦,內(nèi)心對自由的渴望已不可抑制的時候,再回過頭來體會這些詞匯的深刻內(nèi)涵,便不難理解其中的諷刺意味了。在故事的結(jié)尾部分,馬拉德夫人已接受她丈夫死亡這一消息并因逃出婚姻的牢籠而異常興奮之時,馬拉德先生平安歸來,理查德快速地擋在馬夫人的視線外,理查德自認為他的“機警”可以防止馬拉德夫人因劇烈的悲喜情感變化而導致心臟病復發(fā),可惜一切都太遲了。他的所作所為是出于好意,但他的好意卻造成了極壞的后果。理查德先生的好心辦壞事是作者精心設計的反諷,反映了傳統(tǒng)道德觀念下,男性意識對女性意識的任意干涉,甚至控制,試圖把男性群體的意識強加給女性。
(二)反諷之二:馬拉德夫人
故事發(fā)生的第二個場景是在馬拉德夫人的臥室里。作品中的矛盾和沖突集中發(fā)生在這里,通過馬拉德夫人的內(nèi)心世界而展現(xiàn)。讀者看到,馬拉德太太在這里經(jīng)歷了從“覺醒”到“壓抑”再到“松弛”和“解放”的心路歷程。她在聽到噩耗后,不像許多別的女人那樣,“要是別的婦女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因過度震驚而無法接受現(xiàn)實。她可不是這樣。她立刻倒在姐姐的懷里,突然放肆地大哭起來。當哀傷的風暴勢窮而靜止后,她獨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著她。”此處作者將馬夫人與其他人進行了對比,別的婦女聽到丈夫去世的噩耗都會極度震驚和悲傷,難以接受這個事實,馬夫人卻立刻哭了起來。為了加強與他人的對比,作者在“立刻”后面又加上了“突然”一詞,意在突出馬夫人反應的反常。此外,作者用“暴風雨”來形容她的悲傷“來得快,去得也快”,暗示她的悲傷很快就會過去,為下文主人公的情感轉(zhuǎn)變作了鋪墊。其實,“哀傷的風暴”(the storm of grief)這一夸張的詞語本身就不乏反諷的意味,而“had spent itself”強調(diào)的是風暴的勢窮而靜止,但真正的哀傷是不會轉(zhuǎn)瞬即逝的。此處人們對馬拉德夫人聽到丈夫死去時的預期反應與她的真實反應形成反諷。既造成懸念,又暗示大家把她丈夫的死訊告知她時的小心謹慎沒有意義,甚至是多此一舉。
她獨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著她。全身累得就像散了架似地一屁股坐在安樂椅上,對著打開的窗戶,“能看到”房前場地上洋溢著新春活力的輕輕搖曳著的樹梢,“聞到”空氣里充滿了陣雨的芳香。窗外的新春美景顯然是在平和歡快的心境中才“能看到”的事物。此處的反諷主要源于轉(zhuǎn)折之突然。人們在哀傷中情感會變得遲鈍,不會留心也難以看到景色之美。剛剛得知丈夫去世之噩耗的馬夫人在大哭之后,卻立即將注意力轉(zhuǎn)向了“洋溢著新春活力的”樹梢、空氣中陣雨的“芳香”,并敏銳地聽到“遠處”傳來的微弱歌聲。作者顯然在通過這種反常,來反諷性地暗示馬夫人缺乏妻子喪夫時應有的悲傷。春天象征著希望和活力,象征著新生活的開始,通常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然而,在此處,肖邦卻在馬夫人的視覺與窗外春色之間建立起一種有悖常理的關(guān)系,微妙地營造出一種反諷效果。此時歡快的景色正是馬夫人真實心情的寫照。因為丈夫的去世,她終于擺脫了傳統(tǒng)婚姻的束縛,獲得自由。生機盎然的春景象征著新生命的復蘇,暗示著馬拉德夫人自由意識的覺醒。“她心靈之窗正敞開著迎接新事物的到來”?!伴T”和“窗”是一對意象的對比。門外代表著男權(quán)社會勢力,門內(nèi)是她內(nèi)心獨白的地方,象征著她的內(nèi)心世界。正如著名的肖邦評論家佩吉·斯蓋格絲認為肖邦筆下的女主人公往往過著“雙重生活”?!按蜷_的窗戶”象征著她對相對家庭空間的外部空間的向往,是擺脫被緊鎖在家庭生活“內(nèi)在性”的希望。門與窗兩個意象的對照形成反諷效果,進一步豐富了小說的意蘊。
在小說的敘事焦點轉(zhuǎn)為描述馬夫人走向追求自由的過程當中,不難發(fā)現(xiàn)反諷描述一直伴隨其中?!皟裳壑皇谴魷啬暋保╝ dull stare in her eyes),“暫時停止了理智的思考”(a suspension of intelligent thought),“茫然的神情”(the vacant stare)突出了馬夫人追求中顯示的非理性。馬夫人“掙扎著,決心把它打回去”(she was striving to beat it back with her will)中的“決心”一詞極具反諷意味,明確將自由描述成違背馬夫人意志的行為。但馬夫人的意志力太薄弱,她對“它”的抵抗遭到失敗。作者刻意將馬夫人潛意識中的愿望外化成一種入侵力量,將馬夫人的潛意識與“超我”的沖突轉(zhuǎn)換成了入侵者與馬夫人的沖突:“什么東西正向她走來,她等待著,心中感到恐懼。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難解了,說不清、道不明??墒撬杏X得出來,那是從空中爬出來的,正穿過滿天空的聲音、氣味、色彩向她奔來?!_始認出那正在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東西。”在這里,肖邦將抽象的比喻“具體化”,制造出一種“自由”是真正的外來入侵者的印象。而作者所選擇的詞語又顯然是在刻意將“自由”描述為一種怪物或者幽靈。馬夫人在“呆滯”、“茫然”、“恐懼”的非理性狀態(tài)下被“自由”之幽靈“占有”和“控制”,其中的反諷意味相當明顯。幽靈的入侵使馬夫人的血液快速流動,這種生理上的變化使她感到溫暖、松快。在此,作者再度強調(diào)了馬夫人表現(xiàn)出的理智思考的缺失:“她沒有停下來問一問,控制自己的究竟是否為一種邪惡的歡欣。一種清楚和亢奮的感知使她得以認為這一問題無關(guān)緊要,不再加以考慮?!鄙鷦佣蜗蟮恼Z言描述向讀者展示了馬拉德夫人在經(jīng)歷了傳統(tǒng)道德與對自由向往的掙扎之后,最終選擇了自由后內(nèi)心的輕松與興奮。作者用“邪惡的歡欣”(a monstrous joy)、“占有”(possess)、“意志就像……一樣無力”(…as powerless as…)等詞語來描述“自由”,把它描寫成幽靈一般、違背馬夫人意志的“入侵者”,由此產(chǎn)生出強烈的反諷性張力。
(三)反諷之三:馬拉德夫人與所有次要人物
小說的最后一個場景即馬夫人走出臥室。當馬夫人把自己鎖在房門內(nèi),獨自享受著因自由帶來的無限快樂時,她姐姐約瑟芬則跪在門外苦苦哀求她開門,以免把身體弄病。這顯然是姐姐對妹妹實際情況的“無知”而形成的一種反諷。“在姐姐的強求下,她打開了門。她眼睛里充滿了勝利的狂熱,她的舉止不知不覺竟像勝利女神一樣了。”當她以全新的“露易絲”的形象出現(xiàn)在客廳時,門突然開了,馬拉德先生回來了,他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車禍,“他站在那兒,大為吃驚地聽見了約瑟芬刺耳的尖叫聲;看見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擋著他的快速動作。不過,理查德已經(jīng)太晚了。”丈夫的出現(xiàn)導致妻子心臟病突然發(fā)作而猝死。醫(yī)生診斷她“死于致命的歡欣”,這一結(jié)論顯然是極具諷刺意味的。只有洞悉馬拉德太太內(nèi)心的讀者才知道她是死于“致命的絕望”,“致命的歡欣”和“致命的絕望”所形成的強烈的反諷將故事推向高潮。而馬拉德先生則是將小說的反諷推向高潮的人。馬拉德夫人剛剛擺脫丈夫和婚姻的束縛獲得了自由,心中充滿了解脫的喜悅。但只僅僅享受了一個小時的自由,她丈夫的平安歸來徹底打碎了她自由的夢想,終因絕望而死。她丈夫的死帶給她生的希望,而她丈夫的生帶給她的是死亡,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諷刺,暗示了婦女只能以死亡為代價來結(jié)束婚姻、傳統(tǒng)道德和男權(quán)社會對她們的束縛,絕妙地諷刺了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
綜上所述,敘述中的多重反諷在《一小時的故事》主題思想形成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反諷的產(chǎn)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兩種對立因素的對比。這種對比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兩種截然不同因素并置構(gòu)成的特殊語境可以對讀者的接受行為形成壓力,迫使讀者調(diào)整自己的期待視域,去思索文本之外的問題,去挖掘隱藏在文本后面的深層寓意,進而獲得不同的閱讀經(jīng)驗和審美感受。
三、結(jié)語
《一小時的故事》因其精美的語言、簡約的結(jié)構(gòu)、辛辣的反諷而成為人們評議的焦點。作者精心設計的反諷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小說自由與死亡的主題,獨特的寫作風格為讀者的賞析打開了新的途徑,也使得該小說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
參考文獻:
〔1〕朱剛.新編美國文學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申丹.敘事、文體與潛文本——重讀英美經(jīng)典短篇小說[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王小航.自由與生命的沖突——評析凱特.肖班《一個小時的故事》[J].平原大學學報,2005(3).
〔4〕Peggy Skaggs.Kate Chopin[M].Boston:Twayne,1995.
〔5〕張陟.“無言的吶喊”與歷史的真相[J].當代外國文學,2004(4).
(責任編輯 張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