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 韓亞寧
摘要:合唱《行路難》是陸在易的合唱代表作之一,作品充分顯示了作曲家合唱創(chuàng)作的豐富手法和旋律寫作的深厚功力。本文對作品的結構、和聲和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分析,并對作品中的客家山歌創(chuàng)作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陸在易 行路難 結構 和聲 創(chuàng)作手法 客家山歌
合唱《行路難》是陸在易的合唱代表作之一,創(chuàng)作于1989年,為混聲合唱與鋼琴所作,首演于1989年上海樂團《民歌薈萃》音樂會。1993年作曲家將其進行配器,首演于1993年6月第十五屆“上海之春”《陸在易作品音樂會》。在鋼琴和交響樂隊伴奏的兩個版本中,都加入了云南民族樂器巴烏。在出版樂譜中,作曲家將其體裁標注為合唱音畫,并在注解中指出這是一首音畫式的混聲合唱作品,作曲家通過音樂的敘事性和描繪性,體現(xiàn)了作品的“音畫”體裁。作品描述了行路者背著“籮筐”,在山中艱難行走;忽然天氣變化,烏云陣陣雷電交加,使行路越發(fā)艱難;后風停雨住,行路者翻山越嶺,走向平川。
一、作品曲式結構
《行路難》全曲211小節(jié),帶再現(xiàn)的復三部曲式。首尾兩部分為慢速的民歌主題,對比主題合成性中部應用模進手法展開,發(fā)展成一個單二部曲式。
作品的第一部分是一個樂段反復結構,旋律音調為D角調式。結構如下:
作品中部是一個展開性段落,主要描寫行路過程中,山間氣候變化,出現(xiàn)雷雨,行路者在雨中更加艱難行進的場景。樂段速度、發(fā)展手法、和聲布局、音樂性格與A段形成強烈的對比。樂段為單二部曲式,結構如下:
再現(xiàn)部分對第一部分作變化再現(xiàn),結構如下:
二、和聲與創(chuàng)作手法
開曲男聲領唱唱出引子,八度大跳與帶倚音的旋律加句尾悠長的下滑音蘊含了行路者樂觀豪邁的性格形象,也預示了行路的艱險。
混聲合唱進入,用虛詞“噢”演唱出四個和弦進行,從三和弦到帶清角音的變和弦,充滿色彩對比。弦樂組奏出一連串五連音與密集的上下行音列。接著巴烏演奏出主旋律的第一句,倚音中使用清商音,音色柔美悠揚。上述一系列音響,形象描繪出一副崎嶇山間景致。未見行路人,只聽到山歌聲。
a樂段主題為四句板山歌,由女高聲部演唱(譜例1)。
譜例 1 合唱音畫《行路難》第17-24小節(jié)
第一樂句中從角音開始先四度上行至羽音再五度上行至高八度的角音的進行,是一個“上山動機”。曲折起伏的高山調旋律對應歌詞“汗珠”、“山林”、“青苔”,在崎嶇山間行路的場景得以形象體現(xiàn)。
連接部分是由女聲領唱唱出的山歌,在高音區(qū)角、徵、羽三個音間回環(huán)往復,這是樂段中另一個特性音調,與a段開始時的“上山動機”相比,它的旋律線更像是一個“下山動機”,旋律音階的改變,使用徵音而不用清徵音。a1段中女聲領唱用“下山動機”的變形,在女高旋律聲部上方作自由模仿卡農。
再現(xiàn)部分變化再現(xiàn)第一部分,演唱了新的歌詞,表現(xiàn)路人穿過高山走向平川。第一部分和再現(xiàn)部分旋律優(yōu)美而富有特色,配器淡雅、合唱織體簡潔,意境清新;描繪性的引子與敘事性的主體樂段一虛一實,有景有人,亦動亦靜,白描出一幅山間行路圖。
與首尾兩段形成對比,B段濃墨重彩的描繪了山中驟然襲來的暴風雨,作曲家大量采用模進的手法,并著重結合和聲緊張度,賦予作品以強大的張力和沖擊力,在呈示部抒情性風格上,融入了一種戲劇性因素。呈示部分和中部音樂的鮮明對比,使行路的崎嶇、坎坷得以更好的體現(xiàn)。作曲家通過這樣一個生活場景的濃縮,寓意著人生道路的艱難坎坷,就像是作品題目傳神的英文翻譯Hard Is the Way of the World.
在b和c段,作曲家應用兩次模進,階梯式的層層展開,步步遞進。b段主題句前三小節(jié)是a段“上山動機”拉寬節(jié)奏的變形(譜例2)。句尾一小節(jié)音調是A段連接中“下山動機”的變形。以這兩個音調為首尾,中間的三小節(jié)做了跳進進行。樂句跳進音程包括四度、五度、小七度與三全音減五度。節(jié)奏為每音兩拍(句尾一小節(jié)節(jié)奏緊縮),伴隨伴奏密集半音階上下行,形成“緊打慢唱”的效果,使樂句充滿張力。來源于A段的兩個動機材料可以辨認,但由于節(jié)奏的改變與新材料的加入,音樂性格完全轉變。富有生機的山景在這一段中變得險惡猙獰。
譜例 2 合唱音畫《行路難》 第66-71小節(jié)
主題句首先由男低聲部唱出,聲部音色的選擇加上f力度,具有“山雨欲來”的壓抑感。b段在主題句的基礎上做了兩次模進,第一次是上行四度的模進,由男高音唱出,轉調到A角調。b段樂句間采用音程重疊承遞方式(民間稱作“魚咬尾”)銜接,表現(xiàn)出烏云滾滾、電閃雷鳴、驟雨來襲的場景。第二次模進上行五度,由女聲聲部唱出,轉調到E角調。合唱織體不斷加密,“下山動機”固定音型、短促的虛詞演唱的模仿惡略天氣中負重行路者的嘆息與急促的喘氣聲、男低聲部無固定音高的下行拖腔模擬打雷的轟隆聲依次加入,樂隊持續(xù)快速奏出密集的半音上下行“風聲”音調,延續(xù)不斷呼嘯盤旋。所有的音響層疊交織發(fā)展加厚,在第二次模進后突然變弱,進入b段的尾聲。暴雨轉小,樂隊演奏的“微風”也停下來,只聽到四個聲部用頓音“啊” 模擬呼吸聲。作曲家要求此處演唱時口張開,讓氣流從聲門迅速摩擦而出,聲帶不震動。這種喘息只是暫時,八拍后樂隊“狂風”音調又起,進入b1段。風雨交加的行路情景繼續(xù),合唱織體加入了更多嘆氣音調。b1段的結尾經(jīng)過幾次轉調收束在A羽調上。
c段也是一個模進展開的段落,樂句四個小節(jié),由上下兩個相同的樂節(jié)組成,主題樂句使用b段尾聲中兩個音組成的下行的“嘆氣”音調,變化其節(jié)奏,旋律中疊置一個附加音,構成一個不協(xié)和的小二度音程。主題句音調如下(譜例3)。
譜例 3 合唱音畫《行路難》 第151-154小節(jié)
這個主題句在節(jié)奏和旋律上都與b段形成對比,樂隊也一改b段中樂器與人聲競奏(唱)的方式,采用與合唱相同的織體、音高與節(jié)奏。這個律動性的節(jié)奏由“嘆氣”表情變化成一種“雨滴”的形象,描繪出風雨漸停即將放晴的場景。樂段在主題句基礎上進行了四次模進。主題句由A羽調式呈現(xiàn)出來,男低聲部演唱,力度mp。第一次模進在兩個男聲聲部間進行,男高聲部為主題句上行三度模進,男低在其下方四度疊置進行。第二次模進在兩個女生聲部間進行,女低與女高間隔四度。第三次模進在女高、女低與男高聲部間進行,由三個間隔四度的旋律線構成。第三次模進中三個四度疊置旋律的兩個外聲部出現(xiàn)了一個不協(xié)和的大七度,聽覺上的緊張度達到飽和。在第四次模進中,轉調到F宮調,四個聲部形成一個縱向疊置的明亮的大三和弦柱式音響,演唱出歌詞“手搭涼棚抬頭望(啰),透過風雨見晴天(啰)”。從主題句到第三次模進各聲部間音程關系分別為:小二度、純四度、大七度與純四度、大三度(大三和弦音構成),音程關系的協(xié)和度與緊張度之間的變更,微妙而富有邏輯的表現(xiàn)出風雨漸緩、天氣放晴的氣候變化過程。至此,風停雨住,再現(xiàn)段男高領唱的高亢嘹亮的號子山歌,是喜悅的歡呼也是集合的號令。行路人艱難的穿過風,穿過雨,看到了太陽,重新振作精神,繼續(xù)在山路間穿行。
三、作品中的客家山歌
作品中第一部分的引子、a段主體部分與連接部分分別出現(xiàn)了三個民歌主題,由詞曲作家取材于臺灣客家山歌高山調創(chuàng)作而成。旋律在歌詞、調式、音級、特色裝飾音等方面進行綜合把握與精心設計,突出了客家山歌的音樂風格,非常富有“原生性”。
1.歌詞特點。客家山歌的內容廣泛,語言樸素生動。意境含蓄,善用比興手法,尤以雙關見長,語言生動通俗,押韻上口。句式為七字四句,每句為“二—二—三”的組合,逢一、二、四句多押平聲韻。以作品第一部分主題段落歌詞為例:
籮筐沉沉背在肩,滾滾汗珠濕衣衫,
腳踩山林青苔路,一步一喘向上攀。
歌詞四句,每句都為方整的七字句,在客家山歌中稱為正板山歌,是客家山歌中流傳最普遍的一種曲式。一、二、四句尾字“肩”、“衫”、“攀”都為平聲,押言前轍。每句歌詞分節(jié)都為“二—二—三”字,如第一句可分節(jié)為“籮筐—沉沉—背在肩”。整曲中部與再現(xiàn)部歌詞也都采用了上述詞韻規(guī)律。歌詞內容非常平實,作品中部歌詞“透過風雨見青天”、與再現(xiàn)部“翻過峻嶺是平川” 等句又在樸實中蘊含了哲理。
2.音階與調式特點。臺灣客家山歌高山調源于廣東蕉嶺山歌,音列在五聲音階基礎上加入清徵音。第一部分男聲領唱的引子部分與女聲領唱的連接部分,旋律使用了帶清徵音的六聲音階。引子和連接部分的領唱樂句采用襯詞,只有一個長樂句,在高音區(qū)相鄰兩三個音之間進行,是客家號子山歌的典型特征。
客家山歌的另外一大特點是幾乎所有曲調中都有顫音、滑音、倚音等裝飾音,因而使旋律變得回環(huán)曲折、委婉動聽。《行路難》中的客家山歌旋律中大量的使用了倚音(包括單倚音與多音倚音)、波音等裝飾音,每個樂句結尾都使用了滑音。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部分的主題段落中一、三句都為兩小節(jié),落音為角音;二、四句中使用滑音將樂句延長為三小節(jié),落音從羽音進行至角音。這種處理造成了結構的非方整性,也造成了調式的改變,由角調式變?yōu)橛鹫{式,而客家山歌一般都使用羽調式。用句尾滑音改變調式的特殊手法,使旋律音腔富有韻味,表現(xiàn)了作曲家新穎多變、細膩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
參考文獻:
[1]樊祖蔭.中國五聲性調式和聲的理論與方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樊祖蔭.“四、五度結構與二度結構的和聲方法——五聲性調式和聲研究之一”[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2,(02).
[3]王耀華.臺灣客家‘老山歌曲調溯源[J].中國音樂學(季刊),1996,(02).
作者簡介:
[1]秦晉,女,山西忻州人,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與音樂教育研究。
[2]韓亞寧,女,河北邢臺人,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學士,主要從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