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盛建
語文課是一門追求語言藝術的課程,語文課堂的精彩離不開有效、和諧的師生對話?!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和諧對話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和諧有效的師生對話,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魅力,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索如何在語文課堂上實施有效和諧的師生對話,讓語文課為學生所喜愛并受益終身。我是一名一線語文教師,從上過、聽過的許多課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研究,最后得出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師生對話離不開以下三點:
一、耐心等待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學會耐心地等待,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尤其是當學生課前預習不充分時。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是師生對話的前提,因為學生沒有充分自主的、個性化的閱讀,就不會產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教師之間的對話,必定缺乏基礎,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留足學生讀書、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和文本的對話中了解自己的所得與所惑,不要讓學生還在“霧里看花”的階段時就讓他們談感受。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文本對話,師生間的對話才能煥發(fā)出活力。記得我曾在學校借班上過朱自清的《背影》一課,雖然上課的前一天我把課文和“導學案”發(fā)給了學生,讓他們先進行課前預習,可是從上課時學生的表現來看,他們并沒有認真預習。在課堂上,我因為文本過長怕影響后面的教學再沒給學生通讀課文的時間,使得他們沒能整體感知課文,導致在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盡管我一再啟發(fā)提示,他們對于我的提問依舊不知所指,整堂課下來我的感覺是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師生之間的對話不順暢、不和諧。因為我之前沒有給他們充足的時間熟悉文本,沒有給予學生耐心的等待,致使他們沒有走進文本,對文本沒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所以,也就難以回答我的提問。因為疏忽了這一開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得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處處被動,師生對話不暢,教學效果也欠佳。所以說,有效的師生對話的前提是教師要耐心等待,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和文本進行對話。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時也要耐心地等待,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對話,因為這也是師生進行有效對話的前提。
二、真誠傾聽
當觸摸、品味文本時,學生已不再是毫無主見、毫無思想的人,其自身的生活經歷、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因素,都會影響乃至制約他對文本的解讀并打上鮮明的個性印記。因此,教師要學會“屈尊”“傾聽”學生的“心聲”。在平時的很多課上,教師為了完成教學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追求課堂教學的完整性,過分注重趕進度,忽略了對學生回答的仔細傾聽,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教師的這種不真誠的態(tài)度產生不良情緒。曾聽過贛州三中楊敏老師執(zhí)教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課,她對學生的回答真誠傾聽的姿態(tài)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課堂上經常對學生說“沒關系,你繼續(xù)說”“你還有話要說嗎”“大家都在聽著呢,接著說吧”之類的話。因為她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學生時時處處都處在對的引導或提問的響應狀態(tài),為課堂教學營造了和諧的對話氛圍,學生的課堂學習十分高效。葉瀾教授也指出:“教師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于捕捉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思維火花。”一名教師,如果能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回答,那么他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師生之間的對話才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善于傾聽學生的發(fā)言,才能正確判斷學生在想什么,為什么會這么想;才能正確把握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進而對癥下藥,揚長避短;才能在學生回答不正確、語言表達不清楚時及時指出,給予正確的分析和指導。因此,我們要時刻謹記傾聽的重要性,真誠地傾聽學生的心聲。
三、適時引領
作為教師,傾聽固然是尊重學生、進行有效師生對話的前提,但有效對話的關鍵在于:在傾聽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的想法存在錯誤或荒謬,教師要從中找到突破口,以詢問、征求意見的口氣,引導他們說出正確的觀點。課堂教學的實踐告訴我門:課堂上所可能發(fā)生的,并不是教師在課前的備課中所能預見的,教師不能只按照教案、標準答案去“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吸收,更不能要求學生的理解和感受整齊劃一。課堂教學過程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教師通過運用靈活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推進生成教學,不斷地促使它煥發(fā)出無窮的生命活力。教師在圍繞某一話題進行對話教學時,首先要學會擺脫一切桎梏,在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fā)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產生瞬間的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這時,教師就要及時捕捉有價值的生成性的話題,要善于因勢利導,抓住疑點、重點、閃光點,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互動,碰撞出思維、情感、智慧,從中生成能力、方法、習慣。適時的引領最能體現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語言智慧、個人魅力。聽過我校一位老師的一堂《記敘文中的環(huán)境描寫》的作文指導課,在課堂上,每次遇到學生的回答有問題或表達不當時,該老師總能適時予以引領,妙語連珠地化解學生心中的疑難。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名好的教師,并不見得能明察秋毫預見到他的課將如何發(fā)展,但是他能夠根據課堂本身所提示的學生思維的邏輯和規(guī)律性來選擇那唯一必要的途徑而走下去。”
在進行對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如果能夠做到以上所談到的三點,在教學過程中就不難出現師生間心連心的心潮相逐、情生情的激情奔涌,也就不難呈現精彩有效的師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