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娟
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幾千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證明,語文課堂要立足于一個“讀”字,這是語文教學的成功方法。
一、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悠久歷史
古代的學堂,誦讀和練字是主要的教學任務,日誦不輟,寫字不停。近代新學制產(chǎn)生前后,仍然將誦讀和練字作為教和學的主要任務。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吳晗在十三歲以前就背完了十三經(jīng),這為他們后來的學術成就打下了堅實的語文基礎。詩圣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正是創(chuàng)作成功的奧妙。才思泉涌,筆下生花,得益于書讀得多,讀得熟,熟讀成誦。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須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與耳才好。吟誦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髡b的時候,對于討論所得的不僅理智的了解,而且親切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nèi)容與理法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笨梢?,誦讀在中國教育發(fā)展史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語文教學中誦讀的現(xiàn)狀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p>
這是東林黨人顧憲成撰寫的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中道出了窗外風蕭蕭、雨濛濛,窗內(nèi)書聲瑯瑯、其樂融融的情景。那聲聲入耳的讀書聲,引起了多少人對神圣學堂的向往。但不知曾幾何時,我們的校園卻越來越靜,瑯瑯的讀書聲越來越離我們遠去。目前,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學生不是在題海中疲于奔命,就是被頻繁的無效的所謂四人小組討論所擠占,又或者被花樣不斷翻新的課件畫面所占領……學生沒有時間讀書。一堂語文課下來,能讓學生從頭到尾讀一遍就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當然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對某些精彩語段進行朗讀,但往往也只滿足于表面課堂上氣氛活躍,而忽視了誦讀的重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使得當前初中學生的語文成績普遍不高,能力越來越差,寫作能力也隨之下降,且不說讓學生演講、辯論,就連當眾
①用筆:在練字的時候,統(tǒng)一使用鋼筆(如較適合學生的“英雄牌616”型),字跡為黑(藍)色。平時寫語文作業(yè)時,使用鋼筆或水筆,并注意握筆姿勢。
②用帖:硬筆方面,建議使用“龐中華”系列的字帖(九年級課本上有推薦),如要選擇其他書法家的也可??傊?,把握一個原則:即這位硬筆書法家的字體是你所喜歡的。要堅持練下去,而不是朝令夕改。同時,強調凡是練字,須邊讀帖邊練習,而非隨意想到哪個字就隨意寫幾個。
③用紙:七年級時,以“描紅”某位書法家的字體為主,兼以在大方格(“虛宮格”)紙上完成寫字課上的練習;八年級時,在大方格紙上“臨摹”七年級時所用的字帖,兼以完成寫字課上的練習;九年級時,以在小方格紙(作文紙)上“模仿美文(書法名家)”為主。
④用時:周一至周四的“練字”主要從平時的作業(yè)上體現(xiàn)。周五至周末依據(jù)年級不同(如③所述),分別布置不同內(nèi)容。另外,寒暑假也均有布置。筆者尤其看重“在閱讀摘錄(常態(tài)作業(yè))中練字”、“在作文書寫中練字”。練字時的要求為:一是凡練必看字帖,看一個練一個;二是求質不求量,每次控制在15至20分鐘左右,凡寫必工整,求美觀;三是字數(shù)要少,遍數(shù)要多。
四、以點帶面:教師示范,學生互宜
烏申斯基說過:“教師個人的榜樣,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一種任何東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益的陽光?!惫P者雖然自覺硬筆書寫基礎良好,但總認為離學生對老師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從教11年來,無論是課堂板書,還是課后批改,都盡力把字寫得端正、規(guī)范,給學生以示范作用。同時,筆者在批閱學生的寫字作業(yè)時,總把一些“優(yōu)秀作品”挑揀出來,并在課上分發(fā)給學生作范例。對于寫字進步明顯的學生,在每月底的那堂寫字課上,筆者還安排1至2人發(fā)表“進步感言”,向同學介紹“練習心得”。對于平時“大小”作業(yè)字都寫得非常工整又美觀的學生,給予“特別優(yōu)惠”,即從下一學期開始,練字作業(yè)的內(nèi)容、數(shù)量都可自己布置,不受老師約束。此外,還積極鼓勵學生通過設計黑板報、制作手抄報、參加寫字比賽等活動,使學生多方面地接受“熏陶”,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從已畢業(yè)的兩屆學生來看,效果很好。
以上,筆者略陳管見,期待能拋磚引玉,也希冀有越來越多的初中語文教師都來關注并重視起寫字教學,讓寫字教學真正回歸到初中語文的課堂中來!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