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濟遠
摘 要: 從老舍塑造的“老北京人”一系列人物形象入手,通過對那些生長在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生活狀態(tài)的分析,來透視他們形成的文化特征:重講究的禮儀文化、官樣文化,及其背后所隱含的作家對于國民性的思考和分析。
關(guān)鍵詞: “老北京人”;禮儀文化;官樣文化;國民性
中圖分類號:I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3)05-0084-04
老舍是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創(chuàng)作從1924年發(fā)表《老張的哲學(xué)》開始,一直持續(xù)到建國后20世紀五六十年代。老舍作品中所描寫的 “老北京人”為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史人物畫廊貢獻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獨特的人物形象。如果說《老張的哲學(xué)》、《趙子曰》是老舍在英國倫敦大學(xué)任教期間的不經(jīng)之作,那么《二馬》則是作家在藝術(shù)道路上開始自覺探索的標志。用老舍自己的話說就是,此后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再耽于對過去生活經(jīng)驗和灰色人生的回憶,而是“伸出笑罵的手,揭露老國民的癩瘡疤和新人物的癢癢肉”。 [1]此后則一發(fā)而不可收,從20世紀30年代前期表現(xiàn)“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的《小坡的生日》到表現(xiàn)“社會問題”的《大明湖》和《貓城記》,從追求“文學(xué)個性”的《離婚》、《牛天賜傳》、《新韓穆烈德》、《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到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杰作《駱駝祥子》,從“抗戰(zhàn)文學(xué)”《殘霧》、《國家至上》、《四世同堂》到新中國成立后表現(xiàn)“社會主義高歌猛進”的《龍須溝》、《正紅旗下》以及《茶館》等,老舍一生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不管是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還是話劇,大部分是寫北京的,這讓我們看到老舍對這座城市的鐘愛。正如舒乙所說,“老舍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一生六十七年中在北京度過四十二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過在他從事寫作的四十一年里,大部分時間卻并不十分在北京,只有解放后十七年是真正在北京度過的。不論是在倫敦,在濟南,在青島,在重慶,在紐約,他都在寫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終在北京。”[2]老舍筆下的北京以及生活在這個古城中的人們引起研究者的廣泛關(guān)注,目前對老舍作品研究也多是著眼于其京味文化特色,對老舍作品中人物的研究則多是著重于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城市貧民等北京市民類型研究,但是對于老舍筆下的“老北京人”這一系列人物形象的深入探討則較少。本文試從“老北京人”這一系列人物形象入手,通過對那些生長在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生活狀態(tài)的分析,來透視他們形成的文化意蘊,以及老舍對于國民性的獨特思考。
一、重講究的禮儀文化
提到禮儀文化,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漢族文化。其實,滿清旗人在入主中原建立起統(tǒng)一王朝后,形成的皇城根兒的文化也是很重講究的。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清朝實行的是八旗軍事制度,八旗官兵發(fā)的是糧餉,并且規(guī)定旗人不許從事其他行業(yè),不可以種地經(jīng)商,不可以從事手藝勞動。這樣,在和平年代,如何消磨大量的閑暇時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二是,在漢文化的熏染下,這些北京皇城的主人們也意識到自己民族的文明比不上漢文化,因此自覺地學(xué)習(xí)漢文化。例如《正紅旗下》中大姐夫等旗人們都會附庸風(fēng)雅地給自己取個字號。他們“講究”生活,講究吃穿玩樂。仿佛只有講究這些小的細節(jié)才是真正的生活?!墩t旗下》中寫大姐的婆婆盡管已是家道中落,得靠賒欠和到當(dāng)鋪典當(dāng)過活,但打扮起來,仍細致到“該穿亮紗,她萬不能穿實地紗;該戴翡翠簪子,決不能戴金的?!倍蠼愕墓?,作為四品頂戴的佐領(lǐng),整日不談帶兵打仗,而是沉迷于養(yǎng)鳥中。作品中說,“是的,他似乎已經(jīng)忘了自己是個武官,而把畢生的精力都花費在如何使小罐小鏟,咳嗽與發(fā)笑都含有高度的藝術(shù)性,從而隨時沉醉在小刺激與小趣味里”。這種過于沉醉于生活的細瑣處,并且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生活方式,毫無疑問,使人玩物喪志。作品中老舍對此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和評價,他說:“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種獨具風(fēng)格的生活方式,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生命就這么浮沉在有講究的一汪死水里?!?/p>
但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到,作家老舍對于這種生活的藝術(shù),在批判它導(dǎo)致民眾不思進取、國家閉塞腐朽的同時,也有著難以釋懷的眷戀。正如有學(xué)者說:“這分明是一種精神的退化,但退化的如此精致,又不能不贊嘆它的漂亮?!盵3] 我想,這其中不僅有對于生活的藝術(shù)美的認同,更是源于老舍本人的寬厚,他能理解一切人,能理解生活本身的不易和乏味,所以,對于人們在死水般的生活中尋找一些小樂子,他能夠持比較寬厚甚至欣賞的態(tài)度。
這種講究,于個人而言,只是生活方式或生活藝術(shù);然而,當(dāng)它擴展開來并形成規(guī)范時,就形成了一種文化,即注重禮儀的文化。而且這種禮儀,不僅超出了文明所需要的界限,而且必然的,和中國封建制度的渣滓掛上了鉤,成為一些魯迅筆下的“吃人”的繁文縟節(jié)。像小說《正紅旗下》中大姐的婆婆對于大姐的嚴苛要求,再如小說中“我”的姑母孀居后不僅白住在家里而且讓母親做義務(wù)女奴,鬧起脾氣更是鬼神難測,而這一切,只是因為滿人都尊敬姑奶奶。這些分明帶著封建家族制的影子。小說中還具體地描寫了婚慶大典等重要場合的那些繁文縟節(jié),以及在這些應(yīng)酬背后貧苦人家辛酸的日子,一方面講究禮儀,但是這些應(yīng)酬的花銷又經(jīng)常是他們所承受不起的。而他們就這樣使自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牛天賜傳》中寫為了慶祝天賜的滿三,牛老太太的窮苦親戚們“無論怎樣為難,他們今天也穿得怪干凈,多少也帶些禮物……王二媽的袍子,聞也聞得出,是剛從當(dāng)鋪里取出來的;當(dāng)然別的物件及時的入了當(dāng)鋪”。正如有學(xué)者所說:“這繁文縟節(jié),于闊人或許不失為填補精神空虛的‘藝術(shù)享受,而對于常年掙扎在貧困線上的窮旗人,不啻是條可怕的繩索。” [4]
如果說《正紅旗下》非常具體地寫出了老北京人的許多禮儀,那么在《離婚》中則描寫了他們的后輩在這種禮儀文化下的一些生活。小說中描寫了這樣一種看似矛盾的境況:大家處處講究禮儀,但實際上人際關(guān)系非常冷漠。小說寫了許多人的送禮請客,尤其以張大哥這個典型的老北京人最為突出。他為去衙門工作請客送禮,為兒子讀書請客送禮,在他眼里,什么事情沒辦成,只能是因為禮數(shù)沒到家。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寶貝兒子張?zhí)煺驷尫懦霆z了,他還是請客。而他的同事們也是如此。他們對于張大哥的兒子莫名其妙地被人綁去,實則是非常冷漠的,除了老李,沒有人肯真切地同情幫助他營救。小說中評價這群人,“這群人們的送禮出份資是人情的最高點,送禮請客便是人道”。在這種氛圍的熏染下,連鄉(xiāng)下人李太太也是如此,小說中寫“她心中的天真被捕和家里有個三天滿月是一樣,去看看——至多不過給買點東西——也就夠了”。
小說中比較有象征意味的是,把張?zhí)煺嫖寤ù蠼壗壸吡说哪莻€機關(guān)沒人知道他在哪里,“張大哥在什么機關(guān)都有熟人,除了在這個神秘得像是地府的地方”。也正是因為這個地方無處可覓,意味著這個地方脫離了張大哥們的生活范圍,他沒有地方再請客送禮疏通關(guān)系了,所以盡管憑著張大哥的人緣和能力,仍是沒有任何辦法。
這種重講究的禮儀文化使得老北京人過分關(guān)注于日常生活的瑣碎處,在那個本該奮起反抗的年代卻失去了對于不公正的反抗的本能,并且使得整個社會非常重視人情。在小說《二馬》中老舍通過中外文化對比分析指出,西方人按法律、契約辦事,嚴肅認真,而中國人按人情、面子辦事,敷衍馬虎。即使到了今天,我們的社會仍然是非常重人情重禮儀的,這從“老北京人”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承繼的脈絡(luò)。
二、“老北京人”官樣文化
在老舍寫北京的眾多作品中,作家不僅寫了北京城中一些官吏的生活,更是寫出了“老北京人”深入骨髓的“官樣文化”。
這種“官樣文化”首先體現(xiàn)在“老北京人”為官和日常處事中無原則的“和稀泥”。比如,《離婚》中的張大哥是“以婚治國”,他一生的使命是“作媒人和反對離婚”。對于他來說,“哪一屆的事情,他都知道。哪一部的小官,他都作過。哪一黨的職員,他都認識;可是永不關(guān)心黨里的宗旨和主義”。而在《我這一輩子》里,當(dāng)巡警的“我”,一生遭遇可以說寫出了當(dāng)巡警的處事方式。一句話,當(dāng)巡警就是“和稀泥”,就是“湯兒事”。小說中有一段,寫當(dāng)巡警的“我”巡夜時遇到賊的處理辦法——“把佩刀攥在手里,省得有響聲;他爬他的墻,我走我的路,各不相擾”。而在日常處事中,“老北京人”更是秉承這種“官樣文化”,一切講究折中、無原則地“和稀泥”,小說《離婚》中的張大哥正是這方面的典型。張大哥信奉“世界上沒有不可以做的事,除了得罪人”。小說中寫張大哥二妹妹的丈夫作為一個庸醫(yī)醫(yī)死了人,張大哥為了不得罪人,而為他四處活動免去了他的罪名。這種看似一團和氣的背后,隱藏的卻是自私、狹隘和麻木不仁。小說中的老李對此有著痛切的體會,他有著比較強烈的自我意識,痛恨張大哥這種灰色的處事原則,并且從整個社會進步的高度來批判這種處世哲學(xué),認為“這種敷衍目下的辦法——雖然是善意的——似乎只能繼續(xù)保持社會的黑暗;而使人人樂意生活在黑暗里”。但小說中更深刻的地方在于,老李這個清醒的批判者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在反觀自身時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根本是和他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處于這種灰色的大環(huán)境中,同樣地不敢反抗、妥協(xié)??梢哉f,這種文化心理已經(jīng)滲入每個“老北京人”的骨髓。
同時,這種官樣文化不只是他們的為官技巧,更體現(xiàn)在老北京人的心理狀態(tài)中。這些皇城根兒下的北京人似乎天生有一種優(yōu)越感。學(xué)者劉勇認為,平民精神是北京文化的底蘊?!斑@種平民精神有一種寬容性和親和力,它隨意自然,淳樸實在,大大咧咧,對誰都一團和氣,但骨子里又有一種自尊剛毅和高傲”。[5]這種自尊和高傲才是北京文化的底子。像《離婚》中所敘說的,“據(jù)張大哥看,除了北平人都是鄉(xiāng)下佬。天津,漢口,上海,連巴黎,倫敦,都算在內(nèi),通通是鄉(xiāng)下人……世界的中心是北平”。雖然以張大哥為代表的老北京人對小說中老李這樣的外地人表示友好并提供幫助,但不難看出,其中有著憐憫的成分,而這種憐憫正是基于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梢哉f,這種優(yōu)越感和盲目的自大,正是造成 “老北京人”固步自封的深層原因。
三、 “老北京人”形象背后的國民性反思
正如一個人有自己的習(xí)慣和性格,一個民族也有自己的國民性。生活于民族共同體中的個人,有著相通或相近的思維方式、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顯示著這個民族在道德、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所達到的文明程度。而其中文化尤其是倫理道德對國民性形成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正如殷海光所說:“倫理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價值,倫理道德的價值是其他文化價值的總裁官,也是文化價值的中心堡壘。如果一個文化的倫理道德價值解體了,那么這個文化便有解體之虞。所以,談挽救文化的人,常從挽救倫理道德開始?!?[6]以胡適和魯迅為代表的五四時期一代知識分子正是從反省和批判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通過批判傳統(tǒng)倫理道德舉起新文學(xué)運動大旗的。論及老舍筆下“老北京人”形象,我們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五四時期以來魯迅提出的改造國民性的問題。魯迅以他那犀利的筆鋒和敏銳的目光,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我們民族精神領(lǐng)域的落后腐朽的陰暗面,如看客心理、自欺欺人、愚昧頑固、庸俗麻木等。魯迅說,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者的注意。魯迅他們這一代正是把改造國民性看作救國救民的重要途徑;而改造國民性,首先要把國民的弱點揭露出來。對于老舍來說,盡管他的創(chuàng)作目的不像魯迅那樣明確,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老舍正是以他自己的方式,通過發(fā)掘“老北京人”這一系列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意蘊,來剖析民族心理。如上文所分析的,老舍揭示了“老北京人”的兩種文化心理,即重講究的禮儀文化和官樣文化心理,進而挖掘出這兩種文化所包含的一些消極因素:不思進取,和封建制度緊密結(jié)合的繁文縟節(jié),重人情往來但是人際關(guān)系又出奇得冷漠,“和稀泥”、自私、狹隘、妥協(xié)的處事態(tài)度,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的國民性格等等。
五四運動以來對“國民性問題”的關(guān)注與反思是中國新文學(xué)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最重要主題。五四時期新文學(xué)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和廣度正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對國民性問題的關(guān)注、思考與藝術(shù)表現(xiàn)。老舍在其一系列小說中塑造的“老北京人”形象,從“老北京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和生活圖景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禮儀文化和官樣文化心理,所有這些令人沉思的國民性問題,正是老舍文學(xué)作品之所以能夠保持長久魅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參考文獻:
[1]陳震文,石興澤.老舍創(chuàng)作論[M].沈陽: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1990.5-6.
[2]舒乙.老舍作品中的北京人[A].孟廣來,等.老舍研究論文集[C].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150.
[3] 張書杰.老舍小說的文化意蘊[A].李潤新,等.老舍研究論文集[C].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0.288.
[4] 關(guān)紀新.當(dāng)代滿族文學(xué)的瑰麗珍寶[A].孟廣來,等.老舍研究論文集[C].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190.
[5]劉勇.“京派”文學(xué)的文化底蘊——從老舍創(chuàng)作的文化品格說起[J].北京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5,(4):114.
[6]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94.
Analysis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Lao She's Old Peking Man Image
Wang Jiyuan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characters of old Peking m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ose people born and brought up in Beijing and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e can look into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formation, in particular, pay attention to their ritual culture, official-like culture and Lao She's thought of the nationality.
Keywords: Lao She; Ritual Culture; Officials-like Culture; National Charac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