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宏娟
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而寫作能力更能體現一個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深入推進,抓好寫作教育,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尤為重要。如何在寫作教學中探索改革之路、尋求最佳之路呢?
一、抓語言積累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薄皢柷牡们迦缭S,惟有源頭活水來?!惫湃藢ψx書積累和寫作的關系作了深刻的闡述。書讀多了,對生活的理解力就強,概括力就強。頭腦中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那么寫起文章就會得心應手,這正如溪流有了“源頭”和“活水”,所以溪流才會源遠而流長。怎樣抓語言和積累呢?
1、引導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閱讀《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四大名著。筆者曾讓學生每個假期閱讀一部名著,并作讀書筆記。開學后開展名著故事比賽,并把同學們的讀書筆記互相交換參閱,推薦出做的好的讀書筆記供同學們欣賞。這樣一來增了學生們的知識,擴大了視野,提高了學生閱讀寫作的興趣
2、讓學生利用三餐飯后的休息時間,多閱讀學校報紙專欄。因為每天報紙名目繁多,學生學業(yè)負擔也重,這樣老師每天可先行閱讀,然后再向學生推薦一個欄目
3、鼓勵每個學生有一個收集本,用它來收集名言警句、美文小品。也可把閱讀的故事情節(jié)、精彩的語段記錄下來,這樣一來,寫作文時需要素材時可以隨時查找。
4、引導學生在看電視時,多看“百家講壇”欄目,“走遍中國欄目”等,變學生看電視單一娛樂性目的為文學欣賞積累目的,讓學生在平常生活中,受到文學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對文學的鑒賞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教會學生觀察生活
文學來源于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蘇聯聯教育家贊可夫一再強調:應該打開教室的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他們的感情經驗,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
1、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觀察
例如學習了韓愈的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中有“草色遙看近卻無”,人人都知道春草初出的模樣,而詩人卻說那春草遠看一片綠,近看卻又若隱若現。讀了讓人迷惑,學生更是不解。讓學生帶著疑問目的去觀察,最終學生能從內心體會到作者韓愈體察入微、高人一籌的觀察能力,從而對此句詩的欣賞有了質的飛躍。
2、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細微處入手
如果說故事情節(jié)是作文的骨骼,那么細節(jié)描寫則是作文的血肉。那么要讓作文有聲有色、有血有肉,一定要讓學生觀察生活從細微處入手。例如:有一位新同學轉入我班,我組織學生觀察他的言行,去推測這個學生的性格、修養(yǎng),甚至家庭背景。結果同學們熱情很高。有的同學從這位新同學入座快猛得出這個新同學性格外向的結論,有的同學觀察到這位新同學穿的是名牌衣服,舉止大大咧咧而得出這位新同學是富家子弟的結論。結果通過調查,同學們從細微入手得出的觀察結論基本正確。
3、引導學生了解時下的流行語言
巧用當今流行語言不但形象生動,而且能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例如談理想很美好,現實卻無奈可用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談人們對金錢的態(tài)度時可用上“有錢就是男子漢,無錢漢子也作難”。時下流行的“神馬”、“浮云”、“給力”等網絡熱詞,已被大多數人接受??梢龑W生與時俱進,緊跟時代,寫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文章來。
三、作文批改形式多樣化,評語趣味化
為了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我們要在作文批改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打破教師單一批改的作法,采取多樣化的批改方式。例如同桌互改、小組互批互改、學生自改、教師審閱、公開評改等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互相多看作文,取長補短,經歷完整的習作過程。在作文批改中,力求尊重批改者的原意。發(fā)現批語中的閃光點要及時表揚,調動學生批改的積極性。例如有一次,有學生作文中寫有“學校操場邊栽著幾顆大樹”的句子,批改者旁批“大樹不能栽”的批語,我就表揚這位下批語的同學,有金圣嘆點評的韻味。
教師的評語有示范作用,因而老師在下評語時要改掉過去千篇一律的下評語方式。如“中心明確、內容具體”、“語言豐富、字跡工整”,而要寫出些對學生有啟迪的話。如有學生在寫“我的母親”一文時,寫了他的母親“好吃、懶做、不孝父母”的事,小作者對他母親很是譏諷和不屑。面對這樣的作文和學生怎樣下評語呢?這就超出了作文下評語本身的范疇了,要從思想上去教育學生了。我給他下的評語是:“母親無法選擇,遇著這樣的母親是你人生一大不幸。用你的寬容、修養(yǎng)去改變她,這就成了你人生的大幸?!睂ψ魑闹袝鴮懖疃侄啻尾桓牡?,我給他就來一首打油詩以示勸勉:“橫平堅直中國字,頂天立地耿直人。龍飛鳳舞無人識,縱是神馬變浮云”。
四、培養(yǎng)寫作興趣
如何讓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呢?
1、教師要寫“下水文”。教師應適時地寫好“下水文”,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產生與教師寫作PK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鼓勵學生寫“自由文”。就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讓學生隨意地、自由地寫他們喜歡的事情。教師適當啟之以思、導之以法、誘之以趣。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解決了入門難的問題。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在作文中,教師要適時地對學生加以贊賞。如把優(yōu)秀作文段落、優(yōu)美語句介紹給同學們,把獎勵當作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的催化劑。讓學生多參加各類征文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競爭,從而獲得社會對他的寫作認可。
4、讓學生寫熟悉的身邊事物
農村孩子寫作文的素材無處不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廣闊農村是一座偌大的素材之礦,擁有上蒼賦予的豐富自然景觀:花草樹木、山川河流、馬獸蟲魚、日月星辰……讓同學們去擁抱大自然:看綠樹紅花,聽百蟲啾啾,吸新鮮空氣,享拂面春風;春之綠、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讓學生享受大自然之美,寫出大自然之美,從而產生寫作的愉悅。
讓學生充滿快樂,去體驗生活,充滿激情去反映生活,把寫作當作終身的娛樂。這是我們語文工作者為之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