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一、體育教師課堂語言的含義
體育教學語言可以分為兩種形式:(1)聲音語言。聲音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哨音,哨音語言是體育課堂教學中特有的語言形式,教師通過哨音表達各種信息信號。教師通過聲音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表達教學思想和意圖;(2)肢體語言。肢體語言是指通過頭、眼、手、頸、臂、肘、足、身、胯等人體部位的協(xié)調(diào)活動來傳達人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達意的一種溝通方式。肢體語言包括面部表情、身體與四肢所表達的意義。體育課堂語言超出單純的口頭表達交流方式,教師通過聲音語言、肢體語言與學生進行溝通,表達教師的思想、意見和命令等內(nèi)容,學生通過解讀這些語言來理解教師意圖,從而達到師生交流的效果。
二、體育課堂語言運用的要素
1. 語言的使用者——教師。教師是課堂語言的使用者,語言使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關系到學生對信息接收的效率。教師如果語言運用不當,學生很難理解教師的意圖,很難吸引學生去聽、去看、去想,勢必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語言的運用好壞是教師綜合實力的體現(xiàn),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儲備、專業(yè)術語的儲備,還要有熟練的運動技能儲備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熟練地運用各種語言。
2. 語言的學習和接受者——學生。體育教師語言再豐富、肢體語言再幽美,如果沒有學生對語言的學習和熟練的掌握,學生就很難完全理解教師的意圖、教師在表達什么意思,甚至是對牛彈琴,一知半解。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要對表達溝通語言進行學習。教師要想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教師的口頭語言、肢體語言、哨音語言表達的含義,就必須讓學生學習上課用的各種語言,只有熟練掌握教師運用的各種語言,學生才能在語言交流中學好體育知識和技能。
三、體育課堂語言的運用
1. 聲音語言的運用。(1)豐富想象,幽默表達。幽默、風趣的語言是課堂教學過程的潤滑劑。豐富的想象、優(yōu)美的意境、生動的故事最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它不僅能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武術教學中的“站如松、臥如弓”,“手似兩扇門,全憑腿打人”;用“行動如弱柳擺風”、“芊芊做細步”來表達這種對女性的審美觀點已經(jīng)不符合現(xiàn)代潮流。這些幽默語言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感染力強,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吸引學生認真思考技術動作、技能特點,細致的觀察,能發(fā)揮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
(2)精煉語言,準確表達。體育課堂教學更多的是在室外進行,更多的是側重身體鍛煉,運動技能的練習,語言精講、身體多練是體育課堂教學的主旋律。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語言要簡單、精練準確表達,不能拖泥帶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身體練習,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好地理解技術技能要領。
(3)激情語言,口號表達。體育運動是力與美的象征,需要激情,教師在語言運用過程中要切合體育運動的需要,要充滿激情,運用口號式語言。并通過這些激情口號式語言,點燃學生的運動熱情。
(4)特殊語言,合理利用哨音。哨音語言是體育課堂教學特有的語言形式,哨子是體育教師使用最頻繁的教具,是體育教師“第二嗓子”。哨音語言有聲音大、傳播遠、節(jié)奏變化多等特點,哨音運用得當,能增強體育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行使教師的各種命令。
2. 肢體語言的運用。肢體語言直觀、形象、逼真,廣泛的運用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肢體語言可以突出語言的重點,發(fā)布命令,動作示范等各種作業(yè)。體育課堂教學中肢體語言可以分為表情語言、手勢語言、示范語言三種表現(xiàn)形式。體育教師通過表情語言的變化來表達自己情感、命令、態(tài)度。如,對于課堂不認真練習的學生可采用嚴肅,犀利的目光直視來表達老師已經(jīng)注意你很久了,你要認真起來;籃球運動規(guī)則手勢的運用;豎大拇指——表示贊揚或肯定;“V”字手型——表示勝利的祝愿;“OK”手勢——表示許可、肯定;食指放在唇邊——請安靜。體育教學要求教師要有大量的示范語言。示范是體育課上運用最廣泛的教學手段,幾乎任何一個運動項目,教師都要動作示范,這樣才能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