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巖
摘要:隨著我國學前教育的改革深入與發(fā)展,用人單位對學前教育師資的綜合素質要求也不斷提高。幼兒歌曲彈唱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學前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學前教師在班級活動中最長用、最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之一。針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彈唱學習中面臨零基礎、學習時間緊湊等情況,通過掌握基本的聲樂演唱技巧,使其達到提高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學前教育;能力培養(yǎng);聲樂技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3)05—137—02
幼兒歌曲彈唱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備的職業(yè)能力之一。幼兒歌曲雖然篇幅較小、旋律起伏不大、情緒表達單一,可是若要擁有過硬的彈唱能力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來講卻并非易事。彈唱不是基礎性學科,而是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若要提高彈唱能力必然離不開聲樂演唱技巧。作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彈唱學習中面臨零基礎、學習時間緊湊等情況,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進一步加強基本的聲樂演唱技巧訓練,使其達到提高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目的。
一、以“唱”為主、“彈”為輔實現(xiàn)彈唱的統(tǒng)一
兒歌彈唱不僅僅體現(xiàn)在簡單意義上的彈奏和演唱的疊加,而是要讓彈與唱有機地結合,最終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整體。這種整體必須要在能力與技巧的保障下才能得以實現(xiàn)。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都沒能很好地解決彈唱整體性的問題。比如在聲樂訓練時往往采用站立式歌唱姿勢,因而學生習慣于站唱,而與之恰恰相反的是彈唱是要求坐唱,很多學生在這一習慣上就要調整一段時間才能自如地進行歌唱。還有的是單獨彈奏和單獨演唱均可,但是二者配合后就出現(xiàn)伴奏與演唱失衡、有的是會彈不會唱、會唱彈不好等問題。究其原因都是沒有解決好彈唱的整體性問題。
要想解決好彈唱的整體性問題,我們首先要分清彈唱中的“主”和“輔”。彈唱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如果把彈唱做一比喻就如同紅花與綠葉?!俺笔羌t花,始終是關注的焦點、展示的主體。而“彈”就如同綠葉,在它的映襯下紅花才能更加耀眼、炫目??墒侨绻麤]有綠葉的襯托紅花也會黯然失色,但綠葉卻始終不能成為聚焦的主體。兒歌彈唱中最終的表現(xiàn)主體是“唱”而非“彈”,因此,要想實現(xiàn)彈唱的整體性、統(tǒng)一性就必須要以唱為主彈為輔。只有切實地提高聲樂演唱的水平才能“唱”好,最終實現(xiàn)彈唱能力的提升。
二、聲樂演唱能力在兒歌彈唱中的主導作用
演唱能力即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演唱不同風格聲樂作品的能力,它包含呼吸狀態(tài)、聲音狀態(tài)、情感表達等方面。
(一)聲樂技巧在兒彈唱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學生的發(fā)聲訓練以及藝術歌曲的演唱都會把聲樂訓練的技巧“搬”出來,而教師的音樂一旦轉換到兒歌部分,學生的演唱狀態(tài)即刻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把聲樂演唱狀態(tài)下的呼吸、聲音位置、喉頭的穩(wěn)定性全部都放下,轉而變成了白聲演唱。究其原因,學生們普遍都認為兒歌就是這種音色,這樣才能更加貼近幼兒的聲音。其實則不然,幼兒教師的彈唱對幼兒來講不僅是欣賞和學習,更是范唱,因此,不僅要讓幼兒喜歡你的音色,更重要的是,應該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所謂的童聲音色并不是白聲或者喊叫,而是在有氣息支持下獲得柔和、明亮、悅耳的聲音。聲音位置要始終保持在高位置上,喉頭狀態(tài)也要一如既往地保持穩(wěn)定。在演唱中應該講究音質不求音量;起音自然,發(fā)聲準確,不要有擠壓感。對于有些習慣于滿嗓子用力大聲喊唱的學生要善于引導,加以控制。只有建立了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才能保證彈唱的質量。
(二)彈唱時要正確把握作品風格
歌唱藝術,歸根結底是一種情感表達的藝術。它的成功主要在于歌唱者通過對作品內容的理解與情感體驗,運用動聽的聲音和清晰的語言,恰如其分地把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傳達給觀眾,使聽者也同樣體會到這種情感,進而產生心理上的共鳴。
在彈唱時首先要分析作品的情緒與風格。根據歌曲的不同風格、不同的音樂形象,采用不同的演唱情緒和音色,并據此來確定伴奏的肢體才能使歌曲更生動、更活潑、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使其更易接受。彈唱時要首先保證“唱”在作品的把握上是正確的,然后是根據唱再進一步確定彈的內容,只有二者的風格一致,彈唱才能如出一轍、渾然天成。如果對作品的風格把握不準確就會直接影響確定伴奏肢體,從而導致整個彈唱作品的失敗。所以我們強調“唱”在彈唱中的主導作用。
(三)藝術歌曲的訓練不可或缺
幼兒園歌唱教學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彈唱,它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正如許卓婭教授所說,幼兒園歌唱教學“最聰明的辦法還是教師做出正確、美好的榜樣”。而要具備這種能力,不僅要具備較好的人文素養(yǎng)、切實感受生活的能力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等,而且還要懂兒童生活和心理。幼兒歌唱教學不僅僅是教唱歌曲,而且是包括唱歌、舞蹈、器樂等在內的音樂綜合活動,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音樂綜合能力。要想獲得這些能力,在我們的聲樂訓練中就一定不能缺少藝術歌曲的演唱。
無論是哪種體裁的聲樂作品,都要以適應聲樂教學的需要為第一要務,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藝術歌曲作為聲樂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以及藝術價值上都堪稱是音樂中的精品,這就決定其自身有著很高的教學與訓練價值。藝術歌曲是詩歌和音樂的結合,是以音樂表達詩歌的情緒和想象的獨唱形式。在演唱藝術歌曲時想象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活動,是歌者自身對客觀事物感受結合想象建立起內心的視覺,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形象思維。演唱者在藝術想象這個過程中體驗、感受并領會了作者的精神意愿與藝術追求。因而對提升演唱者的藝術修養(yǎng)與藝術氣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彈唱能力的培養(yǎng)
彈唱能力主要指學前教育學生彈唱幼兒歌曲的能力。恰如其分、聲情并茂地自彈自唱,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最佳表現(xiàn)形式,它對幼兒的影響也是非同小可。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教師范唱自如,伴奏的編配與旋律渾然一體時,幼兒會情不自禁地隨著琴聲、歌聲開始律動,并且還能隨著音樂風格的變化而變換動作,這種自發(fā)性的音樂活動是幼兒音樂天性的自然流露,更顯得彌足珍貴。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活動是幼兒自發(fā)音樂活動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教學中教師要教育學生應充分利用這種音樂天性。同時,由于幼兒教師因個人的能力不到位,不能激發(fā)出幼兒的音樂天性,甚至還扼殺了幼兒的這種天性,那將是我們不愿看到的結果,也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失誤。因此,我們應該培養(yǎng)具有扎實基本功、具備彈唱能力、勝任幼教工作的專業(yè)學生。
幼兒歌曲彈唱練習的重點應該是幼兒歌曲和簡譜歌曲伴奏編配,在練習時強調彈唱協(xié)調兼顧,在彈唱時應以唱為主彈為輔。幼兒歌曲的演唱應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切忌一味追求聲音的兒童化從而不顧幼兒歌曲的特點、風格、情趣等。常聽人們說,缺乏感情的歌唱,聲音再美也無法打動人們的心靈,充滿感情和富有想象力的歌唱才能動人心弦。伴奏部分不能過于復雜,要十分清晰、節(jié)奏感要明顯,突出演唱而非伴奏,以便幼兒迅速掌握歌曲的旋律。為了強化彈唱練習、提高彈唱能力,可不定期地進行彈唱比賽、表演、考核等,使學生充分認識彈唱基本功在職業(yè)能力中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自覺練習的動力,為今后的幼教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學前教育音樂教學要嚴格掌握音樂教學中的幾個原則,即教育性原則、情感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因材施教的原則,在教育思想上、總體觀念上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拓寬思路、開闊視野、增強適應性、以培養(yǎng)能力和提高素養(yǎng)為本,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在各領域中得以協(xié)調發(fā)展和提高。追求創(chuàng)新精神和個性發(fā)展,教學中應借鑒各方面的先進經驗,主動適應2l世紀社會需求的總體發(fā)展目標,不斷總結、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
兒歌彈唱是一門集技術與藝術于一身的專業(yè)技能,訓練中不但要熟練地掌握歌唱的方法、彈奏的基本技法,、更要在彈唱中全面深入地理解、分析作品的深層含義,準確地表達作品所展現(xiàn)的藝術風格,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作品的音樂形象,這就是在彈唱訓練中所要達到的最終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實踐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彈唱能力作為教學的主導,最終實現(xiàn)彈唱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