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寧 (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新疆伊犁 835000)
淺論手風琴學習中的讀譜問題
宋安寧 (伊犁師范學院藝術學院 新疆伊犁 835000)
讀譜是手風琴演奏的基礎。本文主要分析了讀譜的重要性、步驟以及方法,旨在倡議手風琴學習者能夠正確、有效地進行讀譜,為手風琴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礎。手風琴;讀譜手風琴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技能課程,要想掌握手風琴演奏技能,除了勤奮刻苦的練習之外,還必須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便提高學習效率。在手風琴學習中,讀譜是一項非常必要的工作。樂譜是作曲家將其創(chuàng)作的音響效果書面化的形式,其中凝結了作曲家對生活、情感的感悟與升華,直接體現(xiàn)了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思想情感,是手風琴學習者理解作品內在意義的原始材料,只有正確讀譜,才能正確地演奏音樂作品,表現(xiàn)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然而許多手風琴學習者都忽視了讀譜的重要性,沒有認真對待讀譜的過程,導致演奏中一再出現(xiàn)失誤,不能正確反映音樂作品的形象。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正確讀譜,是我們正確理解音樂作品與演奏的前提和基礎。
(1)音高。每個音符的音高都是由其在五線譜上所處的位置構成的,而具體的音高又取決于音符所在的譜表與調號,不能一味地認為,右手就是彈奏高音譜表,左手就是彈奏低音譜表,例如《科拉多巴舞曲》樂譜中不少地方都是上下兩行同為一個譜表,所以在讀譜時要仔細注意譜表與調號的變化,同時還要考慮到臨時變化音記號。
(2)節(jié)奏與節(jié)拍。節(jié)奏與節(jié)拍是音樂的骨架,對音樂的風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音符時值過長或不充分,都會造成節(jié)奏的不準確,從而破壞音樂形象的表現(xiàn)。節(jié)拍體現(xiàn)著音的強弱關系,例如2/4拍的音樂活潑跳躍,3/4拍的音樂較為流暢,演奏者要充分了解每種拍子的特性,讀譜時要時刻注意拍子的變換。除此以外,還要特別指出休止符的應用,休止符是無聲的音符,不但有自己固定的時值,它還起到結束、呼吸、預備的作用,用心體會休止符的含義,才能做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表現(xiàn)效果。
(3)速度與力度。每首樂曲的樂譜都標記有明確的速度與力度,例如柔板(adagio),急板(presto);弱(p),中強(mf)等等,對于外文標記的速度與力度標記,如果不明白,不能忽視,憑自己的感覺進行演奏,而要查閱有關音樂術語的詞典,弄清其含義,才能保證演奏更加準確。
(4)指法。學習手風琴一定要按照譜面上的指法演奏,因為這都是作曲家經(jīng)過慎重考慮而編寫上去的,對于完整、流暢地演奏作品有著重要的作用,不能隨意篡改。對于沒有標記指法的樂譜,應當根據(jù)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手指條件,按照指法編排規(guī)律安排合適的指法。
手風琴演奏技巧多種多樣,只有解決好其中的技術要點,在練琴時著重突破難點,有目標、有準備地練習,才能提高練習效率。
手風琴的技術要點主要分雙手與風箱兩部分,雙手技術主要有音階、琶音、輪指、震音、顫音、刮奏等;風箱技術主要包括平風箱、頓風箱、顫風箱、抖風箱等,在抖風箱技術中,又可分為雙抖、三抖、四抖、五抖等不同的技術類型。無論是哪種技術要點都有其各自的練習要領,在讀譜時不但要發(fā)現(xiàn)這些技術要點,還要考慮到其解決方式,在練習時做到胸有成竹。
讀譜是一個理解與欣賞音樂的過程,其最終目的在于正確表現(xiàn)音樂,使書面形式的樂譜轉化為有聲的音響效果并能夠正確反映作曲家本身的創(chuàng)作意圖,因此,讀譜不能只停留在對譜面基本信息的了解,而應發(fā)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對譜面信息進行加工與研讀,使視覺效果轉化為內心聽覺,感受樂曲的情緒與表現(xiàn)的意境,使音樂作品得到淋漓盡致的詮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應當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1)奏法,包括連音、跳音、非連音等等。不同的奏法表現(xiàn)出不同的音樂形象,因此在讀譜時,要注意譜面上的連線、跳音等記號,仔細研究其用法。
(2)句法。運用所學的和聲、曲式等音樂理論知識,分析樂曲的結構,正確劃分樂句,掌握正確的呼吸,設計好風箱的用法,就像是朗讀一篇文章,只有劃分了正確的段落與句讀,才能正確理解其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
(3)情緒。樂譜上標有樂曲的標題與作者名稱,在讀譜時,應當充分理解標題的含義,查閱作者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背景,再通過樂譜里速度、力度的提示,曲式結構的安排、段落的發(fā)展與對比,綜合把握,通過演奏者自身的高度思維概括與音樂感悟能力,把握樂曲所要表現(xiàn)的情緒與意境。
牢固掌握樂理、和聲、曲式分析、音樂史等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充分了解譜面上的信息所代表的含義并進行深層次地挖掘,通過譜面信息解讀作曲家的本意。在讀譜過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思路并綜合運用這些理論知識。例如,拿到一首樂曲,應仔細辨認譜表、調號、調式調性、節(jié)奏節(jié)拍、臨時變化音記號、速度、力度以及譜面上標明的一切音樂表情術語;劃分樂句,弄清曲式結構,明確練習重難點,安排合理的指法,做好練習計劃。
內心聽覺實際就是要求手風琴學習者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將視覺接收到的樂譜信息轉化為腦中的音響效果,運用學習者自身積累的經(jīng)驗對于整個音樂作品的效果有一個全局的把握。要想提高內心聽覺能力,平時就要積累大量素材,多聽各類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不斷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在讀譜過程中,學習者可以將此首樂曲的樂譜與實際的音響、視頻資料相結合對照,感受樂譜標記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有一個直觀的立體的感受,深化對樂譜的認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位作曲家都不可能用字面的樂譜將自己的情感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時就存在表演者對樂譜的二度創(chuàng)作,演奏忠于原譜,但又有演奏家的性格融入其中,這就需要我們自己體味、甄別。
樂譜是演奏樂曲的根本,是演奏者與作曲家溝通的橋梁,讀譜不是簡單的識譜,而是要通過演奏者閱讀樂譜的基本信息、掌握技術要點,通過抽象思維加工進一步掌握正確的音樂形象。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手風琴學習者在平時要注重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強化,不斷提高內心聽覺能力,必要時通過對比不同版本的音響資料來體會樂譜所要傳達的信息,為手風琴演奏奠定良好而扎實的基礎。
[1]陳一鳴.手風琴手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5
[2]張前,王次昭.音樂美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3]石倩.認知心理學對手風琴“讀譜”的啟示[J].藝術教育.2011,(3)
[4]賀新春.欲知秋 先觀葉——鋼琴教學中的讀譜及訓練[J].樂府新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