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云 (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街道綜合文化站 浙江建德 311600)
人本化管理是綜合文化站求生發(fā)展之道
程麗云 (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街道綜合文化站 浙江建德 311600)
人是文化站生存發(fā)展之本,文化站長和管理人員,必須是選用德才皆備一專多能的人才。對他們要給予“政治上關懷、生活上關愛、工作上關心”,使綜合文化站的工作人員更好的釋放能量,發(fā)揮自己的業(yè)務專長,展示自己的才華。文化站;人才;選撥;管理“以人為本”指的是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存在與發(fā)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一切為了人,一切圍繞人,一切以人為本的觀念。
綜合文化站好比兩盤磨,他是物質存在的一個法人或載體,那么,人就是推動磨運轉的推助器。沒有人,文化站就不能運轉。因此,人是萬物發(fā)展之根,人是文化站生存發(fā)展之本。筆者認為抓好綜合文化站人本化管理,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綜合文化站建設的人員配備至關重要。特別是文化站長和管理人員,必須是選用德才皆備一專多能的人才。我們講的“德”,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和道德觀念,具有較強的事業(yè)心和使命感、責任感。我們要求的“才”就是要具備較高的文化業(yè)務技能?!扒倨鍟?、吹拉彈唱、打球照相”,十八般武藝不要求樣樣精湛,也應熟練一二三四,一專多能。
“德”與“才”兩者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辯證統(tǒng)一的。一個人沒有很好的“德”,對事業(yè)沒有責任感、沒有使命感,工作起來就會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連鐘都撞不響。那么,這種人業(yè)務技能再好也是沒有用的。反之,一個人有很強的工作熱情,但什么都不會,做事情不知道為什么做,也不知道怎么去做,一天到晚修修補補、揩指抹抹,看起來忙忙碌碌,實際上沒有工作效率,這種人只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損失。
綜合文化站是政府設立的一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單位,不是慈善機構,更不是“養(yǎng)身堂”。我們千萬不能把綜合文化站的人員配置當作解決某些人就業(yè)出路的投放點;千萬不能在用人問題上“任人唯親”。要按照“科學發(fā)展觀”去把握好我黨的用人政策,嚴格把關,杜絕用人制度上的不正之風,實事求是地把“有用人才”選拔到綜合文化站中來。
綜合文化站的工作人員,特別是站長,是國家和當?shù)卣凑諐徫慌渲玫娜藛T。他們長期在群眾文化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工作在基層,戰(zhàn)斗在前線。他們是社會最寶貴的人力資源,同時也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創(chuàng)造者和傳播者,是現(xiàn)代社會建設與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對于一個國家、一個行業(yè)來說,人才的多少和素質的高低,決定著這個國家行業(yè)和企業(yè)的發(fā)展力度和發(fā)展后勁。因此,我們對他們要“政治上關懷、生活上關愛、工作上關心”。首先,是政治上關懷。要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和義務,要培養(yǎng)他們高度的政治熱情,促使他們有高度的責任感投放在工作中。其次,要在生活上關愛。戰(zhàn)斗在第一線的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沒有節(jié)假日之分,沒有白天黑夜之分。然而,他們的工資收入與政府其他公務員相比,一般只會少不會多。因此,我們不僅要提高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的政治待遇,而且要提高他們的生活待遇,培養(yǎng)他們的“愛崗敬業(yè)”的崇高精神,服務于群文事業(yè)。第三是關心工作。加強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的業(yè)務技能培養(yǎng)?!氨︿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的知識從實踐中得,文化站工作人員的業(yè)務技能必須經過磨練到培訓這樣一個過程,才能提高。我們上一級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如文化館、圖書館等業(yè)務部門要切實做好對基層文化站工作人員特別是站長的業(yè)務培訓和輔導工作。要根據群文工作的實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對基層文化站工作人員進行“對口”培訓輔導。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業(yè)務技能,有效地推動綜合文化站建設的健康發(fā)展。
俗話說“鋼要放在刀口上”這話很有哲理性。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的配置,應是根據崗位需要而設定的。然而,目前有許多文化站工作人員,工作錯位,不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依然充當“抹桌布”。某地有一個大鎮(zhèn),原有77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專職文化員配備了4個。然而,真正抓群眾文化工作的只能說半個人。因為僅有一個抓群文工作的人,還要兼任一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可想而知,真正做群文工作的時間還剩幾何?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文化站工作人員的中心工作任務重,要擠出時間來搞群文工作?!蹦敲?,可不可以倒過來說:“群文工作任務重,要擠出時間來搞中心工作呢?”因為大多數(shù)基層文化站工作人員工作錯位。因此,我們務必要在綜合文化站建設人才使用上堅持“因崗制宜、因材制宜、專職專業(yè)”,使綜合文化站的工作人員更好的釋放能量,發(fā)揮自己的業(yè)務專長,展示自己的才華。千萬不要把文化工作人員當成偶戲一樣任意搬遷,千萬不要“掛羊頭賣狗肉”,千萬不要讓文化站人才資源的“水土流失”。
綜合文化站是政府設立的一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不是“養(yǎng)身堂”,不是“慈善機構”。一個文化站運轉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不是取決于文化站的設施與裝備,二是取決于對文化站工作人員的管理。有道是“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對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的管理,首先要堅持“目標管理”和“量化管理”。當?shù)卣蜕霞壷鞴懿块T要根據文化“繁榮發(fā)展”的需要給文化站工作人員明晰的工作目標和一定的工作量度,一定的工作壓力,促使文化站工作人員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標去奮斗。其次,要建立相應的督促制度。“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完善的制度促使工作目標的完成。文化站工作人員也要持證上崗。造房子泥水匠要憑“施工證”才能上崗,當會計的要憑“會計證”才能上崗,何況文化站工作人員呢?第三是激勵機制。在千萬個基層文化站中,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德才兼?zhèn)洹⒐ぷ鳂I(yè)績輝煌的同志,我們應該抓住這些群眾文化工作的優(yōu)秀分子“樹榜樣、立典型、推經驗、鼓士氣、激勵先進”,讓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有法可依,有精神可樹,有經驗可取,有典型可學,你追我趕,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力地推動綜合文化站發(fā)展。
綜合文化站建設是一個提升我國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本化管理”是綜合文化站提升自身運轉效能,生存發(fā)展的根本問題。人是萬物發(fā)展之根,人是綜合文化站建設之本。
1.《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令第48號.
2.《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管理問題探究》潘育平《大眾文藝》2011年15期
3《期待改善文化站的人才短板問題》王玉成.
http://nccc.whu.edu.cn/Article.asp?cid=561&id=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