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榮(長江大學 藝術學院音樂系,湖北 荊州 434023)
對于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并非每個人都具備高亢嘹亮的嗓音條件及生活閱歷,在演繹作品時,就要通過聲樂技術把握聲音的“造型”。如:《安塔拉伊》這首作品的聲音“造型”就需要我們通過流暢的聲音、深且流動的氣息、高的聲音位置等技巧性問題進行強化訓練。
(一)聲部的確立:這首作品是一首女聲獨唱歌曲,一般由抒情女高音演繹比較合適,因為這種聲音音域一般在(C1-C3),其音色輕柔,聲音甜美有舒展性,而《安塔拉伊》這首歌曲的音域在C1-C3之間,歌曲風格比較深情、委婉、旋律比較悠揚、伸縮性強,所以從音色、情感、歌曲的特點上來說更符合。
(二)音準:這首歌曲是升f小調,中間并沒有變換調性,但是在歌曲中多次出現(xiàn)臨時變化音(如:#d #a #c 等),體現(xiàn)出作品細膩的情感表達。
(三)節(jié)奏型:全曲節(jié)奏比較穩(wěn)定、舒緩,約每分鐘52拍。作品中的節(jié)奏型基本都是由二八、前八后十六、四十六、前十六后八、二分音符、切分節(jié)奏等這些基本節(jié)奏型構成,使作品的律動性增強。
(四)大跳:在這首歌曲中多次出現(xiàn)純四度、純五度(如:歌曲一開始 #4-7,后面出現(xiàn)3-7、#1-#4等)的大跳音程,這也是藏族歌曲中非常普遍的特點,在演唱大跳音程時,就要求我們演唱者必須把握好氣息的支撐、聲音的連貫、聲音支點支配自如以及喉頭的穩(wěn)定等技術性的問題,只有充分運用掌握這些發(fā)聲技巧,才能把這些大跳的音程演繹好。
(一)作品的了解:該作品是一首藏族歌曲,是著名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的插曲,作品源自地處海拔較高的雪域高原,具有非常獨特的地域性,風格特點歌詞在兩句體的基礎上運用重復等手段,發(fā)展到了四句體,歌詞含義簡單、明了,讀之如行云流水,起止自然,表達了男女的愛戀之情,曲調悠揚、細膩、委婉。
(三)作品的情緒定位:有了好的演唱技巧,沒有感情,那樣的歌曲很空洞,就像一個人有了身體沒有靈魂一樣,歌曲的演唱情感就是整首歌曲的靈魂。《安塔拉伊》是一首情歌,在演唱過程中,首先要具備情歌所共有的特點,如:深情、細膩、悠揚等,同時要挖掘藏族情歌獨有的特點。如歌曲一開始兩句“啊……”這個旋律,都需要用大呼吸來演唱,要想象在雪域高原上大聲呼喊,聲音由近及遠,的感覺,同時感覺回聲不斷。第二句聲音要更加的釋放,從而引出后面歌詞部分:“安塔拉伊,山不在高低,只要草兒青青,草兒
青青,安塔拉伊。”歌詞用訴說的形式,用小呼吸演唱,從音樂情感的表達上,應該細膩、委婉。較引子部分情緒稍微平淡點,與之前形成比較。第二段“安塔拉伊,泉不在大小,只要水兒清凈水兒清凈,安塔拉伊”感情較之第一段要更深情,唱出層次感。前面兩段是借“山不在高低,只要草兒青青。泉不在大小,只要水兒清凈”運用比喻的手法,委婉的表達自己的心意。而后兩句的“啊……”的演唱要更加悠揚、深情,將感情進行一個過度,使旋律拉開、釋放,引出后面全曲的高潮部分,表達主題思想:“戀人啊,不再窮富,只要有顆真誠的心,真誠的心,安塔拉伊。”演唱到這里,情感要得到一個爆發(fā),更加的深情、激動。最后:“唔……”是全曲結尾部分,用哼鳴的方法演唱,悠揚點,唱向遠方,非常自然的結束全曲。
藏族民歌《安塔拉伊》是藏族情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曲調細膩悠揚,朗朗上口,歌中運用的比喻貼切、惟妙惟肖、形象生動,歌詞含蓄蘊藉、思想內容深邃而豐富,歌中所具有的人民性、廣泛性和高度的思想性,又正是使歌曲的藝術性不斷完美的重要因素,是民間文學藝術中瑰麗的花。
[1]杜亞雄.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M].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6.
[2]覺嘎.西藏傳統(tǒng)音樂的結構形態(tài)研究[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9.
[3]更堆培杰.西藏音樂史略[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
[4]王宏濤.《論聲樂表演藝術中的情感體》[M],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
[5]周曉音.《聲情并茂的審美思考》[J],音樂學探索,2002.
[6]趙梅伯.歌唱的藝術[M],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7]沈湘.李晉瑋等整理.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8]嘉雍群培. 雪域樂學新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9]施詠.中國民族音樂,安徽文藝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