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周恩來管理干部的三大特點及其當代啟示

2013-08-15 00:52:42行,黃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 2013年6期
關鍵詞:民主領導干部

徐 行,黃 園

(南開大學 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天津 300071)

現(xiàn)代領導學理論認為,領導指的是組織或群體中的一些特定成員運用自己所擁有的權力引領其他成員,并最終實現(xiàn)組織或群體目標的過程。由于每個領導者自身素質(zhì)和所處的環(huán)境等因素的差異,因此很多領導者會因此而形成其獨具特色的領導方式。作為20世紀偉大政治家的周恩來展現(xiàn)出了高超的領導才能和獨特的領導藝術。他很早就成為中共中央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在長期領導政府工作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領導風格,特別是在干部隊伍管理中,突出反映出寬嚴結合、民主與集中結合、批評與自我批評結合三大特點。周恩來這些科學的領導方式和方法,在干部管理的實踐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對我們今天提高執(zhí)政能力建設仍有重要指導和啟示意義。

一、寬嚴結合、準確把握干部管理尺度

在干部管理中,寬嚴結合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原則。作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首先要堅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在嚴格管理的同時準確把握寬嚴結合的尺度,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周恩來在管理干部中的第一大特點就是在干部管理中做到了寬嚴結合,該寬則寬、該嚴必嚴,準確把握寬嚴結合的尺度。周恩來的這一領導特色主要包含了四點內(nèi)容:一是嚴于律己,以身作者;二是嚴格管理,絕不姑息;三是對干部關心愛護,加強教育和培養(yǎng);四是對犯錯誤的干部不但嚴肅批評,還要幫助其糾正錯誤,不斷改進。

周恩來深知欲加強對干部的嚴格管理,首先要求領導干部要以身作者,嚴以律己,增強領導人在群眾中的公信力。早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在重慶領導南方局和國統(tǒng)區(qū)工作時就制定了《我的修養(yǎng)要則》,共包括七條內(nèi)容:

(1)“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2)“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p>

(3)“習作合一,要注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適當,要注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4)“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p>

(5)“適當?shù)陌l(fā)揚自己的長處,具體的糾正自己的短處?!?/p>

(6)“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注意調(diào)研,遵守紀律?!?/p>

(7)“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guī)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yǎng)的物質(zhì)基礎。 ”[1](P125)

周恩來的修養(yǎng)要則涵蓋了他對自己學習、工作、思想、生活各方面的要求。多年來周恩來正是按這些標準做的。如第一條提出的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周恩來的一生中從未放松,即使是他在擔任總理后,政務繁忙,也仍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再如第六條中提出的“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敝芏鱽硪簧十斎嗣窆?,始終密切聯(lián)系群眾,無論多忙,總要抽出一部分時間到群眾中去做調(diào)研,了解百姓生活,解決他們的困難。

周恩來在對干部的嚴格管理中特別強調(diào)兩點:一是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分清是非,站穩(wěn)立場。無論是在艱苦的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周恩來對干部管理從不放松,堅持該嚴的時候一定嚴抓嚴管,絕不手軟。他一貫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對喪失原則立場,背叛組織的干部,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努力保證黨的干部隊伍的純潔性。二是從制度上保證黨和政府各方面的工作有序開展,在干部管理中同樣是首先制定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然后認真督促貫徹實施,讓干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在領導政府工作26年中,制定了許多嚴格的規(guī)章紀律。如僅僅是針對從事秘書工作的干部,周恩來就指導制定了六條規(guī)章:“(1)做秘書工作首先要具有極強的的保密觀念。(2)秘書在匯報工作過程中向領導所匯報的情況要非常準確。(3)秘書在為領導工作時不僅要在工作作風上堅持細致入微,而且還要具有民主的觀念,能夠大膽合理地為領導提出意見。(4)秘書在工作中,對于具體國內(nèi)外所發(fā)生的事件不僅要在第一時間做到密切關注,了解事件發(fā)生的具體原因及其經(jīng)過,而且還要做到第一時間向領導反映,而且對于領導所布置的工作要及時妥當?shù)靥幚?。?)秘書在向領導匯報工作時,要做到簡明扼要,要抓住要害,要開門見山。(6)作為秘書還要有廣博的學識以及深厚的文化基礎。在不斷提高自己政治修養(yǎng)和政治覺悟的同時注意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將業(yè)余時間讀書看報作為一種生活習慣?!盵6]

周恩來在對干部嚴格管理、嚴明紀律的同時,對干部們十分關心和愛護,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和親人,在思想上幫助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在能力上培養(yǎng)他們。對犯了錯誤的干部,周恩來該批評的時候一定批評,不講情面;但在批評后周恩來還會幫助他們找出問題所在,教育他們?nèi)绾渭m正錯誤,避免下次再犯。如1952年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赴莫斯科談判,在審閱準備提交給蘇聯(lián)政府討論的中國“一五計劃”草案和一系列基本數(shù)字材料時,發(fā)現(xiàn)林業(yè)采伐、造林木材蓄積量計劃數(shù)字核對不上,當即在電話中批評了負責計劃綜合工作的干部,嚴厲指出:像這樣的差錯和疏忽是不能容許的。被批評的干部很羞愧,心中惶惶不安。但在談判結束后,周恩來親自來到代表團駐地看望代表團成員,午餐時他走到受過嚴厲批評過的那位干部身邊說,昨天我批評了你,以后要細心嘛!不要把這么重要的數(shù)字搞錯?,F(xiàn)在我敬你一杯酒,祝你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7](P23)這樣溫暖的一席話,使受批評的干部很受感動和教育,更激發(fā)其努力工作的勁頭。這件事的處理,充分反映了周恩來寬嚴結合的領導特色。

現(xiàn)代化的干部管理首先就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周恩來采取的“寬嚴結合”的領導方法,將一大批優(yōu)秀的領導干部緊密地團結在了黨和政府的周圍,為國家的現(xiàn)代化建設儲備了人才。周恩來對干部的嚴格要求和教育幫助,使他們感受到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更激起了各級干部把工作做好的干勁和信心,使他們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二、民主與集中結合,妥善處理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基本組織原則,周恩來在干部管理中運用這一原則妥善地處理了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他經(jīng)常深入基層調(diào)研,善于聽取基層干部和群眾的各種意見,在領導黨和政府工作中,他堅持集體領導,群策群力,使各項方針政策的制定更有針對性和可行性。他深刻地認識到,在干部管理中特別是在處理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上,只有堅持民主與集中相結合的方法和特色,才能不斷地擴大黨內(nèi)民主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充分調(diào)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才能使黨和政府的各項決策更加科學,更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才能增強黨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使我們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yè)健康地發(fā)展。

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真正的統(tǒng)一。關于如何在干部管理中堅持民主的問題,周恩來提出了三點正確主張:

一是營造民主氣氛,聽取基層意見,注重民主協(xié)商。周恩來認為處理好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主要領導人主動營造一種民主氣氛很重要。他指出:“民主作風必須從我們這些人做起,要允許批評,允許發(fā)表不同的意見。 ”[2](P325)“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允許有不同的意見,這才是社會主義的自由,才有心情舒暢,實現(xiàn)毛主席所說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盵2](P325)周恩來認為民主與集中相結合首先要加強民主建設,而民主建設的根本在于要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他一貫主張領導干部要走群眾路線,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充分相信群眾,認真傾聽和吸收群眾意見。特別是在制定重大的方針政策時,首先要聽取來自于最基層干部群眾的反映和建議。他深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古訓,因此他在制定政府的各項重大決策前總是堅持集思廣益,主動與各有關方面進行積極協(xié)商。他認為:“新民主主義的精神不在于最后的表決,主要是在于事前的協(xié)商和反復的討論?!盵3](P134)在領導全國政協(xié)工作和國務院工作中,他強調(diào):“凡是重大的議案不只是在會場提出,事先就應提出來在各單位討論。新民主的特點就在此。因此不是只重形式,只重多數(shù)與少數(shù)。凡是重大的議案提出來總是事先有協(xié)商的,協(xié)商這兩個字非常好,就包括這個新民主的精神。”[8](P17)

二是保證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擴大和發(fā)揚民主必須要貫徹平等性和公開性的原則,要使所有干部無論職務高低都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黨和政府內(nèi)部的事物管理中,公開平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只有讓所有干部群眾有了知情權和參與權后,他們才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也只有在廣泛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集中領導。周恩來在領導工作和干部管理工作中最重視也最善于聽取不同意見,特別是基層干部的意見。他主張應該讓各級領導干部和普通工作人員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之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讓地方工作的干部在充分了解中央的整體設計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處理個別地區(qū)、個別部門的具體工作。他認為,不能以“這是國家大事,要保守秘密,不能隨便告訴別人”為借口剝奪干部群眾的知情權。他特別提出:“國家大事中有秘密的,也有不秘密的,在秘密的范圍內(nèi)也要區(qū)別對待。我認為國家大事必須與聞,應該使每個人有與聞國家大事的習慣?!盵2](P2)對于某些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封鎖消息,只將消息傳播給自己身邊的親信的行為,周恩來批評道:“不能因為這是我的工作,你不能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樣就無法合作了!任何問題公之于眾總是有好處的。這樣,可以得到大家的幫助,有什么不好呢? ”[2](P345)

三是要堅持集體領導,反對個人獨斷專行。在堅持民主與集中相結合,堅持統(tǒng)一領導時,周恩來反復強調(diào)集體領導的重要性。他認為黨委領導是集體領導,不是書記的個人領導,個人沒有權力領導一切,不管是誰,個人離開集體,就無從起領導作用。任何的個人都不能代表集體做出“獨斷”的意見,要發(fā)揮集體領導的優(yōu)越性,努力實現(xiàn)民主領導和集體領導的有機統(tǒng)一。關于集體領導和個人意見的關系,周恩來明確指出,“個人都是平等的,如果從工作上說,大家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彼此平等的交換意見,決不能個人自居于領導地位。個人離開了集體,就無從起領導作用。個人的意見不能代表政策,必須制定政策,才能算為集體的意見、領導的意見?!薄肮伯a(chǎn)黨員必須首先把這個界限劃清楚”。周恩來進一步闡明:“大家都承認共產(chǎn)黨是領導黨,共產(chǎn)黨的領導是指黨的集體領導,黨的中央和黨的各級領導機構(省、市、縣委員會等)的領導?!钡牵J為起著領導作用的,主要是黨的方針政策,而不是個人。[2](P392-393)他特別強調(diào):“‘一言堂’,說出一句話來就是百分之百正確,天下沒有這種事情?!盵2](P323)周恩來提出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的最高領導境界,是既堅持領導,又使群眾不感覺被領導。使群眾的意見被充分地采納,集中統(tǒng)一的決策被人民積極響應,廣大群眾和領導者沒有領導和被領導的感覺,大家都在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下各司其職,愉快地工作,這才真正地實現(xiàn)了民主和集中的統(tǒng)一。

在干部管理中堅持民主原則的同時,周恩來還強調(diào)要與集中結合起來,民主必須要在集中的指導之下進行,要反對民主的極端化,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他闡明:“我們國家機關實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把廣泛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相互結合起來。我們不是為民主而民主,我們之所以要有廣泛的民主,是為了團結一切力量來建設社會主義,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如果只有民主,沒有集中,就不可能使全國人民在一個共同的方向、統(tǒng)一的計劃下進行有組織的共同斗爭,也就不可能達到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目的。民主集中制的具體運用,是要根據(jù)客觀情況的變動而有所不同的?!盵9]

堅持民主與集中相結合,是周恩來管理干部的一大特色,它的精髓在于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周恩來一貫堅持民主的工作作風,堅持走群眾路線、虛心聽取不同意見,堅持集體領導,反對個人專斷。但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在發(fā)揚民主的同時,并不是不要集中管理、統(tǒng)一領導,民主不能夠離開集中而單獨地存在,片面地追求民主只會導致黨內(nèi)組織紀律的渙散,大家各說各的,各做各的,毫無紀律可言。因此,周恩來強調(diào)在注重民主協(xié)商的基礎上,還要堅持集中統(tǒng)一領導。領導干部在工作中,要把握好民主和集中之間的關系,既重視民主又堅持集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新中國建立初期,他在《1957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處理中央和地方經(jīng)濟關系時曾具體指出:“近年來,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上,在經(jīng)濟管理工作上,民主的擴大都是很明顯的。但是在任何情況下,絕不能因為民主的擴大而根本否定集中的領導?!^對民主’只能使人民陷入散漫的、無組織的狀況中,不能用集體的力量來保障人民的利益。”[9]

三、批評與自我批評結合,堅持黨的優(yōu)良作風

批評和自我批評結合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也是周恩來干部管理和領導藝術的主要特色之一。任何的一個政黨、政府和領導人在其行政過程中都難免會犯錯誤,關鍵是如何對待這些錯誤。周恩來在領導政府工作和干部管理中,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yè)業(yè),不允許自己犯粗心大意的錯誤,更不允許犯方向性的錯誤。他對任何工作中的缺點或失誤,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糾正,既嚴肅批評犯錯誤的同志,又勇于承擔責任,多做自我批評,很善于做思想工作。

周恩來認為有效的自我批評是批評的前提,他指出“中國古代的曾子尚且‘吾日三省吾身’,常常想想自己,何況我們?”[4](P21)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干部應該以身作則,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常做自我批評,嚴于剖析自己的言行。他強調(diào),領導干部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主動改正自己的錯誤,不能因為自己是干部,顧及個人形象,好‘面子’而不敢做自我批評,“應該丟開這個‘面子’,嚴格要求自己。 ”[4](P21)同時,在他看來只有首先從自我批評做起,首先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加以改正,然后再去批評別人,別人才不會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進而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批評。周恩來多次強調(diào):“為了團結起見,為了進步起見,應該以身作則,先從自我批評開始。 ”[4](P64)

周恩來一生都勇于對自己所領導的各項工作負責,對工作中任何一點失誤都勇于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如1954年7月,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日內(nèi)瓦會議。為使國內(nèi)可以在第一時間里了解到這次會議的發(fā)展情況,周恩來囑咐新華社記者要做到:他在會議上的發(fā)言每講一段,記者就向北京發(fā)一段;會議對初稿有什么修改,要隨改隨發(fā)。但是由于這名記者工作的疏忽,最后發(fā)回北京的電文比原文和別的通訊社發(fā)的少了好幾段,當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時,《人民日報》已經(jīng)印了數(shù)十萬份。周恩來知道后,嚴厲地批評了有關工作人員的失職,同時迅速對這次失誤做了補救。事后,周恩來做了自我批評,在他發(fā)給中央的電報中,坦誠提出自己在這次事件中應付失職職責,并請求中央給與處分。又如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在各個部門都對前幾年經(jīng)濟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時,周恩來沒有把錯誤推給別人,而是主動檢查了國務院在經(jīng)濟管理上的失誤。

周恩來不但勇于承認錯誤,常做自我批評,而且提出在進行自我批評過程中也要運用正確的方法,講求一定的效率。他認為,在做自我批評時:“夸夸其談,嘩眾取寵,說一番空話,不聯(lián)系實際,聽起來好聽,卻沒有實際內(nèi)容。這種所謂的自我批評是不對的,我們要聯(lián)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作深刻的檢討,認識錯誤根源,為以后少犯或不犯同類錯誤提供保證。”[4](P64)

在勇于自我批評的同時,周恩來也強調(diào)領導干部應接受來自外界的批評。他認為:“只有自我批評,沒有了相互批評也是不行的?!盵3](P158)在自我批評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相互間的批評,讓別人來指出自己工作中的缺點與失誤,以彌補自我批評的不足,并以此為依據(jù)更好地改正錯誤,更好地進步。作為一個領導干部對別人批評應該抱著什么態(tài)度呢?周恩來提出,對待別人的批評要抱著歡迎的態(tài)度,虛心聽取別人的批評意見,秉持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拔覀児伯a(chǎn)黨人要有勇氣面對真實,面對錯誤,有錯誤就不怕揭露,就勇于承認和改正?!薄罢畱撟屓嗣翊砼u自己的錯誤,承認應該承認的錯誤?!薄皳Q句話說,就是允許唱‘對臺戲’,當然這是社會主義的‘戲’。我們共產(chǎn)黨人要相信真理越辯越清楚。我們共產(chǎn)黨人要有勇氣面對真實,面對錯誤,有錯誤就不怕揭露,就勇于承認和改正?!盵2](P208)他進一步指出領導干部“如果臉紅脖子粗,不接受批評,就是沒有修養(yǎng)。我們不要怕批評,假使人家不了解情況,說錯了,可以善意地加以解釋,就是惡意的批評,日子久了,群眾也能識破。 ”[4](P64)

在干部管理中,黨和政府高級領導人堅持做到批評與自我批評,可以完善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提高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周恩來確實帶頭做到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同時,他對犯錯誤的干部講明道理,給他們指出糾正錯誤的辦法,讓被批評的干部心服口服,甚至終生難忘。從事秘密工作的老干部熊向暉就曾撰文回憶過周恩來對他的三次批評,并深情地表示周恩來的教誨使他受益終生。

現(xiàn)代領導學理論認為,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領導者可以更好地為其追隨者樹立了價值觀和信仰的榜樣,而且也有意識地采取設計好的行動,使追隨者對他們的看法有利,并最終帶領其部下走向成功。周恩來在干部管理中始終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結合,成為他領導藝術的一大特色。數(shù)十年來周恩來在工作中虛心接受來自各界的意見、建議和批評,且常做自我批評,勇于對自己所領導的各項工作負責,對政府工作中的任何失誤都勇于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同時他對下屬犯的錯誤絕不遷就,該批就批,能幫就幫,形成了鮮明的領導特色。在他的影響下,一大批各級領導干部自覺地接受和繼承了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工作中虛心聽取群眾意見,正確接納外界批評,不斷改善自己的工作作風,既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也樹立了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四、周恩來干部管理特色的當代啟示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各項工作制度尚不完善,正是由于周恩來對干部隊伍的科學管理,才保證了黨政各部門工作的正常運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yè)朝著有序方向發(fā)展。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就,國家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但是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官僚主義作風、脫離群眾的浮夸之風、奢靡浪費之風、弄虛作假之風等等不良風氣卻沒有隨著社會進步而消失,反倒有蔓延之勢,這些不良風氣破壞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也損害了領導干部在廣大群眾中的形象。我們黨及時注意到這個問題,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再次強調(diào)了加強干部管理,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性,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5]黨的十八大后,為了徹底糾正一部分干部中存在的不良作風,我們在全黨深入開展了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當前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我們重溫和學習周恩來的干部管理三大特點越顯得十分必要。周恩來當年管理干部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對我們今天的干部管理和組織建設,至少有著如下幾方面重要啟迪:

首先,應堅持從嚴治黨、從嚴治政,加強對干部的嚴格管理和科學管理。

周恩來很早就意識到,治國就是治吏,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jiān)督干部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他曾明確指出,“官僚主義是領導機關最容易犯的一種政治病癥”,[2](P418)并且 “官僚主義在我們執(zhí)政的黨內(nèi),在我們的國家機關內(nèi),的確是十分有害的、非常危險的?!盵2](P422)他在干部管理中不僅注意培養(yǎng)干部業(yè)務水平,更注意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水平,抓緊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組織領導。早在1943年他在中共南方局的干部作報告中,就提出怎樣做一個好的領導者的問題,明確告誡各級干部必須“反對一切實際工作中的機會主義(如馬虎主義,空談家,妄自尊大者,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文牘主義,事務主義等)以及退化思想或腐化思想等等。”[1](P130)

然而,近年來我們干部隊伍中懈怠平庸、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現(xiàn)象屢禁不絕,在群眾中造成了惡劣影響,破壞了黨的形象,降低了黨的公信力。為徹底杜絕這些現(xiàn)象,提高各級干部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拒腐防變的能力,必須強化干部的嚴格化、規(guī)范化管理,這也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關鍵所在,是建設高素質(zhì)執(zhí)政骨干隊伍的緊迫任務”。[5]而要實現(xiàn)干部的嚴格化、規(guī)范化管理,就“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著力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5]要建立健全干部日常問責機制,推進干部問責制度化、科學化,通過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和思想上組織上的嚴格管理,肅清一切官僚主義現(xiàn)象,提高執(zhí)政能力。

其次,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干部與群眾的聯(lián)系。

中國共產(chǎn)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就是聯(lián)系群眾、依靠群眾,最大的政治危險就是脫離群眾。周恩來認為“黨的路線、政策再好,如果執(zhí)行的業(yè)務部門給塞住了,那就是把黨和群眾隔離開了?!盵2](P418)高高在上,孤陋寡聞,不了解下情,不調(diào)查研究,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作風在黨的干部中必須堅決杜絕。早在抗戰(zhàn)時期周恩來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在密切聯(lián)系群眾中要做到三點:“(1)與群眾接近和聯(lián)系,要與他們打成一片;(2)傾聽群眾意見;(3)向群眾學習?!盵1](P131)周恩來當年這些正確的思想主張,對我們今天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很有啟發(fā)。如今要確保我們的黨和政府真正做到執(zhí)政為民,首先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心里時刻想著廣大人民群眾,權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政府工作中要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5]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jīng)濟上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一些干部身上出現(xiàn)了脫離群眾、脫離實際、貪圖享樂、浪費奢靡等問題。黨的十八后為進一步加強各級領導干部與群眾間的聯(lián)系,中共中央決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盵9]為加強黨政干部同人民群眾間的血肉聯(lián)系,我們應積極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向常態(tài)化發(fā)展,激發(fā)黨員干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主動性。要以強化干群關系為基礎保證黨的政治社會化功能的充分發(fā)揮,督促干部關心群眾生活,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同時建立和完善群眾利益保障及多渠道利益表達機制,使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發(fā)言權和監(jiān)督權,建立和完善各級黨政機關與廣大人民群眾密切聯(lián)系的信息溝通平臺。

最后,繼續(xù)弘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各級領導干部要常照鏡子、正衣冠。

周恩來一貫主張,做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人,必須要“發(fā)揚民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1](P132)他認為在干部中經(jīng)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純潔思想,改正錯誤,加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進而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但是,現(xiàn)在個別領導干部習慣了下屬和群眾的稱贊、追捧,驕傲自滿、自以為是,不允許別人提出批評意見,對于說真話者處處設防,對于敢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懷恨在心,甚至打擊報復。這樣的事雖然發(fā)生在個別領導干部身上,卻嚴重破壞了黨的形象,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使我們黨多年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消失殆盡。

為了糾正一些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這種不良作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黨的群眾路線應著眼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使領導干部在群眾路線教育中發(fā)現(xiàn)自己工作的不足,并以整風方式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10]今年6月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生動形象地提出領導干部要經(jīng)?!罢甄R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領導干部經(jīng)?!罢甄R子”,可以正視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從思想、能力、作風等方面主動找差距,進行自我批評,并以此為基礎“正衣冠”,以為民務實,為民爭利為出發(fā)點,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不回避、不推卸、不淡化,做到敢于正視矛盾和問題。領導干部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深入分析發(fā)生問題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實際上就是“洗洗澡”的過程,在經(jīng)過批評與自我批評后,最終去掉了“享樂病”、“特權病”等頑疾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治治病”的過程。因此,各級干部要以周恩來為榜樣,弘揚黨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在新環(huán)境下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更好地服務于民、更好地造福國家和百姓。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委會編.周恩來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委會編.周恩來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委會編.周恩來統(tǒng)一戰(zhàn)線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委會編.周恩來教育文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5]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09.

[6]周天軍,王寒.周恩來對秘書的幾點要求[J].秘書,2001,(8).

[7]宗麗,楊偉編.周恩來二十六年總理風云[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7.

[8]全國政協(xié)研究室編.老一輩革命家論人民政協(xié)[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9]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BE/OL].http://tibet.news.cn/xwzt/xcsbd/18sqfb/2012-11/14/c_131989941.htm,2012-11-14.

[10]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深入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N].人民日報,2013-06-19.

猜你喜歡
民主領導干部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2016重要領導變更
軍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領導致辭
關于現(xiàn)代民主的幾點思考
好民主 壞民主
學習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
不能比領導帥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欲望的位置:論兩種慎議民主取向之爭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新晃| 德昌县| 甘肃省| 武胜县| 长兴县| 安康市| 柳江县| 象山县| 西昌市| 中阳县| 永胜县| 龙泉市| 宜昌市| 德钦县| 台江县| 崇州市| 北流市| 平塘县| 扎囊县| 綦江县| 枣阳市| 万年县| 红安县| 缙云县| 保康县| 昭平县| 绥阳县| 大连市| 陵川县| 九龙坡区| 洪泽县| 阿瓦提县| 株洲县| 阳原县| 永州市| 石河子市| 杭锦旗| 分宜县| 牡丹江市| 利辛县|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