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炎平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山西太原030024)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和外在表現(xiàn)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性?!榜R”在漢英語言中出現(xiàn)頻繁,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然而,由于漢英民族在諸多方面存在著文化差異,“馬”在東西方人心中所引起的心理聯(lián)想也不盡相同。本文在分析動物形象“馬”的象征意義基礎上,探討了“馬”在漢英語言中的文化差異及其如何翻譯的問題,力求對兩種語言的互譯尋求一種指導意義。
在我國歷史上,馬在人類生活、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人們常用“汗馬功勞(great contributions in work)”來評價功績??梢娢覈榜R文化”在歷史上的豐厚程度。我國北方的牧民,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離不開馬。吃馬肉(horsemeat),喝馬奶(mare's milk),是高級營養(yǎng)品,穿的長袍、馬褂(mandarin jacket),有馬蹄袖(horse-h(huán)oof sleeve)和馬皮靴(The horse leather boots),住的是馬皮帳蓬,使用的馬燈(barn lantern)和馬鞭(horsewhip),騎馬代步或坐馬車,便是牧民的一種享受。
在頻繁接觸和細心觀察馬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馬是個龐大的動物,因而凡相對較大的都以馬命之。例如,在描繪人長得高大時就有人高馬大(big burly,very strong)、高頭大馬(beefy)。另外,龐大的馬可以馱起人們不能背負的重物,力量無窮。人們希望自己也能有那樣的力量,于是就有了“馬踏匈奴”(Horse Stepping on a Xiongnu Soldier)的力作。
我國古代多有征戰(zhàn),馬在戰(zhàn)爭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戰(zhàn)馬就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六駿,都曾為開創(chuàng)大唐基業(yè)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汗馬功勞。于是,也就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優(yōu)美詩句。
馬與戰(zhàn)爭有關的熟語很多已固定成為四字成語,其內涵意義也更加豐富。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聲勢的成語有“千軍萬馬”(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horses and soldiers)、“兵強馬壯”(well-equipped and well-trained troops with high morale);形容準備戰(zhàn)斗或裝備情況的成語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Food and fodder should go before troops and horses-proper preparations should be made in advance)、“秣馬厲兵”(sharpen the weapons and feed the horses—make active preparations for war);描繪戰(zhàn)時動蕩不安的景象的成語有“兵荒馬亂”(turmoil and chaos of war);有戰(zhàn)時統(tǒng)帥作用的“馬首是瞻”(follow one's lead);也有戰(zhàn)時策馬沖在最前面的“一馬當先”(takethelead);當然也有戰(zhàn)爭結束時的“馬革裹尸”(die on the battlefield)、“刀槍入庫,馬放南山”(put the weapons back in the arsenal and graze the war horses on the hillside—enjoy peace and worry no longer about war)。
顯然,馬的能戰(zhàn)善跑(速度)成為古代戰(zhàn)爭的重要因素。于是,人們用馬來比喻與快速有關的人或物。形容戰(zhàn)爭獲勝迅速的“馬到成功”(win instant success);形容時間飛逝的“白駒過隙”(time flies)。
由此看來,馬是有功之臣。而我國民間早有崇拜馬的習俗。人們對馬鳴王菩薩、馬神的崇拜就是最好的佐證。畫馬也是一種表達人們崇拜馬的方式。
在文學作品中,馬最初是以野性的形象出現(xiàn)的,主要表現(xiàn)了馬的自然形態(tài)和原始野性。但隨著人們對馬的認識的加深,他們發(fā)現(xiàn)馬與身邊的人、事物、環(huán)境和社會層面等方面有諸多相似之處,這也就形成了馬的各種隱喻認識。
1.3.1 以馬喻男兒
在中國人心目中,駿馬之威武雄健正與男兒陽剛英武相契合。成語中常以馬比興,贊美穩(wěn)健、勤勞、忠實、勇敢的中國漢子。例如,駿馬有美鬃,好漢有美德;駿馬蹄子硬,男兒意志強。
1.3.2 以馬喻人才
馬的剛健、遒勁、凜凜威風往往又成為能力、圣賢、人才、有作為的象征,所以古人以千里馬(swift horse)、良馬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眾所周知的伯樂相馬、九方皋相馬、千金市骨的故事,都是馬象征良才的有力佐證。相傳周穆王常常騎著他的八匹駿馬巡游天下。這八匹駿馬能超光趕日,夜行萬里,個個都是曠世奇才。實際上他們正是周穆王的智能團,輔佐周天子成就了其千秋大業(yè)。
人才固然重要,但太多的人才由于種種原因才能被埋沒,長此以往就會出現(xiàn)“萬馬齊喑”(ten thousand horses stand mute—lack of vitality)的局面。當然,也有些俗語反映了人才使用問題。例如,比喻有些單位只想取得好業(yè)績,卻不給人才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的“又想馬兒不吃草,又想馬兒跑得好。”(eat one's cake and have it.);形容大材小用的“千里馬拉犁耙”(cut blocks with razor)。
1.3.3 以馬喻社會地位及政治生活
在中國農業(yè)經濟體系下,馬是比人類低級的動物,它們要受到人類的驅使、奴役,其地位是低下的,“犬馬之勞”(serve faithfully like a dog or horse)一詞正是馬的低下的體現(xiàn)。而在我國馬除了用于使役工具外,主要被用作戰(zhàn)爭工具和貴族的騎具,得到歷代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并取得了尊貴的地位。于是出現(xiàn)了一些比喻貴族生活奢華、熱鬧的成語,如寶馬香車(fragrant carriage and precious horse——the beautiful carriage of women)、車水馬龍(endless stream of horses and carriages——heavy traffic on the street)等。
另外,在古代社會,馬被納入到君主所設計的政治體系中,以體現(xiàn)所預期的政治禮儀效應,成為政治的擬化物,在賜馬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馬不僅是牲畜,是財富的象征,還意味著政治地位和政治身價。于是也就有了“走馬上任”(go to take office)比喻官員就職;“上馬”、“馬上”比喻入世;“下馬”、“馬下”比喻出世、不仕。
1.3.4 以馬喻民族精神
在漢語成語中,馬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國有“龍馬精神”(the vigour of a dragon or horse—vigorous spirit of the aged)的成語,即是指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所崇尚的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進取、向上的民族精神。傳說中的龍馬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在中華民族的世界觀里已經把龍馬等同于純陽的乾,它是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fā)達的象征??鬃釉凇兑捉洝で浴分姓f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本褪侵腥A民族的“龍馬精神”。
在西方,馬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們不可缺少的騎具和使役工具。以前,人們穿著馬衣(horsecloth),騎著馬(to ride a horse),駕著車(to horse a ca rr iage/horsecar),吃著馬肉(horseflesh)。而與馬有關的一些成語也仍被廣泛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put the cart befo re the horse”字面意是“把馬放在車前”,原指馬夫(horseboy)拉完車后不去照料馬,反倒先打掃馬車,沒分清主次,現(xiàn)指“本末倒置”。如果馬干完重活時累的倒下,馬夫有時會用鞭子使勁抽打讓馬起來。但是如果馬真的死了,再打也是白打。所以,“to flog a dead horse”字面義是“鞭打死馬”,實際是說“徒勞,白費力氣”。“horse and horse”是說兩匹馬一起駕車上路,一起快跑,比喻旗鼓相當,不相上下。人們騎著高頭大馬(“ride the high horse”),好不威風,形容趾高氣揚,驕傲自大?!癢hen two ride on one horse,one must sit behind.”則是說兩人一同騎馬,必有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用來比喻一山難容二虎。
在西方,馬這一龐大的動物才是最終象征著強壯、力量、胃口大、溫順、任勞任怨、無私奉獻。“horse pill”是指大藥丸。“choke a horse”在美國俚語是指大的嚇死人。“as strong as a horse”是說像馬一樣健壯,壯的像頭牛。“eat like a horse”是說胃口大,狼吞虎咽?!皐ork like a horse”則是努力工作,所以“a willing horse”是指樂意做各種工作的人。
除了作為農耕、運輸工具外,馬還在賽馬、馬術(horse show)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西方,賽馬有著悠久的歷史,英國更被稱為“賽馬王國”。人們反復接觸賽馬文化,并創(chuàng)造了大量與這一娛樂活動有關的詞語。英語國家的人對賽馬有濃厚的興趣,常常談及賽馬,于是有“talk horse”一詞,但有時一說起來就過了頭,所以就有了“吹?!敝??!皊traight from the horse's mouth”是說有經驗的馴馬師(horsebreaker)或者馬販(horsecouper)通過看馬的牙齒數(shù)就可以判斷馬的長幼,現(xiàn)指消息等直接來自當事人。而“l(fā)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是說一個人收到一匹白送的馬時,還要掰開它的嘴看看它有幾顆牙齒,這可就有點吹毛求疵了?!癏orse collar”是指套在馬脖子上的頸圈,在俚語中人們用它來表示比賽中擊敗對方、讓對方得個大零蛋。騎手一腳踏上馬鐙,一手抓住馬鞍就可以輕松上馬了,可是有些騎手卻錯誤地抓住自己的bootstraps(靴袢),“to pull oneself up by one's bootstraps”就形象地指“獨立奮斗或不靠外力而成功”。在發(fā)令槍響之前,騎手能勒住繩,不讓馬搶跑就用“hold the horse”。在賽馬中,力求馬兒竭盡全力的是“ask a horse the question”,而“answer the question”是指馬兒遵照騎手的命令鼓足全力。如果馬兒能咬住bit(嚼子),就可以擺脫騎手對它的控制,所以“to get the bit between its teeth”就表示反抗,擺脫羈絆。
也許是由于賭馬和政客的投機性和時運的偶然性有相似之處,英語中有許多政治術語跟賽馬有關?!皀eck and neck”原指賽馬中兩馬難分勝負,而在政治術語中指兩方實力相當,難分高低。賽馬時,將馬易色以使人們不能識別其實力,結果意外獲勝的“dark horse”(黑馬),在政治生活中指名不見傳的候選人在競選中出乎意料的贏得了提名或選舉。如果你賭馬押錯了馬“back the wrong horse”,你就損失慘重了。而競選中就指對形勢估計錯誤,支持了失敗一方。Political horse trade(政治交易)原指經過精明的算計和討價還價后才成交的馬匹交易。
漢語中的“馬”與英語中的“horse”在文化內涵上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主要表現(xiàn)為:在我國,馬是騎具、使役工具,主要用于戰(zhàn)爭,象征力量、速度、男兒、賢才、政治生活和社會地位以及民族精神;在西方,馬也是騎具和使役工具,用于賽馬,象征力量、任勞任怨、胃口大。這種共性和個性是由蘊含在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引起的。在中國,農業(yè)是經濟的主要支柱。人們開始也用馬耕地,但農業(yè)經濟使得牛代替馬被廣泛用于農業(yè)生產和交通運輸,而馬主要被用作戰(zhàn)爭工具和貴族的騎具,得到歷代統(tǒng)治階級的重視,并取得了尊貴的地位。慢慢的人們對馬的聯(lián)想賦予了馬豐富的內涵。在西方,畜牧業(yè)是其經濟的主要支柱,馬被用于雜役、拉車、耕地,并象征著強壯、力量、胃口大、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另外,馬在一些娛樂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賽馬和馬術比賽。與之相關的詞匯也大量涌現(xiàn),并延伸到政治領域。
中國人自古以來對馬的情感都是很深厚的,馬在中國常常得到人們的贊頌。然而,在一些含有貶義的俗語中,也常常帶有馬的字眼。不過,人們一般知其意,卻鮮有知其后典故?!芭鸟R屁”(lick one's shoes;flatter)就是很好的一例。相傳元朝的蒙古族一般百姓都有幾匹馬用來解決行路、運輸?shù)葐栴},常以養(yǎng)得駿馬為榮。人們在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并附帶隨口夸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起初,人們實事求是,好馬說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后,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強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于是,人們用“拍馬屁”諷刺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奉承、討好別人的行為。相似的表述還有“馬屁精”(an apple polisher)、“馬屁拍在馬腿上”(rub/flatter a person the wrong way)、“溜須拍馬(flatter)”。
可見,每個俗語背后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寓意深厚,只有深究其意才能準確翻譯其內涵。當然這樣的漢語俗語還有很多。比如:比喻顯出破綻、暴露真相的“露馬腳”(give oneslef away;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用來形容某人辦事草率或粗心大意的“馬馬虎虎”(careless),這種人被稱為“馬大哈”(a careless person);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的“指鹿為馬”(call a stag a horse—deliberately misrepresent;call white black);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碌摹叭淌яR”(Aloss sometimes spells a gain);比喻危害集體的人的“害群之馬”(black sheep)等等。
同樣,對于英語民族來說,“horse”也有其特殊的文化內涵。例如,特洛伊木馬“The Trojan Horse”出自荷馬史詩《奧德賽》,原是指希臘著名的英雄奧德修斯用木馬計大敗特洛伊人時所使用的木頭做的木馬。現(xiàn)今常用來比喻暗藏的危險,奸細。馬蹄鐵“horseshoe”被認為是能帶來鴻運的吉祥之物,人們常常在婚禮上將馬蹄鐵或馬蹄狀的飾物贈與新人,以圖吉利。因此翻譯時應將其內涵譯出:吉祥物馬蹄鐵。
綜上所述,漢英語言之間確實存在文化差異,東西方人對“馬”所引起的心理聯(lián)想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譯時譯者應有敏銳的文化意識,進行靈活轉換。本文主要研究了漢英語言中“馬”的文化差異及其翻譯,對兩種語言的翻譯、教學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權娥麟.中韓語言中“馬”的象征意味與文化背景初探[J].理論界,2010(2).
[2]王 瓊,辜夕娟.漢語“馬”的隱喻認知及文化內涵[J].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3).
[3]張 勇.從“馬”字匯看中日馬文化的異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8).
[4]馬大森.語言文化差異下的翻譯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
[5]馬春峰,金 瑩.中英文化差異與翻譯策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