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摘 要: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差異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課堂的和諧高效。首先,教師要理智地接受學生的差異;同時,教師也可以合理利用學生的差異;另外,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尊重學生的個性變化。
關鍵詞:英語課堂;學生差異;差異教學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學生在生理發(fā)育、心理特征、興趣愛好、智力水平、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必須尊重學生差異,根據每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開發(fā)其潛能,推動其進步。
一、充分包容,理智接受學生的差異
學生中總有一部分“學困生”。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他們失敗的次數已經太多,多到讓他們沒有信心再去嘗試!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有位哲人說過:“一個人,從充滿自信的那刻起,上帝就在伸出無形的手幫助他。”找到自信,他們才有勇氣進行新的嘗試。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自信是成功后的一種情感體驗。我們要理智地看到,“學困生”做不到在相同的時間內完成與“學優(yōu)生”同樣的任務。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何不給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去完成?
“生本化”原則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差異。對于班級中學得慢、學得差的學生,置之不理只會讓他們在學習的長跑中被別人越落越遠。理智地接受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他們才有可能突破自我。
二、因勢利導,合理利用學生的差異
在整齊劃一的班級授課模式下,學生往往習慣于“齊步走”,學什么,怎么學,完全依賴于教師的指令,懶得考慮自己的具體情況,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清楚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優(yōu)勢和劣勢,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作文課,通過交流點評,不難發(fā)現:女生多屬于“保守型”,寫作時創(chuàng)新不多,但出錯卻少;而男生則多屬于“創(chuàng)新型”,作文新穎活潑,語言生動,但如把握不好,容易出現錯誤。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寫作風格后,可以問學生:你認為哪種寫作方法好呢?由此可以幫學生得出結論:兩種作文各有所長。平時訓練應該多用男生的方法,勇于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但考試時,最好學習女同學,用詞嚴謹,少犯錯誤。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無處不在的。比如女生比較聽話乖巧,男生卻更喜歡勇于創(chuàng)新。身為教師,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差異,好好利用這些差異。
三、與時俱進,充分適應學生的個性變化
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的更新換代,學生也在不斷變化著。新時代的教師,必須緊跟時代,與時俱進。體會學生,理解學生,才能在教學中奏響師生共鳴的和諧樂章。
例如,低年級學生往往對活潑生動的課堂感興趣。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可以通過組織生動的課堂表演、活潑的課堂競賽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而高年級的學生,卻更加注重教師是否尊重自己人格,更加關注自己在學習中是否取得成功。對這個階段的學生,教師就應注意保護他們的學習自信。
再例如,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引子。5年前,在課堂上以《旋風小子》中釋小龍、郝邵文的劇照為話題,引導學生練習形容詞的比較級,學生還興高采烈;如今再出示這些照片,學生卻無動于衷了。究其原因,那就是時過境遷,當初的童星已不是此時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了。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份寶貴的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差異、利用學生的差異,必將促進學生的成長,實現課堂的和諧高效。
(作者單位 山東省招遠市泉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