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文言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對于弘揚中國古典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講究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改變觀念;創(chuàng)新教法;語言感知;打好基礎;課外閱讀;自主學習
文言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和領悟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文言文,教師可以從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和智力,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筆者結合高中語文教學經驗,淺析了幾點關于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供同仁們參考。
一、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
興趣
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在行文邏輯、詞匯意義、句型結構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形成較強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很容易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學中失去興趣。為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方式,結合具體的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鴻門宴》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霸王別姬的小故事,讓學生融入具體的課文情境中,并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誦讀文言文,提高對文言文的語言感知能力
文言文作為一種語言文化的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夠讓學生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和知識,更好地理解文言文課文。而培養(yǎng)語言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引導學生誦讀文言文,通過誦讀形成良好的朗讀方法,在閱讀語氣、語調、語速等把握思想感情的變化。此外,通過朗讀教學,學生會愛上文言文朗讀,在大腦中形成比較強的記憶。例如,在學習《勸學》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注重文章的停頓、語調、語氣,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去朗讀,將文章讀出抑揚頓挫之感,展現(xiàn)文言文語言的魅力。
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學好文言文中的詞匯,打好文言文學習基礎
很多高中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詞語理解,主要包括語音、語法和語匯,如果詞語理解這個障礙解決不了,將會影響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單純傳授語法知識的教學模式,在語法教學中也注重詞匯教學,讓學生在詞匯教學中掌握一定的語法規(guī)則,更好地理解文章。
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在課文中選擇重要性的詞語或者句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記憶和背誦。例如,在學習一篇新文章的時候,教師應該針對其中的生詞、生句或者重要的字詞解釋讓學生加以學習,并做好筆記,加強記憶。
其次,教師在課堂中要善于總結,引導學生歸納詞匯知識,強化自身的知識系統(tǒng)。例如,在學習《阿房宮賦》和《六國論》文章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其中的“愛”進行區(qū)別和比較,讓學生了解“愛”的文言文意義。
四、教師要在文言文閱讀中教會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到文言文課外閱讀中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基礎知識與能力,除了依靠教學中的閱讀引導和學習之外,還應該從拓展課外閱讀出發(fā),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廣泛的文言文閱讀中多思考、多探究、多分析、多提問,進而深刻掌握文言文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與教材中類型比較相當的文言文,通過定期檢查或者定期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多歸納知識點,多提疑惑點,多總結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郁婷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8.
[2]紀秀輝.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古文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 長春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