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青
摘 要:語文作業(yè)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老師能試著讓語文作業(yè)精彩起來,那么,學生又怎么會拒絕語文?怎么會無視語文為他們的理想樂園呢?語文作業(yè)跟課堂教學一樣,教師只有心中有學生,才能被學生認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鼓勵;自主;多樣;趣味;結合
作業(yè),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徑。當下,對學習語文的態(tài)度與熱情,大部分學生是“想說愛你真是不容易”,淡漠、無所謂、至厭倦已是見怪不怪。
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照理說,母語的學習應該更為學生所重視,但其實不然,母語教學的困難大大超過其他學科教學。學母語,即使是從未見過的課文,看一遍似乎全懂,認知沒有障礙,甚至一個月不讀語文,后續(xù)的學習也沒有多少問題。這就給學生一個錯覺:似乎課文教與不教、學和不學、作業(yè)做與不做,幾乎一個樣,因而學生較難產生學習母語的內驅動力。
早有人提出,教師不是“春蠶”——作繭自縛,也不是“蠟燭”——點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而是同樣鮮活的個體,同樣有著追求和個性的自我。那么,教學中,能否以素質教育觀念為先導,在改革教材教法的同時,優(yōu)化語文作業(yè),讓語文作業(yè)精彩起來,讓學生樂于完成,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至關重要。
怎樣才能讓語文作業(yè)精彩起來呢?不同的視角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論述。這幾年以來,我一直試著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一、鼓勵性和自主性結合的原則
“兒童所憎恨的老師,是在任何時候也不可能從那里得到表揚和承認什么事情做得好的老師?!睘槿藥煴淼奈遥X著在語文作業(yè)這塊土壤中更要懂得賞識、信任、尊重、寬容和提醒學生。
案例一:在實踐中,我注意到,學生最不喜歡的作業(yè)就是那種機械的、了無生趣的字詞抄寫??墒?,初中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積累”,字詞又是最需要“積累”的基礎,不掌握絕對不行,怎么辦?愛吃甜點的我,腦海中突然有了“加糖”的念頭,事情才有了轉機。我要求學生自行預習、復習新課的字詞,采用課堂小測驗的方式,小測驗滿分者,獎勵1分,每周統(tǒng)計,獎勵分納入期考成績中。于是,學生嘗到了“甜頭”。
案例二:每批改一本作業(yè),我都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蓋一個“優(yōu)”的印章。對于作業(yè)書寫實在太亂的,我就千方百計從中尋找寫得好的字,然后在下面畫上曲線,在旁邊寫一個大大的“好”字,并在作業(yè)后面寫上:“如果你稍微認真一點,準能寫得很好!”每次發(fā)作業(yè)之前,我都要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作業(yè)認真及成績突出的學生。
為了讓學生堅持寫好字,我不厭其煩地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蓋上印章,并及時更換一些學生喜歡的印章。這周是“米老鼠”,下周是“機器貓”等,除蓋印章,我還寫評語,如:“有進步”“你真棒”“真了不起”。
給學生寫評語,也是我平時改卷中常用的方式。試卷發(fā)下去了,學生急切地翻開,他們在找什么呢?噢,他們急著在找“老師的話”。原來,由于班級人數多,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和每位學生分析錯題的原因。于是,我試著在他們的試卷卷首寫評語——有表揚、有鼓勵、有分析、也有善意的提醒。如:
好樣的!老師為你的進步喝彩,望再接再厲!
聰明的女孩,發(fā)現你和馬虎交朋友了!
可愛的男孩,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讓我沒想到的是,這鼓勵的方式竟然大受學生的歡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慢慢地,學生做作業(yè)的自覺性增強了,也讓我真正明白和感受到:學生需要的不是批評和否定,而是更多的肯定和支持。
二、多樣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陶行知說:“教學是要讓每個學生享受人生最初階段的快樂,而絕不是‘勞役,更不是‘苦役?!弊鳂I(yè)的設計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所制約。教學中,我試著改變過去語文作業(yè)的煩瑣單調形象,力求作業(yè)呈現多樣性和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做作業(yè)的積極性。
案例:國慶假期,我給初一的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手抄報。手抄報的主題是:猜猜——我是誰。要求:第一,貼上一張童年時的照片,在旁邊說明照片照于何時何地。第二,介紹自己的興趣。第三,抄錄自己喜歡的名言。第四,刊登自己的佳作。一周之后,學生的作業(yè)在教室展出,那豐富的內容、斑斕的色彩、可愛的照片、工整的書寫,吸引著每一個學生和科任老師。每天的課間,都可看到師生們觀看的身影。于是,我趁熱打鐵規(guī)定每次上課前3分鐘,由一個同學向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或佳作。這樣的活動,增進了學生間的了解,鍛煉了學生設計、分析、思考等方面的素質,促成了知識和能力雙豐收,情感和思維共發(fā)展。
(作者單位 福建省平潭翰英中學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