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展 黃敏
摘 要:以往對英文廣告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譯、語用等方面,本文在功能語言學(xué)的框架內(nèi)從語法隱喻理論的角度來分析廣告中的名詞化現(xiàn)象。名詞化使過程、特征、抽象概念等具備實體特征。結(jié)果表明,名詞化賦予廣告語言以簡潔、正式、莊重的特征,這些特征有助于廣告目的的實現(xiàn)。名詞化使廣告語言具備了隱喻意義,具有雙重的語義特征。
關(guān)鍵詞:英文廣告;名詞化;語法隱喻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11-0176-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47
1 . 引言
近年來,英文廣告方面的相關(guān)研究逐步增多,但研究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廣告語言的翻譯、修辭等方面。筆者以“英文廣告”或“廣告英語”為關(guān)鍵詞對CNKI(中國知網(wǎng))2003年至2013年間的核心期刊以及CSSCI期刊進(jìn)行檢索,共檢索到文章84篇。筆者初步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研究廣告語言特色(與“商品、消費者”有關(guān))的文章3篇,如任婷婷(2007)等;研究廣告語言隱喻及翻譯策略的文章1篇,如陽蘭梅(2011);研究廣告語言人際功能的文章1篇,如張紅霞(2009),研究廣告句法文體特征文章一篇,如李惠芬(2006),其余文章均為翻譯技巧(黃孟芳,2006)、翻譯策略(鄒春榮、楊曉斌,2009)、語言修辭(卞瑞晨,2006)以及語用分析(張錦,2010)等方面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對英文廣告語言本身的功能研究尚顯不足。因此,本文擬從功能語言學(xué)的相關(guān)理論出發(fā)來分析英文廣告的語言特色及其功能。
2 . 語法隱喻和名詞化
根據(jù)朱永生(2006: 83):語法隱喻(grammatical metaphor)這個概念是韓禮德(M.A.K. 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語法導(dǎo)論》(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書中首次提出。這一理論的提出是以韓禮德為代表的功能語言學(xué)派對隱喻理論研究的重大貢獻(xiàn)。韓禮德把語法隱喻分為概念隱喻和人際隱喻(胡壯麟,2000: 89),本文只涉及概念隱喻。二者下面還有分支,如圖所示:
韓禮德認(rèn)為,人們可以通過及物性系統(tǒng)把人類的經(jīng)驗分成六種不同的過程:物質(zhì)過程、心理過程、關(guān)系過程、行為過程、言語過程和存在過程(胡壯麟等,2005:75-84)。語言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chǎn)物,是一個社會意義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派把直接表達(dá)或接近事物變化的意義表達(dá)稱為“一致式”(congruence)。比如兒童的語言,它們通常不含曲折、隱晦意義,是最簡單最直白的表達(dá)。而間接或曲折地表達(dá)意義則為“非一致式”(non-congruence)或“隱喻式”,因為它體現(xiàn)的是語義語法范疇間的非正常非自然的關(guān)系,所以這種“非一致式”的表達(dá)就構(gòu)成語法隱喻。趙德全、李偉(2010:131)指出:這種非一致式表達(dá)最常見的現(xiàn)象之一是使用名詞詞組來表達(dá)過程和特征,這就是名詞化現(xiàn)象。韓禮德(1994:352)認(rèn)為,名詞化是一種語法隱喻,是用名詞來體現(xiàn)本來要用動詞或形容詞所體現(xiàn)的“過程”或“特征”。他還指出名詞化是英語中生成語法隱喻最重要的源泉(湯斌,2007:15)。從語義語法范疇看,名詞化具有雙重的語義特征:語法角度上主要是將動詞、形容詞等其他詞類轉(zhuǎn)化成名詞的過程,語義角度上主要是將非實體隱喻轉(zhuǎn)化為實體的過程(湯斌,2007:15)。
如:(1) a It can make a different world.
b It can make a world of difference.
(PSA www.wfp.org)
(1a)是一致式,(1b)是隱喻式,因為(1a)中的“different”這一形容詞所體現(xiàn)的“特征”轉(zhuǎn)化成了(1b)中的名詞“difference”。
(2) a It brings together cities and communities to act positively.
b It brings together cities and communities on the journey to positive action.
(PSA www.panda.org)
(2a)為一致式,(2b)則為隱喻式?!皃ositive action”這一名詞詞組承載了“act positively”這個動詞詞組的“動作過程”。
3 . 英文廣告中的名詞化
眾所周知,廣告是一種具有強大的交際功能和明確的目的性的特殊文體,而它的召喚、勸導(dǎo)、說服功能的實現(xiàn)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語言詞匯的選擇。由于廣告受眾層次多樣,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語言選擇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要避免語言晦澀難懂,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語言過于口語化和太隨便(王晉軍,2003)?;逎y懂的語言不利于向受眾傳遞信息,導(dǎo)致商家與消費者很難溝通;口語化的語言透出的是不正式感,無法取得受眾的信任;這兩種情況都是廣告語言應(yīng)該避免的。而名詞化的使用,既能夠使廣告文字簡潔,又能夠加強其語言的正式、莊重感,而簡潔、正式、莊重等要素都是廣告功能和目的實現(xiàn)的重要助力。
筆者收集了英文公益廣告(public service ads,縮寫為PSA)和商業(yè)廣告(commercial ads,縮寫為CA)共計80條,它們分別來自雜志Time, Fortune, Newsweek, Business Week以及著名英文網(wǎng)站如美國廣告委員會網(wǎng)站、世界自然基金會網(wǎng)站和國家地理網(wǎng)站。本文只涉及這80條廣告的正文部分(不包括廣告的標(biāo)題、口號等其他部分),筆者經(jīng)過仔細(xì)研究后發(fā)現(xiàn)名詞化現(xiàn)象共計142個。由于名詞化能夠把動作過程、特征以及抽象概念等物化,也即是使這些過程、特征、概念具備實體化的性質(zhì),因而更能夠向受眾傳遞客觀、具體的產(chǎn)品或服務(wù)等的印象,從而實現(xiàn)其勸導(dǎo)、說服的目的。
如:(3) a We are obligated to help them.
b We have an obligation to come to their aid. (PSA www.panda.org)
與(1)(2)相同,(3)也是一則公益廣告,(3a)是一致式表達(dá),(3b)是隱喻式表達(dá),名詞“obligation”和“aid”分別把“be obligated to”和“help”這兩個動作過程實體化,這一轉(zhuǎn)化使得廣告語言變得正式、嚴(yán)肅,讓讀者真實地體會到一種責(zé)任感,從而采取行動提供幫助。
(4) a To create the sustainable value.
b The cre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value. (CA Newsweek August, 2009)
(5) a A simple strategy that has always separated persons who win from those who lose.
b A simple strategy that has always separated winners from losers. (CA Newsweek October, 2009)
在以上兩則商業(yè)廣告中,(4a)和(5a)是一致式表達(dá),(4b)和(5b)是隱喻式?!癱reation”是動詞“create”的名詞化形式,把這個過程物化成具有實體性質(zhì)。而在(5b)中,“winners”和“l(fā)osers”這兩個名詞分別是由兩個小句“persons who win”和“those who lose”轉(zhuǎn)化而成。顯然,轉(zhuǎn)化后字?jǐn)?shù)減少,但信息量不變,也就是說,兩個小句的信息量壓縮到兩個名詞里去了,表達(dá)效果更簡潔。范文芳、汪明杰(2003)指出,名詞化的使用“使我們能夠避免很多拖泥帶水的表達(dá),因為它表達(dá)的是本來需要用從句表達(dá)的意義”(Jespersen, 1924: 136)。
(6) a These wrist instruments are all equipped with“motors” which perform highly.
b These wrist instruments are all equipped with high-performance “motors”.
(CA Fortune May, 2009)
這是一則手表的廣告,(6a)是“一致式”表達(dá),小句“which perform highly”修飾“motors”,表達(dá)直白;(6b)是“隱喻式”表達(dá),小句“which perform highly”濃縮成了一個名詞“high-performance”,使得表達(dá)簡潔、正式,該名詞直接置于中心詞“motors”前,在第一時間把手表的高性能傳遞給受眾。
(7) a A smarter business needs to think much smartly.
b A smarter business needs smarter thinking.(CA Business Week September, 2009)
這是IBM廣告語中的一句。同樣,(7a)是“一致式”表達(dá),動作過程用了動詞詞組 “think much smartly”表達(dá),語義是單層的。(7b)是“隱喻式”表達(dá),名詞“thinking”取代了a句中的動詞詞組,把這個“過程”實體化了。
4 . 討論
韓禮德(2000:269)指出,語法隱喻基本上就是名詞化的趨勢。廣告中名詞化的使用使語言顯得正式、莊重,使其表達(dá)客觀、簡潔,因而更具說服力。以上例句中的a句皆為一致式表達(dá),用動詞表達(dá)“過程”,用形容詞表達(dá)“特征”,語義特征是單層的。而b句則是采用了具有雙重語義特征的名詞化表達(dá),因而語言正式、嚴(yán)肅。同時,名詞化的表達(dá)把“過程”、“特征”等抽象概念實體化,給人的印象是具體的、能夠真實感受到的,這就拉近了廣告與消費者的距離,更利于廣告目的的實現(xiàn)。在這142個名詞化中,大部分為動詞(詞組)或形容詞(詞組)的名詞化以及小句的名詞化現(xiàn)象,只有一例為人際隱喻(情態(tài)動詞must轉(zhuǎn)化成名詞must),本文不作詳述。但是,名詞化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從統(tǒng)計結(jié)果可以看出,平均每條廣告語中名詞化現(xiàn)象不到2個。換言之,過度使用名詞化會使語言的信息密度過于強大,讓人讀起來咬文嚼字難以理解。只有恰當(dāng)?shù)厥褂妹~化才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5 . 結(jié)束語
廣告是一種特殊文體,其明確的目的決定了它的語言必須具有強大的溝通能力,而且必須用盡可能短的篇幅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達(dá)到勸誘的目的。因此,詞匯的選擇至關(guān)重要。而名詞化這一最重要的語法隱喻工具,能夠在廣告語言中擔(dān)此重任。從廣告語體的特色來說,名詞化的使用讓廣告語言簡潔、正式、莊重,有力地濃縮了信息量,加強了語言的說服力;從語法隱喻這一理論角度來說,名詞化是詞匯在語法結(jié)構(gòu)中的使用從而體現(xiàn)出隱喻意義(朱永生,2006)。通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廣告中的名詞化都使得語言具備了隱喻意義,具有雙重的語義特征。誠然,廣告目的的實現(xiàn)不完全是依靠名詞化就能解決的,廣告語言中豐富的評價資源及其與名詞化、隱喻之間的關(guān)系等都能左右廣告語言的效果,這些內(nèi)容筆者將另文討論。
參考文獻(xiàn)
Halliday, M.A.K.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352.
Halliday, M.A.K. & C.M.I.M. Matthiessen.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2000: 269.
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M].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4: 136.
卞瑞晨.廣告英語中的押韻修辭及其翻譯對策[J].山西財經(jīng)大學(xué)學(xué)報,2006(10).
范文芳、汪明杰.論三大流派對英語名詞化現(xiàn)象的研究[J].外語研究,2003(3).
胡壯麟.評語法隱喻的韓禮德模式[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0(3):89.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zhàn)子.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9):75-84.
黃孟芳、盧山冰.20世紀(jì)經(jīng)典英文廣告的修辭技巧研究[J].新聞知識,2006(2).
李惠芬.論廣告英語的詞法和句法特征[J].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3).
任婷婷.廣告英語的語言特色[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1).
湯斌.廣告語篇中的名詞化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xué),2007(3):15.
王晉軍.名詞化在語篇類型中的體現(xiàn)[J].外語學(xué)刊,2003(2).
陽蘭梅.廣告隱喻的喻體意象及其翻譯策略[J].吉首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7).
張紅霞.英語商業(yè)廣告中語氣與情態(tài)系統(tǒng)的人際功能[J].山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9(5).
張錦.中文廣告英譯時的語用預(yù)設(shè)失誤[J].新聞愛好者,2010(9).
趙德全、李偉.純理功能與語法隱喻[J].河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0(3):131.
鄒春榮、楊曉斌.英文廣告漢譯策略初探[J].南昌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9(3).
朱永生.名詞化、動詞化與語法隱喻[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