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1”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改革
傳統(tǒng)教育模式是一種應試教育或者說是學歷教育,它更傾向于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教育,重視學分,不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填鴨”式教學方式培養(yǎng)出的學生大多數(shù)自學能力差,主動參與意識不強,高分低能問題難以徹底解決。龍井三中現(xiàn)在推行的“3+1”教學模式,筆者認為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它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改革,它更加強調“有效教學”,要求教師要講求效率,把課前、課中、課后有機結合起來,在課堂上利用最短的時間達成最佳教育效果,也就是我要提及的“3+1”有效教學模式。
“3+1”有效教學模式的“3”是指預習案、探究案、課后案,“1”就是小組評價,這幾者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只有把“3+1”有效教育模式的內涵理解透徹,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說我們與傳統(tǒng)教育模式有了不同,才能實現(xiàn)“3+1>4”的教學目的,才能說我們的“教”正逐步達到與現(xiàn)階段的“學”相匹配的要求。
二、抓牢“3+1”有效教育模式的關鍵所在
“3+1”有效教育模式是一種理念,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一種注重全面發(fā)展的結果??梢哉f實際教學中只要學生沒有取得“預期應有的進步和發(fā)展”,就不能稱之為有效教學。它有三個關鍵點,分別是學習效果、學習效率和學習效益。
1. 學習效果。就是學生的學習要有效果,也就是說我們在評價一節(jié)課的時候,應把著眼點重點放在學生身上,而不是放在教師身上,既不要單純地看教師的講解多么精彩,也不要單純地看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多么到位,更不能單純地看教學方法多么新穎;而要著重看學生到底有多大收獲。這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學評價的觀念和評價標準所發(fā)生的根本轉變。
以往有的教師總在課堂上以“講”為主,有些公開課或示范課總出現(xiàn)帶有弄虛作假性質的花樣翻新,這都是因為教學的評價觀念和評價標準出現(xiàn)了偏頗,失去了正確的方向。我們說,任何不管學生實際收獲的教學,不論是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還是在常態(tài)的教學中,也無論形式上怎樣“新穎”或“創(chuàng)新”,都是失敗的。綜合成績才是衡量效果最準確的量化標尺。因此,我提出“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盡可能不讓一個孩子學習成績落后”的剛性要求,并潛下心來,深入研究有效教學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及綜合成績的關系,探索教學新路子,從本質上提升學生學習質量。
2. 學習效率。它是一種結果,就是要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學有所成?!盀榱艘磺袑W生的發(fā)展,為了發(fā)展學生的一切”,這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核心理念。我們強調要搞有效教學,目的就是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就是要有效轉化學困生,有效轉化臨界生,讓“優(yōu)生更優(yōu),中等更強,后進趕上”。
3. 學習效益。就是“教”與“學”的產(chǎn)出比,是用包括時間在內的最少的投入換來學生最好的學習成效。學生負擔過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僅就教學層面說,主要是一些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對學情的分析,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對習題、測驗題的編制等研究不深入、不到位,從而導致教學無效或低效。在這種情況下,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就不得不拼時間,大搞題海戰(zhàn)術。這些高消耗、低效率的作法,必須在有效教學的深入實施中加以認真的解決。
三、把握好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新教程實施以來,作為一名參與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我首先從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入手,在學案的斟酌、設計、編寫、成型上提高質量,通過發(fā)放問卷調查的方式,反方向查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了解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意愿,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的有效性。
1. 創(chuàng)新教學整體設計。從課前備課入手,把備課分成三個階段:一是集體備課。組織全體教研組教師就現(xiàn)階段化學學科特點進行討論,結合實際分析教材,讀懂讀通教材,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形成完整、精練、易懂的學案提綱,統(tǒng)一標準,提高備課質量。在集體備課階段要把教材分析透,對編寫教材的主導思想,整個教材的架構、邏輯關系和知識點掌握清晰,便于第二階段備課的進行。二是獨立備課。主要是針對自身所處的年級、班級以及所教學生的層次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前準備,設計一些符合實際、易于講授的環(huán)節(jié)和步驟,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在獨立備課階段,要對自身教學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預判,制定好應變措施,做到課堂45分鐘的從容應對。三是個性化備課。要把一些能凸顯個人魅力并被學生所接受的教學特點融入到自身設計的教學過程當中,把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生活、時事方面的信息融入進來,提高個人授課的吸引力和號召力。在個性化備課階段要注重把握好一個“度”,也就是把握好一個標準,這將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有效的備課是形成有效教學的基礎,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有效教學的成果。
2. 靈活引導學生思維。掌握好課中的有效學習時間,執(zhí)行好課前確定的授課思路,合理安排授課時間,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等教學手段,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在課中的有效學習時間內,還要設計一些能夠覆蓋多層次學生能力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實現(xiàn)教與學的碰撞,保證課時內教學質量。同時,我們還要注重發(fā)揮好實驗課的作用,通過指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在講解《原電池》這一章節(jié)時,我就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我還把一些生活中的小常識加入到授課內容當中,使同學們在實驗的過程中的了解一些常識,更對原電池的構成條件“兩極一液一回路”有了深刻的認知。
3. 合理安排課后學習。作為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我們不應放松對課后學習的要求,要結合課中的學習內容,設計一些思考性強、綜合全面的問題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yè),鼓勵學生養(yǎng)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梢詼蕚湟恍╇y度較高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后去完成,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形成課中學習問題、課后解決問題,帶著問題再去進行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確保有效教育體系的形成。
4. 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有效教育體系的重要保證,也是對教師隊伍整體建設的考驗。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有效教學是一種觸動,作為教師應該養(yǎng)成隨時為學生知識增長服務的意識。及時、準確、耐心地解答學生的提問是增進師生關系和促進學生成績提高的雙贏手段,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習意識、主動意識的形成,也必將會為有效教育框架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通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加強“3+1”的有效教育模式,還是要從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入手,抓牢“三個關鍵點”,把握好“四個環(huán)節(jié)”,其影響必將深遠。
作者簡介:孫薇,吉林省龍井市第三中學,中學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