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瑜,莫志紅,莫智旭,歐志斌
(1.貴陽中醫(yī)學院,貴陽 550002;2.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貴陽 550002)
脾的陰陽屬性,歷代雖有脾陰、脾陽之說,但多分別而論。清·唐容川曾提出“脾體陰而用陽”,但此說后世極少發(fā)揮。本文從易理、體用關(guān)系以及脾病的治療原則等方面,闡述“脾體陰而用陽”的觀點,旨在豐富脾胃學說,并為臨床辨治脾胃疾病提供思路。
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論·鼓脹論》中指出,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把脾與乾、坤二卦聯(lián)系起來,將其生理特性比對《易經(jīng)》的卦象進行詮釋,這樣脾的生理特性就被放到一個更大的范疇中進行討論。受其啟發(fā),本文首先從易理來闡發(fā)“脾體陰而用陽”的觀點。
乾、坤均為萬物始初、萬物本源之意。其中,坤承載萬物,代表的是純陰之氣,其卦象征地,是土、大地的意思?!袄ぷ魅f物”、“含萬物而化光”,指坤主生成萬物,包容萬物?!袄ず褫d物”,則世間萬物因之而亨通。
脾在五行屬土,其為臟屬陰。《素問·五運行大論》中稱脾“其性靜兼,其德為濡……其政為謐”。所謂“靜兼”,《類經(jīng)》三卷第六注注為“脾屬至陰,故其性靜。土養(yǎng)萬物,故其性兼”?!凹妗弊鳌凹娌ⅰ苯鈁1],“謐”為“安靜”之意。這些均說明脾其性安靜而兼化萬物,德性為濡潤,其政為安靜,而這些正是坤卦之性。成無己在《注解傷寒論》中亦指出:“脾,坤土也。”陳修園在《醫(yī)學實在易》中云:“坤土,太陰之脾土也?!笨梢娭斓は云⒕呃れo之德,認為脾的特性與坤卦之德類似,是源于先賢流于后世的。
乾在《易經(jīng)》中象征天,為純陽之性,其性剛強,其行勁健,故以“健”為其卦德。其彖辭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贊美乾為萬物之本源,統(tǒng)率著整個天地宇宙?!霸庇小霸肌敝猓鉃榍鞘篱g萬物生生發(fā)展的動力源泉。
稱脾“其性靜兼”的《素問·五運行大論》指出,脾“其用為化”,言其功用為化生?!蹲⒔鈧摗芬苍趶娬{(diào)脾為坤土的同時,指出脾“助胃氣消磨水谷,脾氣不轉(zhuǎn),則胃中水谷不得消磨”。一個“轉(zhuǎn)”字,深刻體現(xiàn)了脾主運化屬陽的特性。故朱丹溪言脾“有乾健之運”,可以說是對脾用屬陽的概括??梢?,從易理來說,脾具坤卦之德,其體屬陰;脾之用如乾卦之健,其用屬陽。
體用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一個重要范疇。一般而言,“體”指“本體”,即客觀存在的實體,“用”指“體”的作用與功能。中國傳統(tǒng)哲學對中醫(yī)有著諸多滲透?!案误w陰而用陽”學說即是對肝體與功能關(guān)系的高度概括[2]:一方面,肝居于下焦,屬陰;肝藏血,血屬陰,故肝體為陰。另一方面,肝主疏泄,性喜條達,內(nèi)寄相火,主升主動,故肝用為陽。因此,我們也從脾的生理特性、功能特點討論脾亦“體陰而用陽”。
脾居腹中為陰臟,脾為太陰濕土,為“陰中之至陰”。《靈樞·本神》曰:“脾藏營”,《瀕湖脈學》釋:“營者陰血也”,可以說脾為藏營陰之所?!端貑枴の暹\行大論》稱脾“其德為濡”。濡,滋潤之意,《內(nèi)經(jīng)》所言,應是脾能滋潤濡養(yǎng)臟腑之意。明·周慎齋指出,“脾氣為中土之陰”,清·陳修園曾說“脾為太陰,乃三陰之長,脾陰足,自能灌溉諸臟腑”,其討論道:“血雖為陰,取汁必在中焦,腎雖為陰,而精生于谷,故圣人名為太陰為諸陰之母”,并提出治陰虛應以滋脾陰為主。唐容川于《血證論》中強調(diào):“脾潤則長養(yǎng)臟腑”。張錫純創(chuàng)制薯蕷粥治療陰虛勞熱及
一切贏弱虛損諸候。這些論述與治療措施均強調(diào)脾體屬陰,脾陰在滋潤人體臟腑中起關(guān)鍵作用,脾賴脾陰以濡養(yǎng)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正如張錫純所云:“治陰虛者,當以滋脾陰為主,脾陰足,自然灌溉諸臟腑也”。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升清和統(tǒng)攝血液。脾主運化指脾具有把水谷化為精微并將其轉(zhuǎn)輸至人體全身的功能,可分為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兩個方面。脾運化水谷,指脾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布散和轉(zhuǎn)化等作用,早在《素問·經(jīng)脈別論》中就有“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之說。而脾對水液的吸收、轉(zhuǎn)輸和布散作用,即是脾主運化水液的功能,故《素問·至真要大論》有“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之說。另外,脾主升清。脾的運化功能是以升清為主,這一點以李東垣的討論最具代表性,其強調(diào)只有脾氣升發(fā)、水谷之氣上升,元氣才能充沛,人體才能健康。還有脾主統(tǒng)血,《難經(jīng)·四十二難》曰:“脾裹血,溫五臟”,這里的“裹”,即是指脾具有包裹血液、勿使外逸之意,也就是脾有統(tǒng)血的功能。而脾統(tǒng)血的主要機理[3]實際上是氣的固攝作用,故沈目南的《金匱要略注》有“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tǒng)攝”之說??梢姡⒅鬟\化、升清,主統(tǒng)血,而“運”、“化”、“升”及“統(tǒng)攝”均為陽的屬性,這些均充分說明脾用為陽。
脾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能發(fā)揮重要的生理作用,全賴脾陰和脾陽的互相協(xié)調(diào)和互相依存。脾用為陽,當以健運、升發(fā)為常,而脾體為陰,脾所藏營陰是脾陽的內(nèi)在基礎(chǔ),二者緊密相關(guān),不可分割。對此,歷代名醫(yī)多有論述:明·代萬密齋于《養(yǎng)生四要》中說到:“受水谷之入而變化者,脾胃之陽也。散水谷之氣而成營衛(wèi)者,脾胃之陰也。”明確提出脾胃之陽和脾胃之陰有著不同的職責,二者協(xié)作共同完成脾胃的功能。《血證論》中的討論更加生動:“脾陽虛則不能統(tǒng)血,脾陰虛又不能滋生血脈?!辈⒈扔鞯溃骸捌㈥柌蛔?,水谷不化,脾陰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飯,釜底無火固不熟,釜中無水仍不熟”,認為脾分陰陽,二者共同行使統(tǒng)血功能,“一陰一陽,未可偏廢”。
病理上,脾陰虛與脾陽虛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脾陽虛化源不足,陰無以生,易致脾陰虛;反之,脾陰虛日久,脾運失調(diào),清陽(氣)不升而內(nèi)陷,致脾陽不足。對此,《靈樞·五邪》早有記載:“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格致余論·鼓脹論》也有“脾土之陰受傷,轉(zhuǎn)輸之官失職”之說,指出脾陰受損,會致脾陽轉(zhuǎn)運功能失常??梢?,脾陰脾陽生理相關(guān),病理相連,脾體陰而用陽。
體用不失,方謂上工。認識到脾“體陰而用陽”的生理特性,對于指導脾病的治療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治療脾病臨床用藥應潤燥得當,方能使脾陰脾陽互濟、統(tǒng)一。如喻嘉言所言:“土雖喜燥,但太過則草木枯槁,是以補脾之劑,務須燥濕得宜。”吳鞠通《溫病條辨》亦云:“脾屬土,雖喜燥惡濕,然燥太過則草木枯槁不榮”,強調(diào)不可偏重脾陽過用燥藥。其實很多著名的補益脾胃的方劑常同時兼顧脾陰與脾陽,如四君子湯、參苓白術(shù)散等益氣健脾方均為甘溫加甘淡之品;又如補中益氣湯用當歸,黃芪建中湯用白芍,均以陰助陽長,補而不燥。而滋陰生津之劑中,又常配以溫運之藥,潤中有燥,靜中寓動。如繆希雍的資生丸用參、苓、術(shù)、草四君健脾益氣,吳澄的中和理陰湯以及胡慎柔的慎柔養(yǎng)真湯等則是在滋補脾陰的同時加入益氣健脾之品,使陽助陰性,潤中寓健,滋而不滯,從而達到以“平”為度的目的,避免矯枉過正。這些都是“脾體陰而用陽”論在臨床上的實踐應用。
綜上所述,以易經(jīng)乾、坤二卦比對脾之特性,脾體陰而用陽;從體用關(guān)系來闡述脾的本體與功能,則脾為至陰之臟,具有藏營、滋潤之性,而其用為陽,主運化、升清與統(tǒng)血,且脾陰與脾陽緊密相關(guān),這些均體現(xiàn)脾為體陰而用陽之臟。而治療脾病時則應注意潤燥得當,以平為度。
[1] 山東中醫(yī)學院,河北中醫(yī)學院.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校釋·下冊[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884.
[2] 郭霞珍.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M]. 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6:53.
[3] 印會河.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M]. 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