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原松華
國企改革,政府的責任在哪?
◎本刊記者原松華
在經歷了“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的近10年爭論之后,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使國企改革圖景清晰?!笆藢萌腥珪Q定總結了國內外國有資產管理的經驗,提出要以管資本為主來管理國有資本,這是對國有資產管理理念的一個重大改變。”8月23日,在“國企改革進行時:共識與務實”財經智庫沙龍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國有資產以管資本為主不是國有資本功能的縮小和弱化,而是國有資本功能的放大。管資產只能是管人管事管資產,而管資本可以放大其功能,通過參股控股,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
——有利于優(yōu)化國有資本的配置、促進經濟的產業(yè)升級
作為國企改革的實踐者和設計者,十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陳清泰在國企陷入輿論漩渦時就站出來呼吁,國企改革關鍵是要使國有資本具有流動性,企業(yè)制度創(chuàng)新進一步要做的是使國家所有者轉變?yōu)楣蓶|,將“頂層國有企業(yè)”改制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這兩方面的改革聚焦到一個點上,即必須使國有資產“資本化”,使國有資本具有“親市場性”。
所謂資本化,是指國家擁有的國有資產要由實物形態(tài)的國有企業(yè),轉變成可以用財務語言清晰界定、計量,并具有良好流動性、可進入市場運作的具有公共性的資本,意味著國家從擁有、管理和控制國有企業(yè)轉向通過委托專業(yè)的持股機構運作國有資本。例如匯金公司2003年成立,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作為國有金融出資人的代表。截至去年底,匯金公司控股了約20家金融機構,合計資產占國有金融資產總規(guī)模的1/2左右,它主要是履行國家注資改制平臺和國有出資人代表轉換的職能。
在鄭新立看來,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國有企業(yè)對它所占有的國有資本是有法人財產權的,法人財產權包括占有權、使用權、受益權、轉讓權、處置權,就是沒有繼承權,繼承權是13億中國人民的。以管資本為主有利于優(yōu)化國有資本的配置,促進經濟的產業(yè)升級。要轉變發(fā)展方式、轉型升級,就要把資本投入到能夠帶動產業(yè)升級的領域。我國進口芯片一年要花2000億美元,化工產品進口需要2000億美元,把國有資本投入到這些領域,可替代進口從而帶動產業(yè)升級,發(fā)揮國有資產、國有資本管理的功能,加快轉變發(fā)展方式和轉型升級。
其轉變有三種途徑,即改革授權經濟體制,對行業(yè)性的大集團公司賦予國有資本的經營權限;建立若干國有資本經營公司,可以像新加坡的淡馬錫一樣;有條件的國有企業(yè)改成國有資產的投資管理公司;此外,民營資本進入,國有資本不一定要控股。企業(yè)的管理團隊是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來聘請,能獲得最大的回報是前提,其次是能反映股東的意志。有一些民企經營的領域很掙錢,國有資本也可以進入去參股、控股,是一個平等的股權投資者。
例如,湄洲灣做的一個130萬噸的石化基地,股東包括四家:美國的??松?、中石化、沙特的石油老板、福建的一個國有資產公司。美國的公司有技術,中石化有市場、管理人員,沙特的公司有源源不斷的輕質原油,福建的公司有地皮,這個完美的股權結構決定了公司將有長遠的競爭力。按照合理的股權配置組建公司,企業(yè)才有國際競爭力,國有資本才能真正做大做強。
匯金公司的實踐同樣對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借鑒作用。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驤女士認為,解決國資管理、委托代理問題,真正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離,建立完善的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明確授權體系和責任主體的職責。國資管理鏈條上有三個層次的責任主體,即政府、國有出資人代表和國有企業(yè)經營主體。如何做到各責任主體能夠定位清晰、責任明確、各司其職、責權利相統(tǒng)一,責任主體起什么樣的職責,是需要探討的。
政府具有國有資本公共管理和監(jiān)管的職責。包括國有資本的基礎產權管理、布局規(guī)劃、制度建設和協(xié)調監(jiān)督,主要通過擬定國資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制定規(guī)章制度等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政策性的指導;國有出資人代表的職責是根據政府的授權,享有國有資本收益、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的義務,同時不同于一般的股東,國有出資人代表要體現國家的資本意志,負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特殊職責;在國有出資人代表這個層面發(fā)揮在市場和政府之間紐帶和隔離帶的作用。通過國有私人代表按照市場化來履行職責,實現政企分離、政資分離;國有企業(yè)的職責是在完善公司治理的規(guī)則下,通過出資人授權形成有效的決策執(zhí)行制衡機制,是一個經營的主體,建立激勵有效、約束有力的機制,按照管理科學、治理規(guī)范、內控嚴密、效益良好,提高綜合實力為目的的現代企業(yè),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上,通過公平競爭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匯金公司就是通過控參股機構、股東大會對董事會、董事會對管理層的層層授權實現授權管理。
對于國有出資人代表的角色,怎樣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履行職權,管好國有資本?在梁驤看來,國有出資人代表要堅持市場化的原則管好國有資本。通過資本來引導市場,優(yōu)化資源配置,實現國家的戰(zhàn)略意圖和意志,提升國有資產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最主要的是通過市場化方式履行職權,使國有企業(yè)在經營活動中達到有活力、有市場競爭力。這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國有出資人代表管什么。國有出資人代表要根據國家的授權行使出資人的職責,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全部或者部分的出資人權利,出資人代表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負責。匯金作為出資人代表,主要從幾個方面享有權益和履職:一是行使資產收益權,代表國家獲得控參股機構分紅收益和國有資產的轉讓收益。過去10年,匯金累計收取現金分紅超過8000億元。二是行使董事的提名權,即按照持股比例提名股權董事,根據國務院授權行使轉讓和退出權。在實踐中開展了控參股機構股權運作和處置。三是行使參與重大決策權,包括在重大問題上從股東角度的否決權,參與控參股機構股東大會的決議表決,通過派出董事參與董事會的表決。四是根據法律法規(guī)、公司章程規(guī)定來享有信息的知情權,并承諾不利用股東地位來謀取不當信息。
作為國有股東,在關注控股回報和財務收益的同時,還要兼顧宏觀目標,作為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隔離帶,接受政府的指令,把國家的意志翻譯成市場的語言,再通過市場機制傳導給控參股機構。匯金的實踐證明,這個機制設立有效避免了行政指令和市場規(guī)則之間的沖突,初步實現了政企分開和政資分開。匯金公司的模式更符合市場化的規(guī)則,在國有資本管理上可有所借鑒。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生命線
“改革要能成功,需要得到人民的擁護,混合所有制包括國資國企改革,有一個生命線就是要公平、公正、公開?!敝袊鴥S商聯(lián)合會常務副會長華生表示,“世紀初的那次MBO(管理人收購)的改革,受到了大家的批評。作為國資委,對外要講究公開、公平,要讓大家都有平等的機會;對內就是要堅持一個價格,不能說內部人入股時是一個特殊的價格,這個價格只對員工、只對管理層,那就是搶國家的資產??ㄗ×诉@個標準,以什么價格賣都沒有問題,為什么?別人不要我要,那就沒有問題?!?/p>
例如不久前中信國安的改革估值過低,有國有資產流失之嫌,就是因為不公開、不公正、不透明。國企是全民的資產,要賣得明明白白,所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公開、公平、公正,引入外部資金時要讓大家都有機會,不光是跟企業(yè)有關系的少數人有機會。在華生看來,如果沿著中信國安這條路改下去,這次改革一定是慘敗,會遭到老百姓的反對。
J·赫爾曼的研究表明,轉軌過程中的某些改革如果不重視社會公平性,將使少部分人得到不當暴利而某些群體受到嚴重損害,改革進程本身也將受到威脅。
“在國企改革時要記住它是全民的資產,因此要更多地考慮普通老百姓、普通投資者參與的機會。如果改革從國家寡頭變成社會寡頭,每天報紙上看到的都是福布斯排行榜前100名的人搞混合所有制改革,全國的老百姓什么感覺?”華生說:“這種盛宴跟老百姓有什么關系?不成了大佬的分配?英國國企改革,國有資產要賣的時候分成200鎊一份,全國人民都有權利參與。如果我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搞成50億才能進來的門檻,不是專門給壟斷寡頭創(chuàng)造的機會嗎?”
在華生看來,生命線要是把持錯了,國資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自掘墳墓。
鄭新立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內要允許員工持股,包括核心層持股、骨干層持股和老員工持股。核心層包括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骨干層包括二級公司的經理、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大概有二、三百人必須要持股,還有老員工的持股。一個幾萬人、幾十萬人的公司,真正的凝聚力在于核心層、骨干層,而且核心層、骨干層在任期內,或者離任后的五年內不允許出售股份,給他們戴上一個金手銬,這是企業(yè)辦成百年老店的真正訣竅。比如華為公司,17萬人現在有7萬人持股,內蒙古的伊泰集團是員工持股,浙江的順易集團也真正實現了共同富裕,真正的激勵是股權制。
在華生看來,混合所有制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完全市場化、資本化的形式,就是沒有明顯的控股股東。例如美國的一些跨國公司,包括微軟,比爾·蓋茨的股份只有百分之幾,誰是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可能是保險基金,也可能是一個大學的基金會,這才是真正的混合?;旌辖洕睦硐胄螒B(tài)是沒有明顯的控股股東,是現代的互相制約的機構。
——營造活力企業(yè),倒逼經濟體制改革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計先生是來自企業(yè)的代表,他關注的是深化改革能給企業(yè)帶來什么。在他看來,一個有活力、沒有實力的企業(yè),未來可能成為有實力的企業(yè);一個沒有活力、有實力的企業(yè),未來也可能變得沒有實力;有活力、又有實力的企業(yè)未來一定更有實力,說明活力的重要性。
經過上一輪國有企業(yè)改革,大多數國有企業(yè)尤其是國有骨干企業(yè)都具備了一定的實力甚至是很強的實力,但是活力不足仍是當前最突出的問題。“因此,企業(yè)的向往是以營造活力企業(yè)為重要突破口來倒逼經濟體制的改革。”王計說。
在企業(yè)諸多的活力因素中,如何讓企業(yè)資本有活力、可流動、能交易,可通過收購、兼并、聯(lián)合等方式做強做大,也可以通過破產、被兼并等方式來尋求資產和其他生產要素的再配置。這是企業(yè)家對深化改革、對市場主體再構造的期盼之一。最典型的,如上海的復星集團參與了20余家國有企業(yè)混合所有制改造,其中控股的有七家,主導經營的有三家,參股的有13家,總共投資已經達到90億元人民幣,其中有六家是上市公司,其他是非上市公司。他們的成效非常顯著。12年前,復星入股南京鋼鐵廠的時候,工人人均年收入只有2.8萬元,現在已達到6.5萬元,是之前的1.5倍。復星還參與了上海老城隍廟的國企改革,使銷售額提高了九倍,總資產從30億元提高到130億元,煥發(fā)了國企活力。
正是上一輪民營化改革產生的制度紅利,再加上21世紀初出現的重化工業(yè)化紅利,將國企帶進了這一輪黃金時代。但是這兩個紅利都將逐步消失,所以需要新一輪民營化改革,創(chuàng)造國有企業(yè)的活力。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企業(yè)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的研究顯示,通過民營化改革,經濟發(fā)展更快了,市場活力更足了,企業(yè)競爭力更高了,產業(yè)的創(chuàng)造力更強了,政府稅收更多了,金融體系更安全了,民眾就業(yè)更充分了。
市場培育不起來,內生動力、內在活力激發(fā)不出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難以建立。2013年,國際上著名的企業(yè)并購當屬三菱重工把日立能源裝備產業(yè)重新組合在一起。這個重組的動力是來自于市場的壓力。今年GE重組了阿爾斯通,在熱電領域,阿爾斯通和GE在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方面形成了互補,阿爾斯通通過合并后的實體注入電廠配套設施,從而提升了其在電力領域的實力。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技術、服務、客戶源這三大要素在這項重組中得到了完美體現。在GE和阿爾斯通的重組中,法國政府經歷了從驚訝、譴責到反對,從引入西門子競爭抗衡到接受和支持GE的入駐,最終政府的權威服從了市場制度。企業(yè)是重組的主角、主體,重組是一種資源的配置,背后的邏輯應該是市場、效率,而不應該是政府和權力。
在鄭新立看來,下一步加快國企改革和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第一,一定要有一個理念,讓國企和民企在發(fā)展中實現互惠互贏。民營企業(yè)對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一個總的判斷是什么?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發(fā)展的方向,但是目前觀望的居多,真正拿出實際行動的還比較少。
第二,現在民營企業(yè)和國企改革還是要消除壟斷,消除隱性壁壘,讓民營企業(yè)能真正進得去。最近國務院出臺80個示范項目,鄭新立等專家去江蘇、安徽、浙江等地調研了20個項目,考察后感覺很多項目民營企業(yè)不敢進去?,F在很多民營企業(yè)還是希望國企調整設計,調整國有經濟的功能和布局,促進國有經濟功能的轉型。
“特別是對國企的功能定位還是要清晰地界定,除了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yè)之外,盡量讓民營企業(yè)能夠進得去。”鄭新立說。
第三,解決民企參與國企改革怎么有效運行的問題?,F在小的國有企業(yè)都已經改完了,剩下的都是大的國有企業(yè),規(guī)模和體量都很大,民營企業(yè)根本沒有辦法和大國企合作。怎樣拆分業(yè)務,能夠讓民營與大國企合作?一是可以實行股權分散,在國有第一大股東不變的情況下,使混合所有制企業(yè)實行股權分散,主要是引入國有資本,并達到相當的比例。二是推行國有資本在股份所有制企業(yè)中持優(yōu)先股,在浙江很多地方做得不錯。比如優(yōu)先股的方式創(chuàng)意,把大型國企的50%的資產作為優(yōu)先股,然后把26%的股東權利賣給民企,這對民企來說就是以小博大,需要一半的資金就可以掌握企業(yè)經營的主導權;對國企來說,降低了交易的門檻,可引來更多的民營企業(yè)參與競價,提高國有企業(yè)股權的價格,民營企業(yè)將企業(yè)經營好了,提高了股權價值,國有資本也就實現了保值增值。三是要真正推進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管理者和持股人要分開,資本賬國有大、民營小,管理方面民營大、國有小,目前可以采取有限合伙的方式,出資人承擔有限責任,管理者承擔無限責任,這種設計能保證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四是創(chuàng)新國有資產的定價和交易方式,特別是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收購兼并過程中要規(guī)范定價和交易方式,這一點至關重要。再就是信息公開、定價公開、競爭公開、程序公開,這四個公開一旦實現,國企負責人和政府決策者采取這種辦法,可有效減少政治風險。
作為企業(yè)家代表,王計對政府也有建言。他寄希望于改革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國有資本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讓國有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能生能死、能大能小、能進能退、能嫁能娶,成為一種常態(tài)。不要大驚小怪和行政干預,讓市場而不是官員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作用。繼續(xù)發(fā)揮擴大資本市場的功能,讓國有企業(yè)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上實現交易,讓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在資本的流動和交易中去實現;把對人的管理重點放在對董事會成員的配置上,讓董事會充分行使章程賦予的權利,讓董事會決定企業(yè)的生存與發(fā)展,賦予權利意味著賦予責任,這種權利與責任的配置要比讓遠離企業(yè)坐在辦公室里的處長和局長們充分行權、卻負不起責任的現行制度更貼近市場。
國企改革,設計出能使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方案,并兼顧民營企業(yè)家、普通老百姓、普通投資者的利益,需要政府的遠見卓識;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明了國企改革方向,而付諸實踐,合理布局、細化實現路徑、方式,對于推動現代化的國家治理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