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美育通常指審美教育、美感教育,是以生動的具體美感形象喚起人們的形象思維,以情緒的感染陶冶人的思想情感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美化人們的心靈和生活,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學生正值思想豐富、精力充沛的時期,愛美、追求美是他們的天性,但他們又不懂得真正的美。因此,寓美育于體育教學之中,既可滿足學生的愛美心理,又能使他懂得體育的美感,達到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統(tǒng)一。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勢在必行。
一、通過美的語言及音感效應滲透美育
語言是教師應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在語言上下功夫。
1.體育教學中的語言要精,要準確、簡潔、生動并富有趣味性,能扣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的求知欲。
2.體育教學中的語言要有節(jié)奏、洪亮,有藝術性,使學生在語言的感染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3.教師要通過音感效應(音感效應是通過形象貼切的語言,賦予情感的表現(xiàn)與熏染)和語調的抑揚頓挫,渲染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聲音的感染下,產生情緒的波動。
二、通過儀表教態(tài)美滲透美育
教師為人師表,本身就是學生的審美對象,教師的儀表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穿戴得體、整潔干凈、舉止端正、教態(tài)自然、親切和藹,就會給學生以舒服的視覺形象,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從而產生良好的課堂效果。相反,教師的衣著、儀容過于花俏隨便、不拘小節(jié),就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通過儀表教態(tài)美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能培養(yǎng)學生的心靈美。
三、通過動作形象美滲透美育
教師通過完美的示范動作,給學生一個美的形象,能增強學生對動作的感性認識。如果教師的示范動作不標準,沒有美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學生可以通過動作練習產生自我欣賞、自我陶冶的感覺,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動作技術。
四、通過情境陶冶滲透美育
情境陶冶是自覺地利用或創(chuàng)造一定的環(huán)境和氣氛,利用教師自身情感等多種因素對學生進行精神熏染和心靈感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感觀、視覺,使學生依靠直感去感受美的情境,提高體育練習效果。
五、通過器材擺放和場地布置滲透美育
器材擺放、場地布置與體育教學密不可分。器材擺放或場地布置可以從美學的角度考慮,通過一定的幾何圖形,使學生對協(xié)調美、對稱美有一定的認識。例如,以往的體育準備活動都是沿籃球場邊緣跑4圈,這樣容易使學生產生單調、厭煩的感覺。如果改動跑的路線,或跑對角線加邊線,或跑卷心發(fā)散圖形等,能使學生產生新奇感,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通過器材擺放、場地布置的美學特點,使體育教學產生賞心悅目的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六、利用節(jié)奏強弱的變換滲透美育
節(jié)奏是一切藝術的靈魂,是美育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動靜、張弛、收放、疏密等多種對比與轉化,形成強烈的節(jié)奏感,使學生引起共鳴,產生美感。例如,在多級蛙跳的練習中,通過靜動有序的節(jié)奏,使學生在提高技能的同時得到美的熏染。
七、通過教法實施滲透美育
體育課的好壞關鍵看教法的實施。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首先可根據(jù)學校的具體情況及學生的自身特點,選擇科學的、新穎的教法,使課堂雙邊活動和諧地進行,呈多種結構的美。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有新精神、新意識,要相互學習,相互取長補短,把共性的方法寓于個性的教學之中。如讓學生自編韻律操,或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采用不同層次教學,會產生不同的層次美。以前滾翻教學為例,分兩個層次會產生不同的層次美:層次低者把大墊子橫放,目的是降低要求,當他們達到要求完成動作時還可以向高要求進發(fā),這就使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有向上攀登的勇氣;層次高者向更高的目標奮進——逐漸提高騰空的高度和遠度。因此,教學方法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美的方式,能對學生產生美的教育和感染。
總之,美育與體育密不可分。體育教學中的美具深刻的內涵,教師在教學中應把各種手段及自身修養(yǎng)貫穿其中,自覺地做到寓美育于體育教學之中,向學生展示多種美學因素,使學生懂得美,進而提高審美能力。
(責任編輯 付淑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