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傳
(中國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北京100723)
有幸參加了兩屆土司問題學術研討會,得以拜讀諸家之高論,深感受益匪淺。也因此得知近年來,土司研究發(fā)展之成果,土司研究已漸成為學術之熱點,這當然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土司研究所涉邊疆、民族及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諸多方面,故有“土司學”之說,亦當不為之過。只是我對于土司研究,則知之甚少,不敢侈談,以恐貽笑方家。然而近讀關于明代土司之論述,頗感一些學者對于明代土司之理解有誤,至以明之東北諸部皆作為土司而論之者,此蓋清修《明史》有意含混其詞,而今人誤讀所致,故不揣而漫言之,錯訛之處,還望指正。
一
關于明之土司,《明史·土司傳》有所敘述,其系因元之故事,大為恢拓,分別置以司郡州縣,課以賦役,而聽命于朝廷驅(qū)調(diào),此為有明一代土司管理之法。又曰:“嘗考洪武初,西南夷來歸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銜號曰宣慰司,曰宣撫司,曰招討司,曰安撫司,曰長官司。以勞績之多寡,分尊卑之等差,而府州縣之名亦往往有之。襲替必奉朝命,雖在萬里外,皆赴闕受職?!盵1]
此史料為人所共見,而贅述于此,目的在于說明其所稱“西南夷來歸者”之意。故《明史土司傳》所收錄之土司,為湖廣、四川、云南、貴州、廣西五省而已。此當為有明一代土司之大概。
以我們今日之理解,土司即少數(shù)民族地方之官署機構(gòu),如宣慰使司、宣撫司、發(fā)撫司、招討司、長官司之謂也;土官即土司之官員,即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招討使、長官及土知府、知州、知縣之謂也。今泛稱之為土司,實以官署代稱其官云。此本為極明了的事情,無須贅言。然《明史職官志五》稱:
洪武七年,西南諸蠻夷朝貢,多因元官授之,稍與約束,定征徭差了之法。漸為宣慰司者十一,為招討司者一,為宣撫司者十,為安撫司者十九,為長官司者百七十有三。其府州縣正貳屬官,或土或流(大率宣慰等司經(jīng)歷皆流官,府州縣佐貳多流官),皆因其俗,使之附輯諸蠻,謹計疆土,修職貢,供征調(diào),無相攜貳。有相仇者,疏上聽命于天子。
又有番夷都指揮使司三,衛(wèi)指揮使司三百八十五,宣慰司三,招討司六,萬戶府四,千戶所四十一,站七,地面七,寨一(詳見,《兵志》衛(wèi)所中),并以附寨番夷官其地。[2]
此文雖述土官,其中述及土司之設置,與前《土司傳》無異,毋庸多論,其所不同者,在于“又有番夷”云云。
以上文字,粗讀之極易使人誤以為番夷都指揮使司三,衛(wèi)指揮使司三百八十五,宣慰司三,招討司六,萬戶府四,千戶所四十一,站七,地面七,寨一,皆為土司之設置。
而細讀之,則其文則冠以“番夷”二字,為區(qū)分其與土司之別,此處“番夷”,系專指東北、西北之各部。然《職官志》所述,文字頗為含混,極易使人誤讀,以東北、西北“番夷”誤為土司之列。今日部分學者誤以為明代土司亦當包括東北、西北各部少數(shù)民族,即明人所稱“番夷”,其源蓋出于此。
二
《職官志》所述土官及“番夷”官員,其下有注稱:詳見《兵志二·衛(wèi)所》,而查閱《明史·兵志》所述,則各地土司武官,盡列于都司下,此處所屬,則專列為“羈縻衛(wèi)所”:
羈縻衛(wèi)所,洪武、永樂間邊外歸附者,官其長,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zhèn)撫等官,賜以敕書印記,設都司衛(wèi)所。[3]
下附都司一,奴兒干都司。衛(wèi)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地面七,寨一,文長不贅。然觀《兵志》之文字,蓋述東北女真各部之羈縻衛(wèi)所,而非領于吏部、兵部之土司。
明代土司官員之管理,洪武中初屬吏部驗封,后以宣慰、宣撫、安撫各領土兵,改隸兵部,遂分隸吏、兵二部。其后威柄漸弛,規(guī)取日陋。嘉靖九年(1530),始復舊制,以土府州縣等官隸屬吏部驗封司,以宣慰、宣撫、招討等官隸兵部武選司。隸驗封者,布政司領之;隸武選者,都司領之。我們讀《明史兵志》,可見四川都司下領天全六番招討使司、隴木頭等長官司、石砫等宣撫司、八郎等安撫司;四川行都司下領昌州等長官司。此外云南、貴州、湖廣都司亦各有分領之土司。武選掌土官之襲替,驗封之責則在核實土司襲替之合法性,以免引起土司內(nèi)部爭襲的事件。
明廷于土司之管理與羈縻衛(wèi)所截然不同。而奴兒干都司及三百八十四衛(wèi)、二十四所、七站、七地面、一寨及西北諸部之衛(wèi)所,西番諸衛(wèi)、宣慰使司、招討司、萬戶府、千戶所,則皆附于羈縻衛(wèi)所下。
明制,對于少數(shù)民族自治地區(qū)官員之設置,實有土司與“達官”、“夷人官”之別。故其襲替制度,亦有土官襲替與夷人襲替之別,二者雖有相近之處,然亦不盡同。
《大明會典》即分《土夷襲替》、《夷人襲替》二節(jié),述土官與夷人襲替之制度規(guī)定。
明代土官襲替之法,基本承襲元制,而更重于襲替之管理。弘治五年(1492)至有土官襲職后,習禮三月,始令回任管事。其制度除所涉各地土司外,永樂十八年(1420)以安南為交阯布政使司,特令原安南都統(tǒng)使子孫襲替“照土司例”。[4]既有“照土司例”之謂,則其非土司是也。
而夷人之襲替,則專指海西、建州等女直夷人,朵顏三衛(wèi)及哈密等處來降夷人,與土官不盡相同。如:“凡夷人襲替,洪武、永樂間,降附達官亡故者,子孫襲替降一級?!薄罢y(tǒng)間,令海西、建州等女直襲替授職,二十五年升一級。”至萬歷中,升降之例俱不復行?!凹尉甘?,題準達官承襲照土官例,不拘十年之數(shù)。”“又例,凡海西、建州、朵顏三衛(wèi)女直求討襲替,若所管部落累曾犯邊,本人懦弱,不堪襲替管事,革去討升職事,遞降一級,左右都督以下,量減一級承襲。俱換給敕書齎捧回還,管束部落,照例進貢。曾討升一次者,不許再討,若能將本邊夷人及漢人逃去本地擒挈,及被虜漢人送到守邊將官處,亦許鎮(zhèn)巡等官具奏,量加升賞。仍令鎮(zhèn)巡等官,將前項事情,撮其大要,譯寫番文,用總兵官印信,每都督給予一張,令知勸懲?!盵4]
如嘉靖中所稱“題準達官承襲照土官例”,所謂“照土官例”,即是明確“達官”非土司官。由此可知,明朝對于蒙古、東北女直及西北哈密等處“夷人”之管理,雖有照土官例襲替之規(guī)定,然其統(tǒng)稱為“達官”或“夷人”,而絕非土官,其性質(zhì)與明代各地之土司決然不同,而與《明史·職官志》中所稱“番夷”及其下開列之都司、衛(wèi)所等一致,是決然不可以將其歸入明代土司之列的。
三
清修《明史》,既已知明制有土司與“達官”、“夷官”之別,《明史·職官志》卻將“番夷”混于土司后而述之,其用意蓋為有意回避“番夷”官員之所指。修《明史》諸人,蓋知其制度不可不述,而又不得不隱匿,以避清人祖上曾為明朝“夷官”之事實。
明人之于東北女直,以東北夷稱之。何喬遠《名山藏》《王享記五》有“東北夷”,專述海西、建州女直:“洪武初,歸附。高皇帝為設都司、衛(wèi)所,官其酋長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zhèn)撫等官。使因其俗,自相役屬,不給官祿,聽其近邊駐牧,保塞不為寇,而厚之宴賞。”“永樂初,成祖益遣人招諭之。于是,諸夷盡附,皆置衛(wèi)所,授官如洪武時。成祖又為置馬市開原城,給贍其酋長柴、布、米。其有愿居內(nèi)地者,于開原設安樂州,于遼陽設自在州以處之,皆量授以官,聽其牧耕自便。于是,諸酋長聞風麇至。成祖先后為置奴兒干都司一、建州等衛(wèi)一百八十四,兀者托溫千戶所等所二十。其來貢諸夷,又有速溫河地面等三十八地面,哈魯喜樓里城別里真站等七站,又有巫里阿等寨凡五十八所。罔不內(nèi)向歸誠,稽首闕下者矣?!盵5]
清修《明史》,諱言女直舊事,至于《地理志》隱沒奴兒干之設置。先師祖孟心史于此早有專論:“《明史》于地理志既隱沒奴兒干都司,然于《職官志》中,其第五〈都司〉目下云:‘都司率流官,或得世官?!怂^世官,蓋即夷與番之都司。內(nèi)地各都司,雖亦有傳世,然遷調(diào)任便,乃循府兵之制而來,非一定不可間斷,即非世官之制。又云:‘有番夷指揮使司三、指揮使司三百八十五、宣慰司三、萬戶府四、千戶所四十一、站七、地面七、寨一。’注云:‘詳見《兵志》衛(wèi)所中?!且嗯c《兵志》相照應,所謂都指揮使司,即簡稱之曰都司,其類有三。一即奴兒干都司,其二乃西番,即衛(wèi)與藏之地,設都指揮使司二,一云烏思藏都指揮使司,一云朵甘衛(wèi)都指揮使司。其三百八十五衛(wèi)指揮,即奴兒干都司所屬三百八十四衛(wèi),西番僅一隴答衛(wèi)指揮使司。宣慰司、萬戶府,皆惟西番有之。千戶所在西番者一十七,合奴兒干都司所之二十四所,故云四十一。其站與地面與寨,則皆在奴兒干屬下,《職官》、《兵衛(wèi)》兩志所載皆合。何以烏思藏、朵甘二都司,見于《西夷傳》,而奴兒干都司則隱沒不彰,此亦《明史》故為諱飾之明證?!盵6]
先師謝剛主亦稱:“清初史事,至乾隆以后惡其不文,頗多避諱。”[7]至清開國史料,需考而后成,若馬文升《撫安東夷記》、葉向高《女直考》、苕上愚公《東夷考略》、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及何喬遠之《名山藏王享記》等有述東北各部之著作,皆清人所大諱者。故清廷所修之《明史》自不會以“夷人”自稱,原《大明會典》“土、夷”襲替之別,自不能見于《明史》,然其“夷人”之官亦不可不述,故如心史師祖所言,含混其詞,略附于職官土官之后,加經(jīng)“番夷”二字,而稱詳見于《兵志》,《兵志》則僅開列衛(wèi)所職官,不復言及“番夷”二字。
綜上所述,因知東北、西北“夷人”官襲替之制雖有照土官之例,然則其設置及管理則與明朝境內(nèi)土官截然不同,是知有明一代從未將其歸入土司之列,將其混于土官而述,實清廷掩蓋歷史事實之所為,今日之研究者,切切不可草草讀之,誤將“達”、“夷”之官視為明代之土司也。
[1]明史(卷310)[M].土司傳序.
[2]明史(卷76)[M].職官五[M].
[3]明史(卷90)兵志二.
[4]大明會典(卷121)兵部四.銓選四、土夷襲替[M].
[5]何喬遠.名山藏(卷109)王享記五[M].
[6]孟森.滿洲開國史(第二講)“女直總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7]謝國楨.謝國楨全集(第七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