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鳳娟, 劉雪峰
情緒與身心健康極為密切,兒童時期是情緒增長、假想和移情作用增加的時期。兒童情緒的改變是對身體生長和各種器官功能變化而正常發(fā)展的一種適應,其特點是反應強度大且易變化,情感變化復雜,情緒來的快,去的迅速。因外界不利因素如家長和老師的忽視、壓制和不公平,學習壓力和對性發(fā)育的困惑等而引起的煩惱、焦慮等情緒不穩(wěn)現(xiàn)象并不少見。有研究表明[1],艾司西酞普蘭具有良好的抗抑郁和抗焦慮作用。為探討艾司西酞普蘭對少年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筆者以氟西汀治療為對照組進行療效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2-05/2013-05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門診或住院患兒共45例,按就診單雙號順序分為兩組,艾司西酞普蘭組22例,其中男11例,女11例;平均年齡(13.2±4.9)歲。氟西汀組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齡(12.9±4.8)歲。兩組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抑郁癥或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相的診斷標準[2];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評分≥18分[3]。
1.3 納入標準 (1)符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2)年齡<14歲;(3)家長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嚴重器質(zhì)性疾??;(2)2周內(nèi)使用過其他抗抑郁藥。
1.5 治療方法 艾司西酞普蘭組,起始劑量5 mg/d,2周內(nèi)漸增至10~20 mg/d,平均(12.5±5.6)mg/d。氟西汀組,起始劑量10 mg/d,2周內(nèi)漸增至20~40 mg/d,平均(26.7±15.6)mg/d。療程6周,失眠時可加用苯二氮卓類藥。
1.6 觀察指標 采用HAMD及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療效及不良反應,于治療前、治療第1、2、4、6周末各評定1次;在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查肝、腎功能,血糖,心電圖各1次,記錄不良反應。
1.7 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jù)HAMD量表減分率評定療效。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1)痊愈:減分率≥75%;(2)顯效:50%≤減分率<75%;(3)進步:25%≤減分率<50%;(4)無效:減分率<25%[3]。
2.1 兩組HAMD評分比較 艾司西酞普蘭組治療1周末及以后各周HAMD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均P<0.01)。氟西汀組治療第1周末HAMD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2、4、6周HAMD評分均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均P<0.01)。兩組間比較,治療第1周末,艾司西酞普蘭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氟西汀組(均P<0.01)。治療前及治療第2、4、6周兩組HAMD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者治療效果相當,但艾司西酞普蘭組起效更快。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
注:與氟西汀組比較,at=4.54,P<0.0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結果表明,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按TESS評分,艾司西酞普蘭組不良反應有5例,惡心、焦慮各3例,口干、失眠各2例,震顫1例,均在治療初期出現(xiàn),持續(xù)3~12 d,減輕或消失;氟西汀組不良反應為11例,口干8例,惡心6例,頭暈5例,便秘3例等。艾司西酞普蘭組不良反應明顯低于氟西汀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67,P<0.01)。
兒童青少年抗抑郁藥首選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其用藥劑量,并非簡單的成人劑量減半,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具有高蛋白結合率,主要通過P450酶代謝,與成人比較,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在兒童少年的肝臟代謝快(6~10歲代謝速度大約是成人的2倍,到15歲與成人相同),藥物吸收快,藥物峰值早,但蛋白結合率低,因此,兒童青少年每公斤體質(zhì)量可能比成人更高劑量[4,5],本研究中使用抗抑郁藥的有效劑量基本接近成人劑量。艾司西酞普蘭為外消旋西酞普蘭的左旋對應體,藥理作用和療效的惟一可能機制是抑制5-羥色胺再攝取。對5-羥色胺1A、5-羥色胺2、多巴胺D1和D2受體、α1、α2、β-腎上腺素能受體、組胺H1受、毒蕈堿樣膽堿能受體、苯二氮卓和阿片受體沒有或僅有很低的親和力。此外對Na+、K+、Cl-和Ca2+離子通道無作用[5,6]。因此,心血管副反應少,對于兒童抑郁癥患者更加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少年抑郁癥,療效與氟西汀相當,但起效更快,治療1周末就表現(xiàn)出顯著療效,這與國內(nèi)文獻報道一致[7,8],少年抑郁癥合并焦慮癥狀明顯,艾司西酞普蘭改善焦慮癥狀效果更佳[8],因此更加適合少年抑郁癥。艾司西酞普蘭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少,且輕微,主要不良反應有惡心、失眠、乏力、嗜睡、多汗,許多不良反應經(jīng)過繼續(xù)治療可以自行緩解,長期維持治療比較安全[9],本研究結果顯示,艾司西酞普蘭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2.7%),較氟西汀組(47.8%)少,且癥狀輕微歷時短,所以依從性更好。因此,艾司西酞普蘭是治療少年抑郁癥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藥物。
[1] 江開達.精神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420-421.
[2]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7-88.
[3] 鄭美,林燕紅,張建斌.針刺聯(lián)合抗抑郁藥治療抑郁癥44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2,53(11):927-929.
[4] 陳一心,儲康康.抗抑郁藥在少年兒童中的應用[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9,19(2):211-212.
[5] Dulcan MK,Bregman J,Weller EB,et al.Treatment for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isorders[A].In:schatzberg AF,Nemeroff CB,eds.Essentials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M].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2001:459-517.
[6] 陳彥方,李舜偉.新編臨床精神藥理學[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5:212-213.
[7] 司天梅,舒良.關于新抗抑郁藥艾司西酞普蘭[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17(1):68-69.
[8] 王雪艷,孫波,張永東,等.艾司西酞普蘭與馬普替林治療抑郁癥對照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17(5):324.
[9] 舒良,田成華.精神障礙的生物學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