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余靖研究綜述

2014-04-10 05:01:23謝楊平
韶關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慶歷韶關學報

謝楊平

(汕頭大學 文學院,廣東 汕頭 515063)

余靖(1000-1064年),原名希古,字安道,宋韶州曲江(今屬廣東韶關市)人,官至工部尚書,謚曰“襄”,有《武溪集》傳世。余靖是北宋仁宗朝的名臣,入仕四十載,一生立朝清正,有“四諫”、“四賢”之稱。慶歷中,與范仲淹、歐陽修等人輔佐宋仁宗,提綱振紀,卒成“慶歷之治”。后經(jīng)制五管,凡治六州,出生入死,任勞任怨,立下了彪炳千古的豐功偉績。余靖不僅是杰出的政治家,還是學者和詩人。他自小就博學強記,以文學稱鄉(xiāng)里,“至于歷代史記、雜家小說、陰陽律歷,外暨浮屠、老子之書,無所不通”[1]。其所作的各體詩、文亦俱佳?!端卧娾n》稱其詩“堅煉有法”[2],《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他如《論史》、《序潮》諸作,亦多斐然可觀。以方駕歐、梅,固為不足。要于北宋諸人之中,固亦自成一隊也。”[3]余靖這位內涵豐富、學養(yǎng)很高的文化名人,其道德文章,蔚為風范,值得我們去探討和研究。

迄今為止,通過文獻檢索發(fā)現(xiàn):目前公開發(fā)表有關余靖研究的專書有5本,相關專題文章約50篇。下面將對有關余靖研究的已有成果進行整理,作一簡要綜述,以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一些便利。

一、生平事跡研究

(一)生平事跡

關于余靖的生平事跡,最早關注和對其進行研究的是黃志輝先生。他在1988年發(fā)表的《余靖生平事跡考述》一文,開了余靖生平事跡研究的先端。作者根據(jù)現(xiàn)存的有關史料和參證余靖的現(xiàn)存著作,對其生平仕宦經(jīng)歷與著述活動進行了詳細的敘述。之后,黃志輝先生在2008年出版了《余靖》一書。這是一部傳記性質的著作,描繪了余靖四十載仕宦生涯的不同圖景,對了解余靖的生平事跡有一定的幫助。同類性質的撰述還有易行廣先生的《余靖譜傳志略》和曹家齊先生的《北宋名臣——余靖》兩書。前一書對余靖的行蹤、交游和生平事跡進行了描述,還對他的遺存詩文作了編年以及簡要的評論。后一書則是一本普及型的通俗讀物。該書以豐富的資料和通俗的文字敘述了余靖的生平事跡,并對余靖的為官、功績、思想和文學成就作了客觀的評價??傮w來看,上述撰述對余靖的生平事跡考究已比較詳盡。

余靖的交游是其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對此易行廣、李貴錄等先生有較多關注。易先生《余靖譜傳志略》中有《余靖年譜人物志》一篇,詳列了與余氏有所接觸的人物354人及其行跡。李貴錄先生在2002、2003年間連續(xù)發(fā)表的《余靖在家鄉(xiāng)交游考述——余靖交游考之二》、《宋朝“右文抑武”政策下的文臣與武將的關系——以余靖與狄青關系為例》以及《北宋中期文臣之間的關系考察——以余靖、蔡襄為例》三文,對余靖的交游情況做了進一步的探究。其中《交游考之二》一文,作者通過余靖在家鄉(xiāng)與本地士人的交游和與本地官員的交游兩個方面來闡述,肯定了“余靖在這方面的交游,對余靖的一生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無論是科舉還是仕途,都對他有推動和提升的作用”[4]?!杜c狄青關系為例》一文則闡述了余靖與狄青關系的發(fā)展與變化,肯定了余靖“起初對狄青的看法,是出于對國家的忠心和負責,從這一點來說,余靖是光明磊落的,而且他后來的變化,也說明他不是頑固而不可改變的”[5]?!兑杂嗑?、蔡襄為例》一文,作者則闡明余靖與蔡襄“確是同氣相求、心有靈犀的,這是基于他們大致相同的政治理念與思想”[6]。這幾篇論文對我們進一步了解余靖的交游情況有很大的幫助。

(二)歷史功績

余靖為官時政績卓著,因此,涉及余氏歷史功績的研究成果也有一些。最早關注與研究這方面內容的也是黃志輝先生,他分別于1989年、2002年發(fā)表了《余靖在“慶歷之治”中的進步作用》和《北宋中葉出色的政治改革家——余靖》兩篇論文,關注到了余靖在“慶歷新政”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前一文肯定了余靖“在‘慶歷之治’中,他在內政外交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積極建言,有破有立,并在關鍵的時刻持節(jié)出使,在較大范圍內發(fā)揮了核心決策作用”[7],對余靖在“慶歷之治”中的進步作用作了較高的評價。后一文則從余靖在“慶歷新政”政治改革中的建言改革內容、改革建議的實施和其改革思想的影響三方面來論述,肯定“余靖是北宋‘慶歷新政’的政治改革家之一”[8],為后世評價余靖以及其在“慶歷新政”中的歷史地位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jù)。趙燕玲的《余靖與“慶歷新政”——兼談“慶歷新政”的歷史意義》一文通過余靖勇于進諫,劾罷奸庸,力薦賢才、指陳朝政得失,力諫“經(jīng)國之要”的政治主張和單車即道,持節(jié)使遼三個方面來分析,肯定他為慶歷新政的推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對余靖的外交功績方面進行探討的文章也有,如魏淑霞、陳燕的《余靖與宋夏和議》一文通過援引余靖的奏議和建言進行論述,肯定余靖“以他過人的膽識與果敢的判斷,促成了宋、夏、遼三方的和解”[9],維護了宋朝的利益。余世聞的《余靖——北宋杰出的外交家》一文也肯定余靖“以其超卓的才干,正確地處理了宋、遼、西夏三國的關系,避免宋朝卷入與遼和西夏的戰(zhàn)爭,使邊境得到安定,成為一名古代外交使節(jié)的典范”[10]。再者,學者對余靖在鎮(zhèn)守南疆時所做出的功績方面也有涉及。賴井洋先生的《略論余靖對嶺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貢獻》一文,則指出“對南疆,他苦心經(jīng)營,不僅醫(yī)治了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穩(wěn)定了政局,而且使當?shù)亟?jīng)濟逐步繁榮起來,余靖功不可沒”[11]。另外,也有探討余靖為官風采方面的,如羅韜、成華青的《論余靖風采與 〈從政六箴〉》一文從余靖的生平事跡出發(fā),結合他在慶歷年間制訂的為官準則 “六箴”(清、公、勤、明、和、慎)來探析其從政風采,肯定余靖“不愧是一個卓有建樹、革新圖治的政治家,杰出的外交家,有很深造詣的學者、詩人,而且還是一個富有儒家道德涵養(yǎng)的正人君子”[12]。同類文章有嚴興文的 《余靖 〈從政六箴〉的現(xiàn)代意義》一文。

二、余靖思想研究

首先,是余靖政治思想的研究。這方面有論其吏治觀、外交思想和改革思想等方面的相關論文。尹永森的《論余靖的吏治觀》一文從余靖的奏議和表狀來闡述他的吏治觀,肯定余靖“為改善北宋吏治,鞏固政權,真可謂嘔心瀝血”[13]。陳始強的《簡評余靖的“仁治”思想》一文指出余靖的“仁治”思想表現(xiàn)在“治國方略、改革構想、社會實踐等方面”[14],肯定余靖所主張和實施的“仁政”在“宋代民變蜂起、內憂外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對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穩(wěn)定社會秩序等方面,還是有積極作用的”[14]。同類的文章有《也談余靖的“仁治”思想》和《余靖之政治理念》。劉韋萍的《論余靖的“安民”思想》一文從余靖在慶歷新政中提出的安民方略和晚年鎮(zhèn)撫南疆時治亂、施政所做出的安民實績兩個方面來論述,肯定余靖的安民思想“是進取而務實的,繼承而又應變的,這使他的人生經(jīng)歷成為光輝的歷程”[15]。賴井洋《淺議余靖的外交思想》一文認為余靖在處理外交關系上“以‘和’為要,兩存其好”[16],“強調‘主權在我’”[16]和“國家利益至上”[16]的外交思想,肯定余靖“在處理宋、遼、夏之間的三角外交關系中,獨具慧眼,善觀全局,利用矛盾,靈活機動,又能臨危受命,挺身而出,不辱使命”[16]。方石的《簡論余襄公的改革思想》一文從余靖樹立廉潔的政治風氣、減輕徭役、安撫動亂地區(qū)、發(fā)展教育、發(fā)展經(jīng)濟等幾個方面來分析,指出余靖“或任京官,或任地方官,都一貫積極支持和實行改革,為穩(wěn)定政局和發(fā)展經(jīng)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7]。賴井洋的《余靖與李覯的變革思想初探》一文則從余靖的“順時”變革思想和經(jīng)濟變革的主張兩方面來進行分析,肯定余靖“用心可謂良苦”[18],他的思想“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映,是對歷史進步性的正確認識”[18]。另外要提的是,王琳碩士學位論文《余靖政治思想研究》從余靖的仕宦生涯、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的重要實踐和對其政治思想四大方面進行論述,肯定余靖在處理慶歷時期邊疆危機時所采取的應對措施是 “更具有針對性”[19]的,他的治邊思想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夷制夷、掌握主動、穩(wěn)中求勝”[19],“以最穩(wěn)妥、最和平的方式排解邊疆危機”[19],最終使宋朝社會得以穩(wěn)定;接著論述余靖在對慶歷時期盜賊之患的建言獻策和選官任人思想,肯定他所做的一切“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安民心,從而安天下”[19]。

同時,不少學者關注到了余靖思想的其他方面。如王鏑非的《簡論余靖的哲學思想》一文,作者在北宋中葉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背景的基礎上,依次論述余靖的“天”、“天人關系”、“神”的觀念和認識論四個方面,肯定“其哲學思想某些積極的因素”[20]。賴井洋的《論余靖哲學及其思想特質》一文,作者從哲學的角度來立論、分析,肯定余靖“在自然觀、辯證法、認識論及無神論方面所闡發(fā)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是深邃的,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21]。還有,劉翠英的《余靖宗教思想略論》一文從余靖思想中體現(xiàn)的宗教意識和行為中的宗教修養(yǎng)進行分析,指出余靖的宗教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提倡‘方便’、‘圓融’和‘自悟’”[22],肯定余靖的宗教思想“既洋溢著佛教的理想境界、道德規(guī)范,又體現(xiàn)著儒家的德性,德行”[22]。許忠洪的《以古諭今借史明志——論余靖的史學思想》一文詳細分析余靖的史學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對王朝興衰的思考,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遠鬼神、敬人事的進步歷史觀以及對史官設置的看法等等”[23]幾個方面,肯定余靖的史學思想“滲透著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感情,他的史學思想中也不乏真知灼見,在北宋史學史上應當有一席之位”[23]。賴井洋的《試論余靖的科學思想》一文論述余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也是一個科學家”[24],他實事求是的精神、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以及求實與開放的學風體現(xiàn)了“一個學者的科學精神”[24]。顏廣文的《余靖的旅游觀》一文則闡述余靖的旅游觀,肯定“生活在距離我們今天幾近千年的余靖,能有這樣的旅游見識真不簡單”[25]??偟膩碚f,這些文章通過援引有力的文獻資料,對余靖思想的不同方面進行了特別的研究,值得后來學者借鑒。

三、余靖撰述研究

余靖撰述本甚宏富。據(jù)考,余靖撰著或參與編撰的著作就有12種之多,可惜大多已散佚。余靖的撰述不少而且文學價值不低,對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文本整理、考證

關于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專書有二。其一為《余靖詩選》,著者是易行廣先生。他是最早整理余靖詩歌的學者?!队嗑冈娺x》精選了余靖60(約占余靖詩的43%)首詩予以注譯、評述,書后還按詩作體裁分類,并注明時間、地點匯列了一個詩作總目。這無疑是一份研究余靖詩歌重要的參考資料。眾所周知,2000年前后這一段時間是余靖研究的高峰時期,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其中之一就是黃志輝先生在2000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武溪集校箋》。該書“以四庫本為工作底本,以康熙本、粵東本、廣東叢書本為參校本,更參考相關的選本及《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和《諸臣奏議》等書,下了很大的功夫”[26]。不僅對余靖的詩文作分類,考證寫作年代,在標點、字詞、分段方面下了功夫,而且對每篇詩文作出考釋與疏證。書后還附有余靖的行狀,墓志銘和不同版本的《武溪集》序跋,頗便讀者。為余靖研究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文獻資料,也是目前余氏文集中比較完備的版本,成為關注余靖撰述的學者進行研究的很好依據(jù)。

自《武溪集校箋》出來以后,很快就有學者對其中的某些內容進行質疑與補正。如李貴錄的《余靖詩中若干人物考釋——黃志輝〈武溪集校箋〉補正》和《〈武溪集〉詩卷箋注補正》二文。其中《黃志輝〈武溪集校箋〉補正》一文對黃志輝《武溪集校箋》中八首詩作的箋注進行了補充或補正?!丁次湎翟娋砉{注補正》一文則對詩中所涉人物的生卒年、詩中人物的正誤和詩作年代等進行了考證,對《武溪集校箋》起到了一定的補充作用。此外,也有一些對《武溪集》文本版本進行考證和梳理的文章,如黃志輝的《余靖著述總目考》一文通過相關文獻記載考述了“余靖撰著或參與的著作 12種”[27],余靖《武溪集》的版本“自結集至今,至少有 11 種”[27]。同類的文章有馬賢的《〈武溪集〉版本源流考》。另外,還有一些從余靖所撰的詩文來進行探討和引申的文章,如張建的《余靖〈韶州新置永通監(jiān)記〉考略》一文,作者通過有力的文獻資料來分析與考證永通監(jiān)建置的具體時間,肯定余靖所撰的《韶州新置永通監(jiān)記》是 “一份頗有價值的歷史資料”[28]。類似的文章還有:《從余靖 〈武溪集·學記〉談北宋前期的教育》、《余靖〈寺記〉與北宋韶州禪林發(fā)展探析》、《從余靖南華寺詩文看其與禪宗的關系》三文。

(二)撰述中的詩文研究

對這方面進行專門探討的文章非常少,僅有幾篇。其中韋編在1991年發(fā)表的《余靖在北宋詩歌革新運動中的非凡貢獻》一文,開了余靖所撰詩文研究的先聲。此文指出余靖“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29],并列舉余靖的一些詩作來分析他的作詩原則,說明他“比較重視詩歌的社會功能,大都是有所為而為”[29],他的詩歌“‘開宋詩一代之面目’”[29],肯定余靖的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具有相當可觀的成就。此文出來之后,不久就出現(xiàn)了專門探討余靖詩文的一些文章。如譚子澤的《余靖詩述評》一文首先肯定余靖的詩作具有十分深廣的認識與審美價值。同時,認為余靖詩作最顯著的特點是“詩如其人,詩如其言,始終把‘事業(yè)’放在首位”[30],其詩的“‘骨格清蒼’則正體現(xiàn)著宋詩瘦勁清堅之本質”[30]。龍思謀的《余靖鄉(xiāng)居詩文漫談》一文則從余靖鄉(xiāng)居時期這一特定階段所作的詩文來論述,指出其“借詩歌抒情言慨,表高節(jié)素志,表守性持芳的操守,進入了追求精神品格的人生高境界”[31]。而其鄉(xiāng)居之文中的“游記寫‘游賞之會’甘暢淋漓;詩序論詩抉理精微”[31],寺記類的文章則表現(xiàn)了余靖“對禪理、釋子的了解和推崇”[31],肯定余靖鄉(xiāng)居詩文“幾能代表他在當時詩文革新中的實績,又顯示他在思想文化上的應時變革品格”[31]。另,鄒捷中的《談余靖理趣詩的審美價值》一文主要是對余靖的一些具有理趣的詩作進行分析,指出余靖他“正視現(xiàn)實,注重興寄,善于對生活對事物作縱深的開掘;在風格上,‘堅煉有法’,‘去華取質’,使情、理、趣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創(chuàng)造出一種幽雅剛勁、寓意高潔的藝術境界”[32],具有“即事明理,寓理于事”[32]、“情凝理合,理趣交輝”[32]的審美價值。張海鷗的《余靖詩學及其詩之通趣》則從詩學的角度論述余靖“論詩倡通趣,作詩亦有通趣”[33],肯定“有宋一代,士人普遍崇尚通達,余靖當是首倡者之一”[33],并且肯定“宋人以趣論詩,余靖是較早者”[33]。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超 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余靖判詞與宋代判詞的發(fā)展流變》從古代文學的角度分析了余靖判詞的內容、特點、意義以及他的吏治之道,指出余靖的判詞“不僅可以使我們窺見宋代法律的一鱗半爪,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這一篇篇精美判詞,從其背后解讀出文章所闡發(fā)出來的那種超越法律層面的、愛民、明法、圖強的濟世情懷”[34],且“語言上質樸平易,句式上駢散結合,靈活多變,用典上多用熟典,論證上論據(jù)充分,邏輯嚴密,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34],還肯定余靖的判詞“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判詞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34]。除此之外,另有3篇賞析文章的發(fā)表:《明寫景物暗示世情——余靖送行詩佳句賞析》、《余襄公〈荔香亭〉詩賞析》和《杜鵑聲聲寄哀情——吳融〈子規(guī)〉和余靖〈子規(guī)〉比較賞讀》。它們從文學藝術的角度來進行探討,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余靖詩文研究中某些有欠缺的地方。

綜上所述,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學界前賢和時彥對余靖其人及其作品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在余靖的生平、功績、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已日趨成熟,角度、方法、視點也豐富多樣。這些已有的成果,是將來的研究工作所賴以進行的堅實鋪墊和學術基礎。當然,這些工作并不是盡善盡美的,在某些方面依然比較薄弱,可開拓的領域不少。如大多數(shù)學者把目光集中于余靖的生平、歷史功績和思想等方面的探討與研究,而對于余靖的詩文創(chuàng)作方面則關注不夠,處于薄弱狀態(tài),且缺乏全面、系統(tǒng)、深入和貫通性的研究。總之,余靖其人及其撰述,還留有很大的學術研究空間,有待學者們的不懈努力。

[1]歐陽修.歐陽修全集[M].北京:中國書店,1986:165.

[2]吳之振,呂留良,吳自牧.宋詩鈔[M].北京:中華書局,1986:304.

[3]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3935-3936.

[4]李貴錄.余靖在家鄉(xiāng)交游考述——余靖交游考之二[J].韶關學院學報,2002(4):90-95.

[5]李貴錄.宋朝“右文抑武”政策下的文臣與武將的關系——以余靖與狄青關系為例[J].中山大學學報,2002(4):52-61.

[6]李貴錄.北宋中期文臣之間的關系考察——以余靖、蔡襄為例[J].學術研究,2003(2):87-92.

[7]黃志輝.余靖在“慶歷之治”中的進步作用[J].韶關師專學報,1989(1):25-49.

[8]黃志輝.北宋中葉出色的政治改革家——余靖[J].韶關學院學報,2002(4):96-101.

[9]魏淑霞,陳燕.余靖與宋夏和議[J].寧夏社會科學,2009(3):91-94.

[10]余世聞.余靖——北宋杰出的外交家[J].韶關大學學報,2000(6):51-52.

[11]賴井洋.略論余靖對嶺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貢獻[J].世紀橋,2012(5):25-27.

[12]羅韜,成華青.論余靖風采與《從政六箴》[J].韶關大學學報,2000(6):102-108.

[13]尹永森.論余靖的吏治觀[J].韶關大學學報,2000(6):28-34.

[14]陳始強.簡評余靖的“仁治”思想[J].韶關大學學報,2000(6):35-39.

[15]劉韋萍.論余靖的“安民”思想[J].韶關大學學報,2000(6):45-50.

[16]賴井洋.淺議余靖的外交思想[J].韶關學院學報,2011(11):19-22.

[17]方石.簡論余襄公的改革思想[J].韶關大學學報,2000(6):18-21.

[18]賴井洋.余靖與李覯的變革思想初探[J].韶關大學學報,2000(6):10-17.

[19]王琳.余靖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20]王鏑非.簡論余靖的哲學思想[J].韶關大學學報,2000(6):22-27.

[21]賴井洋.論余靖哲學及其思想特質[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12(3):44-49.

[22]劉翠英.余靖宗教思想略論[J].韶關大學學報,2000(6):66-72.

[23]許忠洪.以古諭今借史明志——論余靖的史學思想[J].韶關大學學報,2000(6):60-65.

[24]賴井洋.試論余靖的科學思想[J].韶關學院學報,2012(3):26-29.

[25]顏廣文.余靖的旅游觀[J].嶺南文史,2000(2):47-48.

[26]黃志輝.武溪集校箋:序一[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3.

[27]黃志輝.余靖著述總目考[J].韶關大學學報,2000(6):115-119.

[28]張建.余靖《韶州新置永通監(jiān)記》考略[J].韶關學院學報,2002(8):86-90.

[29]韋編.余靖在北宋詩歌革新運動中的非凡貢獻[J].韶關大學韶關師專學報,1991(3):51-55.

[30]譚子澤.余靖詩述評[J].韶關大學學報,2000(6):73-81.

[31]龍思謀.余靖鄉(xiāng)居詩文漫談[J].韶關大學學報,2000(6):82-91.

[32]鄒捷中.談余靖理趣詩的審美價值[J].韶關大學學報,2000(6):92-95.

[33]張海鷗.余靖詩學及其詩之通趣[J].文學遺產,2001(4):129-131.

[34]高超.余靖判詞與宋代判詞的發(fā)展流變[D].廣州:暨南大學,2007.

猜你喜歡
慶歷韶關學報
論慶歷貶謫詩風
畢昇(節(jié)選)
廣東韶關曲江區(qū)總工會“夏送清涼”慰問13000余名職工
韶關札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4
致敬學報40年
從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看韶關旅游景點的再譯
“越明年”到底指哪一年
“越明年”到底指哪一年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泰顺县| 武安市| 茌平县| 咸宁市| 德惠市| 汉源县| 浮山县| 北流市| 手游| 新建县| 年辖:市辖区| 万源市| 湾仔区| 平陆县| 虎林市| 铁岭县| 龙海市| 襄垣县| 长白| 张掖市| 育儿| 贵港市| 汶上县| 卓资县| 合山市| 五大连池市| 额尔古纳市| 马公市| 临清市| 南涧| 新宁县| 西吉县| 东山县| 璧山县| 峨山| 灵寿县| 郑州市| 永吉县| 油尖旺区| 祁连县|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