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琳
(商丘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河南 商丘476000)
懷調,又稱漳河老調,是盛行于安陽、衛(wèi)輝一帶的地方性劇種。因其主要流行于彰德府(今安陽)、衛(wèi)輝府(今汲縣)、順德府(今河北邢臺)、廣平府(今河北永年縣),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故又有“五府懷調”之稱。也稱“三疊板”、“三搭板”、“三搭調”,它是由山西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傳入河南后,融入中原地區(qū)人們的方言民風民俗和河南其他劇種的音樂風格等方面優(yōu)點,形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性劇種。
懷調,形成于清代咸豐年間(1851-1861年),當時是曲周四寨村的一位范姓的商人去山西做生意時,在戲班里看中一個叫“玉”的男旦演員,由于范商特別喜愛戲曲,就把該戲班買回了家,后由這位叫玉的演員掌班,河南北部的人們才開始認識和了解該劇種,也為這個劇種日后在河南生根發(fā)芽做了前期準備和市場的開拓。
清代中期,山西省遭遇了大旱,千里赤地寸草無收,餓殍遍地,一些上黨梆子的藝人無法通過演出來生計,便四處奔波開始以逃荒要飯為生,這就為上黨梆子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客觀條件。當時河南輝縣府在水利方面比其他地方有優(yōu)勢,雖逢大旱照樣取得了個好的收成。秋收忙后場地開闊,人們沒有了地里的農忙,基本都閑置在家。正趕上山西上黨梆子的藝人來此地投奔營生,因此這些藝人一到便得到人們熱烈的歡迎。此后,藝人們多次應邀去安陽、衛(wèi)輝等地傳藝、交流,豐富了豫北地區(qū)人民的文化生活,其間也和河南省其他劇種交流廣泛。通過不斷的交流學習,懷調在吸收豫北一帶的方言語音語調的基礎上,長期和京劇同臺獻藝,又吸收河南梆子、亂彈、絲弦等劇中的音樂風格、表演程式、念白等優(yōu)點,從而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嶄新的藝術風格。到清代宣統(tǒng)年時,當時的懷調劇團在河南、河北的農村中已是班社林立,并在安陽城的東南隅建立了祖師廟——朗神廟。經過千余年的文化浸透,懷調開始有了飛躍式的發(fā)展,到了清嘉慶年間,懷調向南已發(fā)展到江淮地界,往北則到京津一帶,可謂是大江南北到處都有懷調的蹤跡,豫北懷調的發(fā)展進入了鼎盛繁榮時期。
清末民初,“事好班”在漳河沿岸村保的支持下,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先后購置了一些道具、戲裝、樂器,同時,在安陽周邊村組建了民間業(yè)余懷調劇團,即后來的安陽懷調劇團前身。
解放前戰(zhàn)亂,百姓流離,懷調和其他戲曲藝術一樣失去了自身的舞臺市場,幾度徘徊在滅亡的邊緣。1946年太行軍區(qū)改編了“三義班”更名為“太行軍區(qū)榮軍學校第三團”。1947年,安陽縣西小屋村懷調劇團正式成立,演員也隨之增加。劇團成立以后,團里的老藝人又收了第一批青年學員。他們白天干活,晚上練功排戲,僅數月之后,便成功地為群眾上演一批現代和傳統(tǒng)劇目,如:《白毛女》《小女婿》《盔纓記》《血淚仇》等。
解放后,工作隊進駐西小屋村,這為懷調劇團的發(fā)展和壯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52年,西小屋懷調劇團經政府批準,改為半職業(yè)劇團。劇團還成立了“藝委會”,把原來口傳的各類劇目進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之后,又編輯成冊,使演出劇目的內容及形式,更加豐富、規(guī)范。后由濟源市接管,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戲曲方針指導下,懷調得到了復蘇,在安陽當地設立了兩個新的劇團名字為:“群友”和“進步”。1956年在趙樹理先生的提議下“群友”和“進步”兩個劇社合并,并正式更名為“安陽懷調劇團”,“懷調”這個稱謂也在這個時候叫響開來。
1959年,因安陽縣懷調劇團在當地各區(qū)頗有名氣,安陽地區(qū)決定留下“安陽縣懷調劇團”,并在原安陽豫劇團中挑選了部分優(yōu)秀青年學員充實到懷調劇團。同時,還邀請了原京劇武功教師王紹彬、夏秀盈、吳雪奄指導和排練了神話劇《紅姝女》《孫悟空大鬧平頂山》;歷史劇《孫武斗智》《潘楊訟》等。劇團除在本縣演出外,還分別活躍在邢臺、臨漳、山東等地,深得漳河兩岸人民的喜愛。
“文革”時期,安陽縣懷調劇團被解散。“文革”以后,西小屋懷調劇團又重新組建,并邀請了盧萬春、張秀英等部分老藝人做劇團顧問。不到一年時間,又一批戲苑新秀便脫穎而出,使一批傳統(tǒng)劇目如《盔纓記》《戰(zhàn)洛陽》等又成功地再現于舞臺。河南電視臺還錄制成電視戲曲片段展現給全省廣大觀眾。
懷調是河南省的一個地方性劇種,在它形成的數百多年中,經歷了歷史的滄桑變化、文化的更新變遷,極具地方行腔韻味和戲曲藝術積淀。通過廣泛的交流學習,使懷調形成發(fā)展了自己的音樂文化,其伴奏樂器和劇目豐富多彩,很長一段時期內活躍了安陽區(qū)域內人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審美需求。藝人們農閑時就三、五個聚在一起唱上幾段。當時的樂器只有自制的大弦,因唱者大都在站板凳之上,所以,最初稱為“板唱”。板唱時期沒有什么手勢、舞蹈,僅是唱者順口喊唱,但符合一定的曲調。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劇情內容的需要,人們對唱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他們能表現出劇中人物的喜怒悲樂,于是就逐漸有了符合劇情的唱腔和動作,并由此形成了早期的懷調劇種。
1.伴奏樂器
豫北懷調的最初樂器是由自己制作的頭把也就是據琴(河南地方特色濃厚的樂器,是以牛皮為弦)、二把、三把等弦樂器和管樂嗩吶給表演者來伴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欣賞的需要,原始單一的弦樂伴奏已經不能符合人們的需求了,因此,懷調在伴奏樂器上也進行了改革,表演藝人大膽的引進了其他民族樂器,如阮、笙、笛以及部分西洋樂器,懷調劇種文場戲原來只有二弦、嗩吶、大弦、號。八十年代以來改為板胡為主,另有二胡、低胡、琵琶、笙、笛等樂器。馬號是懷調劇種保留比較古老而獨特的伴奏樂器,為銅質,號桿4尺有余,一般用四把或六把,最少用兩把,用以烘托氣氛。在武場樂器上又增加了板鼓、戰(zhàn)鼓、大小鑼等打擊樂器。從而擴充了伴奏的場面,豐富了音樂的音響效果,更能適合當時人們的審美需要。
2.劇目
豫北懷調是全國稀有劇種之一,該劇種行當俱全,是以演古裝戲為主的劇種。在演出形式上,動作豪放,將帥出場常伴于墩子鼓四大扇。馬號的強烈伴奏,使人有萬馬奔騰,鐵軍沖殺之感。其音響,若在舞臺夜場演出可傳十里之外。人物刻畫細致,每個行當又具體分工,如生、旦、末、丑,凈又分紅臉、大紅臉、二紅臉;黑臉又分大黑臉、二黑臉;花臉則分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因此,戲劇老藝人創(chuàng)造了極為豐富的臉譜藝術,入木三分刻畫了人物性格,造型古樸,線條流暢,色彩鮮明,具有強烈的民間藝術風格。
豫北懷調經常出演以朝代戲為內容的傳統(tǒng)劇目,演出陣容龐大,舞臺布置精細、服裝設計華麗。在演出中常比其他劇團多塔一塊木板,這也是豫北懷調又稱“三搭調”、“三疊板”、“三搭板”的原因。從第一支正規(guī)戲班上演懷調到如今,經過近三百年的發(fā)展,如今懷調劇種已有三百多出傳統(tǒng)劇目。其大多是由上黨梆子劇目中借鑒過來的,經常演出的代表作品有《渭水河》《海瑞告狀》《五風樓》《困漢中》,上演的劇目大多是以頌忠除奸、保家衛(wèi)國為主的政治色彩很濃的歷史劇,如《楊家將》《潘楊頌》《三戰(zhàn)呂布》等都是懷調的經典劇目,還有從其他劇種中借鑒移植改編過來的如:《潘楊松》《血賤烏紗》等劇目?,F代劇目有40多出,經常演出的有20多個,如《五鳳嶺》《老羊山》《兩郎山》《老包說媒》等。安陽懷調劇團也曾排演過很多大型的歷史劇目和現代戲,如:《紅燈記》等八大革命樣板戲。由于劇目的眾多流失,劇目創(chuàng)新不及時等原因,現在仍然在舞臺上演的劇目經常也是那幾出。以《海瑞告狀》《潘楊訟》幾部劇目演出最頻繁、最受群眾接受。
豫北懷調是由上黨梆子發(fā)展而來,因此它的唱腔板式仍屬于板腔體結構,旋律大多使用民族徵調式,結構嚴謹多變,常采用五、八度等音程大跳來展示音樂情緒和人物性格。板腔體相對于其他劇種更活躍、生動,更能走進觀眾內心。
豫北懷調的唱腔板式在上黨梆子的唱腔上保留了四六板和一眼板等基礎板式,又發(fā)展了四六板,形成了慢四六和快四六的板式區(qū)分,這是豫北懷調中獨特發(fā)展的四六板。除此之外還有“慢板、流水、二八、緊二八、散板、呱噠嘴”,“一板三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花腔”、“靠山紅”、“一串板”等十幾種板式。這些板式的發(fā)展改變了原來版頭少,唱法死的原貌,進一步吸取了不少河北、山西老腔的板式,使劇種板式不斷的豐富完善。
除了非同一般的武戲,懷調的唱腔也是獨具特色,音調挺拔高昂,樸實粗獷,節(jié)奏明快,舒展奔放,渾厚有力,突出了當地特有的魅力。當“噠噠噠”的敲擊聲甫一響起,全場觀眾頓時鴉雀無聲,等待大幕張開,名角上場。一旦戲曲開始,渾厚的唱腔就會連綿不絕,男唱腔蒼勁豪放,悲壯激昂,一詠三嘆,意猶未盡。女唱腔剛柔相濟,高昂明快又透出婉轉和嫵媚。整出戲仿佛有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勢,令臺下觀眾如癡如醉,喝彩聲此起彼伏。
在表演上,懷調還有自己的絕活?!八b惭馈奔词瞧渲兄唬惭滥巳∽源笠柏i或老母豬的犬牙制作而成,長二寸余。扮演者為了在戲中更好地表現人物兇狠的特點,往往需要在嘴里含上4個長長的獠牙。同時,為了不讓獠牙掉出來,事先要在獠牙里灌滿鉛,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后部。在演出的情節(jié)中不需要表現其兇狠一面時,表演者要把四根獠牙全部收入嘴中,而需要時則依靠舌尖和牙關節(jié)等部位的攪動,將四根獠牙推出并做出各種姿態(tài),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兩牙相擊,一系列的動作、表情把花臉的兇狠表現得淋漓盡致。有些老藝人甚至能耍六個獠牙,這是一種難以掌握的表演技巧。耍獠牙配以大鐃、長號的伴奏,馬上就能把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
“二音子”是指使用呼吸方法從喉嚨里發(fā)出假聲的二音子或說是鳴腔,是運用“衣”字來拖腔行韻,表情達意。西調中的“二音子”(假聲)就是藝人們常說的“后嗓兒”,常常是八度或者十一度的高翻、拖腔。
懷調以男演員紅臉占多,男腔可以通過大幅度的大跳和音階的變化,來展示高亢粗獷的音樂風格和人物多樣的心理變化,真假聲的融合在懷調中得到完美的展示,特別的是在句末的歸韻上運用了真聲吐字、假聲行腔,展現了“后嗓兒”在懷調中獨特的音樂魅力和情緒色彩。如《潘楊頌》中“見八王”一折中唱詞:“見八王施一個駱駝跪……誒”,此處的“誒”字就是極具懷調特色的“二音子”?!岸糇印痹谘莩獣r要求腔圓音純,氣息流動自然松弛,這對演員的唱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這樣的高要求使得表演也慢慢的開始趨向細膩,進一步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很完美的展現給聽眾。
豫北懷調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懷調是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獨特的地方稀有劇種,有著廣闊的綜合性及民間文化空間。研究豫北懷調的基本特征、歷史淵源、傳承模式對發(fā)展完善中國的民間戲劇史有著重大意義和極大推動作用。挖掘、搶救、保護安陽懷調對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促進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對建設河南文化大省,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發(fā)展都將產生巨大的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