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萍
安慶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安慶,246133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社會生產(chǎn)力的迅速發(fā)展,能源短缺、水資源匱乏、森林銳減、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大氣污染日趨嚴重、霧霾不斷侵蝕人類、全球變暖、許多物種瀕臨滅絕……這種種現(xiàn)實表明,人類種種不合理的活動使得人類自身所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到從未有過的嚴重破壞。因此,如何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乃是關系人類在21世紀生存與發(fā)展的首要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反對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提倡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環(huán)境運動蓬勃興起。語言學界也不甘示弱,1990年,韓禮德在希臘國際應用語言學 (AILA)大會上所作的主題發(fā)言中明確指出:“生態(tài)問題的解決不僅屬于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也屬于應用語言學家。”[1]28由此,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應運而生。本文從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的視角,運用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分析和例證的方法,探討語篇中非生態(tài)語言成分的使用,從而探討如何建構生態(tài)語篇,以促進人們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
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是一門研究語言與環(huán)境關系問題的新學科,“注重書寫、口語或圖像形式中環(huán)境問題被呈現(xiàn)的方式”[2]vii,也就是說,注重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呈現(xiàn)出環(huán)境問題的不同方式,其目的是揭示與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問題相關的語言中所隱含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
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以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及以該理論為基礎的批評語言學、批評話語分析為其理論基礎,主要從生態(tài)視角對語言系統(tǒng)及語篇層面進行批評性分析,揭示語言中不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健康發(fā)展的思想,培養(yǎng)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
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以薩丕爾-沃爾夫假設、韓禮德的語言建構主義理論為其哲學基礎。薩丕爾-沃爾夫假設即語言相對論表明,語言幫助人們形成思維方式,不同的語言使得人們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也使得人們擁有理解世界的獨特方式。韓禮德進一步發(fā)展了這一思想。在韓禮德看來,現(xiàn)實不是一個被動的、等待人們去反映的東西,而是需要人們積極地去建構、主動地去創(chuàng)造。語言就是在這一建構、創(chuàng)造過程中作為工具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由此,韓禮德明確指出“語言有能力塑造我們的意識”[3]195。也就是說,語言不僅反映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參與建構、塑造人們的思想意識。
因此,從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的視角研究語篇中的非生態(tài)成分,可以揭示人類不健康的環(huán)境意識與觀念,而建構生態(tài)語篇則有利于健康的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的塑造與發(fā)展??梢哉f,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是用語言的手段來保護地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生態(tài)批評語言學不僅讓研究者自己直接參與到保護地球的行動中來,還可以有效地促進人們思考如何通過自身的語言行為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以維持社會的可持續(xù)性,并能喚起、塑造、促進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
語篇中的非生態(tài)語言表達指在語篇中所使用的與當代生態(tài)世界觀相悖的、反映人類非生態(tài)思想的語言表達形式。與當代生態(tài)世界觀相悖的人類非生態(tài)思想在語言中有很多表現(xiàn),本文主要探討語篇語言中反映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和破碎性(fragmentality)思想的非生態(tài)語言表達。
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的形成深受基督教的影響。在基督教中,地球是上帝造出來的,而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為了人類能在地球上生存,上帝又造出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以及蔬菜和果子供人使用和食用[4]16。因此,在自然界中人是至高無上的,人可以自由隨意地使用和對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從哲學上說,人類中心主義指人類看待宇宙萬物都是以人為中心,宇宙萬物都可以為人所用,為人的利益服務,宇宙萬物是否有價值依賴于他們對人類是否有用。語言反映思想觀念與思維,因此,語言也不可避免地反映人類中心主義思想,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可數(shù)名詞與不可數(shù)名詞的區(qū)分
在英語中,煤、石油、鐵等能源以及空氣、水、土壤等資源被規(guī)定為不可數(shù)名詞,這表明人類認為這些能源和資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人類可以毫無節(jié)制地對他們進行開發(fā)利用。
2.1.2 語法區(qū)別人類與非人類
人類有意識,有觀點、態(tài)度;而非人類沒有意識,也不會產(chǎn)生觀點與態(tài)度。因此,許多詞不能與植物、動物等非人類搭配。這很容易造成人類不能將自然萬物當作事件的積極參與者,導致人類不能將地球作為一個生命體來對待,人類可以隨心所欲地對地球加以利用。
2.1.3 物質過程小句
茍?zhí)乩J為,英語語言中物質過程表述世界的方式與牛頓物理學看待世界的方式一致,但是不符合現(xiàn)代科技理論,尤其是當代生態(tài)理論[5]280。牛頓物理學理論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強調運動,在關注運動中的變化時,牛頓將物體表述為基本無行動力,直到某個外力作用于它。牛頓物理學認為,物體之所以運動是由于外部施動者對無行為力的物體施力的結果。這種思想已經(jīng)影響到人們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是外部行為者,自然是明顯無行為力的,人類施力于自然。在牛頓物理學看來,人類與自然是分離的,人類是主動的施動者,人類處于自然界及自然萬物之外,自然是被動的、可控制的,并且是被人類控制的。英語語言總是根據(jù)牛頓物理學的世界觀來建構現(xiàn)實,這促使人們按照牛頓物理學的世界觀來進行思考,但根據(jù)現(xiàn)代科學及現(xiàn)代生態(tài)科學的觀點,這種思維方式是錯誤的。如:
(1)Fisherman traditionally caught 100,000 tons of fish per year in the North Sea.(傳統(tǒng)漁民每年在北海捕獲100 000噸魚。)
在(1)句中,首先,F(xiàn)isherman(漁民)是動作者(Actors),是施力者,fish(魚)是目標(Goal),是人類行為所針對的對象,這使人們認為魚是無行為力的、被動的。其次,該句將地點環(huán)境the North Sea(北海)置于介詞in后使其邊緣化,這表明the North Sea(北海)既是無權勢的,又不是受事者。實際上,捕獲如此多的魚很明顯會改變北海及其周邊地區(q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又如:
(2)John drove the car.(約翰開了小汽車。)
在(2)句中,John是動作者,the car(小汽車)是目標,這表示動作者約翰(John)作用于目標小汽車,而小汽車對約翰則沒有任何影響。實際上,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看,約翰會受到他的動作后果的影響:小汽車產(chǎn)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能導致約翰或他的家人患上哮喘病,還會導致全球變暖,從而對他產(chǎn)生影響。表面上看,是約翰對小汽車做事,小汽車對空氣做事,但是,實際上,空氣也會對約翰做事。
2.1.4 表示增長的詞用作中性詞
人們習慣于將表示增長的詞用作中性詞,并將這些表示增長的詞作為衡量的標準,如:how fast is the car(車多快)、how big is the house(房子多大)、how long is the journey(旅程多長)等,而且這些表示增長的詞往往帶有贊成的涵義,即越快越好、越大越好、越長越好等,長此以往,就會使人類形成越多越好的思想。而人類為了滿足一己之私,不管是否需要,也會搶占更多的資源與能源,從而過度開發(fā)利用地球資源和能源。
2.1.5 對某些自然物的命名
語言總是根據(jù)某一自然物對人類是否有用來對之進行命名的,美化、抬高對人類有用的,丑化、貶抑對人類沒用的,如人們稱對人類有用的草為益草(beneficial grass),稱無用的為野草(weeds);對人類有益的昆蟲為益蟲(beneficial insect),對人類有害的昆蟲為害蟲(pest);有用的土地為耕地(arable land),無用的土地為荒地(waste land)等。
2.1.6 委婉語
人們習慣于使用委婉語來掩蓋事實,尤其是令人不愉快的事實。但當人們使用委婉語來描述環(huán)境現(xiàn)象時,卻貶抑或者隱藏了環(huán)境變化所造成的令人不愉快的現(xiàn)象,如greenhouse effect(溫室效應)、global warming(全球變暖)等。人們還用委婉語來掩蓋他們對自然的掠奪與破壞,如用meat production(肉食制品)、harvesting natural resources(獲取自然資源)、wildlife management(野生動物管理)等來表達對動物的屠殺和多重使用,使得人類能夠更加繼續(xù)屠殺動物。又如人們用“經(jīng)濟林”(production forest)來稱呼用于工業(yè)的樹林,用“開墾荒地”(land reclamation)來稱呼濕地排水,在一個地區(qū)修建房子、建設工廠被稱為“開發(fā)一個地區(qū)”(developing an area)等。
2.1.7 隱喻
語言中充滿著隱喻,隱喻是人們認識世界、表達世界的一種方式。隱喻可以指引人們的行為,如某些行為是由隱喻“愛是合作的藝術作品”來決定的。如果愛是作品,那么愛就需要行動;如果愛是藝術品,那么愛就需要某些特別的行動;如果愛是合作的,那么愛則需要某種特定的更加嚴格的行動來實現(xiàn)[6]141。隱喻以其特定的方式建構現(xiàn)實,構建人們的思維方式、知識體系和信仰體系,并指導人們如何行為[7]194。隱喻還可以成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力量,改變人們對世界的感知,重構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5]132。因此,隱喻語言不僅可以反映并建構人類對世界的觀點與看法,還可以促使人類對世界采取行動。
現(xiàn)在很多保護地球的廣告語,如:“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有了她,才有了我們!母親養(yǎng)育了我們,地球養(yǎng)育了我們!讓我們?yōu)槟赣H來戰(zhàn)斗,讓我們?yōu)榈厍騺響?zhàn)斗!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保護它!地球是人類之母,毋作竭澤而漁的子孫!”這些廣告語就使用了隱喻“地球是母親”。在過去,母親由于給予孩子生命而受到人們的歌頌與尊敬。在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該隱喻不僅賦予地球以生命,還激勵人類要像尊敬母親一樣尊敬地球及地球上萬物的生命,因而,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8]。然而,在當今社會,母親的含義發(fā)生了變化:照顧、養(yǎng)育孩子是母親在法律上應盡的義務,在道義上母親為了孩子應該犧牲一切,母親還要受到“虎毒不食子”的約束;孩子在法律上有贍養(yǎng)母親的義務,而在道義上一般只要求孩子?;丶铱纯础R虼?,該隱喻不僅反映了人類對地球的看法:“人類可以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地從地球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并且用不著擔心地球會報復他們”[9],而且還促使人類對地球上的自然資源進行大規(guī)模、肆無忌憚地掠奪和攫取,并且被認為是天經(jīng)地義、合情合理的。
語言總是將一個過程分離成施事者(Agent)、經(jīng)驗者(Experiencer)、過程(Process)、環(huán)境(Circumstance)等[10]66。也就是說,施事者與經(jīng)驗者被分離,施事者與動作被分離,經(jīng)驗者與環(huán)境也被分離等。例如:
(3)The foxes(施事者)nearly eradicated(過程)the rabbits(經(jīng)驗者)in Newfoundland(環(huán)境).(狐貍幾乎吃光了紐芬蘭的兔子。)
(4)The hunters(施事者)killed(過程)the seals(經(jīng)驗者).(獵人殺了海豹。)
韓禮德認為,及物性(transitivity)的作用在于“把人們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分成若干種‘過程’(process),并指明與各種過程有關的‘參加者’(participant)和‘環(huán)境成分’(circumstancial element)”[11]71。也就是說,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事件由過程構成,語言表達“過程”,并將其與過程有關的參加者等成分分開表達。小句(3)和(4)是及物性的,將施事者、過程、經(jīng)驗者、環(huán)境及其他成分分開來表達,動作者即施事者與經(jīng)驗者及動作者所做的事被分開表達??梢哉f,過程被分裂為碎片。除此之外,語言還將地球上的生物區(qū)分為人類與動物,將自然萬物區(qū)分為有生命的生物與無生命物質,并將世界分成不同的部分,如地球被分成五大洲、四大洋等。因此,費爾指出,語言呈現(xiàn)給人們的是一個破碎的世界圖畫[10]66。這違背了現(xiàn)代科學及現(xiàn)代生態(tài)科學所提倡的世界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全球網(wǎng)絡的觀點。
針對以上所討論的語篇中非生態(tài)語言表達形式,筆者認為,為了建構生態(tài)語篇,人們在語篇中應該盡量避免運用含有非生態(tài)因素的語言表達,盡可能地使用生態(tài)的、綠色的語言表達形式及語法結構,表達去人類中心主義(deanthropocentrism)思想、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一個整體的思想以及生態(tài)中心主義思想。
將地點環(huán)境作為行為者或者主語,而不是將其作為地點狀語使其邊緣化。請比較(5)和(6)句。
(5)The ants are crawling all over the bed.(螞蟻在床上爬。)
(6)The bed is crawling with ants.(床上爬滿了螞蟻。)
在(5)中,地點環(huán)境the bed(床)作為環(huán)境狀語被邊緣化;而在(6)中,地點環(huán)境the bed(床)和參與者ants(螞蟻)在crawling(爬)這個過程中變成了相互參與者。
英語中有很多動詞既可用作及物動詞,又可用作不及物動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稱這類動詞為作格類動詞。作格類動詞的及物形式涉及行為者(Actor)和受影響者(Affected)兩個參與者,而作格類動詞的不及物形式只涉及行為者這一個參與者。如:
(7a)The door opened.(門開了。)
(7b)Mary opened the door.(瑪麗開了門。)
這里的動詞open(開)就是作格類動詞。當使用作格類動詞的不及物形式時,意在表明某個自發(fā)的過程導致實體的改變。如(7a)表明導致開門這個過程的能量是產(chǎn)生于門的,而(7b)中的門是受影響者。因此,當自然中的無生命物體在這些小句中作為行為者即小句中的主語時,自然并不是無行為能力的。
3.3.1 心理過程的隱喻化
將心理過程中的經(jīng)驗(Experiences)隱喻化而重新構建為物質過程中的行為者(Actors)。如:(8)We noticed the river.(我們看見了河流。)→The river arrested my gaze.(河流吸引了我們的視線。)
(9)I love the forest.(我熱愛這片樹林。)
→The forest touches me.(這片樹林打動了我。)
3.3.2 關系過程的隱喻化
將關系過程隱喻性地表述為物質過程,這樣,自然就被建構為積極、主動的而不是靜止、被動的行為者。如:
(10)There is a river in the valley.
→A river lies in the valley.(山谷里有一條河。)
(11)There is a bird on top of the tree.
→A bird tops on the tree.(樹上有只鳥。)
3.3.3 將自然擬人化或動物化(animalisation)
語言中,有些動詞只能用動物或人類來作主語,在建構生態(tài)語篇時,這些動詞可以用來描述自然的、傳統(tǒng)上被看作是無生命的物體,從而賦予這些物體及自然以生命。如:
(12)The nature will punish/revenge on us.(自然將會懲罰/報復我們。)
選擇使用表示相互關系的相互動詞,如meet(相遇)、interact(相互影響)、collid(相撞)、fight(打架)、clash(交戰(zhàn))、marry(結婚)等。相互動詞強調因果的相互性,因而模糊施事者(Agent)和受影響者(Affected)。如:
(13)Increasing traffic and the atmosphere interact.(不斷增長的交通與空氣相互影響。)
因此,運用相互動詞來描述自然或自然中的無生命物體不會將他們建構為靜止、被動的受影響者。
(14)The foxes reduced the number of rabbits.(狐貍減少了兔子的數(shù)量。)
名詞化形式this reduction(這種減少)可以用來表達過程reduced(減少),避免了提及施事者、受動者、時態(tài)等而只表達過程,因而用名詞化來表達過程既不使過程破碎,也不必表達時間和外部原因。
任何自然實體對生態(tài)自然都有其內在的、固有的價值,但這種價值并不是建立在對人類是否有用的基礎之上。使用中性語言來描述每一個自然實體或給每一個自然實體一個中性的名稱,可以促進人們平等對待每一個自然實體,克服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形成生態(tài)中心主義觀。
所使用的隱喻應該反映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萬物與人類平等的思想。如人們用隱喻描寫自然時,可使用隱喻“自然是網(wǎng)(Nature as a web)”。該隱喻告訴人們,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聯(lián)系的巨大網(wǎng)絡,生物圈所有有機體和實體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的一部分,每一種生命形式都具有平等的內在價值,因此,地球上所有生物構成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即共生和相互幫助(symbiosis and mutual aid)。該隱喻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
舒爾茨認為,人們今天所使用的語言有可能使人們贏得未來,也有可能使人們失去未來[12]113。因此,建構生態(tài)語篇,要求在語篇中盡量使用生態(tài)語言,并盡量避免使用非生態(tài)語言表達,盡可能地使用生態(tài)的、綠色的語言表達形式及語法結構,表達去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一個整體的思想以及生態(tài)中心主義思想。生態(tài)語篇有助于引領人們形成生態(tài)中心主義平等觀,促使人們正確地思考和行動,并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物種之間平等相處、和諧共生,從而有效地改善人們的生態(tài)觀念,提高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促使人們采取生態(tài)行動,為子孫后代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1]朱長河.語言與認知的互動:語言系統(tǒng)生態(tài)批評的理論基礎[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7(6):125-130
[2]Harre R,Brockmeier J,Muhlhausler P.Greenspeak: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M].London:Sage Publications,Inc,1999:vii
[3]Halliday M A K.New ways of meaning: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C]//Fill A.Muhlhausler P.The Ecolinguistic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1:195
[4]雷毅.深層生態(tài)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16
[5]Goatly Andrew.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An introductory coursebook[M].London:Routledge,2000:280
[6]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41
[7]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194
[8]Verhagen,F(xiàn)rans C.World views and metaphors in the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An ecolinguistic exploration through the ages[J].Language & Ecology,2008(2):1-15
[9]王惠萍.隱喻的生態(tài)批評[J].宿州學院學報,2012,27(7):65-68
[10]Fill A.Language and Ecology:Ec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for 2000and beyond[C]//Graddol D.Applied Linguistics for the 21st Century.London:Catchline,2001:66
[11]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系統(tǒng)功能語法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71
[12]Schultz Beth.Languag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C]//Fill A,Muhlhausler P.The Ecolinguistic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