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嬛
本雅明的一生短暫卻又充滿了漂泊的動蕩,蘇珊.桑塔格稱他是“歐洲最后一名知識分子”和“現(xiàn)代文化中的土星英雄”?!氨狙琶鞯囊簧姸嗌矸萦谝簧?,在文藝批評、翻譯、哲理思考、隨筆寫作等領(lǐng)域均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他在諸多看似對立的思想神風之間孤獨而自由的行走。”本雅明1892年在德國柏林出生時家庭寬裕,父母都是猶太教的忠實信徒。他高中畢業(yè)、后又在弗萊堡大學(xué)專攻哲學(xué)專業(yè);之后曾往慕尼黑、瑞日的伯爾尼等地求學(xué)、居住;最終在1919年本雅明以佼佼成績?nèi)〉昧瞬┦繉W(xué)位。他的學(xué)業(yè)可謂一帆風順,然而本雅明的生活卻一波三折:22歲時,年輕的他經(jīng)歷了好友詩人里茲.亨勒的自殺,這對他震動很大;30歲時他策劃出版雜志《新天使》,未果;33歲時,意欲憑借《德國悲劇的起源》申請法蘭克福大學(xué)教授,未遂;38歲時,婚姻破裂,那時的他也完成了生前重要著作《單行道》;41歲時,正值希特勒上臺屠殺猶太人,于是本雅明也徹底開始了他的逃命生涯;47歲時,本雅明被剝奪了德國國籍;48歲時,本欲越過比利牛斯山出逃,計劃失敗后,在西班牙邊鎮(zhèn)帕堡,他毫無眷戀的服藥離世?!八囊簧鷦邮幤丛趪H大都市間游蕩,柏林、法蘭克福、巴黎、馬賽、佛羅倫薩、那不勒斯、莫斯科等地,足跡遍及歐洲,所以他的身份、職業(yè)、著述、主題、信仰,他的只言片語,都是難以分類的,但他的博學(xué)、才華和敏銳、深刻卻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實現(xiàn)了真正的辯證融匯。正是這種融匯,留給20世界一個巨大的思考空間?!?/p>
《譯者的任務(wù)》是本雅明1923年所撰寫,該文原本是他翻譯法國詩人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詩集《巴黎風貌》后為其所做的序言,但該文恰好與解構(gòu)主義翻譯思想有相近的見解之處,所以被解構(gòu)主義翻譯界推崇備至。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在《翻譯詩學(xué):歷史,理論與實踐》(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History,Theory,Practice,1993)一書中說“文章篇幅不長,卻具有《圣經(jīng)》的性質(zhì)。因為文章深刻,有敏銳的洞察力,盡管意義晦澀而令人費解,但又極富有啟發(fā)性?!痹趯碚摰牡挚?The Resistance of Theory)里,德曼甚至聲稱:“如果沒有對本雅明這篇文章有所闡發(fā),你就是無名小輩。”由此可見,該文章對解構(gòu)主義翻譯理論的重要性。
在《譯者的任務(wù)》中,本雅明先后解釋了譯文與原文的關(guān)系、探討了文本的可譯性、率先對傳統(tǒng)翻譯的忠實提出了質(zhì)疑。在他看來,翻譯不是簡單的在原作和譯作之間進行內(nèi)容的轉(zhuǎn)換和傳達,譯作最重要的任務(wù)是要扮演好原文本“后世”的角色?!氨狙琶髡J為,譯者的任務(wù)是保證語言的生存,并以此保證原文生命的延續(xù),原文并不是一個已經(jīng)完成的封閉體。相對于未來的可能性而言,它處于一種未完成的、開放的狀態(tài)中。譯者的任務(wù),就是賦予原文新的生命,使其生存下去,生存的更好,更充分”。而可譯性又是指翻譯的價值所在,也是“是某些作品固有的本質(zhì)特征和其再生能力,只有當作品的語言在自身中蘊含的是精神存在,是真理,是啟示,是那不可說的純語言,它才有可譯性”?!霸鞯恼Z言品質(zhì)愈低,它就愈接近信息,愈不利于譯作的茁壯成長。反之,一部作品的水準愈高,它就愈有可譯性?!北狙琶鲗χ覍嵉木僬摂酁?“在譯作中,對個別詞句的忠實翻譯幾乎從來不能將該詞句在原作中的本意復(fù)制出來?!彼J為譯文與原作無忠實可言,“二者的關(guān)系如同切線之與圓周:切線只與圓周在一點上輕輕接觸,二者隨即分道揚鑣?!?劉宓慶)在文章里本雅明也指出,“以追求與原作相似為其終極本質(zhì)的翻譯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原作后來的生命里——如果不是經(jīng)歷一種生命的改變和更新,就不能稱之為后來的生命——原作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
在《譯者的任務(wù)》一文中,本雅明提出了純語言這一概念。他對純語言的定義是:“所有超歷史的語言間的親屬關(guān)系都存在于每一種語言各自的整體意指之中——然而,這種意指不是任何單一的語言可以通過其自身實現(xiàn)的,而只能通過各種語言一切互補的意指集合來實現(xiàn),這個意指集合即是純語言?!?譯者的任務(wù))本雅明認為純語言是語言的最高級別,譯者的任務(wù)就是開發(fā)純語言。純語言被他比喻做一個完整的花瓶,而各種不同的語言如同這個完整花瓶的各部分碎片。他認為:各部分碎片無需完全一樣,但是當他們粘合起來后看上去必須渾然一體,無懈可擊。如此一來,譯者的任務(wù)就是要在翻譯的過程中,將潛藏于各種語言中的加以提煉,最終開發(fā)出無限接近于上帝的純語言,實現(xiàn)讓原文與譯文的和諧統(tǒng)一,這也被本雅明看作是翻譯最了不起的功能。為了達到純語言這一最高境界,譯者就要掙脫母語的束縛,實現(xiàn)對語言界限的跨越。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章回小說,它是最有代表性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全書以東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為開端,截止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國統(tǒng)一結(jié)束,時間跨度共97年。他生動的展示了以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代表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該書極具藝術(shù)價值,為后來的文學(xué)界開辟了一種全方位描寫復(fù)雜歷史事件的體裁。
而1937年生于美國紐約的著名西方漢學(xué)家羅慕士長期活躍在美國高校和美國漢學(xué)舞臺,現(xiàn)任紐約大學(xué)東亞研究學(xué)院教授。他有著扎實的漢學(xué)功底,多次以學(xué)者身份造訪中國,長期醉心于中國文化,尤其對“三國文化”情有獨鐘。素有“中國通”的美國外交官謝偉思(JOHN S.Service)在序言中指出,“羅慕士的翻譯,首次讓三國演義這不偉大而不朽的世界文學(xué)名著有了權(quán)威的、注釋詳盡的英文譯本”。以下部分筆者意欲通過羅慕士的英文全譯本來對本雅明的純語言加以分析和印證。
例1.原文: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之者也?!毙略?“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
譯文:“What defines a hero is this:a determination to conquer,a mine of marvelous schemes,an ability to encompass the realm,and the will to make it his.” “Who merits such a description?” Xuande asked.Cao pointed first to Xuande,then to himself.“The heroes of the present day,”he said,“number but two ——you,my lord,and myself.” Xuande gulped in panic.
劉備丟失沛城后,失意的他投身于曹操部下。為了提防被曹操謀害,他去后園親自灌溉種菜,以為韜晦的權(quán)宜之策。有日,曹操將玄德喚至相府,盤置青梅,煮酒暢飲。酒至半酣時,陰云滾滾,將至驟雨。此時曹操意欲試探玄德的本心,所以以龍做餌,實指當今英雄。譯者在定義英雄時,用了排比的名詞短語,其主干名詞為決心、礦藏、能力、意愿(a determination,a mine,an ability,the will)。其中,譯者更形象生動的將過人計謀比喻成一個豐富的礦藏資源,說明譯者已經(jīng)把人類的智慧視為大自然寶藏的一部分,這是從廣義上揭示一個真理。二者的意指對象是相同的,但是意指的方式卻不同,而筆者認為,譯文中的意指方式頗為貼切生動,使得源語言和譯文更加和諧、更加靠近于“純語言”。當曹操又稱玄德和自己并稱世間梟雄時,玄德甚為吃驚。原文只是用了吃驚一詞,譯文中對突如其來的贊許和試探感到吃驚之余,還哽住了呼吸,內(nèi)心既充滿對隱藏殺機的驚慌,又從容的、小心翼翼的控制著自己的理智,“gulp”一詞用的非常之巧妙,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如臨其境的緊張感。如此一來,本來平淡的原語言在文學(xué)的長流中,確保了對語言和原文本生命的延續(xù),我們可以認為此種文字處理方法更進一步的接近了“純語言”。
例2.原文: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梁才。
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臺!
譯文:In life,in death,an undivided will——
A hero staunch and doughty!
But only to a lord of rarest worth,should a vassal pledge his fealty.
All homage for upholding his liege lord.
We sorrow as he bids his kin farewell.
At White Gate Tower he met his death unbowed:
The conduct of Chen Gong none can excel.
此詩是后人為同情陳宮之死而寫的頌詩。陳宮輔佐呂布,但呂布未聽從陳宮良言致使被曹所擒。曹操因感其救己之恩欲釋放之,但陳宮大義凌然,只求速死,曹操忍痛下令斬首處決陳宮。陳宮死后,曹操以棺槨盛載其尸,葬于許昌。譯者在翻譯前倆句詩文時,很顯然沒有用直譯的方法,而是采取了意譯:生和死是不可兼得的事情,英雄具有堅定而勇敢的特質(zhì);僅為了實現(xiàn)上帝眼中的高貴價值,諸侯應(yīng)該實現(xiàn)對主的忠誠。譯者并沒有像原作那樣籠統(tǒng)地高歌稱頌其“大丈夫”、“棟梁材”,而是從確認陳宮的堅定、勇敢、忠誠的人性高貴方面入手加以釋義,這正與呂布性格的勢力、多變形成鮮明對比,并幫助原作者在對外文化交流時,讓讀者感知到對此文學(xué)歷史人物塑造的豐滿,揭示了陳宮這一英雄因選錯主公而必將導(dǎo)致其最終慘烈死亡。相比之下,譯作對原作的補充,似乎向本雅明心目中的上帝“純語言”又邁近了一步。
例3.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
Kongming broke into laughter.“ The great roc ranges thousands of miles,can the common fowl appreciate its ambition?……”
諸葛亮只身隨魯肅過江、游說東吳群臣。時值劉備新敗,退守夏口,曹操大軍壓境,東吳上下主降之風日盛。在此情勢下,諸葛亮以其超人的膽識同東吳群儒展開舌戰(zhàn),并以其滔滔辯才使對手們皆成“口”下敗將,并最終說服了孫權(quán),使吳蜀聯(lián)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此句正是諸葛亮舌戰(zhàn)張昭時的開場白。譯者將原作中的“鵬”、“飛”、“群鳥”分別譯為“the great roc”、“range”、“the common fowl”,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譯文中的“the great roc”和“the common fowl”形成了意指方式上的對比,而這點在原作中并無體現(xiàn);原作中的“飛”,譯作中為“range”,此詞在詞典中的解釋為“be capable of projecting over a certain distance(有能力延伸至一定的距離)”,和“飛”相比,后者更突顯大鵬展翅時廣大的空間維度,使讀者更能捕捉到大鵬橫空的傲視群雄之感,更好的彌補了原作中僅此一“飛”的動作。由此,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純語言”在實踐中視可行的。
自古以來,在譯壇界中的探索層出不窮,歷史上人們對本雅明所闡發(fā)的翻譯思想也各持意見。筆者認為他的理論代表了翻譯研究的一種思潮,尤其是對“純語言”的提出,值得我們從多方面去思考和研究。真正的譯作不會遮擋原作,更不會阻攔原作在古老歷史中散發(fā)出的光芒。所以,譯家應(yīng)該借用原作和譯作間的和諧互補、催生出無限接近于完美的“純語言”,以求逐漸完成對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后世傳遞。
[1]楊慶茹.本雅明思想身份的生平解讀[J].黑龍江社會科學(xué),2008,(4).
[2]Willis Barnstone,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History,Theory,Practice.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3]Paul de Man,Resistance to Theory.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6.
[4]本雅明.本雅明文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9.
[5]Moss Roberts,Three kingdoms.Foreign Languages Press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