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與“舊”的悖謬
——柔石小說《希望》《會合》內(nèi)蘊透視

2014-04-11 11:45尚新磊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柔石希望魯迅

尚新磊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新”與“舊”的悖謬
——柔石小說《希望》《會合》內(nèi)蘊透視

尚新磊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柔石小說的語調(diào)一貫比較沉重,《希望》《會合》兩篇卻顯得比較另類,在此柔石運用喜劇化的諷刺藝術,對婚姻與革命給予了批判性反思。這兩篇小說反映出柔石與魯迅在思想上的鏈接。柔石的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承續(xù)了魯迅的思路,以執(zhí)著于真實的懷疑精神,在啟蒙的立場上繼續(xù)關注著“新”與“舊”的悖謬問題,喜劇性的敘述筆調(diào)使這兩篇小說具有鮮明的反諷色彩。

柔石;婚姻與革命;“新”與“舊”;啟蒙;諷刺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柔石(1901-1931年)是一位比較有特色的青年型作家。早期的柔石是五四時期青年一代苦悶彷徨的典型,他性情溫和、敏感柔弱,常常充滿了悲觀與傷感。他的身上有一種“自我質(zhì)疑,自我反省,自我懺悔,自我否定的 ‘悲劇精神’”,“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有一種懺悔意識和救贖精神”[1]。這樣的性格與精神氣質(zhì)讓他的小說語調(diào)也是異常的沉悶,有著“不安的大苦痛”[2]149,有著知識分子自我精神的飄蕩,甚至帶著“悲苦”的色彩。即使是他對現(xiàn)實社會的關注,也是沉重的揭示與批判。但是在柔石為數(shù)不多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希望》《會合》①《希望》《會合》兩篇小說均出自《柔石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文中所引小說中的內(nèi)容均出自此書,不再一一另注。兩篇卻顯得比較另類,顯示了他并不多見的喜劇化的諷刺藝術,其內(nèi)蘊與筆調(diào)值得我們加以提說。

《希望》《會合》涉及了“婚姻”與“革命”兩個話題,柔石運用喜劇化的諷刺藝術,給予了批判性的審視,以執(zhí)著于真實的懷疑精神,探討了“新”與“舊”的悖謬問題。

《希望》表現(xiàn)的是婚姻問題的現(xiàn)實境遇。李靜文不滿意自己的舊式妻子,因為她不識字、纏過腳、不美麗、頭發(fā)黃,用他的話說:“簡直不能同她在街上玩?!彼旎孟胫鴲矍榕c幸福,羨慕密司脫劉夫婦那樣“幸福的家庭”。他理想中的太太就是人家妻子那樣的:“有美麗的眼睛和頭發(fā)”,“眼睛在不笑的時候也迷媚的,頭發(fā)卻細卷地披在頭后”,起碼也要“認得幾個字,會寫流暢的信的,也不要纏過足,穿上一雙高跟鞋”,“同到影戲院去看看影戲,也使得別人眩眼,我也分沾些光輝的”。他的妻子在娘家生產(chǎn),幾個月來杳無音訊,李靜文在無聊中到密司脫劉家里去玩。他在門外窺見劉夫婦若“白鴿似的一對”,就要“鑒賞”別人的幸福,給自己以無聊的慰藉。當他向別人訴說起自己婚姻的苦悶時,密司脫劉夫婦存心戲弄他,勸他不必悲哀,也許他妻子去了娘家十幾個月還沒有回來,說不定是已經(jīng)難產(chǎn)死掉了。

“難產(chǎn)?”他興奮起來,“怎樣難產(chǎn)?莫非我妻死了么?”密司脫劉告訴他,如果他的妻真的死掉了,那么他就可以找個新式的理想的妻了。李靜文不勝高興,完全不知道別人在捉弄他,于是就急盼著他的妻真的難產(chǎn)死掉。所以當他回到寓所看到一封長方的信后,急忙剪開了封口,幻想著里面一定藏著這樣的消息:“汝妻不幸,一產(chǎn)病故!”但打開信來一看,“吾兒靜文:三月前汝妻安然養(yǎng)下一子,肥白可愛……”

柔石在1929年寫這樣一篇小說,是出于對“五四”以來婚姻變革問題的現(xiàn)實思考,是對婚姻觀念變革過程中某種虛假狀況的否定性反思。“五四”思想倫理革命表現(xiàn)在婚姻問題上,使得許多青年人熱衷于沖破舊式婚姻的桎梏,大膽地加入到追求新式婚姻的潮流中來。魯迅在五四時期曾把青年愛情觀念的覺醒稱為“這是血的蒸氣,醒過來的人的真聲音”,“但在女性一方面,本來也沒有罪,現(xiàn)在是做了舊習慣的犧牲。我們既然自覺著人類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們少的老的罪,又不能責備異性,也只好陪著做一世犧牲,完結(jié)了四千年的舊賬”[3]40-41。他說的就是自己的境遇。柔石也是這樣,他曾求父母讓妻子讀書,后又親自教她識字,但未成功。夫妻之間由于隔閡,情調(diào)趣味不同,這使他失望、痛苦,甚至爭吵和落淚。但他畢竟是個善良的人,雖然對舊式婚姻不滿,但終究沒有放棄。因為他認識到在婚姻問題上的“新”與“舊”并不是棄舊逐新這樣簡單,比如李靜文對新式婚姻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只是為社會潮流所動,出于個人的虛榮,把婚姻變成了美人夢。正如李常對密司脫劉說的:“要是我底妻有你底妻底這兩樣,無論她不識字,腳小,盡夠抵得過了?!比绻銐蝮w面漂亮的話就能給他帶來榮耀與幸福,他就會“上帝一般的侍奉她”;如果是裹過腳、不識字、不漂亮的舊式妻子呢,他就會有太多的抱怨與嫌棄,甚至為了個人“幸?!痹{咒人家難產(chǎn)死掉,好讓自己續(xù)弦,娶一個新式的來。由此,足見這一類小知識分子的庸俗與虛偽。

《會合》則表達了革命問題的無形消解。先前熱衷革命的進步青年“李同志”與反動軍閥手下的走狗“王老爺”在鳳翔里的私娼阿翠的房間里不期而遇,當“革命家”一下子認出這個當初堅決要槍斃自己的“王老爺”后義憤填膺,但在狡猾老成的“王老爺”的一番微妙的解說下竟然化仇為友,相安無事地打起麻將來。這里王老爺那一番促使青年觀念轉(zhuǎn)變的說辭真是妙極:

“哈哈,李同志,你知不知道我們這一次國民革命成功的道理嗎?”……

“原來就是中庸之道呀!”王老爺深深吐了一口青煙,一字一頓的解說他的道理,好象是開導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是的,就是這兩個字呀!你以前的態(tài)度是太過激了,誰都說你是共產(chǎn)黨,我們指摘你的地方也在赤化?,F(xiàn)在,你好了,你當然是我們黨的忠實同志。我以前是帝國主義;現(xiàn)在,也好了,我當然也是我們黨的忠實同志。所以革命成功的意義就在這一點……,”他又吐了一口煙:“你們以前是個太新的青年,現(xiàn)在是倒退了一步;我們以前是太舊的老年,現(xiàn)在趕上一步;我們都成了信奉總理遺囑的黨員。這就是中庸之道啊。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國民性,就在中庸二字。所謂不偏不倚,不太過,不太多。你以前太過,我以前不及?,F(xiàn)在好了,我們同努力于三民主義,已經(jīng)中庸了。照此做去,孔子的道理,孫中山先生的方法,何患國不強?何患家不富?何患倭奴不死?哈,哈,哈,李同志,你以為何如? ”

那個革命青年先是聽得“悶聲不響”,接著和他的仇人撮起了麻將,并且在和了一副三番之后,竟然也“哈哈大笑,興高采烈了起來,似乎他從前的一切仇恨統(tǒng)都在這一副三番的牌中報復了。 ”

在這里我們看到柔石與魯迅一致的思考。魯迅曾說:“清的末年,社會上大抵惡革命黨如蛇蝎,南京政府一成立,漂亮的士紳和商人看見似乎革命黨的人,便親密的說道:我們本來都是‘草字頭’,一路的呵。”“誰說中國人不善于改變呢?每一新的事物進來,起初雖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會改變。不過并非將自己變得合于新事物,乃是將新事物變得合于自己而已?!盵4]102對此錢理群先生分析道:舊勢力對待改革者,第一步是“壓”,壓不住時,則于是捧,第二步便是“同化”,最后,抓住時機反攻倒算。[5]93魯迅本人對中國“新”與“舊”的這種悖謬現(xiàn)狀一直保持著警醒,1927年3月北伐軍攻克南京后,廣州方面大搞慶祝,魯迅卻說:“慶祝和革命沒有什么相干……統(tǒng)一之后,我恐怕研究系也要講革命。去年年底,《現(xiàn)代評論》,不就變了論調(diào)了嗎?和‘三一八慘案’時候的議論一比照,我真疑心他們都得了一種仙丹,忽然脫胎換骨?!盵6]1631930年3月2日,魯迅在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成立大會上發(fā)表講話,又再次提醒眾人道:“對于舊社會和舊勢力的斗爭,必須堅決,持久不斷,而且注重實力。舊社會的根柢原是非常堅固的,新運動非有更大的力不能動搖它什么。并且舊社會還有它使新勢力妥協(xié)的好辦法,但它自己是決不妥協(xié)的。在中國也有過許多新的運動了,卻每次都是新的敵不過舊的,那原因大抵是在新的一面沒有堅決的廣大的目的,要求很小,容易滿足。 ”[2]235可見,魯迅在這個問題上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與極高的思想警惕。

《會合》一篇,柔石用藝術化的形式詮釋了革命問題的現(xiàn)實消解。革命對“王老爺”這些舊勢力來說,只是“又兼了多個差使,正薪雖然不過每月多了一百三十元,然而額外的進款,至少八九倍正薪總有的”。昨天的反改革者,一夜之間“都得了一種仙丹,忽然脫胎換骨”,成了“改革者”了,并且革命成了他們投機獲利的資本。青年的“革命者”本來意志就不堅定,在舊勢力老奸巨猾的開脫與“引導”下,“革命”的意義于是被無形地消解了,似乎天下本無事。這讓我們想起魯迅的感慨,“如果‘叛徒’們造成戰(zhàn)線而能遇到敵人,中國的情形早已不至于如此。因為現(xiàn)在所遇見的并無敵人,只有暗箭罷了。所以想有戰(zhàn)線,必須先有敵人,這事情恐怕還遼遠得很,若現(xiàn)在,則正如來信所說,大概連是友是仇也不大容易分辨清楚的。 ”[7]97

從《希望》《會合》兩篇中,我們可以看出柔石與魯迅在思想上的鏈接。柔石的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正承續(xù)了魯迅站在啟蒙立場上對革命與婚戀問題的思考,也許并未超越魯迅思考的深度,但其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并不是簡單地對魯迅思想的圖解,而是以執(zhí)著于真實的精神對現(xiàn)實進行觀察與審視的結(jié)果,并且描寫了生動的情節(jié)與形象。

事實上,柔石也深受魯迅的影響。“柔石是一個革命作家,更是一個‘魯迅風’作家。在蕭澗秋身上反映的真實就是魯迅敘說的‘熱風’意識?!盵8]柔石是魯迅的學生,在上海與魯迅有過親密的交往,他的很多創(chuàng)作在精神上體現(xiàn)的都是魯迅的精神指向,和魯迅的思考有著同一向度。他早期的小說如《瘋?cè)恕贰秳W邮值墓适隆分杏袑︳斞感≌f比較明顯的模仿痕跡。

1928年5月,柔石在上海結(jié)識了魯迅,魯迅幫助他出版了小說,使其作品陸續(xù)被報刊采用,生活才得以安定。此后,柔石協(xié)助魯迅在1928年創(chuàng)辦“朝華社”,并傾力編輯出版《朝華》周刊。這樣,在魯迅的幫助下,柔石由一個“五四”落潮期苦悶彷徨的青年成功轉(zhuǎn)變?yōu)橐粋€堅定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作家,成為 “左聯(lián)”與自由運動大同盟的發(fā)動人或主要成員之一。這樣,啟蒙與革命在柔石身上交織著復雜的意義,正如有論者指出的,“從作品主題、題材、人物形象到創(chuàng)作視角,柔石小說都與五四啟蒙文學有著深刻的精神聯(lián)系”[9]。

《希望》《會合》分別作于1929年與1928年,小說所反映出的小知識分子婚姻與革命中的問題正是柔石面對時代與社會生活的深入思考。在一個社會由個體啟蒙向集體革命敘事轉(zhuǎn)變的時代,柔石的《希望》還在繼續(xù)關注與挖掘五四時代的婚姻問題,這與魯迅的小說《幸福的家庭》《傷逝》《離婚》等屬于一個系列;而《會合》也不同于當時的“革命的羅曼蒂克”的浪漫敘事,在現(xiàn)實的維度上揭示出革命出現(xiàn)的某種妥協(xié)與虛假。正如魯迅一直關注著“新”與“舊”、革命與反革命的問題一樣,柔石也對這一悖謬保持著清醒的觀察與思考,這表明了其身上兼具“五四”啟蒙與左翼革命的兩種歷史脈絡,這也是柔石創(chuàng)作重要的精神特色。

柔石和魯迅與一些“五四”啟蒙知識分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都執(zhí)著于“真實”的懷疑精神。在五四時期面對蓬然興起的女性解放潮流,魯迅果斷提出“娜拉走后會怎樣”的問題,表達了他的質(zhì)疑。柔石在《希望》《會合》兩篇中所展現(xiàn)的,正是這種執(zhí)著于“真實”的懷疑精神。他在婚姻與革命的現(xiàn)實中看到了虛假,看到了舊思想觀念的作祟、“新”與“舊”轉(zhuǎn)換的悖謬與微妙,由此展開喜劇性的諷刺與批判,從而拉開了與當時流行的“革命的羅曼蒂克”作品的距離。

另外,柔石與魯迅先生都格外關注知識分子。在《希望》《會合》兩篇中,不管是對婚姻或是對革命問題的思考,柔石都聚焦于小知識分子,聚焦于他們的思想觀念與潛意識。李靜文的婚姻觀念是外新內(nèi)舊、庸俗虛偽的,“李同志”意氣幼稚,心智不清,易于動搖。柔石與魯迅在啟蒙民眾的時候,還一面執(zhí)著于知識分子自我弱點的批判與審視,筆者認為,這正是柔石與魯迅既有著“五四”的脈搏,又能在左翼革命文學中找到定位的原因吧。

巴赫金說:“在脫神性、脫經(jīng)典化的意圖之下,由于諷刺性的模仿形態(tài)而誕生小說敘事。”①轉(zhuǎn)引自鄭在書《試論中國小說的文化定位》,載《文化與文本》第135頁,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柔石在《希望》《會合》中一反其沉重的敘事話語,采用喜劇化的諷刺藝術,探討了“新”與“舊”的悖謬,表達了對婚姻、革命問題的現(xiàn)實思考。作品取名“希望”,實則是沒有希望,無聊的希望,結(jié)果是“空虛而失望”;“會合”卻是革命者與反革命者的茍合,表面上它是“革命”與“反革命”的會合,消弭了隔閡與矛盾,實際上卻是“革命”的現(xiàn)實消解。而作為革命者“李少爺”與反革命者“王老爺”的“會合”之地,卻是在鳳翔里一個著名的私娼的房里,這也具有相當微妙的諷刺意義,難怪“王老爺”要對此引以為論了:

“譬如這種地方,是我們以前常來玩玩的;現(xiàn)在李同志也來玩玩,很好的,這就證明我的中庸的理論之確實。”

這樣的反諷,體現(xiàn)了柔石小說創(chuàng)作中另一種筆調(diào)。

[1]張小紅.再識柔石——紀念左聯(lián)五烈士殉難70周年[J].魯迅研究月刊,2001,(4):52-57.

[2]魯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3]魯迅.隨感錄四十[M]//魯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4]魯迅.華蓋集補白[M]//魯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5]錢理群.心靈的探尋[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6]魯迅.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 [M]//魯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7]魯迅.通信[M]//魯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8]袁國興.鄉(xiāng)土文學?魯迅風?——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初期一個小說群體創(chuàng)作傾向的再認識 [J].文學評論,2006,(5):34-40.

[9]陳建新,孫曉菲.柔石小說:革命時代的啟蒙[J].浙江學刊,2004,(5):117-122.

(責任編輯 周亞紅)

A Paradox on the Issue of“New”and“Old”:A Survey of Rou Shi’s Hope and Meeting

SHANG Xin-lei
(School of Arts,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China)

The writing tone of Rou Shi’s novels has always branded with solemnity,but his short stories Hope and Meeting are quite different.Applying a kind of a critical,comedic satire art,he deepens his reflection on marriage and revolution.A linkage between Rou Shi and Lu Xunis is found in his two short stories.To some extent,Rou Shi’s novels inherit Lu Xun’s thoughts,cling to the skeptical spirit,and focus on the issue of the paradox between“new”and “old”in the standpoint of enlightenment.Comedic narrative style penetrates on the lines of his two short stories,making ironic color distinctive.

Rou Shi;marriage and revolution;“new”and“old”;enlightenment;irony

I206.6

:A

:1673-1972(2014)01-0062-04

2013-09-01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2010q169)

尚新磊(1985-),男,河南安陽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柔石希望魯迅
函數(shù)教學,要讓學生由“懂”到“會”
魯迅,好可愛一爹
愛如朝花,明媚芬芳
魯迅《自嘲》句
探索“五選四變”對中職教育改革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相扶
相扶
霧霾背后的一點“希望”
韓四成國民寄“希望”于法院
她曾經(jīng)來到魯迅身邊
金华市| 巧家县| 镇赉县| 大荔县| 民和| 凤冈县| 贵德县| 贡觉县| 鄢陵县| 安顺市| 阳曲县| 长丰县| 页游| 松阳县| 阳西县| 瑞丽市| 合水县| 饶河县| 清流县| 烟台市| 张家口市| 政和县| 额尔古纳市| 南昌市| 昆山市| 玉龙| 东平县| 墨竹工卡县| 泰安市| 崇明县| 汝城县| 高台县| 周口市| 安多县| 新乐市| 密山市| 新化县| 宜章县| 兴业县| 卫辉市|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