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秋
(吉林財經(jīng)大學信息經(jīng)濟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途徑及意義
張丹秋
(吉林財經(jīng)大學信息經(jīng)濟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在目前國內(nèi)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督促學生單純地學習語言,而忽視了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鍛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絕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學習和應用英語的能力十分有限,更談不上用英語去進行正常的日常交際,“啞巴英語”的出現(xiàn)也因此成為了一種必然。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文化;語言
1.語言與文化的定義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漢語、英語、法語、德語、日語,這些都是語言,很多中國人學習英語的目的也是為了多掌握一門語言,其實這樣理解語言還是較為片面。因為大多數(shù)人所理解的語言只是語音語言,除些之外還有文字語言、肢體語言、圖形語言和音樂語言等等[1],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是人類的語言。語言不僅僅是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最主要區(qū)別,更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傳遞情感信息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工具和手段。
與語言有所不同,文化則有著廣義與狹義之分。從廣義上來說,文化包括兩個方面,即精神文化和物質(zhì)文化。從狹義上而言,更多還是指宗教、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和文化傳承等等。英國文化學家泰勒作出的定義是:“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nèi)的復雜整體?!盵2]
2.語言對于文化的重要性
在很多人看來,語言和文化并沒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這種觀點顯然不正確。因為廣義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質(zhì)文化兩個方面,而語言恰恰屬于是精神文化的范疇,它是人類在幾千年的漫長進化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際上不論是語言還是文化,都不是人類先天就具備的,而是通過后天的進化、努力所掌握的。眾所周知,人類社會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存在著不同的宗教、風俗習慣、道德情操等,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要進行溝通和交流顯然就需要一個媒介,而這個媒介就是語言。不論一個民族有著多么高深、多么先進的文化,如果不能通過語音語言、文字語言和圖形語言去與外界交流,那么最終都將面臨無法傳承的問題。以中國為例,雖然在歷史上屢次遭遇外敵的入侵和統(tǒng)治,但是中華文化卻源遠流長,得以延續(xù)至今,這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語言在中華大地上得以保留,進而令中華文化歷經(jīng)坎坷而長盛不衰。由此可見,語言在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許這就是有些學者認為的,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的觀點所在。[3]
3.語言與文化相輔相成
既然語言在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語言與文化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系。著名語言學家古德諾夫在《文化人類學與語言學》一書中是這樣描述文化與語言的關系:“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的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4]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現(xiàn)在:它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由此可見,文化包含了語言,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學習文化需要以語言作為工具,同時,正是通過使用和學習語言,人類才汲取了文化。文化和語言實際上并不是兩個單獨存在的個體,而是相輔相成長期存在的一種關系。如果沒有語言,那么來自不同地域和國家的文化就很難交流;同樣,如果脫離了文化的背景,那么語言也不可能單獨存在。語言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同時文化也影響著語言的發(fā)展。[5]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之間,肯定會存在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和沖突,只有對這些差異和沖突有著正確而充分的認識,才能夠真正以包容和理解的態(tài)度去接受。中國與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思維方式存在的差異
人類的行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思維方式的支配,但是受到各自文化的影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思維方式也截然不同。[6]在中國,更加偏重人文和倫理,而在西方則看重科學和技術;在中國強調(diào)的是集體主義的重要性,而在西方則倡導單一個體的作用;中國文化更多的是提倡中庸之道,而西方文化則強調(diào)直白張揚。
2.親屬稱謂存在的差異
在中國文化當中,對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著特定的稱謂,例如爺爺、外公、奶奶、外婆、叔叔、舅舅、阿姨和姑媽等等。但是在西方英語文化當中,爺爺和外公統(tǒng)稱為是“grandfather”,奶奶和外婆統(tǒng)稱為“grandmother”,叔叔和舅舅均稱之為“uncle”,阿姨和姑媽則都被稱為“aunt”。單純從稱呼上,并看不出父系還是母系的關系。而且在中國文化當中講究的是長幼有序,絕對不允許晚輩直接稱呼長輩的大名。但是在西方文化當中,卻從來沒有這樣的限制,不但小輩可以直呼長輩的姓名,而且對待配偶的父母、朋友的父母,也完全可以直接用名字稱呼,這往往是一種關系密切的表現(xiàn)。
浙江省共有11個城市,每個市的觀光采摘游發(fā)達程度不一樣,從數(shù)量上看,杭州、寧波占優(yōu)勢,溫州、舟山、衢州處于劣勢,見圖4。
3.對待動物的差異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龍是能降雨、懲治妖魔鬼怪的吉祥、神奇的動物,往往是正義和尊貴的化身,而在西方文化當中,龍則是貪婪、殘暴、專制的,代表著邪惡的力量。在中國的文化當中,稱某人為小貓咪、小饞貓,往往帶有親昵的色彩,但是在西方,貓則視為是不祥且神秘的動物。中國的文化當中,有很多涉及到狗的成語,諸如狼心狗肺、狗仗人勢、雞鳴狗盜、狐朋狗友等等,通常都是帶有貶義,但在英語文化當中,狗被看成是最忠實的朋友,是人類的寵物,因此英語中帶有狗的習語通常都具有褒義,例如,幸運兒(aluckydog)、拼命工作(worklikeadog)等等。
通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中國人在稱呼英國人時稱之為是“龍頭”,英國人在稱呼中國人時則用到“dog”這個單詞,很可能會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會。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更為關鍵的是,在當今社會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更加有利于用英語去進行正常的日常交際,具備全面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而不是像目前國內(nèi)大多數(shù)學生一樣,僅僅是掌握了一門“啞巴英語”。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吸收不同民族、國度的文化觀念,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群的交流與溝通,為國家、為民族培養(yǎng)出更多的可以同時掌握多種不同文化的現(xiàn)代化復合型人才。
1.認識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眾所周知,中西方文化禮儀、風俗人情、人文歷史、思維模式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非常大的不同,如果僅僅學習語言,而不了解文化背景,那么即便學會了教學大綱上規(guī)定掌握的相關知識,那么在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的時候,也會遇到非常多的障礙,甚至可能會貽笑大方。例如,如果在中國評價某人是一個“干好事的人”,通常是表達了對某人贊美和認可。但是如果用英語“do-gooder”來形容某人是一個“干好事的人”,那么則充滿了貶義。因為在英語中,“do-gooder”的意思通常形容一個人過于天真和不成熟。所以如果學生稱一個西方人是“do-gooder”,不但無法取悅對方,反而會令對方反感。
2.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方面的能力
固然,中國缺乏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是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較差的一個原因,但是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因為之前沒具有跨文化意識,僅僅學習了書本上一些基礎的知識,并沒有去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特別是在國外的一些英語類書籍報刊當中,很多作者都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在寫文章時都是引經(jīng)據(jù)典,引述圣經(jīng)或是西方神話故事中的話語,如果不了解西方的文化,根本不可能知道其中的真正含義。例如,在西方有一句形容男人的話語是“Heisawolf”,如果不了解西文的文化背景,直接翻譯意思就是“他是一個兇惡的人”。但是實際上,是形容一個男人比較好色。再如,如果不了解西方的文化,將“thewritingonthewall”直接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寫在墻上的”,但是實際上這是詩經(jīng)中的一句話,所要表述的真正意思是“兇兆顯現(xiàn)”。
3.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中西方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也有著完全不同的政治經(jīng)濟體制、歷史文化背景和傳統(tǒng)宗教信仰,在日常飲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非常大的不同。雖然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多年,與西方世界的聯(lián)系日趨緊密,很多國人對西方世界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陌生。但是,仍然不能說對西方文化、政治經(jīng)濟體制已經(jīng)有了非常充分的了解,很多人更是對西方的一些風俗習慣、文化傳統(tǒng)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只有通過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才能夠讓學生對西方社會的方方面面具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并且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學貫中西的復合式人才,才能在未來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1.教師首先要有跨文化意識
很多教師在談及跨文化意識時,首先就會說到學生應該如何如何,很少提及到教師本身應該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從實際工作來看,很多教師雖然在日常教學當中也會強調(diào)并提醒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跨文化意識,但是作為教師本身卻恰恰缺少跨文化意識,以至于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只是按照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照本宣科式的授課,并沒能夠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最終教授出的是一批批只會“啞巴英語”,不能夠用英語進行日常社交的學生。因此,要想讓學生具有跨文化意識,教師首先應該具有跨文化意識,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跨文化意識進行充分展示。長此以往,才會有希望培養(yǎng)出一大批具有跨文化意識的復合型人才。
2.在課堂上營造文化學習氛圍
很多人將自己的英語水平較差歸結(jié)為是中國缺少必要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所導致。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牽強,但是既然學生提出了問題,那么作為教師就應該有針對性地在課堂去尋求改變。首先,根據(jù)教學大綱中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設置一些場景,對西方國家的相關歷史文化、傳統(tǒng)風俗、生活特點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通過一些風趣幽默的語言,以案例的形式將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維方式、人文和風俗特點等進行對比和分析,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3.因勢利導,通過“洋節(jié)”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很多人都已經(jīng)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國內(nèi)的很多媒體也都曾經(jīng)有所報道:目前國內(nèi)的學生對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表現(xiàn)得較為淡漠,但是卻十分熱衷于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和萬圣節(jié)等西方“洋節(jié)”。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教師完全可以借助這些“洋節(jié)日”,因勢利導,來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室里,一邊播放與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和萬圣節(jié)相關的幻燈片,一邊向?qū)W生介紹這些節(jié)日的由來、社會習俗以及各個國家在節(jié)日期間的風土人情,并告訴學生在什么樣的節(jié)日,應該送給其他人什么樣的節(jié)日禮物,應該如何在自己家中布置節(jié)日的氣氛等等。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異國文化的興趣,而且還能夠從文化的角度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4.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一節(jié)課的時間只有45分鐘,因此僅僅通過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充分利用課外的閑暇時間,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除了讓學生閱讀一些英語類的課外讀物之外,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詩歌大賽、英語歌曲大賽,組織學生觀看英語的戲曲和電影等。另外,可以將很多課文的內(nèi)容改編成課本劇,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創(chuàng)造、改編,并在校園內(nèi)進行公開演出,讓學生以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去親身領悟和感受外國的文化。最后,在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和萬圣節(jié)等西方重要節(jié)日來臨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去組織一些有針對性的英文主題派對,通過制造食物、互贈禮物、參與一些寓教于樂的英語類游戲等,既起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目的,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1]賴招仁.試論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障礙與外語教學[J].龍巖師專學報,1998,(3):26.
[2]楊平澤.非外語國家的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問題[J].國外外語教學,1995,(1):56.
[3]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12.
[4]趙賢洲.關于文化導入的再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3):19.
[5]周麗紅.外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的主要途徑[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3-14.
[6]石英.外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12):16.
[責任編輯:樊保臣]
H319
A
1674-3288(2014)04-0119-04
2014-07-04
張丹秋(1983-),女,吉林長春人,吉林財經(jīng)大學信息經(jīng)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